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1.8(7.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523376
  • 条形码:9787562523376 ; 978-7-5625-233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共11章: **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章,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与发展路径。第三章,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五章,农业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第六章,中部地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第七章,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第八章,对外开放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九章,人力资本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第十章,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第十一章,中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内容简介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共11章。
**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研究了新中国建立前、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战略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与发展路径。分析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研究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三章,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交通、区位、农业、能源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及人才等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具有的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论述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意义,并评析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四章,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从理论上研究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分析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了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合理选择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有强经济势能的中心城市等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农业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论述了农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中部地区农业在全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分析了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劣势,研究了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考察了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继续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创新推进乡镇企业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中部地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了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政策选择。论述了城市群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分析了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确立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实现中部地区城市协调合作;坚持多元化的城市发展道路,建立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倡导建立共赢合作机制;努力提升中部地区城市群的产业素质;以新型城市化模式不断解决城市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推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思考。
第七章,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论述了壮大县域经济对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树立经营县域经济的新理念;突出县域特色,培育和发展县域主导产业;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壮大民营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县域经济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对策。
第八章,对外开放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评价了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从对外商品贸易结构、外资利用结构、对外服务贸易和国际旅游的角度评价了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结构,分析了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落后的原因,从观念、政策、产业结构、环境、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
第九章,人力资本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运用模型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加大教育投资和教育体制改革,引导中部地区人才流动,增强人力资本利用率,完善制度安排,促进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提出了开发人力资本,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介绍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和分析方法,并对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落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第十一章,中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理论,论述了加强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从重视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通过基础设施合作,建立完善区域交通、通讯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经济结构区域整合;营造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目录

**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内地建设战略阶段(1949—1965)
二、三线建设战略阶段(1965—1972)
三、战略调整阶段(1973—197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沿海发展战略阶段(1979—1991)
二、协调发展战略阶段(1992—2000)
三、区域发展战略新阶段(2000—)
第二章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与发展路径
**节 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一、gdp总量
二、财政收入水平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四、进出口总额与利用外资额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六、城乡居民收入
七、产业结构状况
八、所有制结构
第二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
一、东部大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西部大开发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解放思想,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塑造区域形象
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中部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四、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五、实施分工创新战略,实现中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有地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
七、推进城市化进程,培育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极
八、实施工业化战略,加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第三章 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
二、农业发展优势
三、能源原材料优势
四、市场优势
五、产业优势
六、劳动力及人才优势
第二节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中部地区崛起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国区域经济适应新世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五、中部地区崛起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的需要
六、中部地区崛起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
七、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长期保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
八、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中部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
九、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东部地区的升级和西部地区的开发
第三节 中部地区发展模式评析
一、二元经济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梯度推移理论
四、网络开发理论
第四章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内涵与特征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第二节 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中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
二、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
二、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三、合理选择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
四、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五、大力促进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
六、打造若干有较强经济势能的中心城市
第五章 农业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
第六章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七章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第八章 对外开放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九章 人力资力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
第十章 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
第十一章 中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