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

包邮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9-01
开本: 16开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76.2(6.9折) 定价  ¥9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 版权信息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 本书特色

·荣获2024年度“中国·*(zui)美的书”
这是一本挑战了书籍比例和重心的“书”,所有细节均体现了中国*(zui)美图书的高标准。书口大面积刷色,梦回百余年前的北京天坛。外观呈现木板画效果,设计大胆,又不失现代感。
·取材于难得一见的北大珍贵馆藏
北大图书馆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经百年积累、多方捐赠,汇聚海量西文珍本文献,本书从中精选创作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老北京珍贵图像1000余幅。
·回到历史现场,见证时代印记
本书精选1840年后各色西方来华人员上至见识不凡的外交官及亲属,下至随军画师、摄影师留下的文字、图像,定格老北京历史瞬间,稀见一手资料尽收于此,为您打开一扇窥探历史深处的独家视窗。
·包罗万象的老北京万华镜
本书精心划分为10个门类,从北京附近巍峨的长城,到庄严的城门、城楼、城墙,再到宫城、皇城等皇家禁地,还有颐和园、圆明园的残韵,乃至名人、女性儿童、教育外交、庚子事变等社会万象,京城的方方面面,皆有收录,一幅宏大且细腻的老北京全景图就此展开。
·内容丰富的便携立体影像馆
不仅有定格历史瞬间的真实照片,更有罕见的水彩画、纪实性绘画,二者相辅相成,让老北京的模样不再抽象,而是更加鲜活立体,沉浸式感受那个时代的烟火气与厚重感。
·资深学者详细考证,精心整理
本书作者均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著名学者,长年从事近现代文献、近现代人物档案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对于西文文献中的中国图像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是确保本书权威性的有力保障,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为研究界提供新的课题和新的角度。
·信息详尽,易于检索的图像“辞典”
每一幅图片都由作者注明精准详实的文献出处、作者名、出版时间、出版者、原图说明与编者说明。无论是历史爱好者钻研,还是专业学者考据,都能从中获取可靠、一手的资料,兼具阅读性与学术性。

·荣获2024年度“中国·*(zui)美的书”
这是一本挑战了书籍比例和重心的“书”,所有细节均体现了中国*(zui)美图书的高标准。书口大面积刷色,梦回百余年前的北京天坛。外观呈现木板画效果,设计大胆,又不失现代感。
·取材于难得一见的北大珍贵馆藏
北大图书馆前身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经百年积累、多方捐赠,汇聚海量西文珍本文献,本书从中精选创作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老北京珍贵图像1000余幅。
·回到历史现场,见证时代印记
本书精选1840年后各色西方来华人员上至见识不凡的外交官及亲属,下至随军画师、摄影师留下的文字、图像,定格老北京历史瞬间,稀见一手资料尽收于此,为您打开一扇窥探历史深处的独家视窗。
·包罗万象的老北京万华镜
本书精心划分为10个门类,从北京附近巍峨的长城,到庄严的城门、城楼、城墙,再到宫城、皇城等皇家禁地,还有颐和园、圆明园的残韵,乃至名人、女性儿童、教育外交、庚子事变等社会万象,京城的方方面面,皆有收录,一幅宏大且细腻的老北京全景图就此展开。
·内容丰富的便携立体影像馆
不仅有定格历史瞬间的真实照片,更有罕见的水彩画、纪实性绘画,二者相辅相成,让老北京的模样不再抽象,而是更加鲜活立体,沉浸式感受那个时代的烟火气与厚重感。
·资深学者详细考证,精心整理
本书作者均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著名学者,长年从事近现代文献、近现代人物档案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对于西文文献中的中国图像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是确保本书权威性的有力保障,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为研究界提供新的课题和新的角度。
·信息详尽,易于检索的图像“辞典”
每一幅图片都由作者注明精准详实的文献出处、作者名、出版时间、出版者、原图说明与编者说明。无论是历史爱好者钻研,还是专业学者考据,都能从中获取可靠、一手的资料,兼具阅读性与学术性。
·厚度惊人,依然能轻松翻阅
本书厚度令人震撼,但重量控制上巧妙得当,可以平摊阅读,手感轻便柔软,轻松翻阅,毫无压力。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 内容简介

本书可谓是清末民初*(zui)全的老北京图录、图典,荣获2024年度“中国·*(zui)美的书”和第十届中国装帧设计艺术展佳作奖。主要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稀见西文文献中的老北京图像,收录了一千余幅创作或出版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照片、版画、水彩画及其他纪实性绘画。图片分为10个门类:北京附近的长城,城门、城楼和城墙,宫城、皇城、坛庙、陵寝,颐和园、圆明园,名人图录,女性和儿童形象,教育和外交,庚子事变,京城即景,交通及运输工具等。每幅图片都标明其所在的文献出处、作者名、出版时间、出版者、原图说明、编者说明等。
本书作者在核定了相关图像的出处与版本之余,进行了大量整理工作,精心制定了图像著录标准,描绘、命名图像细节,借助相关中、外文参考文献,统一了中文译名、国籍及生卒年,对收录图像的原版书书名、原书著者、图像创作者、图像中涉及的人物、地点与事件作了细心的考证,使得本书成为一部可以方便使用的晚清图像“辞典”。尤为难得的是,本书作者在核校资料之余,又纠正了若干流传甚广的错误,对图像内容及意义等做了颇具建设性的研究。这些珍贵图像、文字不仅对于清代中国及北京相关主题历史资料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为研究界提供新的课题和新的角度。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 目录

一. 长城(41)
1. (1-1)长城概观(1842)
2. 长城概观(1843)
3. 长城概观(1853)
4. 长城概观(1894)
5. 长城概观(1900)
6. 长城搭建(1902)
7. 长城揽胜(1906)
8. 长城景点(1907-1908)
9. 从残长城看墙体建筑材料(1907-1908)
10. 长城弯道(1914)
11. 八达岭长城(1865)
12. 八达岭长城(1887)
13. 八达岭长城(1895)
14. 八达岭长城(1896)
15. 八达岭长城(1898)
16. 八达岭长城瓮城(1898)
17. 八达岭长城(1900)
18. 八达岭关(1900)
19. 八达岭长城敌楼(1900)
20. 八达岭长城(1901)
21. 八达岭长城(1908)
22. 八达岭长城内侧墙体(1909)
23. 长城岔道(1907-1908)
24. 古北口(1865)
25. 古北口(1902)
26. 关沟附近长城(1883)
27. 居庸关云台(1876)
28. 居庸关云台(1898)
29. 居庸关云台(1909)
30. 莲花池关(1907-1908)
31. 莲花池长城俯瞰(1907-1908)
32. 莲花池长城的墙砖(1907-1908)
33. 南口关(1887)
34. 南口关(1892)
35. 南口关(1900)
36. 南口关城(1902)
37. 南口关附近(1902)
38. 从南口关看八达岭长城(1907)
39. 南口关附近(1909)
40. 牛角边长城(1907-1908)
41. “3”字形长城(1907-1908)
42. 石峡关(1907-1908)

