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旅游地质文化论纲

作者:李伟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所属丛书: 旅游地质系列丛书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1.0(7.5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旅游地质文化论纲 版权信息

旅游地质文化论纲 本书特色

本书涉及分类地质文化、旅游地质文化、区域旅游地质形象文化、旅游地质文化研究难题及未来发展。 本书适合地质学、旅游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旅游地质文化论纲 内容简介

地质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并成为人类漫长历史中资源的构成之一。对地质要素的生存适应及开发利用,折射出人类对地质要素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构成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旅游地质文化就是从旅游的需求和环境的供给的关系视角揭示旅游与地质要素的文化关系,探讨人类地质文化在旅游开发与经营中的应用表现,从而发现旅游发展与地质文化间的耦合规律,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共有5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分类地质文化、旅游地质文化、区域旅游地质形象文化、旅游地质文化研究难题及未来发展。 本书适合地质学、旅游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旅游地质文化论纲 目录

**章 导论一旅游地质文化的逻辑假设**节 旅游与地质要素的逻辑关系第二节 旅游地质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一、旅游需求文化 二、旅游供给文化第三节 旅游地质文化的性质与内涵 一、旅游地质文化的性质 二、旅游地质文化的内涵第四节 旅游地质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一、旅游地质文化的功能 二、旅游地质文化的作用第五节 旅游地质文化相关概念解析 一、矿物与岩石文化 二、地质构造及其衍生物文化 三、化石文化 四、地质工程文化 五、区域地质文化 六、地质旅游产品 七、旅游地质文化第六节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内容 二、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方法第七节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意义 一、有效地普及地质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二、使区域旅游创建一种新型的旅游品牌 三、有助于旅游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第二章 分类地质文化**节 矿物与岩石文化 一、矿物与岩石的辨识性文化 二、探矿文化 三、采矿文化 四、矿石冶炼文化 五、特殊专项文化第二节 构造及其衍生物文化 一、传统的“山水文化” 二、特有的“衍生物文化”第三节化石文化 一、化石概述 二、我国古代化石文化的演变历程 三、古代化石文化的典型代表——琥珀文化第四节 地质工程等文化 一、我国古代治水思想及其反映的地质工程文化 二、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表现出了地质工程文化第五节 区域地质文化 一、平原文化 二、高原文化 三、山地文化第三章 旅游地质文化**节 旅游地质文化的基本构成 一、旅游地质文化的内涵 二、旅游地质文化的基本构成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文化 一、一般性旅游地质资源产品文化 二、特定旅游地质产品文化第三节 旅游地质景区经营与管理文化 一、旅游地质景区经营与管理文化概述 二、旅游地质景区的复合型功能及其对经营与管理的影响 三、旅游地质景区经营与管理文化第四节 旅游地质环境保护文化 一、旅游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旅游地质资源及其环境保护 三、地质类景区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第四章 区域旅游地质形象文化**节 地质文化在区域文化中的表现 一、物质文化 二、制度文化 三、精神文化第二节 地质要素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 一、旅游地形象概述 二、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地脉分析 三、地质要素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第三节 特定地质因素的旅游地形象 一、名山旅游形象 二、岩溶景区形象 三、泉景旅游形象第四节 旅游地质景区形象范例分析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二、旅游地质景区形象设计:以庐山为例第五章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难题及未来发展**节 对旅游地质文化研究难题的认知 一、地质科学的专业性与旅游文化的大众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地质基因的稀缺性 三、旅游文化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对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理解 一、对地质的文化理解 二、对旅游的文化理解 三、对旅游地质文化的理解第三节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地质学科的未来发展 二、旅游文化的未来发展 三、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后记参考文献The Outline of Traveling Geology Culture Discussion
展开全部

