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教育中的肉与灵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1016185
- 条形码:9787811016185 ; 978-7-81101-61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教育中的肉与灵 本书特色
行动、体验中的身体,不只是“躯体”、“肉体”,它是自我的“体现”,显示的是个体的生存状态、行动能力,是个体精神建构的本源。然而现代教育却把身体当成“工具”,规训它,役使它。于是,身体变得僵硬,心灵变得枯竭。
教育中的肉与灵 内容简介
行动,体验中的身体,不只是“躯体”、“肉体”,它是自我的“体现”,显示的是个体的生存状态、行动能力,是个体精神建构的本源。然而现代教育却把身体当成“工具”,规训它,役使它。于是,身体变得僵硬,心灵变得枯竭。本书是“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之一,该书共分4个章节对身体社会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从身体与教育研究、教育中的身体形态、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身体主体活动等。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教育中的肉与灵 目录
引子
导言:从身体的角度看
**节 教育场域中凸显的身体问题
第二节 主要理论资源
一、作为意义纽结的身体
二、来自身体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三、来自身体现象学研究的启示:“身”与“在”
四、关于已有身体研宂的思考
第三节 从身体的角度“看”教育
**章 身体与教育研究
**节 “隐身”的教育研究
一、“隐身”成因
二、“隐身”可能存在问题
第二节 “显身”的教育研究
一、“显身”的必要性
二、“显身”的可能路径
第二章 教育中的身体形态
**节 国家——工具身体
一、国家——工具身体的小现
二、国家 ——工具身体的形成
第二节 道德——纪律身体
一、“培养身体”与培养德性
二、道德——纪律下“培养身体”
第三节 时空——制度身体
一、时空、制度与身体
二、教育场域中的时空、制度与身体
第三章 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身体主体活动
**节 课堂教学中的听、说、看
一、说与说什么
二、听与倾听
三、看与被看
第二节 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微行为效应
一、看与被看的效应
二、说与听的效应
三、肢体语言效应
第三节 读与写
一、读“文”
二、读“图”
三、学生的写
第四节 教育中被遗忘的感官系统:触觉
一、感官的等级
二、触觉的认可
三、教育中的另类人:td人
第四章 身体、身体自我与自我建构
**节 成长中的身体遭遇
一、生理发育:月经
二、身体“受伤”:体罚
三、个体“偶”遇
第二节 孤独的身体
一、政治建构身体
二、孤独的身体
三、郁闷心情
第三节 教育场域中的欲望叙事
一、压抑“性”
二、反压抑“性”及教育策略
第四节 身体自我及其自我建构
一、自我与身体
二、自我与身体自我
三、成长中的自我与身体自我
结语:身体的力量与限度
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中的肉与灵 节选
《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内容:行动,体验中的身体,不只是“躯体”、“肉体”,它是自我的“体现”,显示的是个体的生存状态、行动能力,是个体精神建构的本源。然而现代教育却把身体当成“工具”,规训它,役使它。于是,身体变得僵硬,心灵变得枯竭。《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是“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之一,该书共分4个章节对身体社会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从身体与教育研究、教育中的身体形态、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身体主体活动等。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教育中的肉与灵 相关资料
导言:从身体的角度看
第一节 教育场域中凸显的身体问题
新闻媒体是时代口舌,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今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有关学生身体问题的信息已屡见不鲜,这些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三类:沉重的身体、受伤的身体、躁动的身体。沉重的身体指因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受伤的身体指体罚导致的问题,躁动的身体指早恋、性问题目渐凸显。“身体问题”不能全部归因于学校教育,但有些问题学校教育是主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身体问题”就是“教育问题”。
例1:小女孩过周末的故事①
有一个小女孩,今年才7岁,上小学一年级。在去年的9月份,他的父母亲还想方设法把她安排到自认为是最好的班级——实验班。本来,他们指望孩子进了实验班后,学习生活会变得很快乐。却没想到,孩子在校期间,学习非常紧张,就连星期六和星期天也没有多少快乐。她的快乐哪去了呢?哭掉了。哭什么?哭作业。比如有一个星期,两天的休息时间,老师竞发了4张卷子,语文老师还布置了两篇作文。
可怜的小女孩,每天晚上都要在10点钟以后才上床睡觉,而且经常以泪洗面,哭哭啼啼,害怕作业做不完,第二天挨老师的批评,甚至还要被罚站。
快乐的星期天就这样被作业给挤掉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就这样失去了。
这只是一个片断,一个缩影。
繁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了常谈常不新,常呼吁常不改的话题,由此带来的身心负面影响已成了人们的共识。繁重的学习负担使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驼背弯腰的越来越多,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由于长期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下学,一些学生出现了脊柱侧弯变形、腿变成O形或者X形、足弓被压成扁平足。由于有太多的作业要做,孩子几乎没有锻炼和玩的时间,正常的睡眠也不能保证,中小学生成为“特困”人群。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上学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枷锁,他们没有了活力、灵性、求知的欲望和热情,甚至有时会发出这样的哀叹:“活着有什么意思?”最后也许只剩下麻木的精神和疲劳的手。
繁重的课业负担、“负重”的身体、“沉重”的心灵三者叠合在一起,身体状态中存在心理要素,心理状态里存在身体要素,身体问题和心理问题之间的界限消失了。由负担过重带来的身心问题,人们归因于家长的高期望、学校追求升学率、考试评价制度。我们不否认这些确实是造成学生身心问题的原因,但如果从韦伯、福柯的观点来看,这是“纪律”问题,是工具理性下的
- 主题:教育是一种生产方式
不要搞什么所谓的实验,因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时机只此一次,实验有成败,而合格的教育不容许失败。教育更不是科研基地,因为很多大而无当的臭屁理念就是从这里发端,然后销声匿迹产生新一个臭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