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高等写作学引论 版权信息
- ISBN:7300041299
- 条形码:9787300041292 ; 978-7-300-04129-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等写作学引论 内容简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社会与写作学科;在边缘处综合:当代写作学科的独立性;在边缘处崛起:当代写作学的壮丽景观;写作的概念等。
高等写作学引论 目录
绪论 写作学科论
第1 章 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社会与写作学科
第1节 信息社会:人类进入“写作时代”
一、信息社会的特征
二、信息社会与写作时代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一、作为创造和加工信息的写作行为
二、作为物质生产的手段、环节、过程的写作行为
三、作为产生、表现情感的写作行为--艺术和休闲的写作
四、作为学习方法、过程的写作行为--学习通过写作
五、作为思维训练、素质教育手段的写作
六、文章写作在现代传播媒体和传播活动中的独特优势
第3节 信息社会需要建立独立的写作学科
一、信息社会写作教学的迫切性
二、信息社会需要独立的写作学科
第2章 在边缘处综合:当代写作学科的独立性
第1节 写作学不是语言学
一、中国当代写作学的尴尬
二、中国图书分类界对写作学学科归属的理解
三、写作学为什么被误认为是语言学
四、写作学为何不属于语言学领域
第2节 写作学不是文艺学
一、把写作学确定为文艺学的“边缘学科”、“相关学科”是准确的
二、写作学为什么不属于文艺学的领域
三、写作学:在边缘处综合,便是独立
第3节 写作学·修辞学·文体学
一、写作学与修辞学的关系
二、写作学与文体学的关系
第4节 中国学术传统:有独立的写作学
一、文章大国与写作理论的辉煌
二、理论关注:中国古代写作学的特点
第3章 在边缘处崛起:当代写作学的壮丽景观
第1节 世纪前 年中国写作学的命运
一、西方语法学、修辞学、文体学的引进与中国现代写作学基本话语的形成
二、“八大块”文本主义写作学的形成
三、被人颠覆的历史教训:对 世纪 年代以前中国现代写作学的反思
第2节 世纪 年代:写作行为宏观操作机制的探索
一、 年至 年:从“八大块”转向“文体技法”论
二、 年至 年:从文本主义转向写作过程论
三、 年至 年:从写作过程论转向写作主体论
四、 年至 年:从写作主体论转向写作文化论
第3节 世纪 年代:探索写作行为微观操作原理
一、从梯级模型到场论模型:写作能力内在机制研究
二、从非线性、非稳态到写作分形:对写作复杂性的思考
三、“写作思维”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四、对思维的思维:“写作策略”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五、非理性写作与非构思写作的观念与理论的提出
第4章 写作的概念
第1节 狭义写作、亚写作、广义写作
一、狭义写作
二、亚写作
三、广义写作
四、前写作、写作、后写作
第2节 写作的特征
一、写作成品的特征
二、写作行为的特征
三、写作思维的特征:充分性
第3节 写作的概念
一、流行的写作定义
二、写作新定义
第5章 写作哲学
第1节 秩序创生:人类写作的*终渴望
一、秩序:写作行为的本体 终极动力
二、秩序的类型、结构
三、写作秩序的三个层次
四、写作秩序的功能
五、秩序化:写作行为的终极本质
第2节 性质思维:写作秩序与写作选择
一、写作选择是表达秩序的选择
二、选择即秩序化
三、选择机制:处境、前提与写作文化控制
四、写作思维即性质思维
第3节 秩序感:作为文章规范的本质
一、“文”、“章”与“文章”的本义与引申义
二、“章”之本义与本质
三、文章的定义
第4节 写作的本质
第6章 写作状态
第1节 对写作状态的自律性描述
一、“四体化一”论
二、“五要素”论
第2节 对写作状态的自律与他律性的描述
一、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论
二、华莱士·马丁的叙述模型
三、当代修辞学的三维修辞状态模型
第3节 写作行为状态的控制场论
一、*后中介的缺席:对他律性写作状态模型的批判
二、场的基本概念
三、写作控制场的描述
四、微观写作场现象
五、作为写作意识的写作场
六、未完成线性:写作场状态的内在机制
七、探索写作复杂性的写作场论学术方向
八、场论写作学:当代写作学的学术突破
第7章 写作意识
第1节 文章图样意识
一、文章图样是一个客观存在