旅游地质文化论纲 节选

br />   20世纪末,伴随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学科向旅游
领域渗透的过程中,地球科学逐渐成为旅游学科和旅游产业
发展的重要支撑,旅游地学也得以形成和发展。地质体是旅
游资源环境依附的基底,地质奇观是极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旅游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均需要
旅游地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支撑。
    旅游地质学是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而孕育产生的介于地球
科学和旅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运用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旅游地质资源(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
游媒体(旅游服务设施等中间环节)、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理念,探索地质资源的社会化;以
旅游学的视角研究地质资源、发掘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旅
游功能,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获取旅游效益,服务
旅游事业。旅游科学与地质科学的原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
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现代地质科技与现代旅游观念的融合,
开阔了旅游地质学的研究视野,提高了旅游地质问题的研究
层次和深度,拓展了地质学的应用领域。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理念是旅游地质学的核心。当前,
地质遗迹保护、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是旅游地质资源开
发与保护进入高层次发展阶段的里程碑,提供了旅游地质学
科发展完善的良好机遇,促进了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进程。
    地处大地构造单元接壤、地壳运动复杂、新构造运动强
烈的云南大地,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多彩,
 路南石林、腾冲火山热海、丽江玉龙黎明丹霞等一批以高品
级地质奇观为依托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的建设,三
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认定,创造了云南旅游地质学科发展
的良好社会环境。在旅游地质研究积累的基础上,2000年,
昆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点开始培养旅游地质
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有计划地进行了旅游地质学学术思
想、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统研究。通过科研教学,在构建旅
游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旅游地质学科与旅游实践
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旅游地质学科正处于开拓和发展中。为了系统介
  绍和展示旅游地质研究方向的发展和研究状况,促进旅游地
  质学科的发展、促进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以旅游地质博士
  学位论文及相关研究成果为主体,编写了《旅游地质系列丛
  书》。将《旅游地质系列丛书》献给为旅游地质学科发展、地
  质资源旅游资源化辛勤耕耘的科技工作者,献给所有以旅游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们。
    《旅游地质系列丛书》策划人  杨世瑜
    .  2007年3月17日
    于昆明理工大学
 前言
    当现代旅游从一种少数人的“生活时尚”演化为大众性
“生活一部分”的时候,旅游研究成为“众神狂欢”的广场。一
是因为研究对象(旅游)本身就是生活现象,而生活涉及到社会
的各个领域,多学科的参与成为一种必然;二是主流媒体的宣
传,将原本归属于某一专业的概念,逐渐转化为一种流行的大众
性语言。如生态、资源、景观、可持续发展等。科学内涵演变为
大众文化。旅游研究中的跨学科性成为一种趋向。
    然而,地质学介入旅游研究却为众多人所不解。这是因为地
质学研究对象的专属性、研究手段的科学性、叙述语言的数理
化,使之表现出人类理性的思维逻辑、严谨的认知态度和坚毅的
探索品格。固有的理工科性质,导致与大众生活的疏远和隔绝。
而旅游则是人们在休闲状态下的一种生活形态。表现出一种没有
深度、没有限制、无须论证、无须解释的大众性活动。如此两种
从平面意义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化体系并在一起。对于
地质研究而言,似乎“技术含量”降低,而“戏说性”增加;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又嫌“专业成分”过重,而“大众性”不
足。因此,出现“学者”与“公众”两个层面的不理解或误解,
反映了旅游地质研究目前“艰难跋涉”的境况。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看,人们总是从身处的环境出发,产
生相应的应对方法和“形而上”的思想,即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所
强调的“术”与“道”。前者则随人类发展逐渐形成所谓“科
学”;后者则演化为不同族群的“世界观”,构成所谓人类思想的
核心。两者理论上均应属于人类文化范畴。工业革命后,欧美的
 世界“先进性”地位逐渐确立,而近现代中国的发展恰是西风东
’移的过程。尽管有些“士子”做了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努力,但在趋向“现代化”发展的社会潮流中,人们逐渐习惯
了用西方的所谓“科学体系”,评价东方的文化。这种思维定式
导致现时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固守原有学科的藩
篱,不愿、抵制甚至排斥学科“越雷池”的发展;二是随心所欲
地对各学科的概念、理论进行借用,导致一些“跨学科”研究成
果从严肃的学术状态走向一种自娱性的文化。
    鉴于以上考虑,旅游地质文化研究采取了“理科”思维、
“文科”表述的模式与方法。其一,探讨了旅游、地质、文化三
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概念”确定研究范畴,并剖析其内在
联系的互动机理,形成该研究的前提;其二,按照地质学的叙述
体系,分类研究人类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地质文化及其表现,从而
形成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基石;其三,对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内
涵进行界定,形成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体系和逻辑框架;其四,
对旅游地质文化的典型应用作了尝试性探讨,即区域旅游地质形
象文化研究。以期在今后的区域旅游营销中能够通过对区域地质
文化的整理与归纳,树立别具一格的区域旅游形象;*后,对旅
游地质文化研究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与探索。强调了其“理论研
究难题的认知”、“研究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旅游地质文化研究方
向作了讨论。     

