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作者:曾建徽著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1-01
开本: 16开 Pages Per Sheet 页数: 221 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5.9(7.2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7508508734
  • 条形码:9787508508733 ; 978-7-5085-087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伟大时代的一段记录,是中国阔步前进的一个见证。全书收录了作者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行时的重要通讯文集。它见证了了中南海重大决策和活动,栩栩如生的资料可供新闻界特别是从事对外新闻报道工作的读者阅读、借鉴;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辅助教材;广大关心时事政治的读者,都能从书中获得有益的信息、知识和启示。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内容简介

1981年,新华社《瞭望》杂志创刊,设立了《中南海纪事》专栏。这个专栏是新华社向中央请示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开办的,主要是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的决策和活动进行系列报道。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曾建徽同志,是《中南海纪事》专栏的两位主要撰稿人之一。此书收入了他为这个专栏所写的几篇专稿;发表于该专栏外的报道中央重大决策和活动的几篇通讯,也收入其内。
书中收集了曾建徽同志写的有关我国对外交往的4篇通讯。其中《历史性的访问——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散记》、《难忘的东南亚之行——记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和高度的政治智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胡耀邦同志任党的总书记期间,经常到各地视察、调研。曾建徽同志曾经多次随行采访。本书收入了这方面的9篇通讯,从中可以看出胡耀邦同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作风。
通讯《“联合国军”战俘说:没有“死亡行军”》,是抗美援朝战争末期,针对美国造谣攻击中朝军队虐待“联合国军”战俘而写的,说服力强,曾得到时任新华社对外新闻部英文改稿专家、英国名记者阿兰·魏宁顿的称赞,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书是伟大时代的一段记录,是中国阔步前进的一个见证。全书收录了作者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行时的重要通讯文集。它见证了了中南海重大决策和活动,栩栩如生的资料可供新闻界特别是从事对外新闻报道工作的读者阅读、借鉴;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辅助教材;广大关心时事政治的读者,都能从书中获得有益的信息、知识和启示。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目录

自序
一、中南海的春天——中南海纪事(1981年4月)
二、叫我“庆龄同志”!(1981年5月)
三、时刻想着八亿农民——中南海纪事(1981年5月)
四、经济工作的战略转折——中南海纪事(1981年6月)
五、为了中国*大多数人民的*大利益——访彭真同志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1982年5月)
六、任何时候都要多多要求自己——中南海纪事(1982年8月)
七、新老交替继往开来——中南海纪事(1982年10月)
八、一项重要决策的诞生——对外开放的新步骤——中南海纪事(1984年6月)
九、新的里程碑——纪党的中央全会和全国代表会议(1985年10月)
十、历史性的访问——随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散记(1978年10月)
十一、难忘的东南亚之行——记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1978年11月)
十二、高原古国友谊行——随中国友好参观访问埃塞俄比亚纪实(1973年3月)
十三、做客吉米·卡特家(2000年10月)
十四、南行一万二千里——随胡耀邦同志访问粤湘鄂散记(1983年2月)
十五、西北高原行——随胡耀邦同志访问甘、青散记(1983年9月)
十六、内蒙古边境纪行——随胡耀邦同志访问散记(1984年10月)
十七、总书记来到共青城(1984年12月)
十八、鄂赣山区纪行——随胡耀邦同志访问散记(1985年1月)
十九、早春时节访云南——随胡耀邦同志访问散记(1985年4月)
二十、天山南北行——随胡耀邦同志访问散记(1985年9月)
二十一、新年要有新面貌——随胡耀邦同志访问浙江、广东散记(1986年1月)
二十二、西沙群岛之行——随胡耀邦同志访问散记(1986年2月)
二十三、“联合国军”战俘说:没有“死亡行军”(1953年8月)
展开全部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节选

