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包邮 公关礼仪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1.6(6.8折) 定价  ¥1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公关礼仪 版权信息

公关礼仪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编者编写了本书。本课程不仅为高职高专商贸财经类专业服务,更是高职高专学生,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编写过程中,作者立足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力求体现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本书中向同学们集中展现了公关活动中的各种礼仪知识,对培养并强化同学的公关意识,提高同学的组织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控制能力、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同学成为一个知礼、行礼的现代人,为将来进入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公关礼仪 目录

**章 公关礼仪概述
**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公关礼仪的含义与特征
第三节 公关礼仪的职能与原则
第四节 公关人员的礼仪修养
第二章 公关人员个体形象礼仪
**节 仪容
第二节 仪表
第三节 仪态
第三章 公关日常礼仪
**节 见面的礼仪
第二节 电话礼仪
第三节 馈赠礼仪
第四节 拜访接待礼仪
第五节 交谈的礼仪
第四章 群体活动礼仪
**节 会议礼仪
第二节 舞会礼仪
第三节 仪式活动礼仪
第五章 宴请礼仪
**节 常见的宴请形式
第二节 宴请的组织礼仪
第三节 赴宴的礼仪
第四节 西餐礼仪
第六章 涉外礼仪
**节 涉外礼仪概述
第二节 礼宾次序与国旗悬挂礼仪
第三节 涉外礼仪实务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公关礼仪 节选

**章 公关礼仪概述
**节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中国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阶段,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第二阶段,礼仪的草创时期(约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第三阶段,礼仪的形成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第四阶段,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第五阶段,礼仪的强化和衰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第六阶段,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年~公元1949年);第七阶段,当代礼仪时期(公元1949年至今)。
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和原始宗教产生了。礼仪制度是为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一方面,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另一方面,人们在维持着“人伦秩序”和防止部落冲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礼。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因此,以狩猎为主的人类祖先在打猎时,相互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当不同部落里的人相遇时,如果双方都怀着善意,便各自伸出手掌,掌心向前,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其他武器;走近之后,相互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这一源于安全需要的动作沿袭下来,便成为今天人们常用的表示友好的握手礼。另外,在解决人们的矛盾和部落的冲突时,常常因“止欲制乱”而制礼。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黄帝、尧、舜、禹等“圣贤之人”正是被当时的人们所普遍称道和尊重的典范。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