二. 城门、城楼和城墙(83)
(2-1)城门和城楼(49)
1. (2-1-1)安定门城楼、箭楼和闸楼(1861)
2. 安定门印象(1865)
3. 安定门城楼(1883)
4. 安定门城墙、城楼、城门及护城河(1886)
5. 安定门外(1912)
6. 安定门箭楼及瓮城内的真武庙(1921-1923)
7. 朝阳门城门(1901)
8. 朝阳门箭楼(1901)
9. 朝阳门城楼侧面及附近建筑物(1921-1923)
10. 崇文门(1909)
11. 崇文门城楼(1921-1923)
12. 崇文门城楼及瓮城中等待火车通过的人群(1921-1923)
13. 德胜门(1921-1923)
14. 东便门(1902)
15. 东便门(1924)
16. 东直门南侧全景(1924)
17. 东直门城门 (1924)
18. 阜成门(1909)
19. 阜成门的城楼、箭楼和部分瓮城(1921-1923)
20. 广安门城楼、箭楼、瓮城侧影(1921)
21. 广渠门瓮城、城楼和箭楼侧影(1921-1923)
22. 内城东北角楼下的车马(1901)
23. 内城东北角楼(1901)
24. 内城东南角楼(1902)
25. 内城东南角楼(1912)
26. 内城东南角楼及城外三孔拱桥(1912)
27. 内城东南角楼 (1921-1923)
28. 内城西南角楼 (1921-1923)
29. 前门(1876)
30. 前门(1887)
31. 前门(1901)
32. 前门瓮城(1901)
33. 前门(1902)
34. 前门箭楼(1902)
35. 前门(1909)
36. 前门(1910)
37. 前门(1911)
38. 前门(1912)
39. 外城西北角楼 (1921-1923)
40. 外城西南角楼 (1921-1923)
41. 西直门城门(1896)
42. 西直门(1900)
43. 西直门(1912)
44. 西直门(1921-1923)
45. 宣武门城楼及瓮城中心(1921-1923)
46. 永定门(1900)
47. 永定门城楼及护城河侧影(1921-1923)
48. 右安门瓮城及城楼(1921-1923)
49. 左安门箭楼及护城河(1921-1923)
(2-2)城墙(10)
1. 城墙下的民居(1876)
2. 城墙概观(1887)
3. 城墙围绕的京城(1900)
4. 城墙外(1900)
5. 城墙上(1901)
6. 城墙上的路障(1901)
7. 城墙上看城楼(1901)
8. 城墙上的旗帜(1901)
9. 城墙和铁轨(1907)
10. 城墙和铁轨(1912)
(2-3)城门、城楼和城墙概观(15)
1. 内城角楼(1865)
2. 城墙、城楼、城外民居和驼队(1876)
3. 城门内景(1876)
4. 箭楼(1887)
5. 城墙上的工事(1900)
6. 外城角楼(1900)
7. 英军印度雇佣军骑兵离开北京城(1900)
8. 瓮城内景(1901)
9. 箭楼与闸楼(1908)
10. 钟楼(1908)
11. 城楼和箭楼(1909)
12. 城楼和长城(1909)
13. 鼓楼(1912)
14. 水关(1912)
15.小水关(1912)
(2-4)古观象台(9)
1. 观象台(1843)
2. 观象台天文仪(1865)
3. 观象台天文仪(1876)
4. 观象台天文仪特写(1876)
5. 观象台天文仪(1887)
6. 观象台天文仪(1900)
7. 观象台天文仪(1901)
8. 观象台天文仪(1902)
9. 水钟和观象台(1909)


三.宫城、皇城、坛庙、陵寝(126)
(3-1)宫城
(3-1-1)紫禁城全景
1. (3-1-1-1)从白塔看紫禁城(1901)
2. (3-1-1-2)紫禁城鸟瞰(1909)
3. (3-1-1-3)紫禁城西北角(1919-1924)
4. (3-1-1-4)紫禁城九龙壁(1901)
5. (3-1-1-5)紫禁城宫殿屋顶(1919-22)
(3-1-2)紫禁城城门
1. 午门(1843)
2. 午门(1902)
3. 午门侧面(1902)
4. “公理战胜强权”协约国战胜大会日从午门入紫禁城(1918)
5. 西华门(1909)
6. 神武门(1901)
7. 神武门下经过的皇家轿队(1919-1924)
8. 紫禁城内金水桥(1901)
9. 紫禁城护城河(1906)
(3-1-3)宫殿
1. 建福宫(1923)
2. 坤宁宫和交泰殿(1919-1924)
3. 坤宁宫宣统皇帝和皇后的喜床(1922)
4. 紫禁城乐寿堂(1901)
5. 紫禁城乐寿堂(1902)
6. 紫禁城乐寿堂(1909)
7. 交泰殿内景(1910)
8. 乾清宫(1910)
9. 乾清宫前皇后婉容大婚凤轿(1922)
10. 乾清宫(1922)
11. 乾清殿前列队为清逊帝拜寿的官员(1924)
12. 千秋亭(1919-1924)
13. 太和殿(1900)
14. 太和殿藻井(1900)
15. 太和门北面(1901)
16. 太和殿内景(1910)
17. 太和殿北面(1912)
18. 举办 “公理战胜强权”协约国战胜大会时的太和殿(1918)
19. 养心殿内景(1910)
20. 翊坤宫内景(1910)
21. 欲德堂(1901)
22. 御花园养性斋(1919-1924)
23. 紫禁城内宫院(1910)
24. 紫禁城宫苑的铜质摆件(1909)
25. 光绪卧室中的西洋工艺品(1901)
26. 紫禁城的一处宫殿(1853)
(3-1-4)皇帝宝座
1. 乾清宫皇帝宝座(1901)
2. 乾清宫皇帝宝座(1900-1901)
3. 乾清宫光绪宝座(1902)
4. 乾清宫皇帝宝座(1909)
5. 太和殿皇帝宝座(1902)
6. 翊坤宫宝座(1901)
7. .皇帝宝座(1902)