二、文章图样是什么
三、文章图样的层次结构
四、文章图样的形成
第2节 主题意识
一、主题的定义
二、主题的本质:对象意识
三、主题的流动意识
四、主题的多维意识
第3节 读者意识
一、读者心理
二、读者接受能力
三、读者与作者的关系
第8章 写作美学
第1节 写作美学何以可能
一、写作美学:一门年轻而古老的学科
二、写作美学研究是当代写作学深化的必然
三、写作美学研究的艰巨性
第2节 写作美学的概念与结构
一、何谓写作美学
二、写作美学的学科边缘性
三、写作美学的内涵
第3节 写作美学的形态与理想
一、作为写作审美本体的时空
二、写作的时间之美--节奏美
三、写作的空间之美--境界美
四、写作审美理想
第9章 写作文化学〖ST〗
第1节 〖BF〗写〖BFQ〗作文化概念的提出
一、对抽象化写作学的困惑与反思
二、写作文化:对写作行为的真正控制中介的揭示
三、写作文化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第2节 写作文化的结构
一、写作文化的精神结构
二、形式写作文化与内容写作文化:写作文化指涉领域的拓展
三、写作文化与写作禁忌
四、写作文化的特征
第3节 写作文化的内在机制
一、写作文化:作为一种多层次的结构与系统
二、写作文化:作为一个过程的精神行为
三、生存关注:写作文化的本质与精髓
四、时空情绪:写作文化的*终动力
五、时空情绪、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写作规范之关系
六、写作文化的内在机制
第4节 写作文化学:理论意义与实践功能
一、写作学观念的变革
二、写作学研究思维方式的革命
第10章 写作过程论
第1节 写作行为过程的表层描述
一、陆机的“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
二、“选材-立意-结构-表达-修改”的写作过程分析
三、“立意-选材-结构-表达-修改”的写作过程分析
四、动机-立意-开笔-行文-修改
第2节 “转化”观写作过程论
一、双重转化论
二、三级飞跃论
三、三重转化论
第3节 “生长”观写作过程论
一、知行递变论:对写作行为内在机制的揭示
二、“双非”过程论:对线性化稳态化写作过程论的批判
三、写作分形论:对写作行为混沌现象的消解
第4节 非构思写作过程论
一、非构思写作过程论:对构思主义过程论的解构
二、非构思写作学的特征、观念、方法论
三、非构思写作学的价值与意义
第11章 写作思维学 上
第1节 对传统思维概念的质疑
一、从形象思维研究的困窘谈起
二、形象思维到底是不是一种思维
三、传统思维定义的局限
四、创构也是思维:当代学者的新思考
第2节 对思维概念的重新定义
一、关于思维概念的新思考
二、思维,还应包括应变策略
三、思维新概念:一种秩序化的意识行为
第3节 对思维活动的重新分类
一、一般思维和现实思维
二、日常思维和生产思维
三、认识思维和创构思维
四、操作思维和控制思维
五、目标思维和行为思维
六、表层思维与深层思维
七、显性思维和隐性思维
第4节 人类思维的操作技术原理
一、对分析与综合的再次分析与综合:从思维定义说起
二、分析与综合 思维 的五大类型:思维行为的宏观操作模型
三、对五大思维操作模型的再分析:思维行为的微观操作模型
第12章 写作思维学下
第1节 写作立意思维操作原理
一、立意的概念
二、通过因果思维立意
三、通过相似思维立意
四、立意思维操作的思维方式
第2节 写作赋形思维操作原理
一、什么是赋形思维
二、赋形思维的基本原理:重复与对比
三、赋形思维的本质:复制生长
第3节 写作路径思维原理
一、什么是路径思维
二、分析与综合:写作路径思维的基本原理
三、分析与综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写作路径思维文体意识
第13 章 写作智慧学
第1节 什么是写作智慧
一、写作智慧概念的提出
二、什么是写作智慧
三、写作智慧的思维性质和意识特征
四、智慧的本质
五、写作智慧与生存智慧
第2节 写作智慧的思维原理
一、写作过程的写作智慧
二、写作智慧思维的内在机制
三、写作智慧的思维操作
第3节 写作智慧论视野中的写作教学
第14章 写作措辞学上
第1节 行文措辞学是写作学研究成熟的标志
一、从宏观到微观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逻辑
二、从宏观到微观:西方写作学史的规律
三、从宏观到微观同样是中国写作学发展的规律
第2节 行文措辞学的基本概念
一、何为写作措辞学
二、写作行文措辞的单位
三、行文思维的心理结构
第3节 写作行文措辞的过程模型
一、当代语言学关于句子生成的基本模型
二、句子生成的写作学模型:措辞为语境而展开
三、行文措辞语义展开的基本形态
第15 章 写作措辞学下
