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741118
- 条形码:9787520741118 ; 978-7-5207-4111-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本书特色
《中国国家历史》是底蕴深厚、呈现多元的高品位普适性历史读物。力求依托历史,讲述过去与现在的社会重点、热点、难点和疑点故事,并对社会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和深入的历史解读,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兼备。读者可从中感受历史的无穷魅力。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中国国家历史》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策划,拟从2013年开始,每年出版四辑,随着图书编写的不断成熟而逐步增加册次,并定期举行《中国国家历史》高端论坛。《中国国家历史》择取内容的原则:**,紧扣人类发展脉搏,突显历史重大脉点;第二,剖析历史深刻渊源,聚焦当代社会热点;第三,展现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刻画客观真实的历史细节;第四,尊重历史科学内涵,彰显历史多样形式。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件文物、一幅图画、一处遗迹、一首歌曲、一种文化现象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点展开,突出客观性、可读性、故事性、趣味性,强调独立的视角和思考,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 《中国国家历史(肆拾)》包括以下栏目:历史探索、史学叙事、史海拾贝、历史的核心与边缘。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目录
国家记忆·镇馆之宝
神秘中山国——别具一格又多元融合的文明记忆
历史探索
左宗棠治水
项羽还乡:一个有关历史实证的故事
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河口古镇
史学叙事
于琐碎中窥见盛世风华——《唐朝人的日常生活》漫读记
史海拾贝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宣府镇上北路城堡踏勘
为君难——雍正帝和他的改革故事
国民党海军主力舰队的光明征程——第二舰队南京江面大起义
极端分裂与不断斗争——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问题的处理看政治上的“法国病”
历史的核心与边缘
严复与《天演论》:近代知识分子与西学的对话
“世界在香气中扩大”:香料与近代早期的全球化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相关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在燕南赵北之间存在着一个神秘王国——中山国。之所以称其为神秘王国,源于中山国统治者非周王室宗亲,史书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都是在大国的记事中与中山国有交集时偶尔提及的。中山国因史家的疏漏而被人遗忘,被历史的风沙尘封,成了千古之谜。20 世纪70 年代,考古工作者对位于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灵寿古城和中山王陵等进行了发掘,一件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珍贵文物惊现于世,这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神秘古国终于重见天日。
中山国由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发展而来。从公元前774 年前后鲜虞部族崛起到公元前295 年灭亡,其间历经三次灭国,两次复国。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秉承着执着坚韧的本性,怀着雄鹰般的梦想,立于中原强国间,不断接受华夏文明的浸润。中山国的发展历程是游牧民族逐渐融入中原文明的历程,是游牧文明与华夏文明碰撞与共存的历史演进。中山国出土的文物中既有独具鲜明游牧民族特色的精品,又有兼具游牧风格与华夏气质的佳作,展现出中山国文化的独特风韵。
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相争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历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篇章,也是历史探究中饶有趣味的内容。这一时期,两位农民起义的领袖项羽和刘邦,是当之无愧的时代主角。他们在楚河汉界上纵横疆场、争夺民心,围绕他们还形成了许多令后人着迷的成语和故事。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形象仍继续活跃在戏剧小说、影视剧集、电视讲坛等传奇演绎和历史语境中。遗憾的是,人们在探析和总结楚亡汉兴的原因时,往往一味突出《史记》等史书描述的当事者的性格因素,而忽视其时代和处境,缺乏“同情与理解”。例如,秦亡之后项羽拥有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但他在攻占咸阳后并没有立刻称帝,而是分封诸侯、带兵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论者多以此认为项羽观念传统,不会审时度势,没有长远眼光。然而,历史的复杂性在于,不能只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项羽后来在楚汉相争中败于刘邦,就否定其一切军事、政治决策。我们需要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当事人身处的局势,以及史书史料的立场、特征等角度,爬梳比对,审辨反思。因此,“项羽还乡”这个貌似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法国极右翼政治势力的崛起更加剧了政治上的“撕裂症”。 