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题识》,清汪璐辑,原五卷,今存二卷,经史子三部,收书一百余种。《华延年室题跋》二卷,清傅以礼撰。《雁影斋题跋》四卷,清李希圣撰,记方氏碧琳琅馆藏书66种,每书均记版刻行款,收藏印监,于古书源流得失、版本异同考证颇详。…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二卷,为莫友芝于同治四年至八年(1865—1869)客游上海等地所见宋、金、元、明古刻旧抄本的随笔记录。本次整理,以同治十二年刊本为底本。《持静斋藏书记要》二卷,系莫友芝为丁日昌持静斋藏书所撰善本目录。本次整理,以民国见文学山房活字本为底本,并他校《…
山东地区是鲁文化的发源地,鲁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一直以来,鲁文化都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一直致力于推动鲁文化的研究,组织召开了“保护传承视野下的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对于鲁文化的深入讨论成果被收入该论文集。通过该论文集,我们可以对鲁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
《丁澎文学家族诗集》收录清代回族丁氏家族诗歌作品,包括:丁澎的《扶荔堂诗稿》、《扶荔堂诗集选》、《扶荔词》,其婿顾永年《梅东草堂诗集》,以及其弟丁潆《秉翟词》。…
东周时期前承西周,后启两汉,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键环节,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东周青铜器的谱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科学揭示,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研究者将研究目的设定为分期断代而非构建谱系,另一方面也是受传统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客观局限性所致,少数试图构建东…
本书是对梁元帝萧绎诗文进行全面的整理,包括文字校勘、词语典故注释、历代评论集录、诗文散篇辑佚以及作品考疑、系年等。故本书分正文、校注、集评三个部分。书后附有补辑、存疑、误入、附录、本纪、遗事、交游、历代著录、历代评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秦文学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地域概念,延娟芹著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秦文学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入手,以《诗经?秦风》、石鼓文、秦简中的篇章、《诅楚文》、《吕氏春秋》以及《战国策》、《史记》所载秦国论说辞、书信等传世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对有关秦文学史料进行了梳理、考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为宋代李心传所撰的宋代历史著作,仿照《资治通鉴》之编年体,记述宋代史事甚为详细,以官修的日历、实录、会要为基础,广泛搜集各种记载,经过精细的考订,作出自己的论述。书中也有详细的注文,说明材料的来源、去取的依据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要录》说:“…
本书以清汲古阁毛表校刻洪兴祖《楚辞补注》为底本。因其虽非宋椠,但讹误*少。刘师培曾说:“毛刊洪氏补注本,出自宋椠,尤为近古。”是可信的。(补注本,虽有明翻宋本(即为《四部丛刊》初编所辑者)及清乾隆间吴郡陈枚宝翰楼翻刻本、清道光二十六年长沙惜阴轩丛书翻刻本、清同治十一年金…
刘昶、王燕主编的《海外中国学评论》主要刊载有关海外中国学家、海外中国学名著、海外中国学研究思潮、海外中国学发展史、海外中国学档案、海外中国学文献、海外中国学研究学科建设的论文、译文及其书评等。本书为第6辑,共设有专题论文、书评、文章评论等专栏,汇集了不少海内外名家的文章,是…
本书为清代修缮浙江海塘的资料汇编。共分八册,首册至四册为奏疏部文、五册为保案、六册为丈尺固限、七册为估销银数、八册为外办章程 全案总数。…
淸代萨玉衡文学家族由萨玉衡、萨大文、萨大年、萨察伦、萨树堂、萨龙田六人构成,以萨玉衡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由三代人构成的文学家族。本书全面整理萨氏家族的文学作品,包括萨玉衡《白华楼诗钞》《白华楼焚余稿》、 萨大文《荔影堂诗钞》、萨大年《荔影堂诗钞》、萨察伦《珠光集》、 萨树堂…
谭元春是竟陵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谭元春集(平 套装全3册)》汇集多种明刻本谭元春诗文集,如《狱归堂合集》、《狱归堂新诗》、《狱归堂未刻诗》、《鹄湾集》、《谭友夏合集》等,并以多种明刻本、清初刻本参校。 《谭元春集(平 套装全3册)》书后附有关谭元春诗文集的序跋、传记…
套装小词集包括以下品种: 1.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2.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3.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4.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5.苏轼词集,刘石导读;6.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7.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8.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9.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陈啸江史学论文集(精)》收录了陈啸江在1948年赴美之前有关史学理论及方法的论文。陈啸江受其师朱谦之提倡“现代史学运动”的影响,积极从事社会经济史研究。他在经济史领域很重要的贡献在于抢先发售提出“佃佣制”社会说,认为中国社会的演进过程并非是“步伐整齐”的,而是从秦汉至清经过一…
