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作者:李先国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4(3.8折) 定价  ¥2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62064
  • 条形码:9787500462064 ; 978-7-5004-620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分析文学作品,可以细读;分析文论作品,同时可以细读。细读的好处是通过把握文论生成与发展的内在肌理、文脉、意向,可以深入揭示文论的内涵。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自清对西方文论的借鉴来考察朱自清的文艺思想,作者认为,朱自清立足现实,在借鉴西方、阐释传统中形成了化俗从雅的文学观。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目录

引言
**章借鉴的目的
第二章借鉴之一:朱自清与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
第三章借鉴之二:朱自清与佩特的唯美主义
第四章借鉴之三:朱自清与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
第五章共生:朱自清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展开全部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节选

我从事中国现代文论研究,要从大学说起。参加了1977年

的高考,是在1978年春进入安徽师大的。由于久违了知识,同

学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那时,我喜欢美学,图书馆的相关著作很

少,自己就想方设法地寻找。记得看过一些书,竟然模仿着写,

其中有两篇印象深刻点的,一篇写诗经的美学思想,在诗经中寻

找与美有关的词语来做文章,当然是幼稚的,投给本校学报,只

是得到了老师的一句鼓励,也是满心高兴的。另一篇与上海某高

校的美学教授商榷,这位教授发表了不少论文,其中批判了

“四人帮”之一的姚文元,我是十分赞同的,可将姚文元的思想

定性为“资产阶级”,我以为不恰当。我将姚文元为什么不是资

产阶级的论文寄给了教授,请他指教,居然回了长信,我很感

动。可惜,我的论文没有保留下来,教授的回信也在后来的几次

搬家中不知去向了。但从学业上讲,给我影响*大的当数教授文

艺学概论的周承昭师、严云受师。周师上课声情并茂,他在课上

讲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次取得的是假经,上当受骗,绘声绘

色,连当时站在教室的窗台上修窗户的木工师傅,也停下手中的

活,听得入神。我真担心木工师傅的安危,一不小心,滑落窗

下,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我们的教室在四楼。严师上课又是

另一番风景,讲得丝丝人扣,逻辑性强,举例丰富,说明细致,

如剥茧抽丝,抽出的千丝万丝,织成理论的网,网住你游走的思

 绪,长期浸淫其中,思路自然也就理顺了。我在严师的课上,奋

  笔疾书,一学期的课程,记下了满满的两本笔记,到今天,应该

  还在我的藏书中。我还记得课余向严师请教人物性格的问题,后

  来成了我与严师合作著述《文学象征论》的起因。

    到了我读研究生的时候,选择文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

  象,也就成了一种兴趣。但我总以为,要建构中国的文学理论,

  必须了解中国建构文学理论的历史,所以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中

  国现代文论史上。后来想想,这个领域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也

  就更加坚定了去做的决心。也许是受到影响吧,我的研究生中也

  有人将这一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加入了理解中国现代文论

  史的行列。先国做朱自清的文论思想,这个选题,我认为是重要

  的。作为作家与学者的朱自清,学界给予了高度重视,可作为文

  论家的朱自清,却没有获得足够评价。其实,朱自清早在五四过

  后就发表了相当重要的文论文章,其中有《民众文学谈》、《民

  众文学的讨论》、《文艺的真实性》、《文艺之力》、《文学的美》、

  《文学的一个界说》等文章。30年代又撰写了《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诗集导言》、《选诗杂记》。40年代出版了《经典常谈》、

  《语文零拾》、《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看过朱自清

  的文论我有这样的感觉:其一,朱自清的文论与其创作体会相结

  合,显得亲切与真实;其二,朱自清不是空谈家,他的文论与其

  对现实人生的看法相表里,有着丰厚的人生意涵;其三,他的见

  解虽然平实,却相当深刻,其中关于诗学的看法,深刻影响了后

  来学者,如《诗言志辨》等。朱自清作为文论家的地位如果得

  到了肯定与解释,那么,无疑的,中国现代文论就多了一份厚实

  成果,今天的文论建设就多了一份重要的思想资源。从一个较为

  广泛的角度来解读朱自清,将他的人生思想放在时代的、中西文

  化交流的大背景中去看,由此,再去研究他的文论思想的独特性

 及成就,也就具有学术上的意义与价值。先国在完成博士论文的

  基础上,再对博士论文加以修改与充实,正是向着这个高度攀升

  的,从其论文的学术质量来看,已经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先国关于朱自清文论思想的结构分析,搭建了一个认识朱自

