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首席记者 本书特色
钉子户和拆迁办的连环血战,新闻界与地产界的双重黑幕。
本书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地产界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原罪,和新闻界在市场化变革中的沉沦,以及中国百姓在国家富强道路上的牺牲,而荣获《当代》拉力赛,2008年度总冠军。
这个不死的东北女人让我们揪心,这场野蛮的城市拆迁给我们惊悚,这群坚韧的高楼基石使我们悲哀,这杆孤独的新闻枪管让我们汗颜。
好一场新闻大战,好一番良心震颤,好一部惊世长篇!
首席记者 内容简介
一场强制拆迁纠纷,一伙拆迁底层暴徒,一件拆迁杀人命案,一个替夫伸冤的东北烈女,一副为民请命的新闻铁肩,一场房产大鳄和传媒精英的博弈,一个城市繁荣的原罪基石,一次社会向前的惨烈阵痛。
首席记者 目录
1 练飞的蟑螂
2 夜半猪声
3 忍者二梁
4 红袖添香
5 深入猪穴
6 激情燃烧的报道
7 无心栽柳柳遭殃
第二章 以牙还牙
8 官方与民间
9 肝胆相照
10 生动的事例
11 铁肩嫂
12 文火熬鹰
13 找打申请书
14 大专家小动作
15 命案悬疑
16 少年掮客
17 铿锵玫瑰
第三章 棺材与南墙
18 蝌蚪与青蛙
19 萌萌芽芽
20 景观画册
21 大姐走好
22 少年遗书
23 隔代无仇
24 逼良为娼
25 打手之家
26 男尊女卑
27 全天候保镖
28 罪人的感恩
29 摁住死穴
30 苦难换同情
31 酒场字谜
32 大家都是好东西
第四章 绝地反击
33 张三撵虎
34 负面回访
35 复仇女婴
36 不成功毋宁死
37 与死者对话
38 铁肩我爱你
39 四面楚歌
40 夜宿沼泽地
41 失之交臂
42 沉没的水乌
43 感动中国
尾声
首席记者 节选
**章 争端初现
1 练飞的蟑螂
老白党胡同拆迁。
三月,零零星星地有拆迁户搬出来。四月,大批拆迁户往外搬,来自河南、安徽的破烂王们往里挤,推着小车子收破烂。中旬,拆迁公司开来,洪流滚滚铺天盖地。拆迁公司围而不打,勘测、竖围墙和贴标语,很大型很现代的设备把胡同周边的道路排满。四月末到五月初,突然间发起突击性大动作,大型现代设备加爆破,拆迁快得像地震。
动物们对拆迁的反应如同地震。
大量老鼠拖儿带女投靠无门,引来大量流浪猫。被遗弃的猫仍有领土意识,与流浪猫吱吱哇哇地争夺生态资源。蟑螂们没了藏身之处,光天化日下在残墙高处集结了红彤彤的一层,似乎要练习飞翔,去开辟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宠物狗失宠,只有三分之一被带走,另三分之一消失了。与之同时,胡同周边烤肉串排档发生了气味上变化,牛羊膻之中夹杂了狗肉腥。余下的三分之一固守田园,白天到垃圾堆中寻食,夜晚回到自家废墟吠夜。丧家犬吠夜十分悲凉,饿饿饿,似乎它们从未吃饱过。
六月,拆迁一期工程告竣,省城塞北市三家平面媒体发表了消息。三家分别是:《雪城日报》、《塞外信息报》、《滨江午报》。
雪城和塞外的消息如出一辙:引题:阳光工程,亲民为本;主题:老白党胡同拆迁一期工程完工;副题:新建集团与拆迁户喜获双赢。午报的消息与上述两报不同。标题做得十分老到,引题:大胆采用爆破技术,拆迁进度创省内新高;主题:百年老胡同百日化尘埃;副题:三千户居民惜别老白党旧宅。两千字的文章做了四个小标题,其中一个十分微妙:施工方给“钉子户”摘帽。文中写道:
提及三十户“钉子户”的情况,有记者问,面对非常人群,施工方是否采取了非常手段?对此,新建集团薪闻发言人回答得非常幽默:对待非常人群采取的非常手段就是非常温和。他说,尽管他们的补偿要求不尽合理,行为上也不检点,但施工方在保证满足、已经满足他们要求中合理部分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且出手相帮,为他们租房、雇车,鞍前马后地送他们撤离施工现场。他又说,该项目是集团做的一项阳光工程,集团严格规定:“钉子户”一词必须在集团员工口头上消失!因此,我提醒各位媒体友人,“钉子户”一词也应该在你们的口头和笔下消失。
