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政治文明视蜮中的农民政治参与

政治文明视蜮中的农民政治参与

作者:陈晓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9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7.0(3.2折) 定价  ¥2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政治文明视蜮中的农民政治参与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66475
  • 条形码:9787500466475 ; 978-7-5004-6647-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政治文明视蜮中的农民政治参与 节选

nbsp;   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广大农民占我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在中国,农民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
是因为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更重要的是,历经几千年封
建社会,农民问题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当
中,成为解决中国诸多重大问题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毛泽东曾
经指出,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革命时期是这样,
建设和改革时期也是这样。“中国这个国家,离开了农民,休
想干出什么事情来。”①邓小平同志也同样高瞻远瞩地指出:
“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
是不是好起来。”“农村不稳定,整个局势就不稳定。”②美国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在一个政治参与很有限的政治体
系中,传统农村精英的支持已足以保持政治稳定;在一个政治
意识和政治参与都很广泛的政治体系中,农民乃是举足轻重的
集团。”③他断言“得农者得天下”。农民是中国社会的草根阶
层,这个阶层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力量,他们始终是决定中国政
 局走向的基本政治力量。草根深藏地表,看似微贱,但它们的
生存状况却决定着广袤大地植被的兴衰枯荣。一位学者说得
好:“几千年来,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沉
默还是怒吼,决定着一切朝代的兴衰存亡;农民是积极还是消
极,决定着任何社会是前进还是停滞;农民是拥护还是违抗,
决定着所有政治家的政治生命是存活还是死亡;农民是支持还
是反对,决定着所有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①
    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靠的是千百
万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
的根本力量,是社会和历史的主体。政治文明是包含政治主体
文明在内的系统工程,政治文明的主体即政治文明的建设者、
承载者和推动者。政治文明不能脱离政治主体文明而存在,如
果政治文明主体的政治素质不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政治文明建
设就会落空。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就是政治主体文明的建设,
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境界是政治文明主体的政治发展。农民是
人民群众的主体,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主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大农民的政治面貌决定着整个国家
的政治面貌,中国政治能否取得实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
要看农村政治是否能取得真正的发展,要看农民政治参与发展
的程度和水平。没有农民政治主体的发展,没有农民政治文明
的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一句空话。农村政治发展的重
要性早已被中国革命历史和现代建设的实践所证明,同时也是
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三农”
问题的地位作了更为高度和准确的概括:“十二亿多人口,九亿
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
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
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了农村这个大
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
出,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
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
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可忽视农民的政治参与,
农民的政治参与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共产党民
主执政程度的提高离不开农民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推动着利益的分化,传统的
社会结构正朝着分层化、多元化的方向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同阶
层、不同群体、不同个人越来越认清并重视自身利益之所在。正
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追求与维护,人们就越来越需要进行
不同利益要求的表达。并且法定的政治权利也赋予了公民向政治
决策系统表达利益要求的资格。从1949年以后农民政治参与的
实践与发展来看,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也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较为宽松
的政治气候的逐步形成,经济的迅猛发展,法制建设的积极推
进,农民民主法律意识的日渐觉醒以及农村一些矛盾与问题的激
化,农民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参政意识觉醒,以前所未有的
热情关注和参与社会政治事务。这种关注和参与呈现出由小及
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态势。这不仅对基层政权建设产生了
深刻影响,而且对国家的“三农”政策和整个国家的政治文明
建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对于一个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来说,
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特别是在当代,农民政治参与明显地呈现出新的动向和趋
 势,农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需要必然呼唤“政治文明”的到
来。道理很简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农民政治参
与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总体政治参与强度不够的情况
下,仍存在着制度性无序现象,这就可能给政治体系造成压力,
带来政治不稳定甚至动乱。政治参与的质和量是衡量一国政治
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如同任何一种合理行为一样,农民政治
参与也应当追求其可行性、有效性。在我国,如果没有农民广
泛而理性的政治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很难有
实质性的进展。如何对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加以引导,促使农
民的参与活动向适度和理性的方向发展,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
系统性工作。为此,光有“权利”还不够,还需要相关的政治
资源予以配套,需要在体制、机制、方式、途径上进行改革、
创新和完善,需要在素质、理念、知识等方面加以灌输、教化
和锻炼。而这些均有赖于“政治文明”的建设。从政治文明视
角对我国加速转型期的农民政治参与进行认识和分析,显得尤
为重要。人类在政治领域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有效地协调利
益关系,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以维护和实现人的利益。
“企盼文明的政治生活,设计理想的政治构架,倡导文明的政治
行为,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不变的追求。”①这就要求我
们从政治文明建设这个更高的视域来审视我国的农民政治参与
问题,也就是制度建设问题。这一方面是理论的要求,要求我
们理性地分析目前农民政治参与现状;另一方面是实践的要求,
如果没有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不努力提供健全的体制、法
制、机制等民主管道,那么,利益驱动下的政治参与或者会成
为一句空话,或者会自生自灭,或者会在体制与法制外泛滥失
序,甚至会演化成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碰撞、冲突与对抗。这
 就很可能会导致政治不稳定,从而阻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损
害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鉴于此,中共十六大报告
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
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