    事实上,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逐渐由单纯的“休
闲娱乐型”旅游,转化为具有丰富经验和求知探索的“复合型”
旅游。地质类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此也使旅游地质研究
有了发展的空间和具体的服务指向。同时,学界也开始反思中国
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学科发展背景,更加注重科学的“本土
化”、“创新性”研究。由此就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保障了旅游
地质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与发展。
    旅游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任何单一学科研究都会出
 现“水中月、镜中花”的现象,都会显现出研究的“力不从
心”。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研究,表面上清晰明了,但实际并不能
揭示旅游现象背后多重因素相互纠缠的复杂本质,也不能在旅游
实践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由于人们发现运用“文化”工具诠释
旅游现象更加接近事实的本质,所以在众多学科基础上集合而成
的旅游地质文化,既可以成为旅游地质研究的理论参照系,也可
以成为地质景观开发与营销的思想指南。
    综观二十余年来中国的旅游研究,可称硕果累累。已经呈现
出规模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框架。但如果仔细推敲,这一知识体系
却布满裂痕。因此,任何新的旅游学科出现,不需要零星的“创
新”、艰涩的论述和新词汇的堆砌,而是需要在原有旅游研究体
系上做出有益的整合,消解裂痕,使旅游研究成为完整的、有秩
序的理论系统。旅游地质文化是以文化理论为工具,以地质景
观、地质环境叙述体系为主线,以地质学理论和人文学科方法为
借鉴,立足于当今时代的旅游研究,探讨地质旅游中各类文化现
象及发生机理,从而揭示旅游地质景区开发、经营与保护中的文
化内涵及其互动影响,为旅游发展及区域社会进步提供理论依
据。
    由于著者专业背景及研究条件的局限性,书中会有许多不妥
之处,如文献的误读以及资料选取的缺失与不当,等等。但作为
一种开创性的研究,其基本功能在于激发兴趣、引起关注,从而
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因此,还请各位专家不吝指正,真正实现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进展。
    著者
    2008年1月