第1节 句内行文措辞的操作原理
一、行文措辞的目标、理想--表现力的形成:语感与美感
二、句内行文展开性措辞思维操作 内容
三、句内行文语感性措辞思维操作 形式
四、句内行文策略性措辞的思维操作 修辞
五、行文措辞落笔思路的生成
第2节 句、段间行文措辞的操作原理
一、逻辑化展开
二、具体化展开之一:相似展开
三、具体化展开之二:构成展开
四、具体化展开之三:过程展开
五、具体化展开之四:程度展开
六、衬托性展开
第3节 写作行文措辞的思维规律
一、行文措辞的状态特征:思辞隐显共时,逻辑形象统一
二、行文措辞的本质特征:功能语义扩展,语境读者至上
三、行为思维的过程特征:尺度宏微异质,先叶枝后主干
四、行文措辞的思维特征:赋形路径,宏微有别
第16章 当代写作能力观
第1节 心理学、教育学的能力观
一、能力:在心理学家眼中
二、能力:在教育家眼中
第2节 人才学、人格学的能力观
一、能力:在人才学家眼中
二、能力:在人格理论家眼中
第3节 哲学家、文化学家的能力观
一、能力:在哲学家眼中
二、能力:在文化学家眼中
第4节 写作能力的内在机制
一、能力的内在机制
二、写作能力生成的内在机制
三、写作能力状态的内在机制:场化模型
第5节 动力学写作教学新视野
一、重新审视过去的写作能力观
二、动力学写作教学新视野
第17 章 当代写作操作观
第1节 写作操作技术原理研究的迫切性
一、写作教学的出路与希望在于现代化、科学化
二、现代化、科学化写作教学的任务
三、写作教学现代化、科学化的内涵
第2节 操作技术生成的基本原理
一、技术的一般定义
二、技术的思维结构
三、技术:“是什么”与“怎么做”
四、写作操作技术中渗透着写作理论
第3节 写作操作技术来自写作模型
一、写作模型建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标志
二、写作行为的基本的思维操作模型
三、写作文化、写作能力结构仍是一个写作模型问题
四、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模型的内在机制
五、写作技能、写作技法、写作技术、写作操作、写作技巧的区别 附 重塑中国写作学的当代形象
后记
第1 章 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社会与写作学科
第1节 信息社会:人类进入“写作时代”
一、信息社会的特征
二、信息社会与写作时代
第2节 写作在信息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一、作为创造和加工信息的写作行为
二、作为物质生产的手段、环节、过程的写作行为
三、作为产生、表现情感的写作行为--艺术和休闲的写作
四、作为学习方法、过程的写作行为--学习通过写作
五、作为思维训练、素质教育手段的写作
六、文章写作在现代传播媒体和传播活动中的独特优势
第3节 信息社会需要建立独立的写作学科
一、信息社会写作教学的迫切性
二、信息社会需要独立的写作学科
第2章 在边缘处综合:当代写作学科的独立性
第1节 写作学不是语言学
一、中国当代写作学的尴尬
二、中国图书分类界对写作学学科归属的理解
三、写作学为什么被误认为是语言学
四、写作学为何不属于语言学领域
第2节 写作学不是文艺学
一、把写作学确定为文艺学的“边缘学科”、“相关学科”是准确的
二、写作学为什么不属于文艺学的领域
三、写作学:在边缘处综合,便是独立
第3节 写作学·修辞学·文体学
一、写作学与修辞学的关系
二、写作学与文体学的关系
第4节 中国学术传统:有独立的写作学
一、文章大国与写作理论的辉煌
二、理论关注:中国古代写作学的特点
第3章 在边缘处崛起:当代写作学的壮丽景观
第1节 世纪前 年中国写作学的命运
一、西方语法学、修辞学、文体学的引进与中国现代写作学基本话语的形成
二、“八大块”文本主义写作学的形成
三、被人颠覆的历史教训:对 世纪 年代以前中国现代写作学的反思
第2节 世纪 年代:写作行为宏观操作机制的探索
一、 年至 年:从“八大块”转向“文体技法”论
二、 年至 年:从文本主义转向写作过程论
三、 年至 年:从写作过程论转向写作主体论
四、 年至 年:从写作主体论转向写作文化论
第3节 世纪 年代:探索写作行为微观操作原理
一、从梯级模型到场论模型:写作能力内在机制研究
二、从非线性、非稳态到写作分形:对写作复杂性的思考
三、“写作思维”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四、对思维的思维:“写作策略”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五、非理性写作与非构思写作的观念与理论的提出
第4章 写作的概念
第1节 狭义写作、亚写作、广义写作
一、狭义写作
二、亚写作