“百日化尘埃”发表在社会新闻版头题,右下方刊登了一则市井趣闻。引题:拆迁现场老汉埋下钢丝绳;主题:设地标只为回迁不入凶宅。文中写道:
拆迁在即,一古稀老人在自家院中挖洞,竖洞挖两米,又掏一米横洞。老人在横洞中埋入一根一米长的钢丝绳,钢丝绳前端焊接了一块三角形铁板,后端焊接一块铁锭,整体像一只风向标。据悉,老人系拆迁户中的回迁户。埋“风向标”的目的,老人直言不讳:“风向标”前方所指二十米处的平房,拆迁中发生过爆炸,户主被炸身亡。老人称,他七十九岁,回迁时八十。从十岁的他爬不动高楼,肯定要选择底层居住,倘若一不小心选择了爆炸点上的房间,新居岂不成了凶宅?“风向标”是回迁选房号的指南,挖开看看,前方二十米的房子不住。
“风向标”的趣闻不好做,不像“幼师鼓动幼童吹安全套作乐”、“狗主与狗接吻演变为人狗互咬”之类,可以任由记者发挥。“风向标”与城建拆迁这一重大题材相关,就必须有凭有据。这则趣闻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一样不缺,还配发了两帧现场照片。一帧扑克牌大小,是挖洞的场面:老汉从竖洞中钻出上半身,一头华发半头土,嘴巴斜叼着熄灭的烟蒂。另一帧是“风向标”,面积邮票大小。
两篇文章透露了这样的信息:拆迁中出现钉子户,数量不少,三十户;拆迁中发生过爆炸。由此引发读者这样的联想:拆迁双方发生过冲突、拆迁方采用过强迁手段,强迁中有人丧命。
“百日化尘埃”让新建集团痒,“风向标”让新建集团疼。制造痒疼的人叫黎志坚,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此前黎志坚在文教卫生部,在医疗战线跑稿。几年间,他连续发表了近百篇批评稿,因此和省市卫生局、各大医院的关系有些紧张。上述部门和单位不再整订午报,也很少在午报上做广告。然而,他在读者那里有了名气,被称为铁肩,铁肩担道义的意思。午报高层把他调整到社会部,首先考虑的是与医疗战线的关系,另一方面的考虑是量才施用。既然得罪人是他的长项,那么就把他推到社会上去,找个别的老百姓得罪去吧,比方违章的哥,比方占道商贩,还有那些小型涉黄歌厅和洗浴中心。
黎志坚在社会部如鱼得水。做的**个选题是为农民工讨薪,由于选题做得实,被农民工们称为老赖克星。他采写的“没有红灯的红灯区”、“为少女做人流的乡村兽医”等报道屡获省市好新闻奖。他主持的“回首当年尴尬事”、“红着老脸说初恋”等互动专栏把版面做得丰富多彩。
海查干人没有反响,可以理解为皮糙肉厚。拆迁户们有反响,但没有出现期待中的读者普遍反响,阅报进入读题时代,事不关己老百姓一目十行。
敏感的是记者同行,黎志坚接到海量电话。有同行问:三家拍新建集团的马屁,为什么午报立掌为刀?他说立掌为刀有劲道,马舒服。同行问,既然发现了拆迁命案,黎首席是否咬定青山不放松?他不回答,说人命关天,要问问领导去。同行问,大规模城建拆迁属要闻,按惯例,新建集团的动态新闻由要闻部做,你为什么“越战线”抢同行饭碗?他说,哪里是抢饭碗,不过是分一杯羹。做一把要闻是领导的安排,也是我的兴趣,在社会部玩小猫小狗玩腻了,想玩玩大象。
大象是指外埠大企业,小猫小狗是违章的哥和占道商贩。
要闻部把新建集团得罪了。
具体说,是得罪了集团下属的海查干拆迁公司。海查干位于三江低地腹地,距塞北市七百公里。不知是基因的关系还是水土的关系,那里的人,主要是男人,身材短小、骨骼粗大、牙齿暗蓝。皮肤粗糙,肤色重如生铁。海查干人是公司的主体,很大型很现代的设备都由他们掌控,设备跟随他们转战南北,油漆剥落,油抹布一擦,其色彩如同他们的皮肤。
要闻部接收了几名毕业大学生,一时间人浮于事。新闻资源不够用,记者们只好“越战线”,抓些社会新闻当做要闻。一名大学生记者深入老白党胡同,接连发表了两篇针对海查干人的批评稿。