(3-2)皇城
(3-2-1)皇城城门
1. 大清门(1895)
2. 大清门(1902)
3. 大清门(1910)
4. 大清门(1911)
5. 天安门(1902)
6. 天安门(1912)
7. 天安门(1909)
8. 天安门金水桥(1867)
(3-2-2)景山
1.景山全景(1911)
2.景山万春亭(1900)
3. 景山和白塔(1901)
(3-2-3)北海
1. 在永安桥上看白塔和五龙亭图(1865)
2. 北海白塔(1887)
3. 从鼓楼看白海和景山(1900)
4. 北海金鳌玉蝀桥(1900)
5. 北海白塔(1900)
6. 北海白塔(1901)
7. 白塔(1901)
8. 白塔和观光车(1901)
9. 北海白塔及周边(1910)
10. 白塔远眺(1912)
11. 北海静心斋(1921-1923)
12. 北海白塔及金鳌玉蝀桥(1936)
(3-2-4)中南海
1. 宝月楼(新华门,1920)
2. 中南海瀛台(1901)
3. 中海水云榭(1910)
4. 中南海云绘楼(1912)
5. 中南海紫光阁大宴图(1914)
6. 中南海流水音亭(1921-1923)
7. 中海水中映亭阁(1921-1923)
8. 中海卍字廊(1921-1923)
(3-2-5)皇城周边
1. 什刹海(1936)
2. 肃亲王府(1901)
3. 醇亲王府(1901)
4. 成王府的跨绛亭和清真亭(1921-1923)
5. 恭王府观鱼台(1921-1923)
6. 礼王府兰亭书室(1921-1923)
7. 七爷府中的半月亭(1921-1923)
8. 涛贝勒府游廊圆亭和假山奇石(1921-1923)
(3-3)坛庙
(3-3-1)天坛
1. 天坛祈年殿(1867)
2. 天坛祈年殿(1896)
3. 天坛祈年殿(1900)
4. 天坛祈年殿(1909)
5. 天坛圜丘(1876)
6. 天坛圜丘(1883)
7. 天坛圜丘(1910)
8. 天坛的大门(1900)
9. 天坛皇穹宇(1900)
10. 天坛皇穹宇(1906)
11. 天坛皇穹宇(1910)
12. 天坛图(1936)
(3-3-2)先农坛
1. 先农坛(1900)
2. 庚子事变美军驻地先农坛后殿(1900)
(3-3-3)太庙
1. 戟门(1901)
(3-3-4)历代帝王庙
1. 德崇圣殿(1910)
(3-3-5)大光明殿
1. 大光明殿(1900年前)
(3-3-6)雍和宫
1. 雍和宫铜鼎(1906)
2. 雍和宫铜狮(1908)
3. 雍和宫铜狮和碑亭(1912)
4. 雍和宫万福阁(1909)
5. 雍和宫碑亭和僧人(1910)
6. 雍和门前的僧人(1910)
7. 雍和宫内(1912)
8. 雍和宫罗汉造像(1924)
(3-4)陵寝
1. 十三陵神路入口处(1906-1909)
2. 长陵永乐皇帝墓(1865)
3. 长陵永乐皇帝陵(1895)
4. 长陵祾恩殿(1901)
5. 祾恩殿的楠木柱(1909)
6. 长陵祾恩殿(1931)
7. 十三陵神路(1865)
8. 十三陵神路石像生(1878)
9. 十三陵神路石像生(1891)
10. 十三陵神路石像生(1901)
11. 十三陵神路上的八国联军(1902)
12. 十三陵神路石像生(1909)
13. 十三陵神路石像生及旁边坐者(1909)
14. 十三陵神路石像生及旁边白衣立者(1909)
15. 十三陵神路石像生及旁边黑衣立者(1909)


四、颐和园、圆明园(98)
(4-1)颐和园
1. 颐和园印象(1817)
2. 颐和园仁寿殿(1901)
3. 昆明湖、万寿山(1901)
4. 昆明湖、佛香阁和智慧海(1901)
5. 昆明湖、万寿山和探海灯杆(1901)
6. 昆明湖、万寿山佛香阁和智慧海(1909)
7. 昆明湖和万寿山(1909)
8. 昆明湖、万寿山和乐寿堂南宫门(1909)
9. 昆明湖、万寿山和玉泉山(1910)
10 昆明湖、万寿山、乐寿堂及玉泉山玉峰塔(1910)
11. 昆明湖、万寿山和乐寿堂南宫门(1910)
12. 排云殿和佛香阁(1901)
13. 仰望佛香阁和智慧海(1901)
14. 排云殿和佛香阁(1921-1923)
15. 万寿山和智慧海远景(1876)
16. 万寿山和智慧海近景(1876)
17. 智慧海(1876)
18. 智慧海(1901)
19. 智慧海(1919-1924)
20. 众香界和智慧海(1921-1923)
21. 转轮藏近景(1886)
22. 颐和园乐寿堂(1921-1923)
23. 颐和园乐寿堂及佛香阁下的牌楼(1921-1923)
24. 颐和园乐寿堂前青芝岫(1921-1923)
25. 画中游(1900)
26. 四大部洲(1900)
27. 北宫门(1860)
28. 谐趣园(1921-1923)
29. 十七孔桥(1878)
30. 十七孔桥(1909)
31. 拱桥与十七孔桥(1909)
32. 荇桥(1876)
33. 荇桥(1901)
34. 玉带桥(1883)
35. 玉带桥(1887)
36. 玉带桥(1894)
37. 玉带桥(1898)
38. 玉带桥(1901)
39. 玉带桥侧景(1901)
40. 玉带桥和十七孔桥(1921-1923)
41. 颐和园小桥(1887)
42. 铜殿(1876)
43. 铜殿(1887)
44. 铜殿(1901)
45. 铜殿及周边建筑(1921-1923)
46. 铜殿(1932)
47. 铜牛望十七孔桥(1887)
48. 铜牛(1912)
49. 十七孔桥头的狮子(1901)
50. 石舫(1910)
51. 石舫(1919-1924)
52. 玉澜堂(1901)
53. 玉澜堂(1919-1924)
54. 玉澜堂配殿中房间的大门和门外的砖墙(1934)
55. 湛清轩(1921-1924)
56. 德国亨利亲王在去颐和园途中(1898)
57. 颐和园一处矮墙(1912)
58. 花墙(1921-1924)
(4-2) 圆明园
1. 长春园平面图(1873)
2. 大水法(1873)
3. 大水法(1786,1922)
4. 方外观(1873)
5. 方外观(1876)
6. 方外观(1786,1922)
7. 观水法(1873)
8. 观水法(1877-1878)
9. 观水法(1887)
10. 海晏堂正面(1873)
11.海晏堂主楼西南角(1873)
12. 谐奇趣东侧面(1873)
13. 谐奇趣东侧面(1877-1878)
14. 谐奇趣南面近景(1873)
15. 谐奇趣南面近景(1877-1878)
16. 谐奇趣南面远景(1873)
17. 谐奇趣南面概观(1876)
18. 谐奇趣南面概观(1877-1878)
19. 谐奇趣南面概观图景(1887)
20. 谐奇趣北面(1873)
21. 谐奇趣北面(1877-1878)
22. 谐奇趣北面的花园门(1873)
23. 谐奇趣八角音乐亭(1873)
24. 谐奇趣南面左侧八角亭(1877-1878)
25. 谐奇趣右侧八角音乐亭图(1778)
26. 养雀笼(1877-1878)
27. 养雀笼东面(1887)
28. 养雀笼废墟(1909)
29. 养雀笼(1786,1922)
30. 远瀛观(1873)
31. 远瀛观正面(南面)主门(1877-1878)
32. 远瀛观(上图1786,下图1922)
33. 正大光明殿(1843)
34. 圆明园附近的拱桥(1865)
35. 从西山远眺圆明园图(1865)
(4-3)京西名胜
1.僧王海淀避暑居处的花园(1921—1923)
2.从八大处远眺北京城(1865)
3.戒台寺(1936)
4.潭柘寺(1936)
5. 七王坟石桥(1921-1923)

