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绿色和谐文化论

绿色和谐文化论

作者:黄志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9.9(3.8折) 定价  ¥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绿色和谐文化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64457
  • 条形码:9787500464457 ; 978-7-5004-6445-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绿色和谐文化论 节选

nbsp;   序
    随着文化研究的勃兴,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仅美国学者克
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列举
的欧美对文化的定义就有160多种,中国台湾地区学者殷海光在
《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列举的也多达47种,主要有记述的定义、
历史的定义、规范性的定义、心理的定义、结构的定义、发生的
定义。中国内地学者目前对文化的定义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
观点有:文化就是文明;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的总和;文化包括一
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社会制度和精神意识三
个层面的结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可谓匠心独运,
认为:“文”者,纹也,“化”者,变化之谓也,“文化”即是
通过文饰而使人自身变化,从质朴的本然状态或野蛮状态,不断
走向文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由此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为
求愈来愈好地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设想、设计、创造,而文明则是
这种设想、设计、创造的成果。它反映了人的开化方式与开化程
度,表现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
    不同时代,人的开化方式与开化程度、社会文明的状态是不
同的,因而文化具有历史过程性。
    不同民族,人的开化方式与开化程度、社会文明的状态也是
不同的,因而文化具有民族的主观选择性。
    这就是说,文化不仅体现了现有文明的一切成果,包含了人
 类走向文明的过程,还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自己文明方式的选择。
它是现实状态、历史过程、主观选择的统一。
    绿色和谐文化就是为使人类社会展现蓬勃生机、旺盛活力、
绵延生命,拥有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与美好,从而使
人类愈来愈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设想、设计、创造并使之产生
积极成果的一种文化。其基本观点就是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人与自然复合系统三大和谐看作人类应有的根本追求。①
    绿色和谐文化的产生有其现实依据,它是人们企求摆脱
“三大危机”的现实需要的反映。人类自动物界脱颖而出,历经
采集一狩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在此发展过程中针对人
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问题始终进行着物质文明、制度文
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致力于主、客观两个世界的真化、善化和
美化,可谓硕果累累,但也造成了许多负面效应,显现为人与自
然失和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失和的人态危机、人自身失和的心态
危机。要摆脱这“三大危机”,人们就得反其道而行之,自觉地
追求与实现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以
和谐去化解“危机”。
    古今中外,对和谐社会的设计,对现实和谐的追求不乏其
人,但基本上都沦为“乌托邦”式的空想。只有在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人民的现实目标
的今天,这样的设计和追求才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当今世界,社
会经济的多元化呼唤着和谐。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国内所有制、
分配制度和方式、利益阶层的多样化,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多
元化,迫切需要用和谐来加以统领,否则就可能是一盘散沙。而
社会经济的整体化则促进着和谐。当代交通、通讯、网络技术的
 发展,经济活动的全球化,环境保护的国际化,以及文化上的碰
撞与融汇,世界科技的交叉与协作,国内经济社会向小康社会的
迈进,使当今世界成为有机关联的整体,为和谐的实现提供了有
利条件。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拥抱和
谐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倡导和追求“和谐”的绿色和谐文
化理当成为一种显学。绿色和谐文化的显学地位植根于和平与发
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背景之中。
    从理论走向角度考察,绿色和谐文化与当代文化诸流派的研
究方向是一致的,都聚焦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探寻人与自然、
人与人、人自身三大问题的现实解决方案,谋求人类更好地生存
和发展。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J.Naisbitt)在1983年出版的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一书中,深入研究了
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
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未来影响。他认为,当代社会已开始从工
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从国家经济转向世界经济,从短期考量转
向长期决策,从追求社会经济结构的集中化转向追求社会经济结
构的分散化和网络化,从代议制政治转向参与制组织和政治。面
对社会发展的如此变化,人们在社会技术方面应化解高技术与高
情感的矛盾,力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统一;在经济发展方面应按
照外向型经济的要求去制订并实施发展战略,做好预测,谋求持
续发展;在制度文明方面,有条件的要推行参与制(相当于列
宁所说的直接民主制);在人的发展方面,应着重培养和训练搜
集、整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努力使人由囿于一孔之见、
一技之长的落伍的专家变成适应新浪潮的多面手(全面发展的
人)。
    美国著名记者、社会学家托夫勒(A.Toffier)在其1980年
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和1983年出版的《预测和前提:托夫勒
未来对话录》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农业时
 代——**次浪潮文明阶段,工业时代——第二次浪潮文明阶
段,信息时代——第三次浪潮文明阶段。他总结道,工业文明的
共同特征是以不能再生的能源代替再生能源(人力、畜力等),