**篇报道的新闻由头是两棵树。
与老白党胡同一街之隔,有一所计算机人才学院,该校的一部分校园在拆迁规划范围内。拆迁伊始,校园就被拆迁公司占用,作为拆迁器材的堆放场地。运输器材的过程中,卡玛斯进进出出的,把校园内的两棵榆树撞倒。此后大批海查于人住进校园,两棵榆树被锯、被劈,将近三吨的木材塞入灶膛里煮粥。
继丁香被确定为市花之后,榆树被确定为市树,凡树龄五十年以上的榆树都在园林部门备有档案,包括刚刚被损毁的这两棵。按照规划设计,这两棵树作为景观,保护在拆迁改造后的小区亭院中。
园林部门和海查干人打不赢官司,只好求助媒体。大学生记者采访的当时,被毁榆树的树墩上正坐着一名智障人。智障人在打瞌睡,头皮被晒得流油。大学生记者抓拍了这一精彩瞬间。报道配发照片,小新闻做出了大效果,智障人的秃头成为亮点。照片说明很俏:智障者千虑也有一得:榆树原来可以煮粥。题目也俏:百年古木进灶膛,路人何处可乘凉?
第二篇报道的题材十分无聊,关于虱子。
海查干人或住工棚,或住拆迁户腾空的房子里,卫生条件差,而他们又不讲卫生,被褥脏了不洗,统统拿到阳光下晾晒。虱子抵挡不住紫外线的刺激,纷纷从被褥中浮现出来,引来麻雀啄食。
老白党胡同与七十二蹬小区接壤处,有一座很大的幼儿园,叫做蓝蓝天幼儿园。小朋友们对虱子很感新奇,认为它们是野生昆虫,于是收集了一些拿给幼师们看。幼师们向媒体投诉,呼吁有关部门管一管,不要让海查干人败坏了塞北市的卫生形象。
屁大的事情,竟然在要闻版发了报道,题目做得很损,主题:迹绝二十年寄生虫再现塞城;副题:老白党胡同虱子产自海查干。
两篇报道见报后即被多家媒体转载,并且上了网络。省市电视台一哄而上,炒了榆树炒虱子,在环保类、卫生类栏目中反复播放。“海查干虱子”成为那一个时间段的新闻关键词。
两篇报道在同城媒体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大学生记者和要闻部引以为荣,把两篇报道提交到午报高层,参与本季度好新闻评奖。执行总编程启前把文章退了回去,并且做了批注:戏谑挖苦,痞子新闻,必有负面效应。
一周后,负面效应出现了。
新建集团在雪城上做了两个整版广告,在塞外上做了六个通栏,而对午报一毛不拔。企业与媒体互动活动中,新建集团不再接待午报记者。午报记者死皮赖脸找上门去,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客气,说无可奉告。中层以下干部则粗鲁,说滚鸡巴蛋!下层员工更不像话,啐唾沫、投石块,个别男员工向着女记者脱裤子。
为缓和关系,要闻部主任带着那名惹祸的记者,双双前往新建集团登门道歉,两人表示要亡羊补牢,再为集团采写两篇表扬稿。新建集团不买账,集团外宣办主管说:亡羊补牢?我们没有亡羊,用不着谁来补牢,那两篇报道我们没有看到,塞北市还有一张午报吗?
……
首席记者 作者简介
国国民,男,黑龙江省作协会员,就职于《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因长年身为一线记者,所以其作品独具直面人生的勇气与洞察社会的敏锐。正如《当代》编辑在审稿意见中说:多少年没见过这么扎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了,其厚重其深刻即使是当今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也难以企及。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30.5¥35.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0.6¥4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3.4¥42.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0.1¥45.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