五 名人图录(150)
(5-1)清朝皇帝
1. 康熙皇帝(1697)
2. 俄国使节觐见康熙图(1706)
3. 乾隆皇帝坐像(1798)
4. 乾隆接见马噶尔尼使团(1798)
5. 乾隆皇帝躬耕图(1853)
6. 乾隆皇帝赐荷包与使团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小斯当东(1857)
7. 道光皇帝授印图(1841)
8. 道光皇帝像(1900)
9. 同治帝接见各国公使(1873)
10. 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童年像(1899)
11. 光绪帝肖像画(1900)
12. 光绪帝兄弟合影(1901)
13. 光绪帝肖像(1910)
14.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幼年像(1910)
15. 青年溥仪像(1922-1924)
16. 溥仪和泰戈尔在紫禁城(1924)
17. 溥仪在紫禁城正大光明殿的皇帝宝座上(1934)
(5-2)皇亲国戚
1. 溥佳(1934)
2. 溥儁(1910)
3. 溥伦全家合影(1909)
4. 溥儒(1910)
5. 耆英(1851)
6. 善耆(1901)
7. 奕劻(1900)
8. 奕劻(1901)
9. 奕劻(1902)
10. 奕劻(1912)
11. 奕劻肖像画(1926)
12. 奕訢画像(1867)
13. 奕訢画像(1869)
14. 奕訢(1899)
15. 奕訢(1900)
16. 奕訢(1901)
17. 奕譞(1888)
18. 奕譞与李鸿章、善庆(1899)
19. 毓崇(1934)
20. 韫龢、郑广元夫妇(1933)
21. 载沣与其子溥仪、溥杰(1910)
22. 载沣与港督卜力(1901)
23. 载涛为首的中国军事考察团在德国合影(1910)
24. 载涛(1912)
25. 载涛、溥佳等合影(1920)
26. 载洵(1910)
27. 载滢与其子(1910)
28. 载振(1912)
(5-3)清代及晚清民国军政要人及名人
1. 蔡廷幹 (1912)
2. 岑春煊(1910)
3. 沈葆桢(1874)
4. 陈宝琛和朱益藩等(1923-1924)
5. 董福祥(1900)
6. 董恂(1871)
7. 端方(1904)
8. 端方与张彪(1912)
9. 冯国璋(1912)
10. 康有为(1934)
11. 洪大全(1853)
12. 胡燏芬(1906)
13. 黎元洪(1912)
14. 李鸿章(1895)
15. 晚年李鸿章(1895)
16. 晚年李鸿章(1896)
17. 李鸿章与柯乐洪(1899)
18. 晚年李鸿章(1900)
19. 晚年李鸿章持扇像(1900)
20. 晚年李鸿章(1900)
21. 李鸿章与李翰章及家人(1900)
22. 李鸿章胸佩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像(1900)
23. 晚年李鸿章(1900)
24. 李鸿章与卜力(1900)
25. 晚年李鸿章(1901)
26. 晚年李鸿章(1906)
27. 晚年李鸿章(1914)
28. 李鸿章(1927)
29. 良弼(1912)
30. 刘坤一(1906)
31. 马玉崑(1901)
32. 荣禄(1912)
33. 宋庆(1901)
34. 孙宝琦(1910)
35. 唐绍仪(1912)
36. 唐绍仪(1912)
37. 唐绍仪(1912)
38. 铁良(1912)
39. 王文韶(1906)
40. 王文韶等人合影(1914)
41. 文廷式(1899)
42. 伍廷芳(1900)
43. 伍廷芳(1909)
44. 伍廷芳(1912)
45. 伍廷芳签名肖像(1912)
46. 伍廷芳(1912)
47. 徐世昌(1914)
48. 徐用仪、王文韶、赵舒翘、康格、裕庚合影(1901)
49. 徐用仪(1901)
50. 许景澄(1901)
51. 杨枢骑马像(1906)
52. 荫昌(1912)
53. 荫昌(1912)
54. 袁昶(1901)
55. 袁昶(1911)
56. 袁世凯(1904)
57. 袁世凯(1906)
58. 袁世凯(1909)
59. 袁世凯(1912)
60. 袁世凯(1914)
61. 张勋(1912)
62. 晚年张勋(1934)
63. 张之洞(1901)
64. 张之洞(1904)
65. 张之洞(1912)
66. 张作霖(1914)
67. 赵尔巽(1914)
68. 赵舒翘(1901)
69. 周慕西(1910)
70. 朱煜勋(1934)
71. 朱煜勋名片(1934)
72. 左宗棠(1883)
73. 左宗棠(1899)
(5-4)来京外国人
1. 阿美士德(Lord Amherst, 1817)
2. 宝复礼(Frederick Brown,1914)
3. 贝施福(James W. Bashford, 1922)
4. 丁韪良身穿北京被围时的装束像(W. A. P. Martin,1900)
5. 丁韪良(1901)
6. 丁韪良与京师大学堂教习合影(1901)
7. 丁韪良与他的学生们合影(1901)
8. 丁韪良与友人合影(1909)
9. 东乡平八郎(1906)
10. 窦纳乐(Claude MacDonald,1900)
11. 铎罗(Charles Thomas Maillard de Tournon, 1747)
12. 盖斯利(Sir Alfred Gaselee,1914)
13. 格兰特(Sir. James Hope Grant, 1862)
14. 卡雷里(Gio Gemelli Careri, 1719)
15. 康格(Edwin H. Conger, 1900)
16. 康格(1901)
17. 马噶尔尼伯爵(Earl of McCartney, 1807)
18. 莫理循与随从仆人合影(George Ernest Morrison, 1895)
19. 朱尔典 (John N. Jordan,1912)
20. 钱德明 (Joseph Marie Amiot, 1776)
21. 斯文·赫定(Sven Hedin,1898)
22.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672)
23. 田贝(Charles Denby,1906)
24. 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99)
25. 伊藤博文(1906)
26. 驻华公使合影(1909)
27. 庄士敦(Sir Reginald Johnston)与孔令贻(1904)
28. 庄士敦与爱德华七世画像(1904)
29. 庄士敦身着溥仪赏赐的官袍和顶戴(1922)
30. 庄士敦-内务部关于派庄士敦管理颐和园、静明园和玉泉山的书函(1924)
31. 庄士敦与溥仪、婉容及庚子赔款委员会主席威林登和夫人(1926)
32. 庄士敦获赠溥仪亲笔题写的折扇(1930)

