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东北革命和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
-
>
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
>
眉山金融论剑
-
>
图解资本论
-
>
金融炼金术(专业珍藏版)2021专业审订
-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
>
全球货币进化史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07961
- 条形码:9787509607961 ; 978-7-5096-0796-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丛书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产业集聚的结果将产生集群,产业集群不仅成为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为区域内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创造网络环境,并且也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发挥了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反过来,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既为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又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从schumpeter1912年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并阐释其内涵,到20世纪60年代丹尼森、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人们关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认识不断加深,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滞胀”状况使具有非线性经济增长性质的技术创新理论备受重视。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是多方面的,而近年来从区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对集聚经济现象原因的探讨,始终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的研究范畴,在区域产业集聚因素中,必然存在技术创新及其溢出的影响。
本书试图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内在关联性,深入分析研究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企业联盟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国家创新系统与产业集聚问题,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产业集聚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效率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群产业网络技术创新的中外比较,特定产业集聚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为促进我国集群内技术创新提出有益建议。同时,也希望本书的研究成果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目录
1.1 产业集聚概念
1.2 集聚诱因
1.3 集聚机制
1.4 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
1.4.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1.4.2 外在性
1.4.3 机会主义与交易成本
1.4.4 产业集聚与产业组织形式
1.5 集聚效应的衡量
1.6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1.6.1 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6.2 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技术创新理论问题研究
2.1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
2.1.1 经济学中技术因素的认识
2.1.2 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中的产业集聚问题:
2.2 技术创新效果分类与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2.2.1 技术创新效果的分类
2.2.2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分析
2.3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2.3.1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内容及分类
2.3.2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新认识
2.4 企业联盟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
2.4.1 技术创新联盟的特点、分类
2.4.2 企业组建技术联盟的动机和目的分析
2.5 国家创新系统与产业集聚问题
2.5.1 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及其构成分析
2.5.2 国家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及创新内在机理
第三章 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环境问题分析
3.1 创新环境论与产业集聚分析
3.1.1 创新环境论的概念框架
3.1.2 创新环境论中各因素与产业集聚形成的逻辑关系
3.2 集群学习与区域产业集聚创新
3.2.1 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学习与知识生产、传播
3.2.2 集群学习与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创新系统构成要素
3.2.3 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学习机制分析
3.2.4 创新网络、集群学习能力的评价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技术溢出
4.1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的溢出与经济增长
4.1.1 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及其溢出的关联性
4.1.2 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2 技术和知识溢出评价和测度方法
4.2.1 国家间的技术溢出测度评价方法
4.2.2 产业间(部门间)技术溢出的度量
4.2.3 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间技术溢出测度方法
4.2.4 我国学者对产业间和产业内技术溢出测度的研究
4.2.5 技术创新溢出的测度方法中的问题
第五章 不同区域间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及其溢出效应评价
5.1 国家问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5.1.1 国家间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及溢出机理
5.1.2 国家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分析
5.2 区域内和区域问技术溢出效应
5.2.1 区域间知识和技术创新溢出的作用机理
5.2.2 区域间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测度及比较
5.3 企业问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
第六章 区域产业集聚核心能力分析
第七章 中外集群产业网络技术创新的比较研究
第八章 产业集群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节选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内容简介:产业演进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过程,因此,产业经济及其发展在国计民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大约在八千到一万年前,定居农业的出现*终使人类摆脱了狩猎和游牧的生活,但人类仍然受到土地无法供养较多人口的“马尔萨斯循环”的困扰。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又称为产业革命,原因就在于它是产业演进中至关重要的突破点:现代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人类*终可以通过现代工业摆脱“马尔萨斯循环”对人类文明的威胁。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刘禹宏:1963年8月生,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报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业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部等国家级课题5项,主持国家教育部、天津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规划课题18(重点3)项,作为主研人参加的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获天津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天津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中国专利新产品新技术特别金奖1项,地区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重要科研贡献奖5项,校科研贡献奖3项:出版专著8部,主编教郴部;发表论文65篇。代表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县域经济发展与三,农问题研究04BJY044”;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6JA790083”;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创新互动机制研究NCET-07-0612”国家重点星火项目“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示范”。《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化研究——农业企业制度创新与农民组织,化》获天津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获天津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蔡志强:1968:年11月生,博士。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农业经济)、区域经济。作为主研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县域经济发展与三农问题研究04B,JY044”、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6JA790083”及农业部、科技部软科学项目和天津市社科基金等项目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化研究——农业企业制度创新与农民组织化》获天津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总主编简介:
刘书瀚,天津商业大学校长,日本国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经济学会副会长;天津外国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多年从事经济学、服务经济、国际贸易等领域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创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服务创新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天津市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经济结构转化"、"新熊彼特经济学的服务创新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等20余项;出版《中国的WTO加盟与对产业的影响》,《加入WTO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影响与对策》,《服务创新与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创新与产业组织、企业组织研究》,《产业自主创新与创新政策选择>和《世界贸易组织概论》等专著10余部;出版《中国现阶段经济分析(日文)》,《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英文)》等译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在经济学界特别是服务经济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一带一路与两岸
¥18.3¥54 -
眉山金融论剑
¥19.9¥59 -
洞廊村调查-壮族
¥22.3¥56 -
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1953~1966
¥20.5¥50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4.23文创礼盒B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