  清的意义平台。认识作家,就是认识作家的个性风格;认识文论

  家,同样地是认识他的个性风格。先国从朱自清文论思想发展的

  角度来看他的文论思想的这个结构,使得结构的内涵更丰富,也

  证明了这个结构存在的可信性。再从这个结构出发,将朱自清的

  星星点点的文论观点整合起来,遂使朱自清的文论思想呈现了整

  体性,虽然这样的整体性还不是什么严密的思想体系,朱自清文

  论思想的个性特征却被充分地展示出来了。我认为,这种文论结

  构的寻找与定位,是先国论文的重要创新处,一定会对后来的研

  究者有所启发。先国论文中的如下一段话,尤其值得同好朱自清

  的读者关注与深思,特录出,先睹为快:

    朱自清的文艺思想是在主动接受西方影响下形成的,朱

    自清在此影响下建立了一种化俗从雅的文学观。这种影响大

    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1916年到1922年,这是朱自

    清接受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影响的时期,朱自清在批判

    接受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众文学的观点,人道主义是朱自清全

    部文艺思想的底蕴,由此萌生了朱自清的现代思想,形成了

    现代眼光。通过对人道主义的接受,朱自清作为一个从传统

    士大夫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认同了俗众,这是朱自清建立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步。二是从1922年到1928年,这是

    朱自清接受沃尔特·佩特等人的唯美主义影响的时期。朱自

    清的刹那主义与其极其相似,但佩特的唯美主义必然走向颓

    废,所以是在颓废之前,而朱自清的刹那主义走向务实,是

  在颓废之后的自我拯救。刹那主义是朱自清对现代的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朱自清试图建立一种新的“雅”的标准。

  这是朱自清建立化俗从雅文学观的第二步。三是从1929年

  到1948年,这是朱自清接受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

  说影响的时期,朱自清将它与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相结合,

  广泛运用于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并产生了一批成果,这些

  成果尤其彰显出朱自清文艺思想的现代色彩。在语义分析学

  说的运用中,朱自清也在解决着雅俗如何共赏的具体问题,

  通过细读,理解语义,化俗从雅。在这第三步中,朱自清化

  俗从雅的文学观得以完成。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先国的论文运用的是细读方式。分析文