六.女性和儿童(101)
(6-1)慈禧太后
1. 慈禧画像(1900)
2. 觐见慈禧的外国公使夫人合影(1898)
3. 慈禧太后接见外国公使夫人(1900)
4. 慈禧太后坐像近景(1903)
5. 慈禧太后坐像远景(1903)
6. 慈禧太后对镜理云鬓(1903)
7. 慈禧太后与隆裕皇后、裕庚妻子、女儿等合影(1903)
8. 慈禧年轻时便装画像(1909)
9. 慈禧太后画像(1909)
10. 装在相框中德慈禧太后画像(1909)
11. 慈禧乘船游颐和园(1909)
12. 写大字的慈禧(1909)
13. 慈禧逗鸟(1909)
14. 听政的慈禧(1909)
15. 慈禧太后与皇室女眷、太监等等合影(1910)
16. 慈禧太后扮观音照(1910)
17. 慈禧太后戏装乘船游览(1903)
18. 慈禧太后在寿辰之日(1912)
(6-2)皇亲国戚及官宦女眷
1. 道光皇后像(1848)
2. 富贵人家女眷的长指甲(1902)
3. 他塔拉·刚毅的妻女(1902)
4. 隆裕太后(1903)
5. 珍妃(1903)
6. 清宫嫔妃(1903)
7. 晚清官员女眷在美国公使馆邸合影(1903)
8. 清朝贵族和官员女眷1903年圣诞节在美国公使馆合影(1903)
9. 诰命夫人(1906)
10 克勤诚郡王晋祺福晋(1909)
11. 克勤诚郡王晋祺福晋和肃亲王善耆福晋(1909)
12. 肃亲王善耆福晋(1912)
13. 溥伦全家福(1909)
14 顺承质郡王福晋(1909)
15. 体仁阁大学士徐大人的三个女儿(1909)
16. 文(音)太太和女儿(1909)
17.毓朗贝勒福晋(1909)
18.毓朗贝勒福晋和何德兰夫人等合影(1912)
19. 毓朗贝勒福晋(1922-1923)
20. 毓朗的长女恒慧(1909)
21. 毓朗的两个女儿(1909)
22. 末代皇后婉容父亲荣源福晋(1922)
23. 婉容订婚之日在荣源府邸的亲属(1922)
24. 载抡福晋抡倩如(1922)
25. 毓朗贝勒像和隆裕太后像(1924)
(6-3)京城女性生活图景
1. 缠足后的脚骨图(1833)
2. 富贵人家女眷(1876)
3. 杂技女演员(1878)
4. 北方少女(1887)
5. 满族妇女发式(1898)
6. 裹足和天足对比(1899)
7. 英国人夏金的中国妻子梁阿花(1899)
8. 满清富贵人家妇女(1900)
9. 汉人全家福(1901)
10. 京城男孩和女孩(1901)
11. 教会学校女学生(1901)
12. 听民间艺人演奏的妇女(1904)
13. 满族青年女子(1904)
14. 新娘珠帘面纱(1906)
15. 卢氏母女俩(1909)
16. 教堂前的妇孺(1909)
17. 美国公使管家王先生全家福(1909)
18. 美国公使夫人萨拉·康格在官邸招待客人(1909)
19. 美国公使馆男仆卢先生全家福(1909)
20. 圣婴孤儿院的女童(1909)
21. 正在歇脚的富家老夫人(1921)
22. 西登夫人在刘馨家庭宴会诸友人(1922)
23.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女大学生在校园做体操(1924)
24. 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会长宋发祥夫人陈恩典(1924)
25. 北京女性参政论领导者胡素强小姐(1924)
26. 北京女医生金韵梅与北京的职业女性合影(1924)
27. 北京女银行家和女作家陈夫人(1924)
28. 北京女银行家尼尔逊·陈夫人在其开设的银行女子商贷存款部(1924)
29. 北京夏夫人、伍连德夫人及香山慈幼院女巡查员(1924)
30. 北京著名京剧女演员秦秀凤(1924)
31. 顾维均夫人及王正廷夫人(1924)
32. 哈同夫人(1924)
33. 黎元洪夫人吴敬君(1924)
34. 唐宝潮夫人裕容龄(1924)
35. 熊希龄夫人朱其慧(1924)
36. 周自齐夫人周顺勤(1924)
(6-4)北京的少年和孩童
1. 玩拉大锯游戏(1900)
2. 老鹰捉小鸡游戏(1901)
3. 父亲怀抱里的幼儿(1901)
4. 妇人怀抱里的幼童(1901)
5. 满汉女童(1901)
6. 肃亲王的儿子和他们的德国教师(1901)
7. 玩石子游戏(1901)
8. 夏日里背幼儿的保姆(1901)
9. 夏日里在外玩耍的乡村孩子(1901)
10. 小姐妹(1901)
11. 南堂法国医院前的贫民妇女和儿童(1903)
12. 北京附近技工学校的少年学员(1909)
13. 赫德管乐队中的中国未成年人(1909)
14. 孩子与父亲(1912)
15. 年幼的新娘子(1912)
16. 三寸金莲(1912)
17. 搬家的祖孙俩(1917-1920)
18. 京城乞丐家庭(1917-1920)
19. 吹玻璃喇叭和击太平鼓的孩子(1936)
20. 吹布布噔和抖空竹的孩子(1936)
21. 端阳节戴艾虎的孩子(1936)
22. 扛着冰糖葫芦串儿的孩子(1936)

七.教育和外交(81)
(7-1) 教育
1. 顺天贡院(1900)
2. 顺天贡院明远楼(1901)
3. 顺天贡院焚香炉(1901)
4. 顺天贡院号舍(1901)
5. 顺天贡院号舍建筑群(1909)
6. 孔庙大成殿(1876)
7. 孔庙大殿(1883)
8. 孔庙焚香阁(1895)
9. 国子监辟雍入口图(1883)
10. 国子监辟雍(1912)
11. 京师大学堂正门(1901)
12. 京师大学堂西学总教习丁韪良与他的学生(1901)
13. 京师大学堂西学总教习丁韪良与大学堂教习(1901)
14. 通州潞河书院(1901)
15. 汇文大学堂德本斋(1906)
16. 汇文大学堂(1914)
17. 汇文大学堂学生踢足球(1914)
18. 汇文大学堂学生上三角课(1914)
19. 汇文大学堂基督徒学生在上课(1914)
20. 汇文大学堂学生志愿者(1914)
21. 北京附近的孤儿学校(1909)
22. 学生田径队(1912)
(7-2)外交
1. 东交民巷使馆街(1900)(1)
2. 东交民巷使馆街(1902)(2)
3. 东交民巷使馆街(1906)(3)
4. 公使馆区街景(1902)
5. 公使馆区全景(1906)
6. 公使馆街(1909)
7. 公使馆区入口处(1909)
8. 公使馆区(1912)
9. 德国海军特遣队在德国公使馆前合影(1898)
10. 德国公使馆大门(1901)
11. 俄国公使馆入口处(1924)
12. 德国公使馆花园里克林德纪念碑(1924)
13. 俄国公使、公使馆官员和家人合影(1901)
14. 俄国人墓园的囚犯坟墓(1865)
15. 俄国东正教女修道院(1900)
16. 法国公使馆(1876)
17. 法国公使馆大门(1876)(1)
18. 法国公使馆大门(1901)(2)
19. 法国公使馆内教堂(1876)
20. 法国公使馆内亭子(1876)
21. 法国公使馆主庭院大门(1876)
22. 法国公使馆庭院建筑(1876)
23. 法国公使馆办公处(1924)
24. 荷兰公使馆(1912)
25. 荷兰公使官邸(1924)
26. 美国公理会北京驻地(1901)
27. 美国公使馆(1902)
28. 美国公使康格与中外官员等合影(1900)
29. 美国公使康格与公使馆工作人员合影(1901)
30. 美国公使康格与公使馆工作人员合影(1905)
31. 美国公使康格在工作(1909)
32. 美国公使馆会客厅(1909)
33. 美国公使馆卫队驻地(1906)(1)
34. 美国公使馆卫队驻地(1906)(2)
35. 美国公使官邸 (1924)
36. 美国公使馆庭院(1926)
37. 日本公使馆大门(1924)
38. 公使馆区里的意大利小教堂(1924)
39. 英国公使馆东北部(1865)
40. 英国公使馆及御河(1898)(1)
41. 英国公使馆及御河(1902)(2)
42. 英国公使馆庭院(1903)
43. 英国公使馆内一道大门(1900)
44. 英国公使官邸前的宫殿式大门(1909)
45. 恭亲王宴请美国外交官员及夫人(1900)
46. 恭亲王奕?与额尔金签署《中英北京条约》(1900)
47. 总理衙门大门(1911)
48. 总理衙门官员(1876)
49. 晚清外务部官员(1912)
50. 总理衙门客厅(1899)
51. 总理衙门庭院(1899)
52. 总理衙门“中外諟福”牌坊(1887)(1)
53. 总理衙门“中外諟福”牌坊(1900)(2)
54. 总理衙门“中外諟福”牌坊(1901)(3)
55. 利玛窦、汤若望墓地(1876)
58. 景山下中国人为德国军官服务(1901)
56. 1905年元旦中国官员到美国公使馆祝贺新年(1905)
57. 各国公使及中国官员(1905)
58. 景山下中国人为德国军官服务(1901)
59. 公使馆区及周边环境图(1924)