三、广义写作
四、前写作、写作、后写作
第2节 写作的特征
一、写作成品的特征
二、写作行为的特征
三、写作思维的特征:充分性
第3节 写作的概念
一、流行的写作定义
二、写作新定义
第5章 写作哲学
第1节 秩序创生:人类写作的*终渴望
一、秩序:写作行为的本体 终极动力
二、秩序的类型、结构
三、写作秩序的三个层次
四、写作秩序的功能
五、秩序化:写作行为的终极本质
第2节 性质思维:写作秩序与写作选择
一、写作选择是表达秩序的选择
二、选择即秩序化
三、选择机制:处境、前提与写作文化控制
四、写作思维即性质思维
第3节 秩序感:作为文章规范的本质
一、“文”、“章”与“文章”的本义与引申义
二、“章”之本义与本质
三、文章的定义
第4节 写作的本质
第6章 写作状态
第1节 对写作状态的自律性描述
一、“四体化一”论
二、“五要素”论
第2节 对写作状态的自律与他律性的描述
一、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论
二、华莱士·马丁的叙述模型
三、当代修辞学的三维修辞状态模型
第3节 写作行为状态的控制场论
一、*后中介的缺席:对他律性写作状态模型的批判
二、场的基本概念
三、写作控制场的描述
四、微观写作场现象
五、作为写作意识的写作场
六、未完成线性:写作场状态的内在机制
七、探索写作复杂性的写作场论学术方向
八、场论写作学:当代写作学的学术突破
第7章 写作意识
第1节 文章图样意识
一、文章图样是一个客观存在
二、文章图样是什么
三、文章图样的层次结构
四、文章图样的形成
第2节 主题意识
一、主题的定义
二、主题的本质:对象意识
三、主题的流动意识
四、主题的多维意识
第3节 读者意识
一、读者心理
二、读者接受能力
三、读者与作者的关系
第8章 写作美学
第1节 写作美学何以可能
一、写作美学:一门年轻而古老的学科
二、写作美学研究是当代写作学深化的必然
三、写作美学研究的艰巨性
第2节 写作美学的概念与结构
一、何谓写作美学
二、写作美学的学科边缘性
三、写作美学的内涵
第3节 写作美学的形态与理想
一、作为写作审美本体的时空
二、写作的时间之美--节奏美
三、写作的空间之美--境界美
四、写作审美理想
第9章 写作文化学〖ST〗
第1节 〖BF〗写〖BFQ〗作文化概念的提出
一、对抽象化写作学的困惑与反思
二、写作文化:对写作行为的真正控制中介的揭示
三、写作文化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第2节 写作文化的结构
一、写作文化的精神结构
二、形式写作文化与内容写作文化:写作文化指涉领域的拓展
三、写作文化与写作禁忌
四、写作文化的特征
第3节 写作文化的内在机制
一、写作文化:作为一种多层次的结构与系统
二、写作文化:作为一个过程的精神行为
三、生存关注:写作文化的本质与精髓
四、时空情绪:写作文化的*终动力
五、时空情绪、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写作规范之关系
六、写作文化的内在机制
第4节 写作文化学:理论意义与实践功能
一、写作学观念的变革
二、写作学研究思维方式的革命
第10章 写作过程论
第1节 写作行为过程的表层描述
一、陆机的“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
二、“选材-立意-结构-表达-修改”的写作过程分析
三、“立意-选材-结构-表达-修改”的写作过程分析
四、动机-立意-开笔-行文-修改
第2节 “转化”观写作过程论
一、双重转化论
二、三级飞跃论
三、三重转化论
第3节 “生长”观写作过程论
一、知行递变论:对写作行为内在机制的揭示
二、“双非”过程论:对线性化稳态化写作过程论的批判
三、写作分形论:对写作行为混沌现象的消解
第4节 非构思写作过程论
一、非构思写作过程论:对构思主义过程论的解构
二、非构思写作学的特征、观念、方法论
三、非构思写作学的价值与意义
第11章 写作思维学 上
第1节 对传统思维概念的质疑
一、从形象思维研究的困窘谈起
二、形象思维到底是不是一种思维
三、传统思维定义的局限
四、创构也是思维:当代学者的新思考
第2节 对思维概念的重新定义
一、关于思维概念的新思考
二、思维,还应包括应变策略
三、思维新概念:一种秩序化的意识行为
第3节 对思维活动的重新分类
一、一般思维和现实思维
二、日常思维和生产思维
三、认识思维和创构思维
四、操作思维和控制思维
五、目标思维和行为思维
六、表层思维与深层思维
七、显性思维和隐性思维
第4节 人类思维的操作技术原理
一、对分析与综合的再次分析与综合:从思维定义说起
二、分析与综合 思维 的五大类型:思维行为的宏观操作模型
三、对五大思维操作模型的再分析:思维行为的微观操作模型
第12章 写作思维学下