左右两派政党为了竞选开空头支票,而无意解决实际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政治势力的斗争在任何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都存在;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也是近年来欧洲的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法国的政治分裂在欧洲的发达国家中极为严重,甚至成了一种现象级的情形。可以说,“撕裂症”成了20 世纪政治上“法国病”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在燕南赵北之间存在着一个神秘王国——中山国。之所以称其为神秘王国,源于中山国统治者非周王室宗亲,史书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都是在大国的记事中与中山国有交集时偶尔提及的。中山国因史家的疏漏而被人遗忘,被历史的风沙尘封,成了千古之谜。20 世纪70 年代,考古工作者对位于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灵寿古城和中山王陵等进行了发掘,一件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珍贵文物惊现于世,这个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神秘古国终于重见天日。
中山国由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发展而来。从公元前774 年前后鲜虞部族崛起到公元前295 年灭亡,其间历经三次灭国,两次复国。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秉承着执着坚韧的本性,怀着雄鹰般的梦想,立于中原强国间,不断接受华夏文明的浸润。中山国的发展历程是游牧民族逐渐融入中原文明的历程,是游牧文明与华夏文明碰撞与共存的历史演进。中山国出土的文物中既有独具鲜明游牧民族特色的精品,又有兼具游牧风格与华夏气质的佳作,展现出中山国文化的独特风韵。
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相争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历史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篇章,也是历史探究中饶有趣味的内容。这一时期,两位农民起义的领袖项羽和刘邦,是当之无愧的时代主角。他们在楚河汉界上纵横疆场、争夺民心,围绕他们还形成了许多令后人着迷的成语和故事。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形象仍继续活跃在戏剧小说、影视剧集、电视讲坛等传奇演绎和历史语境中。遗憾的是,人们在探析和总结楚亡汉兴的原因时,往往一味突出《史记》等史书描述的当事者的性格因素,而忽视其时代和处境,缺乏“同情与理解”。例如,秦亡之后项羽拥有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但他在攻占咸阳后并没有立刻称帝,而是分封诸侯、带兵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论者多以此认为项羽观念传统,不会审时度势,没有长远眼光。然而,历史的复杂性在于,不能只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项羽后来在楚汉相争中败于刘邦,就否定其一切军事、政治决策。我们需要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当事人身处的局势,以及史书史料的立场、特征等角度,爬梳比对,审辨反思。因此,“项羽还乡”这个貌似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法国极右翼政治势力的崛起更加剧了政治上的“撕裂症”。 左右两派政党为了竞选开空头支票,而无意解决实际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政治势力的斗争在任何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都存在;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也是近年来欧洲的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法国的政治分裂在欧洲的发达国家中极为严重,甚至成了一种现象级的情形。可以说,“撕裂症”成了20 世纪政治上“法国病”的代名词。
香料是中世纪的奢侈品,并缔造了香料神话。香料的诱惑曾驱使欧洲人启动大航海,并催生了近代全球贸易,世界开始走向一体化。香料见证了一个个殖民帝国的兴衰,也见证了香料之地的苦难。可以说近代世界是在香气中扩大的,香料也借此完成了自身的全球性扩散。香料的神话终结了,但香料的历史还在继续书写……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历史》编写组由历史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历史学者、历史专栏作家、高校教师、中学名师等组成,聚焦古今中外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与事件,详细、生动地讲述过去与现在的社会重点、热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故事,深度解读其中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中国历史常识
¥23.4¥49.8 -
万历十五年
¥16¥25 -
资治通鉴(精装)
¥27¥49 -
昨日书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13.6¥25 -
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21.9¥59.8 -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
韩中词典-第一版
¥142.8¥168.0传媒信息安全
¥23.0¥45.0宝宝出生第一年的育儿日记
¥50.0¥68.0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热带雨林
¥9.1¥23.8传世碑帖大字临摹卡 清 邓石如 篆书庐山草堂记
¥10.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