八.庚子事变(165)
(8-1)围攻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
1. 使馆区的防御情形(1900)
2. 使馆区外国人用木棍支撑的防御工事(1900)
3. 使馆街附近变成堡垒的桥(1900)
4. 使馆区正面防御情况(1900)
5. 使馆区御河上连接使馆和肃王府的工事(1900)
6. 使馆区储存的糖化成了小湖(1900)
7. 使馆街的断垣残壁(1900)
8. 使馆街废墟(1900)
9. 使馆街的废墟状况(1900)
10. 使馆区内建筑被毁情况(1900)
11. 一片废墟的使馆街(1900)
12. 初步清理的使馆区(1900)
13. 奥地利公使馆和海关废墟(1900)
14. 德国公使馆连接北京内城墙和的战壕(1900)
15. 德国人和美国人北京内城马道上修筑的工事(1900)
16. 德军士兵把守使馆街东头(1900))
17. 俄国海军陆战队卫兵(1900)
18. 宣判在俄国公使馆抓到的义和团死刑(1900)
19. 俄国使馆内临时墓园(1900)
20. 法国公使馆内挖防御战壕(1900)
21. 法国公使毕胜被毁的住宅(1900)
22. 法国公使馆废墟(1)(1900)
23. 法国公使馆废墟(2)(1900)
24. 美国公使馆大门及门外修筑的防御工事(1900)
25. 美国人在北京内城墙上构筑的防御工事(1900)
26. 美国和俄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修筑防御工事(1900)
27. 美国使馆对面的北京内城墙(1900)
28. 通往美国卫兵占据的北京内城墙的马道(1900)
29. 美国公使馆附近北京内城墙马道上的美国卫兵和中国人(1900)
30. 美国公使馆内的沙袋工事(1900)
31. 美军士兵把守使馆街西头(1900)
32. 负责使馆区防御工事设计的美国传教士贾腓力(1900)
33. 美国基督教差会美以美会大院的哨兵特纳(1900)
34. 美国海军陆战队指挥官麦克卡拉上尉(1900)
35. 美国公使官邸被破坏状况(1900)
36. 北京美国长老会传教团驻地废墟(1900)
37. 北京美以美传教团废墟(1900)
38. 意大利火炮(1900)
39. 英国公使馆公告牌(1900)
40. 英国公使馆的钟亭(1900)
41. 英国公使馆内被北京饭店临时占用的亭子(1900)
42. 英国公使馆秘书戈颁住宅改建的工事(1900)
43. 英国公使馆秘书戈颁住宅、防空洞和防御工事(1900)
44. 英国公使馆秘书戈颁住宅的堡垒(1900)
45. 英国公使馆北邻清翰林院内外国人防御的堡垒和坑道(1900)
46. 英国公使馆内木柱支撑的防御工事(1900)
47. 英国公使馆大门口外工事和诺登菲尔特机枪(1900)
48. 英国公使馆正门外防御工事内部(1900)
49. 英国公使馆靠近翰林院一边的防御工事(1900)
50. 英国公使馆内用沙袋构筑的防御工事(1900)
51. 英国公使馆大门外的堡垒和路障(1900)
52. 英国公使馆筑有防御工事的外墙(1900)
53. 英国人拼凑起来的“国际”大炮(1900)
54. 英国人拼凑的大炮(1900)
55. 英国公使馆内的中式大炮(1900)
56. 英国公使馆内安装“国际”大炮(1900)
57. 使馆被围期间成立的燃料供给委员会成员在英国公使馆大门前合影(1900)
58. 英国翻译学生志愿者许立德的战备装束(1900)
59. 英国公使馆内临时安葬被围期间死难者的墓地(1900)
60. 北堂守卫者进行排射(1900)
61. 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樊国梁在北堂前(1900)
62. 北堂附近被中国地雷炸毁的房屋(1900)
63. 使馆被围期间六名参战牧师与莫菲中士(1900)
64. 被烧毁的北京天主教大教堂(1900)
65. 北京内城墙上中方工事上的军官隐蔽处(1901)
66. 前门箭楼在燃烧中(1900)
67. 北京皇城墙内的中方工事(1900)
68. 北京内城马道上修筑的防御工事(1900)
69. 中方搭建的向使馆区射击的平台(1900)
70. 北京内城墙上义和团和清兵修筑的工事和战壕(1900))
71. 北京内城墙上义和团和清兵修筑的工事(1900)
72. 北京城墙上的老式大炮和其他大炮(1900)
73. 义和团烧毁的丰台机车厂(1900)
74. 义和团招募(1901)
75. 北京居民围观义和团反对外国人的告示(1901)
76.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打鬼烧书图(1901)
77.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齐团灌粪图(1901)
78.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射猪斩羊图(1901)
79.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铁斧劈邪图、雷殛猪羊图(1901)
80.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屠灭猪羊图(1901)
81.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死杀猪羊图(1901)
82.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董福祥士兵(1901)
83. 义和团运动时期宣传画——八国联军入侵(1901)
84. 外国人画笔下的义和团(1900)
85. 义和团叛徒悬首示众图(1900)
(8-2) 八国联军进军和攻占北京
1. 八国联军从通州进军北京路线图(1901)
2. 八国联军准备投入战斗(1900)
3.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的水门(1900)
4. 担任八国联军向导的挪威人曼德(1900)
5. 八国联军攀登城门(1901)
6.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14)
7. 被八国联军打死的中国人(1900)
8. 船舱中的生病联军士兵(1901)
9. 朝阳门外的德军炮兵(1900)
10. 崇文门箭楼废墟前的德军士兵(1900)
11. 俄军步兵进军北京途中(1900)
12. 俄军在攻占的城墙上(1901)
13. 美军炮兵部队(1902)
14. 美军攀登城墙(1914)
15. 日军进入通州城(1900)
16. 日军行进在通州到北京路上(1900)
17. 被日军攀登攻破的城门(1900)
18. 日军攻入东直门(1901)
19. 英军大炮车队行进北京途中(1900)
20. 盖斯利将军率英军潜入的北京内城水门(1902)
21. 英军率先攻入使馆区解救被困者(1914)
22. 英国公使馆卫兵在使馆解围后合影(1900)
23. 英军炸开洞口的北京内城墙(1900)
24. 使馆区解围后部分部分幸存外国官员合影(1900)
25. 北堂解围(1900)
26. 解围当天的北堂正面(1900)
27. 解围后的北堂(1900)
28. 战后的通州钟鼓楼(1900)
29. 弹痕累累的北京内城东南角楼 (1900)
30. 北京街上清兵尸体(1900)
31. 北京街上的中国人尸体(1900)
32. 被毁的北京内城门城楼(1901)
33. 被毁的前门城楼(1900)
34. 被烧毁的前门箭楼(1)(1900)
35. 被烧毁的前门箭楼(2)(1900)
36. 义和团使用过的火箭发射装置和旗帜(1900)
(8-3)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
1.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北京阅兵(1900)
2. 八国联军架在景山寿皇殿外的大炮(1900)
3.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的街景(1900)
4. 参加紫禁城阅兵仪式的各国公使(1900)
5. 紫禁城门前等候引导八国联军的清朝官员(1900)
6. 德军海军陆战队官兵在紫禁城阅兵式上(1900)
7. 俄军驻扎在北京城墙上的军营(1900)
8. 景山附近的俄军军营(1900)
9. 俄国公使馆公使、秘书与俄军指挥官李尼维奇(1900)
10. 俄国海军陆战队官兵参加紫禁城阅兵仪式(1900)
11. 俄国军队在紫禁城阅兵式中(1900)
12. 俄军步兵在紫禁城阅兵式中(1900)
13. 俄国和日本将军们在紫禁城(1900)
14. 法军总司令弗雷将军在紫禁城太庙的办公处(1900)
15. 法国将军和军官们在紫禁城阅兵式上
16. 编外人员和法军炮兵、海军陆战队士兵(1901)
17. 御花园内的法军车队(1900)
18. 美军上尉赖利的葬礼(1900)
19. 美军士兵试图强行撞开皇城城门(1900)
20. 美军占据的天安门外六部广场(1900)
21. 美军占据的午门外广场(1900)
22. 美军大本营先农坛大门(1900)
23. 先农坛内的美军士兵(1900)
24. 美军少校昆顿坐在皇帝椅上(1900)
25. 美军查飞将军和官员在紫禁城阅兵式上(1900)
26. 美军官兵在紫禁城阅兵式上
27. 日军在紫禁城阅兵式中(1900)
28. 日军士兵押解中国俘虏执行枪决(1900)
29. 日军处死囚犯(1900)
30. 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官兵在紫禁城阅兵式上
31. 被临时充作英军指挥部的天坛祈年殿(1900)
32. 英军和日军进入紫禁城参加阅兵(1900)
33. 紫禁城阅兵式中的英军(1900)
34. 英军印度帕坦人雇佣军在紫禁城阅兵式上(1900)
35. 英军司令官盖斯利和军官们在紫禁城阅兵式上(1900)
36. 英国锡克雇佣军的打劫队伍(1900)
37. 《中国与八国联军》作者[英] 阿诺德·亨利·萨维奇·兰道尔(A. Henry Savage-Landor)骑哥萨克马像(1900)
38. 被毁的端王府宗祠(1900)
39. 大火引爆了景山附近的弹药库(1900)
40. 北京内城墙上被洗劫一空的观象台(1900)
41. 被八国联军劫掠的北海团城(1900)
42. 慈禧光绪西逃之后的北海东门(1900)
43. 被俘的义和团成员(1900)
44. 中国官员的悲苦表情(1900)