工业技术取代农业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工业,以大规模
的销售系统取代了农业时代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销售形式;工业
文明的世界观主流是工业现实观,强调通过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来
推动社会进化;工业文明的原则是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
中化、好大狂和集权化。这样的文明模式,其局限性是不可避免
的,它导致了人与自然失和——生态的危机,掺假的食品,带病
菌的饮水,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危险;人与人失和——骇人听闻
的贫民窟,惨绝人寰的战争和屠戮,精神上的压抑和失衡;人自
身失和——生产和消费的分离使生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
求。因此,工业文明必将为第三次浪潮文明所否定。第三次浪潮
社会的技术基础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宇航
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经济形式是产销合一的综合型经
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意可以融入产品的设计之中,电子
商务可以使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沟通,从而取代庞大的销售系
统,达到经济运行过程的精简和节约;社会规范是多样化、分散
化和多面化;发展战略应该是“甘地加卫星”,即产业的生态化
和知识化。
    美国学者里夫金(J.Rifkin)在他出版的著作《熵:一种新
的世界观》中提出了著名的技术报酬递减律,认为每一项新的
技术都在加快能量的耗散过程,使环境中的熵更快地增加,以致
人们要进一步从环境中取得可利用的能量会变得越复杂,越昂
贵。在他看来,古希腊神话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黄金、白银、青
铜、英雄、铁器时代很有道理,而且后继的历史时代不是比前一
个历史时代更为富饶、进步,而是更为退化、粗俗、严酷。人类
欲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不能再扩大技术体系,而应奉行低熵模
 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返回到人与自然之间能量流通较小的采
集一狩猎社会或田园牧歌式的农业社会。里夫金的悲观论调是不
可取的,他思考问题时一味强调熵的规律的普遍性而忽视社会现
象的复杂性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片面的、错误的,但他
所提倡的低熵模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则是可取的,对绿色和谐文
化的构建也是富有启迪作用的。
    以大卫·格里芬(D.R.Griffin)、布赖恩·斯温(B.
Swimme)、大卫·伯姆(D.Bohm)等人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
主义者在抨击现代精神与文化之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消费至上
主义、科学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指出了
现代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的星球面临着诸多的麻烦:技
术发明的后果产生了5万枚核弹头;工业化经济导致了各大洲的
生态灭绝;财富和服务的社会分配产生了1亿贫困而饥馑的众
生。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和一个星球,正
处于可怕的境地。”①世界的病态不仅表征为自然环境的破坏,
而且表征为精神文明的衰落,人的心灵的被荼毒。现代性不仅导
致了世界的异化,更导致了人的异化和意义的丧失,而意义则是
价值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还有什么能够鼓舞人们向着具
有更高价值的共同目标而共同奋斗?……从长远看,它正把人类
推向自我毁灭的边缘。”②大卫·伯姆认为,超越现代性在于超
越机械论哲学。机械论哲学强调要素,轻视关系,在处理人与自
然的关系时不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必然陷入人类中心主
义,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必然陷
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从而导蔹道德虚无主义;在处理人自身
 关系时,不注意身心的协调,必然陷入消费至上主义,结果是人
为物役,心为形役,人类与其内心世界也处于深深的对立之中。
此外,忽视关系,还会使人丧失自发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等人性
中有价值的东西,给现代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心理问题。机械
论哲学业已受到科学的冲击,20世纪胚胎学、系统科学、相对
论、量子力学等学科的发展已充分展示出系统内外部的有机联
系,说明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人们应该用后现代
有机整体论取代机械论哲学。既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身是
有机关联的整体,且与外部环境血肉相连,那么人就得有爱之
心,爱自然、爱人类、爱自身,就得讲究生命平等,就得以宽
容、多元化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就得弘扬创新精神。尽管建设
性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社会的设计没有提出突破现代性围城,承
担后现代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具有较浓重的理想主义色
彩,且有走向空想主义的危险,但他们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
注,对现实问题解决方案的热情寻求则是十分可贵的。
    在当代中国,现代新儒学**代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基于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明确提出人对物、人对人、人对自身
的问题是人生要解决好的三大问题,认为其中**个问题的解决
主要应从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第二个问题的
解决则主要从中国文化中吸取智慧,第三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从印
度文化中获得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立文教授于1996年出版了他精心研究的
力作《和合学概论》,提出了他的“和合学”五义——差异与和
生、存相与式能、冲突与融合、汰劣与择优、烦恼与和乐,以及
“融突论”五大原则——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突出
了“和”理念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显而易见,当代文化诸流派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是不相同的。
奈斯比特、托夫勒等人的切入点是高科技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里
 夫金的切入点是熵规律与社会技术发展的关系;格里芬等人的切
入点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和后现代性的建设;现代新儒学的切入点