第五节  臣域地质文化
    如果说文化是—个地方的人群长期适应其生存、生产环境的结
果,那么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文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显示出不同的文化特性。文化格局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理格
局,而地理格局也总是制约着文化与民族的分布格局。地质作为环
境组成要素之一,往往在环境构成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区域地质
所导致的地貌骨架与格局也自然是地方文化产生的背景性因素。
    在我国幅员辽阔,构造活动千差万别,地质构造种类繁多,
内外力地质作用类型众多、强度不一,因而造成的地质遗迹千姿
百态,变化万千。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集中反映了地壳运动和
地质构造的区域性差异。强烈抬升的青藏高原是地势的**级阶
梯,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其北界、东界分别为昆仑山、祁连山
和横断山。它打破了气候的纬度分带,形成了干寒高原气候与以
冰川冻融作用为主的外力地质作用及其景观。而喜马拉雅山地,
内动力地质作用强烈,温泉及地热地质景观十分发育并成为其旅
游地质资源的重要特色。第二级阶梯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以北,
东界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为海拔1000—
2000米的山地、高原和盆地。西北高山盆地高低悬殊,远离海
洋,重山阻隔,是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不到的地方,气候十分干
旱,地质作用以重力、干燥、风力、冰川等为主,多沙漠、雅
丹、峡谷、咸水湖等地质景观。而横断山脉以东的第二级阶梯地
区为地形过渡地带,流水、重力等营力活跃,加之气候纬度分带
明显,为多种景观发育的地区。第三级阶梯为地壳大范围强烈沉
降的东部平原、差异上升的沿海低山丘陵及邻近岛屿。在平原
区,流水相对缓慢,堆积作用较为发育,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景
观不如第三级阶梯丰富;而丘陵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侵蚀
等外力地质作用较为发育,加之人类活动强烈,开发程度较高,
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台湾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活动带,火
 山、地热、温泉、地震活动频繁。值得指出的是,三大阶梯上各
种地形的分布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其景观的分布与主要构造线
的走向往往具有一致性。
    上述情况表明,区域地势从总体上反映了地质、地理和气候
特征的地带性、区域性差异,而且也反映出受区域地质特征控制
的地质景观的区域类型和发育程度。因此,我国地质构造的巨大
差异,使自西往东出现了三级阶梯地势,加之从南往北跨越了3
个主要热量带,导致文化景观丰富多彩,地方文化纷繁复杂。历
史上已作出多种区域性文化分类,如海洋文化、内陆文化;南方
文化、北方文化;东部文化、西北文化;汉民族文化、少数民族
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等。但从区域地质的角度看,各
地方文化还可以从不同的地貌单元上审视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
性,从而形成新的文化分类体系,产生新的文化系统认知。
    陆地区域地质形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单元有平原、高原、山
地、丘陵和盆地。前两者因海拔高度的差异导致环境出现明显的
分异特征,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利用也有较大差别,表现出风格
迥异的文化特性;后三者基本上都属于山区形态,在文化其他因
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对环境的相似性适应,属于一种文化形态。因
此,按陆地区域地质因素所形成地貌单元的差异性,可将区域地
质文化分为平原文化、高原文化与山地文化。
    一、平原文化
    海拔高度相对较小,地表平坦的大面积区域称为平原。平原
地貌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平
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冲积
平原。大多数平原一般都是河流冲积的结果。冲积平原是在地壳
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的结果。如我国
三大平原就属于冲积平原。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
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
剥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侵蚀平原地表略有起伏,如我国江
 苏徐州一带的平原。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
平原,如俄罗斯平原。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
分之一,平原不但广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发达,
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有
“鱼米之乡”的美称。平原底下的有些地质构造有利于煤和石油
等矿产资源的形成,许多重要的煤矿和油田往往在平原地区发
现。今天大陆边缘的浅海,其实也是些暂时被水淹没的平原,那
里的煤、石油储藏量相当丰富。
    平原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中心均
产生于平原地区。尼罗河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恒河平
原、渭河平原与黄河中下游平原都是孕育古代文明的摇篮。当人
类从山野走向平原后,定居的生活方式使之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
淀,因而构成了光辉灿烂的平原文化。
    当渔猎与原始采集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人口需求时,人们开
始寻求新的生存方式。或部落整体迁徙他处,或开始垦荒进行原
始播种。《易经·系辞》载,炎帝部落经过多次迁徙,来到黄河
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的广阔平原。这里土地平衍广袤,土壤松软
肥沃,适于播种以获取足够的食物。为了让部落能够休养生息、
安居乐业,炎帝决心改进刺穴播种的种植方法。《礼·含文嘉》
记载,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即炎帝神农发明了耕播工
具——耒耜,开创了农耕文明的先河。
    传说,炎帝受到野猪拱土的启示,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横
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
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扳,尖木随之将土块撬
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这一改进,不仅深翻了
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将种植由穴播变为条播,使谷物产量大
大增加。这种加上横木的工具,史籍上称之为“末”。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