本书为包含中国少数民族家谱资源信息的联合目录。所编入的家谱以汉字记载的少数民族家谱为主,同时兼收以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家谱,尽力反映中国少数民族家谱之全貌。…
《廣雅疏義》二十卷,錢大昭撰。清代以後,樸學大興,有盧文弨、錢大昭、王念孫等不約而同為《廣雅》作注,其中*著名者當屬錢大昭《廣雅疏義》與王念孫《廣雅疏證》。《廣雅疏義》重疏解文字,其於《廣雅》本文逐字解說,注釋詳盡,多引《說文》《釋名》等小學專書以及經史文獻來說解文字。…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五卷, 清代吴寿旸辑。书中着录海宁吴氏拜经楼藏书三〇七种, 汇集其父吴骞及杭世骏、卢文弨、钱大昕、黄丕烈众多名人学者鉴赏题识。其着录分“群经小学”“正史载记”“地志目录”“诸子杂家”“别集总集”五类, 体例别具一格。此次整理, 以道光间蒋光煦宜年堂刻本为底本, 校…
《盛唐散文研究》从文人群落变迁、文章骈散变化、文体嬗变、文化阐释等角度讨论盛唐散文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审美价值、多向度的文学发展取向、多样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对盛唐散文作深入、全面、细致地整体观照,丰富盛唐散文的研究。…
澹烟疏雨 —— 张光裕问学论稿》共收录张光裕先生有关青铜器辨伪、古文字研究、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读等二十六篇文章, 具体有: 《散氏盘三器的流传及其真伪概述》《论两篇伪作的毛公鼎铭文》《新见曶簋铭文对金文研究的意义》 《〈说文〉古文中所见言字及从心从言偏旁互用例札迻》《〈诗·小雅…
本书由《昕夕闲谈》本文整理、研究资料汇编、附录论文数篇组成。《昕夕闲谈》是我国第一部译自西方,具体说是译自英语的翻译小说。原作名为《夜与晨》,作者是英国作家利顿;译者署名“蠡勺居士”,其译作自1873年起连载于《申报》的文艺副刊《瀛寰琐纪》,历时两年。…
《近代中国学者论日本汉学》为华东师范大学李孝迁主编之“中国近代史学文献丛刊”之一,由华师大青年优秀历史学导师贾菁菁编校。《近代中国学者论日本汉学》收入了吕振羽、童书业等70余位近代史学家关于日本汉学著作的书评或论议,涉及日本汉学研究中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戏曲、书论等诸多面…
这部资料集收录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几种史学讲义,皆为首次整理,根据原文重新点校,学术价值极高。对于史学史研究、史学文献学的学习皆有很好的示范意义,表现了京师大学堂兼容并蓄的风气。 …
本书分为阳明学文献整理的范式及形成历程, 阳明学文献整理的最新进展, 阳明学文献研究三个部分。为阳明学、哲学史及相关研究者提供资料线索和相关信息, 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
本书描述南朝梁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一生曲折而丰富的形迹, 探讨其一步步“自我得之”的成功之路, 剖析其最终“自我失之”的惨痛教训, 评论其功过是非、成败得失, 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萧衍真实的历史面貌。…
《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是“四川省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团队”、“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联合推出的学术辑刊。 伏俊琏,徐正英主编的《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第3辑)》收录论文三十余篇,内容涉及出土文献(敦煌文献、石刻文献)与文学研究,地方志…
《丝路文明》(第三辑)收录了包括孟宪实、王子今、荒川正晴、赤木崇敏、鲁西奇、李华瑞、刘建丽、徐文堪等人二十余篇文章,或是书评,或是会议论文,有关丝路文明的探讨,对推进丝绸之路研究当有助益。…
杨渭生《南宋理学一代宗师——杨时研究》全面论证了杨时对道学理论(包括道统论)的阐扬和发展,对道学的传授、伊洛之学南传和福建闽学道学化所作的杰出贡献,此书的出版将进一步促进宋史、宋代思想史的研究。…
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在昭明太子萧统死后,成为太子,后来即位当上皇帝,即历目前有名的“梁简文帝”。作为六朝文学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研究萧纲具有多种层面的意义。他和他领导的“宫体诗”,成了诗歌目前一个绕不过去的流派。 曹旭、田鸿毛著的《萧纲评传》对侯景之乱和萧纲生平的…
本书是梁太济先生的文集,收录了梁先生历年发表的近70篇文章,分为三册,上册史事探研卷是社会经济史方面的一些研究,主要是对唐宋时期的一些历史问题的考评,特别是对于宋代经济史着墨较多,有许多可谓是开创性的研究。中册是文献考辨卷,主要内容为对唐宋时期的一些历史文献的史源、史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