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价值。但他们的理论走向是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特点——批判性、关切性和和谐性,即对工业化过程
和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关系的严重
失调予以无情的批判,对人类的未来命运怀抱深深的关切,对谋
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表现出炽热的激情和独
特的睿智。这不仅给绿色和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
材,而且佐证了绿色和谐文化在当代文化中的显学地位。
    从趋势要求角度审视,知识经济与绿色大趋势将展现出绿色
和谐文化的勃勃生机。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关于知识经济概念的
认识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观点。OECD认为,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其中,知识的创新是基础,知识的传播是中介,知识的使用
(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是归宿。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高效率有
赖于社会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及其对创新主体
的协同激励,有赖于创新主体自身的和谐素质;知识和精神在传
播中的增殖有赖于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协调作用以及它与
创新主体之间的和谐互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成果应有利于
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协调的和谐。知识经济发展
的大趋势正在并将进一步奏响和谐的主旋律。1987年布伦特兰
夫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出台,向人们展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大趋势,即经济、社
会、生态的和谐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和实践目标,人们亦从传统工
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中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和谐与人际公平的
绿色文明发展方式。这意味着绿色和谐文化的显学地位将被
锁定。
    任何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都遵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抽

 象到具体的过程,我们对绿色和谐文化的研究也不例外,经历了
一个“概念的提出一体系的构建一学科的定位和基础理论研究”
的过程。1986年我国著名美学家郭因先生因应学科交叉综合的
大趋势,从大科学、大技术的提法中得到启示,在《学术界》
创刊号上发表了“大文化与大美学”一文,率先明确地提出了
大文化与大美学的概念,将大文化定义为人类为解决三大问题,
进行三大提高所做的设计与创作的总称。其中三大问题是对人类
社会出现以后所面临的千千万万问题的归纳,包括人应该成为一
个什么样的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人类应该
有一个什么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三大提高是对人类针对三大问
题所做的千千万万工作的归纳,包括人自身质量的提高,人际关
系质量的提高,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质量的提高。1989年郭因
先生在《学术界》又发表了“我的绿色观”的文章,进一步提
出三个化、三大和谐的思想,认为人类要想摆脱人与自然失和的
生态危机、人与人失和的人态危机、人自身失和的心态危机,就
应该从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自己出发,按照自然的规律、
社会的规律、人自身的规律,努力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
身的规律,争取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从
而实现自然、社会、人自身的真理化、善化与美化。绿色象征着
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
意、友爱、和平与美好.而文化则是人类为求愈来愈好地生存与
发展所进行的一切设想、设计和创造。基于对绿色的认识,1992
年郭因先生提出绿色文化的概念,将追求三大和谐的一切设想、
设计和创造作为绿色文化的研究内容,并且指出,绿色文化的理
论根据不仅在于古今中外的哲人们分别涉及三大和谐的不绝如缕
的思想与言论,更在于伟大的马克思。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表
述是:人复归人的本质,全面发展,自由自觉地劳动创造;各尽
所能,按需分配;人与人、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根本解决;人彻
 底自然主义,自然彻底人道主义。这种对于共产主义的表述的精
髓正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三大和谐。此后,安徽省绿色
文化与绿色美学学会的一些学者即开始了构建绿色文化理论体系
的研究工程,至1995年,《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通论》一书由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对三大和
谐的理论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展开,这标志着绿色文化理论框
架的初步形成。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作为一种新兴理论必须有
其基本的范畴(理念)和原理,必须建立自己的理论基础,如
此才能成为“多种规定统一”的“思维中的具体”。这些年来,
我一直为探索此问题进行着艰难的跋涉,初步提出了绿色文化的
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同时考虑到宇宙自然尤其是生态系统自身
的和谐,对三大和谐的内容结构亦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人与自
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调整为自然系统的和谐、社会系统
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尽管在绿色文化的论题
下阐述和谐的内容对于专家而言不是难以理解的问题,但对于一
般读者而言却较为费解,在他们看来,绿色与和谐是难以视为一
谈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谐文化概念后,有学界同仁建
议我干脆把绿色文化更改为和谐文化,但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即:对生态时代特质的标识有失鲜明,更何况我们所要追求的和
谐本来就是绿色的呢(见本书**章第三节中所述)?有鉴于
此,考虑到书名与其内容相一致的明晰性以及我们进行学术研究
的延续性,笔者将本书的书名确定为《绿色和谐文化论》。现在
奉献给大家的绿色和谐文化的理论框架是:
    一、绿色和谐文化基本理念:和谐——反映系统的状态与目
标;协合——揭示系统和谐的机制;美化——阐明系统和谐的
方略。
    二、绿色和谐文化基本原理:和生原理——反映本然性的客
观法则;和立原理——说明应然性的主体规范;和乐原理——体
 现怡然性的心理效应。
    三、三大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客体和谐;社会系统的
