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经说什么
-
>
电商勇气三部曲: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不完美的勇气2
-
>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
>
帛书道德经
-
>
传习录
-
>
齐奥朗作品·苦论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1083791
- 条形码:9787221083791 ; 978-7-221-0837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 本书特色
《近思录》成书于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吕祖谦合编。书名取《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之义;内容择自《太极图说》《易通》《西铭》《正蒙》《经学理窟》《二程遗书》《易传》等有关著述,集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主要言论而成。全书分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等十四门,凡六百二十二条,为阐述儒家性理的概论之作。
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 内容简介
《近思录全译》对《近思录》做了介绍,《近思录》成书于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吕祖谦合编。书名取《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之义;内容择自《太极图说》、《易通》、《西铭》、《正蒙》、《经学理窟》、《二程遗书》、《易传》等有关著述,集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主要言论而成。全书分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等十四门,凡六百二十二条,为阐述儒家性理的概论之作。
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 前言
序言
《近思录》成书于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吕祖谦合编。书名取《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之义;内容择自《太极图说》、《易通》、《西铭》、《正蒙》、《经学理窟》、《二程遗书》、《易传》等有关著述,集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主要言论而成。全书分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等十四门,凡六百二十二条,为阐述儒家性理的概论之作。
《近思录》既为朱熹、吕祖谦合编,又全面展现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基本思想,故该书可视为双重合作的产物。了解《近思录》,与了解上述六人的生平、事迹、思想有关,亦为解读《近思录》提供背景知识准备。职是之故,有必要对朱熹等六位学者作一简要介绍。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号晦翁等。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18年(公元1148年),登进士第。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落职罢祠。时韩侘冑专权,党禁猖狂,其学被目为“伪学”。方是时,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后党禁松弛,其学亦渐得见用。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朱熹被赐谥为“文”,旋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理宗手诏: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及朱熹“从祀孔子庙庭”。
朱熹早岁从父朱松学,后师事李侗。一生孜孜不倦,“博极群书,自经史著述而外,凡夫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涉猎而讲究也。”堪称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哲学上,朱熹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断言理为形而上之道,理是本,逻辑上先在;气为形而下之器,气在后。
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 目录
前言
道体**
为学第二
致知第三
存养第四
克治第五
家道第六
出处第七
治体第八
治法第九
政事第十
教学第十一
警戒第十二
辨异端第十三
观圣贤第十四
附录
叶采《近思录集解·序》
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序》
书《近思录》后
《近思路》跋
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 节选
道体**
(凡五十一条)
此卷论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
(说明)
儒家形上本体论,是儒学整全真理的基石。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本原上说,源于“道”的牵引,具有终极本体依据。儒家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中国人文传统之所以弥久日新,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道”是唯一、绝对的本体,是超越性的*高实在。在儒学体系中,“天道”、“仁道”、“天理”均是表征本体的术语。本体之“道”的神圣性在于:创化万物又内在万物,是一切价值之源,是个体完满化的理念。
因此,《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
凡此种种,在儒家经典中比比皆是,整体上展现了原始儒学关于天、地、人的终极性思考与关怀,凸现了中国文化的形上智慧。
作为一代思想大师,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承先启后,在彰显、宏扬儒家大智慧方面成就斐然,庶几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们以儒学原典为根据,感知、理解、体悟儒家形上真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阐释。《道体**》五十一条,以“道”为核心,展示为自然本体论、宇宙生存论、人性论、认识论、道德形上学的内在有机统一体系。
周敦颐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近思录全译-(子)(修订版) 作者简介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号晦翁等。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18年(公元1148年),登进士第。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落职罢祠。时韩侘冑专权,党禁猖狂,其学被目为“伪学”。方是时,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后党禁松弛,其学亦渐得见用。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朱熹被赐谥为“文”,旋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理宗手诏: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及朱熹“从祀孔子庙庭”。
朱熹早岁从父朱松学,后师事李侗。一生孜孜不倦,“博极群书,自经史著述而外,凡夫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涉猎而讲究也。”堪称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哲学上,朱熹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断言理为形而上之道,理是本,逻辑上先在;气为形而下之器,气在后。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2¥10.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老子》注评
¥5.1¥11 -
中华圣贤讲什么
¥18.2¥26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36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6.4¥46 -
释氏要览校注
¥27.6¥52
天门记忆
¥41.1¥68.0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周瑛瑾
¥408.0¥680.0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5.5¥34.0引领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
¥16.3¥45.0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中英双语(精装绘本)
¥2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