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百年孤独(2025版)
-
>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珍藏版全四册)
-
>
心归何处
-
>
(精装)罗马三巨头
-
>
野菊花
-
>
梁启超家书
-
>
我的父亲母亲:民国大家笔下的父母
士风与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780230695
- 条形码:9787802306950 ; 978-7-80230-69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士风与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运用个案分析与综合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前人时贤研究基础上,对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的士人心态与诗派关系作一解析与梳理,以期对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状况得出新的认识。
士风与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成化前后的士人心态
**节 以成化为分期
第二节 盛世幻象的破灭与台阁体作家群的瓦解
第三节 科举制度下的士人百态
第四节 陈献章心学的产生
第二章 茶陵派研究
**节 张泰
第二节 吴宽
第三节 邵宝
第三章 七子派研究
**节 成化中后期至弘治前期的郎署文学
第二节 七子派的兴起
第三节 理学对七子派复古运动的压制
第四章 陈庄体研究(上)
**节 庄昶的志向和理学特点
第二节 庄昶的诗歌特点
第五章 陈庄体研究(下)
**节 陈献章的理学特点
第二节 陈献章的诗学特点
第六章 吴中派研究
**节 成化至正德时期吴中文化的复兴
第二节 成化至正德时期吴中与外界的文学交流
第三节 徐祯卿“因情立格”诗论的形成背景和意义
第七章 成化至正德前期的诗派关系
**节 吴中派与七子派复古之比较
第二节 吴中派与陈庄派比较研究
第三节 陈庄派与茶陵派之间的关系与交流
结语 文学复古运动的消歇与理学新境界的开辟
参考文献
后记
**章 成化前后的士人心态
**节 以成化为分期
第二节 盛世幻象的破灭与台阁体作家群的瓦解
第三节 科举制度下的士人百态
第四节 陈献章心学的产生
第二章 茶陵派研究
**节 张泰
第二节 吴宽
第三节 邵宝
第三章 七子派研究
**节 成化中后期至弘治前期的郎署文学
第二节 七子派的兴起
第三节 理学对七子派复古运动的压制
第四章 陈庄体研究(上)
**节 庄昶的志向和理学特点
第二节 庄昶的诗歌特点
第五章 陈庄体研究(下)
**节 陈献章的理学特点
第二节 陈献章的诗学特点
第六章 吴中派研究
**节 成化至正德时期吴中文化的复兴
第二节 成化至正德时期吴中与外界的文学交流
第三节 徐祯卿“因情立格”诗论的形成背景和意义
第七章 成化至正德前期的诗派关系
**节 吴中派与七子派复古之比较
第二节 吴中派与陈庄派比较研究
第三节 陈庄派与茶陵派之间的关系与交流
结语 文学复古运动的消歇与理学新境界的开辟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士风与诗风的演进-明代成化至正德前期士人与诗派研究 作者简介
刘化兵,男,1974年生,山东省平原县人,文学博士,现为聊城大学文学院讲师。1999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获英语教育专业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聊城大学文学院古籍所,师从李庆立先生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02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师从王平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5年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先后在《红楼梦学刊》、《苏州大学学报》等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友推荐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6.1¥39.8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女人到底在想什么?
¥16.0¥35.0刘心武精选集
¥23.0¥36.0容斋随笔(上下)
¥54.3¥86.0常见慢性病的个人防护
¥6.8¥10.0市场调查与分析
¥21.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