第1节 写作立意思维操作原理
一、立意的概念
二、通过因果思维立意
三、通过相似思维立意
四、立意思维操作的思维方式
第2节 写作赋形思维操作原理
一、什么是赋形思维
二、赋形思维的基本原理:重复与对比
三、赋形思维的本质:复制生长
第3节 写作路径思维原理
一、什么是路径思维
二、分析与综合:写作路径思维的基本原理
三、分析与综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写作路径思维文体意识
第13 章 写作智慧学
第1节 什么是写作智慧
一、写作智慧概念的提出
二、什么是写作智慧
三、写作智慧的思维性质和意识特征
四、智慧的本质
五、写作智慧与生存智慧
第2节 写作智慧的思维原理
一、写作过程的写作智慧
二、写作智慧思维的内在机制
三、写作智慧的思维操作
第3节 写作智慧论视野中的写作教学
第14章 写作措辞学上
第1节 行文措辞学是写作学研究成熟的标志
一、从宏观到微观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逻辑
二、从宏观到微观:西方写作学史的规律
三、从宏观到微观同样是中国写作学发展的规律
第2节 行文措辞学的基本概念
一、何为写作措辞学
二、写作行文措辞的单位
三、行文思维的心理结构
第3节 写作行文措辞的过程模型
一、当代语言学关于句子生成的基本模型
二、句子生成的写作学模型:措辞为语境而展开
三、行文措辞语义展开的基本形态
第15 章 写作措辞学下
第1节 句内行文措辞的操作原理
一、行文措辞的目标、理想--表现力的形成:语感与美感
二、句内行文展开性措辞思维操作 内容
三、句内行文语感性措辞思维操作 形式
四、句内行文策略性措辞的思维操作 修辞
五、行文措辞落笔思路的生成
第2节 句、段间行文措辞的操作原理
一、逻辑化展开
二、具体化展开之一:相似展开
三、具体化展开之二:构成展开
四、具体化展开之三:过程展开
五、具体化展开之四:程度展开
六、衬托性展开
第3节 写作行文措辞的思维规律
一、行文措辞的状态特征:思辞隐显共时,逻辑形象统一
二、行文措辞的本质特征:功能语义扩展,语境读者至上
三、行为思维的过程特征:尺度宏微异质,先叶枝后主干
四、行文措辞的思维特征:赋形路径,宏微有别
第16章 当代写作能力观
第1节 心理学、教育学的能力观
一、能力:在心理学家眼中
二、能力:在教育家眼中
第2节 人才学、人格学的能力观
一、能力:在人才学家眼中
二、能力:在人格理论家眼中
第3节 哲学家、文化学家的能力观
一、能力:在哲学家眼中
二、能力:在文化学家眼中
第4节 写作能力的内在机制
一、能力的内在机制
二、写作能力生成的内在机制
三、写作能力状态的内在机制:场化模型
第5节 动力学写作教学新视野
一、重新审视过去的写作能力观
二、动力学写作教学新视野
第17 章 当代写作操作观
第1节 写作操作技术原理研究的迫切性
一、写作教学的出路与希望在于现代化、科学化
二、现代化、科学化写作教学的任务
三、写作教学现代化、科学化的内涵
第2节 操作技术生成的基本原理
一、技术的一般定义
二、技术的思维结构
三、技术:“是什么”与“怎么做”
四、写作操作技术中渗透着写作理论
第3节 写作操作技术来自写作模型
一、写作模型建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标志
二、写作行为的基本的思维操作模型
三、写作文化、写作能力结构仍是一个写作模型问题
四、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模型的内在机制
五、写作技能、写作技法、写作技术、写作操作、写作技巧的区别 附 重塑中国写作学的当代形象
后记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9.5¥39.8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20.2¥2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6.2¥4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本类畅销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4.2¥32 -
普通话语音史话
¥9.8¥18 -
公文写作大手笔:从小笔头到笔杆子
¥58.7¥79 -
四季汉字一岁诗
¥12¥28 -
642件可写的小事:怎么写都行:san francisco writers grotto
¥29.9¥39.8 -
中小学生读书法
¥14.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