本书是伟大时代的一段记录,是中国阔步前进的一个见证。全书收录了作者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行时的重要通讯文集。它见证了了中南海重大决策和活动,栩栩如生的资料可供新闻界特别是从事对外新闻报道工作的读者阅读、借鉴;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辅助教材;广大关心时事政治的读者,都能从书中获得有益的信息、知识和启示。  1981年,新华社《嘹望》杂志创刊,设立了《中南海纪事》专栏。这个专栏是新华社向中央请示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开办的,主要是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的决策和活动进行系列报道。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曾建徽同志,是《中南海纪事》专栏的两位主要撰稿人之一。此书收入了他为这个专栏所写的几篇专稿;发表于该专栏外的报道中央重大决策和活动的几篇通讯,也收入其内。  书中收集了曾建徽同志写的有关我国对外交往的4篇通讯。其中《历史性的访问——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散记》、《难忘的东南亚之行——记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和高度的政治智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胡耀邦同志任党的总书记期间,经常到各地视察、调研。曾建徽同志曾经多次随行采访。本书收入了这方面的9篇通讯,从中可以看出胡耀邦同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作风。  通讯《“联合国军”战俘说:没有“死亡行军”》,是抗美援朝战争末期,针对美国造谣攻击中朝军队虐待“联合国军”战俘而写的,说服力强,曾得到时任新华社对外新闻部英文改稿专家、英国名记者阿兰·魏宁顿的称赞,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相关资料

书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关于中朝俘虏营的状况和对俘虏的良好对待的事实,却被美国军方列为“军事机密”或“为共产党宣传的材料”而被禁止公布。被遣返的美国战俘如果敢于讲真话,就会被加上“精神不健全”的标签而被送往“福吉谷医院”(Valley Forge hospital)。美国方面并不满足于向世界隐瞒真相,还指使它的宣传机器捏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谎言。比如他们说,“第一批遣返的‘联合国军’俘虏中有一半患有肺结核病”,尽管他们的记者在板门店亲自看到这些被遣返者身体健壮、精神饱满。 有一位曾经长期受到所谓“共产党暴行”的谎言毒害的美国俘虏,在被遣返前夕对记者说,“今天我必须讲一些良心话。我们在军队里的时候都受到了欺骗。我们的军官告诉我们,一旦被朝鲜人民军或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获,就意味着受虐待或死亡。但我自己被俘后的经历表明,情况恰恰相反,我从没有受过虐待,而且得到良好的对待。”为了这位美国大兵遣返回美国后的安全,我在这里也姑隐其名。 当然,也有个别像约翰·道嘉特(John Daujat)少校这样的被遣返者加人美国的“抹黑攻势”。据美联社8月5日报道,此人是在担任李承晚军队的顾问时被俘的,他虚构了一个故事,说什么就在他这次离开俘虏营的前几天,有一位“飞行员”俘虏由于“煽动反和平情绪而被判处一年的监禁”。 这是一个足以引起那些即将被遣返的战俘们的母亲和妻子焦急和痛苦的弥天大谎。自从志愿军俘虏营管理当局在停战协定签字仅3小时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战俘后,俘虏的脑子里最主要想的就是和平与回家同亲人团聚。每一个俘虏连队,包括约翰·道嘉特所在的连队里,俘虏们都忙着收拾行装,互相交换通讯地址,他们还纷纷询问中国工作人员是否允许他们将俘管当局发给他们的手风琴、吉他等乐器带走作为纪念品。俘虏们的一些委员会则忙着组织最后的球赛、演唱会和桥牌比赛。这就是俘虏营最后一刻的景象。俘虏们个个欣喜若狂,期待着早日返家。他们十分活跃地参加各种活动,就是没有“煽动反和平情绪”,更没有什么人“被判处一年的监禁”。 这样的恶意宣传还在继续,以混淆视听,欺骗国际大众。用所谓“安全规则”、“再教育”等等来威吓被遣返者,迫使他们否定事实真相;离奇的想像和捏造耸人听闻的谎言,这些,都是美国宣传机器的惯用伎俩。

中南海纪事(曾建徽通迅文集) 作者简介

曾建徽,1928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清华大学肄业,中共党员,历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