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二版)

包邮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二版)

作者:许庆瑞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5-01
所属丛书: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开本: 16开 页数: 499页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21.5(6.5折) 定价  ¥3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040280111
  • 条形码:9787040280111 ; 978-7-04-028011-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二版) 本书特色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前沿课程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二版) 目录

**章 绪论**节 科学与技术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理论第三节 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第四节 研究、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第五节 研究、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第六节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发展第七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篇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过程第二章 研究与发展的性质、类型、内容与演变**节 科研劳动的性质与特征第二节 研究与发展是产生(创造)知识的投入一产出过程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工作的分类第四节 研究与发展的演变第五节 研究与发展的类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节 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类型第三节 技术创新过程的一般模式第四节 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演化第五节 技术创新与产品生命周期第六节 技术创新的动态模式第七节 二次创新的进化与动态模式第四章 创造过程**节 创造性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创造过程第三节 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因素第四节 激发创造力的技术方法第二篇 技术创新战略与实施第五章 技术创新的战略框架**节 战略发展的两种基本思想与理论第二节 竞争模型与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第三节 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战略第四节 动态能力模型第五节 技术战略的分析方法与工具第六章 定位及竞争环境**节 宏观环境分析: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动力第二节 竞争对手分析第三节 技术定位评价与技术选择第四节 评价技术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战略和小企业战略定位第七章 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节 技术轨道第二节 革命性的技术:技术轨道的突破第三节 技术路径图第四节 技术路径图的方法第五节 一技术路径图实例第六节 小企业的技术发展路径第八章 技术预测与技术计划**节 两种技术变革第二节 技术s形曲线的性质与功能第三节 技术预测的方法与分类第四节 外推法第五节 前兆预测法第六节 因果分析模型第七节 前景法第八节 概率法的特征第九节 技术计划:战略规划与网络计划第十节 基于能力的技术规划第九章 资源分配与项目选择**节 资源分配问题第二节 资源分配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资源分配的趋势第四节 研究与发展财务预算及资金分配第五节 研究与发展项目的评价与选择模型第六节 研究与发展的财务分析与评价第三篇 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第十章 技术能力与核心能力**节 能力及构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二节 技术能力及其构成第三节 技术能力的发展第四节 核心能力的概念与作用第五节 核心能力的管理第十一章 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节 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发展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与比较第三节 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演化第四篇 结构与组织实施第十二章 技术信息流和创新源**节 组织科技信息流的任务与意义第二节 科技信息流的渠道及其选择第三节 技术创新源与领先用户第四节 内部信息沟通及其组织第五节 外部信息联系及其组织第六节 技术桥梁人物的功能与成长过程第十三章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和团队管理**节 优化结构及其相关的战略问题第二节 研究与发展组织结构选择的要素:研究与发展中的集中与分散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组织结构第四节 矩阵式组织形式第五节 团队及其组织第六节 团队(小组)的管理与基层组织的特种功能第七节 研究与发展的领导方式第十四章 技术创新系统**节 技术创新系统的意义与目的第二节 企业创新系统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第五篇 创新管理范式演进——组合创新与全面创新管理第十五章 组合创新范式**节 组合创新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组合创新范式第三节 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协同第四节 合作创新第五节 战略联盟第六节 创新网络第十六章 全面创新管理**节 全面创新管理的实践背景第二节 全面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全面创新管理的理论框架第四节 全要素创新第五节 全员创新第六节 全时空创新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二版) 节选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在**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对**版进行了修订,突出了技术创新及其战略管理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需要增加了自主创新和全面创新管理两部分内容。《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有五篇十六章,五篇韵内容分别是: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战略与实施、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结构与实施、创新管理范式的演进——创新的组合与全面创新管理。《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的前身《研究与发展管理》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版获优秀教材二等奖。《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学习、参考。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二版) 相关资料

插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企业能否保持其经济持续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采用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下,经济虽然能取得一时的增长,甚至高速增长,但由于其经济系统转换效率的低下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最终不仅会制约其经济的增长,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给人民生活和持续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历史证明,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特别是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的增加。从而,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大大提高了经济系统的效率和改善了生态环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包括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水平、工业化发展的程度及生产技术装备的水平、国民经济教育水平及劳动者的素质、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国家与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具体说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经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的多因素的变革过程。这种变革首先是从教育改革人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提供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其次,从国家到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科技(主要是研究与发展经费上的)投入,使研究与发展部门有充足的经费、资源与试验手段,从而提供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其三,国家和企业有良好的中试基地和足够的中试力量,可以将研究与发展部门所提供的原样(样品)转化为可供生产的设计图纸和样本。其四,企业有足够的制造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可以迅速地将样品经过试制,投入批量生产,保证按质、按量、按期生产出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商品。其五,企业有强大的销售队伍、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能力,能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