和谐——主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客体和谐的统一。
    三大理念、三大原理、三大和谐一以贯之,便形成绿色和谐
文化的理论体系。
    上述已表明,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声势浩大的“绿色运
动”,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之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
人们在以往有关成果的基础上,开始了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
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可能单兵独进,它需
要以人与人的和谐作为社会条件,以人自身的和谐作为主体条
件。于是,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
和谐就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和理论研究
的新课题,人类从此步入了生态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握生态时
代的和谐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贯彻科学发
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路。其实质就是基于和谐
的理念,依据和谐原理.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自然系统、社会系
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三大和谐。本书之所以辅以“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与原理及其现实追求”.的副标题,目
的就在于体现和强调这一时代特征与诉求。
    是为序。
    黄志斌
    2006年12月于斛兵塘畔
 第三章  自然系统的和谐
    绿色和谐文化三大理念和基本原理概括地陈述了系统存在与
演化的本质、规律和趋势。若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展开,那就要论
及自然、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系统的和谐。其中首先要阐明的是
自然系统的和谐。
    古代人讲自然系统的和谐主要是讲天然自然的和谐,即所谓
“天籁”,而很少讲人工自然的和谐,即所谓“人籁”。这与当时
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工自然稀少密切相关。而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力水平突飞猛进、人工自然体系日益
拓展的今天,讲自然系统的和谐,必须既讲“天籁”,又讲“人
籁”,也讲“天籁”与“人籁”的统一。“天籁一人造一人工与
天工的璧合”乃是贯穿于本篇的内在逻辑。
    **节 天籁和韵
    天籁者,天然所成就的和谐音乐也(Cosmic Music)。它透
露出自然之过程的韵律、机制的美妙和状态的和美,体现了自然
的本性,是客观辩证法的映射,理当成为三大系统和谐的客观基
础和逻辑起点。故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①庄子主张:“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
 私焉,而天下治矣。”①
    在宇宙自然系统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就是地球生态系
统。天然自然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原生部分,和人工自然一
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直接的环境因素。因此,我们
对天籁和韵的关注更多地聚焦于地球生态系统之多样的统一,关
系的协调,过程的疏通,性能的优化,竞争的扬弃及其生生
不已。
  一 循环再生过程
  宇宙自然是由大大小小的循环耦合而成的过程复合体。其
中,发生在自然界演化早期,在较低物质层次间进行的循环是低
级循环;而发生在较晚时期,在较高物质层次间进行的循环是高
级循环。随着自然界的演化从低级循环到高级循环的递进,自然
系统的时空区域缩小,物质量减少,演化途径和结果多样化,有
序程度增加,演化主体逐步显现,低级循环成为高级循环的基础
或载体。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凡是现存的事物都要在某种
循环里再生,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新的。循环作为自然系统的螺
旋式运动,作为某种物质形态和能量形式的重复出现和周期性变
化,必然是一个再生的过程。从总星系永无休止的膨胀和收缩彼
此交替的大循环,到地球上地壳与地幔物质的小循环,以至生态
系统中的碳循环、氧循环、水循环,无一不伴随着某种物质形态
和能量形式的再生,但这种再生绝不是毫无差别的回归,每一循
环都是先发生沿着一个或几个物质层次向上的演化,逐一生成高
层系统,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大部分物质沿层次向下演化,但少
部分进入新的循环,先前循环的*高点成为后续循环的起点。
 地球生态系统中循环再生显然是包含物理循环、化学循环、
生物循环于其中的高级循环。概括地说,它是一个沿着“生
产一消费一还原一生产”这一闭合路线而不断转化、再生、螺
旋式运动的无限过程,在过程的疏通中演绎着自然的和韵。
    1.生态循环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利(A.G.Tansley)首次提
出“生态系统”概念,并将其界定为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
定空间的组合。其中,生物系统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
个亚系统。生产者指绿色植物和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
的细菌,它们利用日光辐射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变成化
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给人类、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生
存必需品,因而又称为自养生物。消费者,指直接或间接地以生
产者为食物的各种动物,如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分解者主要指
细菌、真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机体及排泄物等复
杂的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故又称之为还原者。环境系统
或称自然环境,包括能源(主要指太阳能)、光照、温度、风等
气候因子,土壤、岩石、水等基质、介质以及各种无机元素等,
这些物质是生物系统尤其是绿色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自然
条件。



绿色和谐文化论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文经济学院院长。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中
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安徽省自然辩证法
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省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
学会会长,安徽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
地“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