  学作品,可以细读;分析文论作品,同时可以细读。细读的好处

  是通过把握文论生成与发展的内在肌理、文脉、意向,可以深入

  揭示文论的内涵。先国在分析朱自清与托尔斯泰、佩特、瑞恰

  慈、燕卜荪的关系时,都是先经过精细的勘探,才做出结论的。

  尤其是有关朱自清与瑞恰慈、燕卜荪的影响研究,通过详列朱自

  清的阅读书目,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朱自清接受影响的过程、心

  理动力及实际效果。先国在自己的论文中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概括

  为“文本细读和实证分析”,寻求朱自清的文学创作、批评文

  本、个人日记、书信的融通汇合的分析,虽然还不够老到,却也

  运用得有声有色。时下的论文中,往往有一些宏观的比较,似是

  而非,看过叫你分不清说的是对是错,这对认识一个人物或一件

  事往往毫无帮助。这是在学术上打太极,推来推去,却击不中一

  处要害,这样做研究,其实是无意义的。可先国做论文,从小处

  人手,从细部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具体的,反而叫人读来真切

  实在。我认为,不走学术的正路,堕入天马行空式的空虚中,既

 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也浪费了读者的生命与精力。与己无

  利、与人有害的事,还是不做为好。可遍观现今的学术界,好像

  有一批人上了瘾,动辄太空时代的文艺学,全球化范围内的诗学

  体系,写起来几百万字,印出来厚厚的几大本,你要问一个具体

  的观点是如何演变的,他会瞠目结舌,说不出半个字。再仔细看

  看,他的论证、观点,似曾相识燕归来,只因经过词语的陌生化

  处理,无一字无来历,却无一字能够坐实出处,也就以旷世奇才

  的成果面世了。极不正常的学风所致,使得中国搞学术的人多如

  过江之鲫,却搞出来的多为赝品。在这方面,中国学人应当向日

  本学人学学,多做一些具体研究,也许不无裨益。

    先国做朱自清,对他是一个挑战。朱自清的国学修养深厚,

  西学修养丰裕。要展开全面的对话,当然很困难。先国选择文论

  思想作为对话的平台,本着学习的认真态度,能够用心体会,反

  复斟酌理解,努力刻画朱自清文论思想的个性,找到了认识对象

  与研究对象的方法途径。我认为还有两点值得深思与提高:其

  一,先国认为朱自清形成了化俗从雅的文学观,一方面主张民众

  文学,另一方面又主张唯美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这样的归纳是

  有事实根据的,但这样的集合有没有矛盾,需要回答。如果有矛

  盾,这种矛盾对于朱自清文论思想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还应

  分析得更细腻更深入。其二,朱自清是一个古典文学的学者,这

  样的身份值得重视。古典文学学者介入现代文论的思考,具有何

  种特点及优势,本来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以往的研究未能

  给予充分关注。我认为,若能以朱自清为个案,细致探讨中国古

  代文论如何融合西方现代文论,会对同类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作

  用。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者主要由四类人构成:现代文论的研究

  者、外国文学与文论介绍者与研究者、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其

  他的非职业研究者(如政治家等人物)。在勾勒中国现代文论史

  时,*缺乏的恰恰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的文论成果与经验,而

  这里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与文论对现代文论的纵向影响,

  这是内在的血脉关联,远比横向移植来的西方文学与文论更自然

  更亲切,其中大有文章可做。横向移植好比一场来自异域的及时

  雨,下到自己民族的河里,可以兴风作浪。但自己民族的河流源

  远流长,任何落人这条河里的雨水,*后变成的还是民族的河

  水。总结中国现代文论发展过程中的来自传统的纵向影响,是攀

  向建构中国文学理论的奠基性工作。

    我这样要求先国的论文,当然是从更高的标准出发的。做博

  士论文只有三年,毕业了,又得快快地出成果,这对于个人是重

  要的,对于所在单位也是重要的,所以,尽早拿出阶段性的成

  果,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但方向得明确,水平的高低得心中有

  谱,认真的态度得自己去践履,这样,才能不辜负自己的选

  择——做一个学术人。

    朱自清是一个性格平和而认真的人,先国也是。我相信,先

  国从朱自清的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文论思想,也学到了如何做人的

  道理。做人先于做学问,这是古代圣贤的教导,即使自己未必能

  够做到,但心向往之,总比心中没有这份向往与敬畏要好得多。

    生命难以承受学术之重,但总有一部分人要去承受的。


借鉴之三:朱自清与瑞恰慈和

  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

    1929年语义学家瑞恰慈受聘于清华大学,是朱自清与他共

  事的开始。1931年至1932年,朱自清去英国留学一年,借阅、

  搜罗、购买了瑞恰慈的著作。从他接触瑞恰慈的著作开始直到

  1948年去世,其间还有瑞恰慈的学生燕卜荪也于1937年来到中

  国,朱自清一直在反复运用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进行

  文学批评和研究。这是朱自清借鉴西方文艺思想的第三个阶段。

  **节瑞恰慈和燕卜荪的中国之路

    I.A.瑞恰慈(又译为理查兹),是英国文学评论家、语言学

  家、诗人。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研究文学理论,他的一些著作