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时制定了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方针,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
次,这表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21世纪初叶中国政治文明
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以来社会发展基础
上紧扣社会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
首次把民主理念扩展到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
序政治参与”的新高度,再次肯定了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对社
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如何把握农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特点和未
来走势,促进建立规范有序的政治参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都需要理论工作者予以思考和
回答。这种状况也迫使我们要思考和回答:我国农民政治参与
的历史与现状究竟如何?为什么当前农民非制度化参与如此普
遍?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供给与保障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才能
将农民政治参与纳人制度内运行?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的社
会基础条件和建构前提是什么?我们如何进行农民政治参与制
度建设?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选择了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
研究这一课题,试图从建国以来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发展的状况
人手,分析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特征、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以及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
建设的主要途径,以期能对我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建设起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政治学理论问题的思考,
以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对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经验和现实进行深
入研究。
 政治文明视角下的政治参与行为实际上有两个基本预期:第
一,这种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行为应以合法、有序为前提;第
二,这种政治参与行为以积极影响政府决策为目的。因而从农民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点入手,把握其政治参与的动机、意识、渠
道,从个体分析到本质揭示,从具体到抽象,就是本书研究的逻
辑思路。本书聚焦于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研究目标在于通
过规范农民的政治参与,使农民阶层政治参与朝有序、宽容、理
性方面发展,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通过研
究农民的政治参与,了解政治参与和经济发展之间、政治参与和
社会稳定之间、政治参与和发展社会民主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
础上研究农民政治参与正负面的社会意义,从而检讨并完善我国
的相关社会政策。这不仅有助于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为我们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如何激发起广大农民有序的政治
参与热情提供有益借鉴。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的这一社会政治现实,以政治文明和政
治参与的理论为支撑,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在乡村的
访谈、调查,结合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发展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的角度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把
农民放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中来分析,把农民的政治参与放
在政治文明的视角下来考虑,并以此作为分析当代中国农民政治
参与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从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政治参与的
生态环境、政治参与的机制以及政治参与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对
当代中国社会团体政治参与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研究。这主要是一项制度研究,需要审视国家的制度安排和现实
的农民政治参与的互动演变过程,进而分析农民非制度政治参与
的原因。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要给农民提供政治
参与的制度保障,二是农民要*大可能地按法律法规等制度要求
 进行参与活动。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结合,实现
  农民有效、稳定、和谐地参政,在稳定发展中促进基层民主的进
  步。除了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自身所蕴含的民主理念和实践价值
  外,这种“草根民主”还希望能够推动国家层面的民主,从而
  找到一条自下而上的中国民主化道路,以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
  设。
    本书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广泛借鉴国
  内外学者研究农民问题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政治参与的新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透视当代中国农民的政
  治参与:    .
    **,严格界定政治文明与政治参与的内涵和外延,这是进
  行学术研究、学术对话、思想对接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对建国以
  来中国农民政治参与进行基本评估的基础。
    第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政治参与进行历史性的描
  述,从而使农民政治参与发展的轨迹清晰可辨,对农民政治参与
  状况有个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我们方能找准研究的切人口,
  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某一时段的农民政治参与进行深入系统的研
  究。通过对中国农民政治参与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得出结论认
  为,建国以来农民政治参与历经坎坷,20世纪80年代开始虽有
  较大发展,且渐趋良性运行,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特别
  是制度外参与及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究其原因,无疑是制度的
  阙如和缺陷,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和完善
  农民政治参与制度的建设,如此,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目标。
    第三,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与制度运行进行关联性研
  究,这是构成农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基础,也是农民政治参与程度
  的关键所在。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是现代
  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农民政治参与的具体状况和水平首先取决
 于该社会是否承认政治是农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次取决于农民
的参政权利能否得到制度上和法律上的有效保障。如果一个社会
承认农民的参政权利,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政治参与就有了发
展的可能,其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当农民有了参与的要求时,政
治参与的条件和渠道是否充分、通畅,客观上是否提供了法律
的、制度的、程序的保证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第四,对农民政治参与的现实研究,主要侧重农民制度内和
制度外参与的方式、成因、特征研究,从而全方位地认识当代农
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农民政治参与制度问题进
行理论提炼和概括。
    第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的基
本途径和建构前提。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种种问题的出现,特别是
非制度化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农民政治参与制度构建与运行