九.京城即景(104)
(9-1) 塔
1. 八里庄慈寿寺塔及附近建筑(1887)
2. 八里庄慈寿寺塔(1900)
3. 八里庄慈寿寺塔远景(1923)
4. 东黄寺(1880)
5. 西黄寺清净化域金刚宝座塔侧面远景(1876)
6. 西黄寺清净化域金刚宝座塔正面近景(1887)
7. 西黄寺清净化域金刚宝座塔(1901)
8. 西黄寺清净化域金刚宝座塔身石雕(1908)
9. 西黄寺清净化域金刚宝座塔正面远景(1909)
10. 西黄寺清净化域金刚宝座塔侧面近景(1912)
11. 天宁寺塔(1923)
12. 通州燃灯塔(1902)
13.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1912)
14.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远景(1923)
15.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和塔上的浮雕(1923)
16.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1876)
17.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1899)
18.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1905)
19. 玉泉山玉峰塔及华藏海石塔远眺(1887)
20. 玉泉山华藏海石塔和玉峰塔(1909)
21. 玉泉山华藏海石塔和玉峰塔及游人(1909)
22. 玉泉山玉峰塔(1909)
23. 玉泉山玉峰塔和颐和园琉璃多宝塔(1921-1923)
(9-2)牌楼牌坊
1. 北海金鳌玉蝀桥牌坊(1900)
2. 大高玄殿牌楼及木阁(1861)
3. 大高玄殿牌楼及木阁(1867)
4. 大高玄殿牌楼(1887)
5. 国子监琉璃牌楼(1900)
6. 国子监日晷(1900)
7. 国子监琉璃牌楼(1906)
8. 国子监琉璃牌楼(1910)
9. 西山卧佛寺琉璃牌坊(1901)
10. 天坛棂星门(1901)
11. 天坛棂星门(1910)
12.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1900)
13.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1905)
14. 颐和园云辉玉宇牌楼 (1910)
15. 雍和宫牌楼(1901)
16. 明十三陵陵门石牌坊(1909)
17. 克林德牌坊(1906)
18. 街道牌楼(1900)
19. 商铺店面牌楼(1887)
(9-3)街道和商铺
1. 哈德门大街(1876)
2. 哈德门大街(1909)
3. 骡马市大街 (1906)
4. 前门大街远景(1900)
5. 前门大街近景(1901)
6. 前门大街(1903)
7. 前门大街全景(1909)
8. 前门大街(1912)
9. 前门大街 (1921-1923)
10. 卢沟桥(1879)
11. 灯笼店(1843)
12. 通州街上的卖猫者和卖茶者(1843)
13. 街头拉洋片(1883)
14. 商铺门脸(1887)
15. 胡同里的商铺和民居(1895)
16. 街上见到的灵轿(1895)
17. 公使馆区街道(1900)
18. 街道上的闸杆(1900)
19. 隆福寺前的卖鸡毛掸者(1900)
20. 驯鸟人(1900)
21. 街道上的基督教男青年会(1901)
22. 商业街的牌楼(1902)
23. 商业胡同(1906)
24. 修鞋铺子及鞋匠(1917-1920)
25. 乞丐(1917-1920)
26. 等待粥厂施粥的乞丐(1917-1920)
27. 制作藤编制品的盲人(1917-1920)
28. 五四运动中大学生上街演讲(1919)
29. 北大学生在五四运动中上街演讲(1919)
(9-4)银行
1. 德华银行(1909)
2. 汇丰银行(1909)
3. 汇丰银行和西班牙公使馆大门(1924)
4. 华俄道胜银行(1909)
(9-5)教堂
1. 北堂(1900)
2. 北堂(1900年以前)
3. 北堂(1901-1902)
4. 北堂(1906)
5. 东堂(1930)
6. 南堂(1901)
7. 西堂(1930)
8. 北京教堂(1876)
9. 亚斯立教堂(1906)
10. 灯市口教堂(1917-1920)
11. 利玛窦和汤若望墓(1876)
(9-6)民俗器物
1. 八宝荷包(1935)
2. 春联(1935)
3. 鸽哨(1935)
4. 蝈蝈笼子(1935)
5. 门神(1935)
6. 蜜供(1935)
7. 木偶戏(1935)
8. 兔儿爷(1935)
9. 跑旱船(1935)
10. 五毒图(1935)
11. 走马灯(1935)

