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媒体教学论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0(4.1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媒体教学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8057904
  • 条形码:9787118057904 ; 978-7-118-0579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媒体教学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8章内容:**章媒体教学通论,主要介绍教学媒体的概念、类型、本质、属性、特征,以及基本理论和媒体的选择方法等内容;第二章媒体教学功能论,主要介绍各种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应用功能;第三章媒体教学资源论,介绍媒体教学资源的概念、特点、建设标准、检索使用等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媒体教学方法论,介绍教学方法,媒体教学方法的概念、类型、发展趋势等内容;第五章媒体教学模式论,介绍媒体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类型等内容;第六章媒体教学设计论,介绍教学设计,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作用等内容;第七章媒体教学环境论,介绍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原则、方法等内容;第八章媒体教学评价论,介绍教学评价,媒体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要求,以及评价等内容。
本书适合于大学教育学科类专业学生使用,也适合于大、中小学教师阅读。以及教师培训使用。

媒体教学论 目录

**章 媒体教学通论
**节 媒体与教学媒体
一、媒介、媒体
二、媒介素养及教育
三、教学媒体
四、教学媒体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具的区别
五、教学媒体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区别
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分类
一、按媒体的制作方式分类
二、按媒体所负载的信息特征分类
三、电化教学上的分类
四、国际电信联盟下属的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分类
五、加涅的分类
六、按教育媒体产生的时代特性分类
七、其他分类方法
第三节 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
一、语言媒体阶段
二、文字媒体阶段
三、印刷媒体阶段
四、电子传播媒体阶段
第四节 教学媒体的本质
一、麦克卢汉的观点
二、亚瑟·克拉克的观点
三、安东尼·贝茨的观点
四、布鲁纳的观点
第五节 教学媒体的属性和特性
一、教学媒体的属性
二、教学媒体的特性
三、现代教学媒体新特性分析
第六节 媒体教学理论
一、媒体教学
二、教学媒体与教学效果
三、行为目标中的理解
四、教学信息处理理论
五、教学与学习理论
六、传播理论
七、媒体教学理论的发展
第七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
一、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媒体选择的步骤
四、媒体选择的方法
第二章 媒体教学功能论
 **节 视觉媒体与教学应用
一、非投影型媒体
二、投影型媒体
三、视觉媒体的教学运用
 第二节 听觉媒体与教学应用
一、听觉媒体的概念与类型
二、常用的几种听觉媒体
三、听觉媒体与教学
 第三节 视听觉媒体与教学应用
一、电视基本原理
二、电视的类型
三、激光数字视盘机
四、教育电视节 目制作系统
五、非线性编辑系统
六、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七、有线电视系统
八、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
九、视听教材的要求与类型
十、视听教材的制作
 第四节 多媒体与教学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
二、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节 BBS、Blog、即时通信(IM)与教学应用
一、BBS与教学的概念
二、Blog与教学
  ……
第三章 媒体教学资源论
第四章 媒体教学方法论
第五章 媒体教学模式论
第六章 媒体教学设计论
第七章 媒体教学环境论
第八章 媒体教学评价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媒体教学论 节选

**章 媒体教学通论
  **节 媒体与教学媒体
一、媒介、媒体
  1.媒介的概念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信息传播的历史。信息的传播,盖因媒介使然。媒介不存在,信息传播自然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媒介”一词很古老,*早见于我国的《旧唐书•张行成传》中,“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便是文献佐证。这里的“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的“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如《诗•卫风•氓》中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中的“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等。而其“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书介体”或“工具”。在英语中,媒介“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意思是“两者之间”。它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这种广义的“媒介”,不仅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有所闻(如“报纸是传播新闻的媒介”,“玫瑰是传递爱情的媒介”等),而且在传播学著作中也屡见不鲜。麦克卢汉(M.MeLuhan,1964)认为:“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都可以看作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如吃饭的筷子是手的延伸,自行车是脚的延伸,望远镜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媒介,这就是广义上的媒介涵义。
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龚炜,1988)。有人认为“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巴勒特,1986)。也有人认为“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信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这些观点是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等不同角度而阐述的。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