  在英、美现代文学理论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他*早的两部著作

  《美学基础》(1921)和《意义的意义》(1922)都是与别人的

  合著。他力图使文学理论“科学化”,强调把现代科学的一些成

  果应用于文学研究,使它规范化。在早期的著作《文学批评原

  理》(1924)和《科学与诗》(1925)中,他试图用行为主义心

  理学的方法分析读者阅读诗歌时以感情为基础的心理反映程式。

 《实用批评》(1929)和《如何阅读一页书》(1942)通过具体

  的例子说明他的分析批评方法的运用,成为新批评派的先导。另

  一方面,他也研究现代语义学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瑞恰慈的批

  评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影响。

  另外,作为译介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重要阵地的《诗与批

  评》,在1934年7月的第28、29期上曾连载宏告翻译的瑞恰慈

  的《哀略特底诗》一文。瑞恰慈对艾略特的了解和评价比其他

  人更加深入贴切,他不仅指出了“观念的音乐”这一重要方法,

  而且还说明了《荒原》反映“一代人全部的苦况”的现实主题,

  进一步启发读者去发现和体味艾略特在诗中隐藏的“济世热

  情”。瑞恰慈是艾略特在理论上的同盟者和颇能会意其作品的分

  析者,他1929年至1930年曾在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一年,

  卞之琳等诗人都曾听过他的课。很显然,瑞恰慈的北平之行,在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平诗坛对《荒原》的引进工作。①

    瑞恰慈被翻译到中国*早的著作是《科学与诗》,伊人翻

  译,北平华严书店1929年版。此书包含瑞恰慈的许多重要批评

  观点。1937年,《科学与诗》被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由曹葆华

  翻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叶公超在为曹葆华译瑞恰慈著作《科

  学与诗》作序时,强调说:“我相信国内现在*缺乏的,不是浪

  漫主义,不是写实主义,不是象征主义,而是这种分析文学作品

  的理论。”②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同时出版的另一种论文集《现

  代诗论》,也是由曹葆华翻译编辑的,内收瑞恰慈三篇诗论文

  章,题为《诗的经验》、《诗中的四种意义》、《实用批评》。

  吴世昌的《吕恰兹的批评学说述评》一文,刊载于1936年

  6月号的《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对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

  的基本观点作了详细介绍。   

    对瑞恰慈的著作进行翻译和介绍集中于30年代,到了40年

  代,他的批评学说已被中国的一些批评家自觉地加以接受和

  运用。   

    受瑞恰慈影响*深的莫过于九叶派诗人袁可嘉。袁可嘉认为

  新诗现代化即表现为综合化,这综合化的理论即从瑞恰慈而来。

  立论之初,袁可嘉认为瑞恰慈的批评著作是现代西洋诗歌批评的

  核心。①另外,李广田在他的《创作论》(1948)一书的序中说,

  自己这本书写于1944年,“而那时候我正读着理查兹的著作”。

  书中的《论伤感》一文,便完全吸收了瑞恰慈在《实用批评》

  中的一些观点,对瑞恰慈对伤感的界定及伤感的成因与避免作了

  详细介绍,对当时中国文坛的伤感倾向作了批评。在他的《诗

  的艺术》一书中,《论新诗的内容与形式》和《诗的艺术》一文

  对卞之琳《十年诗草》的剖析,都能见出他是受了瑞恰慈诗歌

  语义学理论的影响的。

    据《清华人文学科年谱》记载,1929年9月,瑞恰慈应聘

  任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由剑桥来到清华后,受到热烈欢

  迎。瑞恰慈发表了表示感谢之意的演讲词。这是朱自清与他在清

  华共事的开始。《清华人文学科年谱》是这样介绍瑞恰慈的:瑞

  恰慈,英国人,曾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新批评派”的

  代表人之一,被国外文学史家评为曾经风靡英美的“新批评派”

  理论创始者。1929年到1931年度在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





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

李先国,男,湖南常宁人。1 971年出

生。1 993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获学士

学位。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文学博

士学位。1 993年分配至衡阳师范学院中文

系从事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2002年调入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5年调入绍

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1 998年以前主要从事

歌词研究,2002年以来主要从事朱自清研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朱自清先生,雅不避俗,雅不诋俗,常有公允之论!

    2024/11/17 21:51:34
  • 主题: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的关系,这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俗还是雅?

    2024/4/24 11:51:26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