诸环节上的缺失与缺陷。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就在于加强农
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就是要
通过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并付诸实践,使农民政治参与逐步走
向合法化、合理化、法制化。要使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首先必
须明确制度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些基本目标,我们除
了需要选择正确的路径,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外,更为重要
的是,要营造这些制度根植的基础和运行条件。因此,农民政治
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完善政治
参与体制和制度,也需要进行制度环境的建设,更需要有基层政
府和农民自身的提升。
    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自然也要扩大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但是如何具体运作,以保障农民政治参与权的实现,目前尚无系统
的研究成果,本书也只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农民政治
诉求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有强烈的参政要求,但现有渠道难以满足
其参政权的实现。如何保障和实现农民的政治权利,如何缓解农村
 利益分化加剧引起的社会矛盾冲突,如何减少农村非制度化参与的
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本书作出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回
答。本书的研究虽然粗疏,但我还是期望它能在促进农村政治文明
发展、提高农民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书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西安财经学院的支持和资助。
 第四章农民政治参与动机与动力
    考察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具体地说就需要首先弄清楚
  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参与者的动机或动力,即他们为什么参
  与;其二,参与者的素质,即他们会不会参与;其三,参与者参
  与的渠道和方式,即他们如何参与。政治参与的动机,是对参与
  主体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探讨农民政治参与,一个极
  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分析参与主体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指促
  使某人去做某事的心理推动力,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
  它既是一定社会环境的反映,也是一定社会心理的反映。农民政
  治参与的动机,即驱动农民进行政治参与的心理力量。在现实生
  活中,人们可以因不同的动力机制而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如有
  人参与政治是因为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有人参与政治是为了推
  动政府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有人参与政治则是因为别人让他
  这样做等。可以看出,促使公民参与政治的动力机制是复杂多样
  的。对此学者并无定论,但*主要的是经济动机和非经济动机,
  而且经济动机是*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观认为人们之所
  以参与政治,源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即通过影响和控制政治过
  程,来维护或改变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使自己和自己所属的阶
  级、阶层或集团在这种生产关系中获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
  民、集体、国家之间存在经常性的利益冲突,农民为了保护自己
  的利益,必然要过多地参与政治,这就说明农民经济主体地位已
  经确立并且需要经济利益的保护机制。本章将进一步从农民的政
 治参与动机出发,探讨促使农民政治参与背后的真实动力。
一动机的构成要素
    动机由需要和利益两部分构成。所谓需要,就是人类为了维
持并发展自己的生命,对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一种反映,即人
对一定客观事物的渴求和欲望。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求
的满足是激发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所共同
的、一致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激起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是
多种多样的。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人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因维持
生命和延续种族,形成了对某些事物的自然需求,如食物、衣
服、性欲等;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社会需
求,如社交、劳动、文化、科学、艺术、政治生活等。没有需
要,便不可能形成行为的动力,也就无所谓对利益的追求。按照
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由欲求
或需要所引起。
    需要就其社会功能来分,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
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用等许多方面。它是人的*重要的需
要,也是人的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精神需要,既包括主体自由
地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又包括对
文化成果的享用。例如对艺术、人类积累的知识的需要、美的需
要、求知需要、社交需要等。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的前提下,精
神需要是一种高层次需要。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分为天然
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马克思一般把人类丰富多样的需要类型划
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这样两个层次;而在其
名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从经济学高度把人的需要划分为
“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马克思认为,人们除了满足
吃、喝、住这些自然需要外,还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
 会的需要”,满足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①根据这样区分的
原则,可把人的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既然是大
自然的产物,它就绝不会摆脱自然界的制约,决不会没有任何自
然性需要。恩格斯说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②恩格斯这段话说
的就是人的自然需要。这种自然性需要一般指人的*基本的需
要,即吃、喝、住、性等方面的需要,固然这也是人的真正机
能,但如果这些机能离开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其成为*后的和唯一
的终极目标,那就同动物无异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
类生存的**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个前提,这个前提
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
先就需要农、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个历史活动就是生
产满足这些东西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③“已经得到满
足的**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
用的工具叹引起新的需要。”④从历史上看,人的社会需要以自
然需要为前提,社会需要是从自然需要发展来的;自然需要是社
会需要的基础,社会需要是自然需要的质变,自然需要从属于社
会需要。由于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一种需要的满足,总是不
断引起新的需要,因而人的利益要求是始终存在的,人类的无限
的利益要求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



政治文明视蜮中的农民政治参与 作者简介

p>  陈晓莉,1 963年1月出生于陕
西省安塞县.1 984年毕业于山东大
学,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现为
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教
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
政治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先后
在《中国政治》、《学习与探索》、
《民俗研究》、《嘹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