(9-7)京剧人物形象
1. 京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1876)
2. 京剧人物赵云形象(1921)
3. 京剧人物武松形象(1921)
4. 京剧中的侍婢形象(1921)
5. 京剧中着明代服装的妇女形象(1921)
6. 京剧中着满族服装的妇女形象(1921)
7. 京剧中明代宰相形象(1921)

十. 交通及运输工具(106)
(10-1)船
1. 圆明园湖中的大小船只(1812)
2. 通州运河中的船只(1817)
3. 北方商船和南方商船(1826)
4. 北京西城门外的船只(1843)
5. 颐和园玉带桥边的小木船(1865)
6. 北京客船(1895)
7. 北海大桥(金鳌玉蝀桥)边的小船(1901)
8. 颐和园昆明湖边的大船(1901)
9. 颐和园昆明湖中的带篷大船(1902)
(10-2)独轮车及其他木轮车运输工具
1. 皇宫运水木轮车(1812)
2. 挑担和推独轮车的小贩(1865)
3. 运送大理石的大型木轮车(1865)
4. 北京瓮城内的独轮车(1876)
5. 乘坐独轮车出行的北京人(1876)
6. 带帆独轮车(1884)
7. 北京茶叶店前的独轮车(1887)
8. 载了八位女客和一位幼儿的独轮车(1900)
9. 美国公理会北京驻地附近的独轮车(1901)
10. 北京鼓楼前推独轮车的小商贩(1910)
11. 北京牌楼前的独轮车(1912)
12. 西便门瓮城内的木轮车(1924)
13. 永定门护城河桥上木轮车队(1924)
14. 永定门瓮城内的木轮车(1924)
(10-3)火车
1. 大沽到北京铁路上的火车(1900)
2. 北京某火车站(1900)
3. 北京城墙外的铁路和火车(1901)
4. 北京城墙外的铁路和火车(1907)
5. 正阳门东车站货场(1909)
6. 北京城墙外的快速火车(1912)
7. 北京城墙外的铁路(1912)
(10-4)轿车
1. 装有凉蓬的北京轿车(1865)
2. 轿车的各种形态(1868)
3. 安定门外等活的轿车(1883)
4. 北京前门外的轿车(1876)
5. 轿车行驶在北京一条大街上(1887)
6. 张家口到北京山路上行进的骡驮轿(1892)
7. 北京轿车(1894)
8. 骡驮轿(1895)
9. 官员府第前的轿车(1895)
10. 北京城门外的轿车(1900)
11. 北京轿车图(1900)
12. 北京郊区张家湾旅店院内的轿车(1900)
13. 北京前门大街上的轿车(1900)(1)
14. 北京前门大街上的轿车(1900)(2)
15. 北京前门大街上的轿车(1900)(3)
16. 北京前门大街上的轿车(1909)(4)
17. 北京前门大街上的轿车(1912)(5)
18. 东交民巷西口“敷文”牌楼下的轿车(1900)
19. 美国公使康格的轿车(1900)
20. 天安门前的轿车(1900)
21. 北京轿车和印度雇佣兵(1901)
22. 北京城门外轿车(1901)
23. 北京私家轿车(1901)
24. 前门外的人流和轿车(1901)
25. 三头骡子牵引的轿车(1901)
26. 十三陵附近的骡轿(1901)
27. 北京街道上的轿车(1902)
28. 北京外城街道上的轿车(1903)
29. 奥匈帝国公使馆附近牌楼下的轿车(1902)
30. 前门城楼附近的轿车(1902)
31. 乘坐轿车出门的女性(1904)
32. 天安门金水桥前的轿车(1904)
33. 景山附近大街上的轿车(1911)
34. 装有凉篷的轿车(1912)
35. 经过北海附近金鳌牌坊的轿车(1914)
36. 北京郊区平原上的轿车(1923)
37. 过河的轿车(1923)
38. 左安门瓮城里的轿车(1924)
(10-5)轿子
1. 清代高官乘轿出行(1812)
2. 皇帝乘轿出行(1853)
3. 皇帝乘坐的轿子(1865)
4. 高官乘轿出行图(1876)
5. 用于抬慈禧太后灵柩的轿子(1887)
6. 慈禧光绪1902年回京队伍中公主乘坐的轿子(1902)
7. 慈禧光绪1902年回京队伍中光绪帝乘坐的轿子(1902)
8. 婚轿(1906)
9. 皇宫出殡队伍中的灵柩(1908)
10. 美国公使康格夫人乘坐的前往皇宫的轿子(1909)
11. 刚下轿的高官(1910)
(10-6)骆驼马帮
1. 北京天坛外的骆驼(1876)
2. 北京前门外的驼队(1887)
3. 北京南口长城下的驼队(1892)
4. 北京北城门外的骆驼(1900)
5. 北京城墙外休息的驼队(1900)
6. 进入城内的驼队(1901)
7. 北京城外休息的驼队(1902)
8. 北京街道上的马帮(1903)
9. 城墙下的驼队(1906)
10. 经过南口村街道的马帮(1907)
11. 经过前门外的驼队(1911)
12. 北京城外的驼队(1912)
13. 光绪帝出殡队伍中驮帐篷的骆驼队(1912)
14. 北京内城墙外的驼队(1912)
15. 冬日里经过右安门的驼队(1924)
16. 正在经过西便门箭楼门洞的驼队(1924)
17. 西便门外的骆驼(1924)
18. 内城北墙处休息的驼队(1924)
(10-7)骑驴骑马
1. 明十三陵甬道上的骑马者(1899)
2. 北京街道上的牵驴者(1900)
3. 北京牌坊前的骑驴者(1900)
4. 北京崇文门内大街上的骑行者(1902)
5. 慈禧光绪1902年回京队伍中的骑马官员(1902)
6. 北京钟楼旁骑驴者(1910)
7. 北京街道上的骑马者(1912)
8. 东便门箭楼城门里的牵驴者(1924)
9. 右安门外的牵驴人(1924)
10. 在东便门外休息的驴和牛(1924)
11. 西便门外道旁歇息的人车驴(1924)
(10-8)人力车
1. 乘坐人力车的外国士兵(1895)
2. 乘坐人力车的富人(1899)
3. 北京紫禁城东华门外的人力车(1910)
(10-9)汽车.
1. 停在北京意大利公使馆的汽车(1907)
2. 北京人饶有兴致地围观洋汽车(1907)
3. 意大利赛车队在郊外停车休息(1907)
4. 行进中的意大利赛车队(1907)
5. 意大利赛车经过北京附近的石桥(1907)
6. 人力推拉意大利赛车通过淹水的城门(1907)

展开全部

北大馆藏西文珍本中的老北京图像 作者简介

张红扬: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北大图书馆特藏部原主任。主编出版中英文文献整理类书籍三种,在中国、美国核心期刊及其他报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及文章三十余篇。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获得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邹新明: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近现代文献、近现代人物档案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编著有《烟雨楼台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西籍中的清代建筑图像》(合编)、《胡适藏书目录》、《胡适画传》、《胡适与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钢和泰未刊往来书信集》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