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王门” 即指明代中后期北方地区的王(阳明)后学。阳明学在北方的流传不及南方兴盛,故有关北方王门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比较薄弱。但北方王门实际上也有着不同于南方王门的学术创见,故阅读本书有助于我们更为完整和全面地了解阳明学。 …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专栏专语、“精神助产术”: 历史学的奠基工作、历史证据: 在普通用语与学科术语之间 —— 基于语义分析的研究、狄尔泰的“前”历史理性批判 —— 作为一门精神科学和想象基础等。…
《学灯》原为2007 年创办的网刊,目前已经发刊22 期(主编为北师大李锐教授),中外知名学者皆有文章发表,在学界有一定影响,文章被引用或收入相关目录。一直有单位和个人来函要求订阅《学灯》,有鉴于此,香港浸会大学计划出版《学灯》纸版。 …
书稿收录文章28篇,除一篇论述范增绘画外,其余皆为对书法艺术的探讨。作者基于传统审美观念的流变,以书法艺术的空间、意境等命题为切入点,探讨传统审美观念与书法艺术的关联。…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源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民间传说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罗贯中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
秦文学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地域概念,延娟芹著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秦文学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入手,以《诗经?秦风》、石鼓文、秦简中的篇章、《诅楚文》、《吕氏春秋》以及《战国策》、《史记》所载秦国论说辞、书信等传世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对有关秦文学史料进行了梳理、考辨,…
收入施教授在各地演讲的底稿及大纲共15篇。书前有曾大兴所撰《登高知几重,太白连太乙——施议对教授访谈录》作为“前言”。正文分三辑。…
本书为清代修缮浙江海塘的资料汇编。共分八册,首册至四册为奏疏部文、五册为保案、六册为丈尺固限、七册为估销银数、八册为外办章程 全案总数。…
该著把关系性视为中国现代诗学结构的重要特性,认为中国现代诗学的本质就存在于一种复合关系结构中,并由此获得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三者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吸收的一面。…
《曲学》第五卷(2016年),共收录曲学类论文23篇,分 “曲史新说”、“曲乐探索”、“曲论研究”、“作家作品”、“演出研究”、“戏曲图像”、“曲家班社”、“曲苑新韵”等十个栏目,基本囊括了近年来中外曲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出版情况。…
《国史纪闻》十二卷,又名《皇明国史纪闻》,明张铨撰。成书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至天启四年甲子始刊行。《国史纪闻》之纪年,起于元朝末帝元顺帝之“壬辰,元至正十二年,高皇帝起兵濠州”;迄于明武宗末年之“辛巳,正德十六年春正月,上还京。”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宝贵资料。 …
本书由《昕夕闲谈》本文整理、研究资料汇编、附录论文数篇组成。《昕夕闲谈》是我国第一部译自西方,具体说是译自英语的翻译小说。原作名为《夜与晨》,作者是英国作家利顿;译者署名“蠡勺居士”,其译作自1873年起连载于《申报》的文艺副刊《瀛寰琐纪》,历时两年。…
刘知几《史通》是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其中也蕴含着独特的文学观念,是构成唐代文学批评体系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强大的史学光环,遮蔽了刘知几《史通》的文学性。《刘知几及其文学观研究》,考证梳理了刘知几生平及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深入阐述《史通》所包含的诗学思想、散文观…
本辑所收论文对上博简、清华简、里耶秦简、等多批重要简帛资料,从文字考释、竹简编联、历史研究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集中体现了目前简牍研究的*成果。 …
山东地区是鲁文化的发源地,鲁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一直以来,鲁文化都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一直致力于推动鲁文化的研究,组织召开了“保护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对于鲁文化的深入讨论成果被收入该论文集。通过该论文集,我们可以对鲁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
东周时期前承西周,后启两汉,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键环节,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东周青铜器的谱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科学揭示,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研究者将研究目的设定为分期断代而非构建谱系,另一方面也是受传统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客观局限性所致,少数试图构建东…
该期刊以刊载国内外研究西夏学论文、西夏学界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辑刊,全面、及时地反映了西夏学术界尤其是国内西夏学的最新成果。至今已经出版十辑,此为第十一辑,有了一定的学术口碑,赢得一些关注。…
《姓解》三卷,邵思于景祐二年(1035年)写定的一本有关姓氏来源的谱系类著作,收录范围为“历代功臣名士布在方册者”,述录方式是“次第书之,啓迪华源,恢张世胄”(邵思自序)。该书按偏旁分类,共170部,共收2276个姓氏(与日藏北宋景祐本卷首题目下夹注所载2568个数字相异,《经籍访古…
《史记会注考证》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泷川资言的史学名作,具有世界性影响,是《史记》乃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主要有三个特色或成就:(1)在参考中国南宋黄善夫刊三家注本、元彭寅翁刻本、明柯维熊刻本、明秦藩刻本、明南监刻本、明凌稚隆《史记评林》本、清代张文虎所校金陵书…
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首批推出四种足以代表中国古典文学*成就和古籍整理*水平的李白、杜甫诗和苏轼、辛弃疾词,向社庆献礼。典藏版甫一推出,就受到好评,故我们又推出第二批《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陶渊明诗、李清照词、纳兰词等六种以飨读者。…
稿件选入王思任散文25篇,选文以游记为主,加上两篇序文,通过注释、评品,补充资料,分析文章技巧、主旨,融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与我社近年出版的《袁宏道散文注评》《欧阳修散文注评》《陶庵梦忆注评》《西湖梦寻注评》等书组成系列化的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丁福林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文史的整理与研究,尤其在六朝文学和历史研究上具有较深的造诣,发表过多篇具有重要价值的辨正和研究文章,出版了多部有影响力的专著。其于江淹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了《江淹年谱》。现积历年考辨研究之功,成就《江文通集校注》一稿,将江淹全部作品作以全面…
王鹏运是晚清词人,与况周颐、朱彊村、郑文焯并称为“清季四大家”,其中王为领袖,对中国词学的后续发展具有突出的贡献。王鹏运著述丰厚,曾精校精刻唐宋金元词籍数十家成《四印斋所刻词》,开创了中国词籍校勘之学。这部专著根据王鹏运各刻印本、手抄本、稿本择其善者为底本,对全部…
全书仍按《尔雅》分为十九篇。每条首列《尔雅》原文,次列晋郭璞注,再次列邵氏正义。邵氏因不满于宋邢昺的《尔雅疏》,认为邢疏掇拾《毛诗正义》 ,掩为己说,故要另外撰写新的注疏。其宗旨是:首先根据唐石经、宋刻本以及诸书所徵引《尔雅》者审定经文,增校郭(璞)注;然后以郭注为主,兼采…
郝浴(1623-1683),字冰涤,又字雪海,号复阳,因定州古为中山国,故又称郝中山。他是清代初期著名的直臣,一生命运多舛,仕宦一波三折,曾因密疏弹劾吴三桂而被谪东北二十余年,后因其言中而起复原职,历两淮巡盐、擢左副都御史,巡抚广西。郝浴为官贤良刚正,清廉爱民,政绩卓著,同时也是文…
道潛与苏轼的交往实在是一段传奇。本书为道潜的诗集,以四库本为底本,整理者做了仔细的校勘工作。从诗集来看,颇能了解这位北宋诗僧的处世作风,从而探触他的心灵世界。很有代表性。 …
《藏书题识》,清汪璐辑,原五卷,今存二卷,经史子三部,收书一百余种。《华延年室题跋》二卷,清傅以礼撰。《雁影斋题跋》四卷,清李希圣撰,记方氏碧琳琅馆藏书66种,每书均记版刻行款,收藏印监,于古书源流得失、版本异同考证颇详。…
《仰节堂集》,附《曹门学则》、《共发编》、《共发续编》、《乾台笔记》、《门人问答语》,包含序、叙、引、题跋、记、说、墓志铭、祭文、议、尺牍、赞、铭、表策、约言等,是研究明代历史的珍贵史料。 …
《张四维集》包括《条麓堂集》和《条麓堂续集》。前者共三十四卷,分卷为赋、颂、诗、册文、序、诏、制策、敕谕、诰敕、表、笺、露布、致语、启、奏疏、议、论、讲章、策问、书、序、记、传、铭、碑文、墓表、志、行状、祭文及《永信録》,全书五十余万字,堪称张四维著述之大全,既是研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