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洋镜:京华旧影
-
>
东洋镜:嵩山少林寺旧影
-
>
东洋镜:晚清杂观
-
>
关中木雕
-
>
国博日历2024年礼盒版
-
>
中国书法一本通
-
>
中国美术8000年
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5407922
- 条形码:9787575407922 ; 978-7-5754-0792-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 本书特色
权威可信,梵高生平研究zui详实、zui完整的梵高生平回顾。
博物馆策展人联手实力派插画师,给孩子zui好的视觉阅读体验。5张跨页老照片,11幅跨页彩色插画,17张城市地图,沉浸式观展阅读体验,全方位调动读者观感。——更艺术,不沉闷。
zui美、zui精致梵高传记,可作为礼品赠送家人好友。16开精装艺术画册,高清艺术作品,精美装帧。
世界知名艺术家,梵高不懈追求理想,勤奋、善良中透露的高贵人性永远能给孩子鼓励与启迪。
湛庐文化出品。
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 内容简介
重新归纳梵高生平,重磅典藏全-面介绍影响梵高走向卓越的家人、朋友和恋人们37岁人生,壮游20座欧洲城市东西方艺术交汇的璀璨19世纪,诞生了zui伟大的艺术家梵高17张地图×100幅梵高油画浪漫手绘全页插图,展开梵高非凡人生画卷这是一本令人着迷的梵高传记,由梵高博物馆官方出品,书中收录了大量油画、素描、历史照片、信件、地图,辅以灵动彩插,让读者跟随梵高的足迹,深入探索他一生从Z到A的旅程。少年梵高从荷兰南部的津德尔特(Zunzert,他的出生地)出发,在法国的奥维尔(Auvers-sur-Oise,他去世的地方)结束了人生*后的旅程。其间他穿过伦敦、布鲁塞尔、巴黎、阿姆斯特丹这些欧洲重镇,或徒步、或坐船,或乘火车、驿马车,37年间在20座城市工作生活、驻留游历。一路上给家人写了无数封信,以周围的世界为主题创作了数百幅素描和油画。生时籍籍无名的他,zui终被认为是世界zui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翻开这本书,作为艺术家和普通人的梵高曲折的一生,他的艰难个人探索和那个时代的世界如画卷般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
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 前言
引言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你可能见过他的作品,如《向日葵》和《星夜》。一提到他,每个人首先就会想到“他的耳朵!”或“那个不被世人理解的可怜画家!”
很少有人了解文森特完整的一生,而这正是本书要讲述的内容。本书将带你踏迹文森特从Z到A的人生之路:从荷兰南部的津德尔特镇(Zundert,他的出生地)到法国的奥维尔(Auvers-sur-Oise,他去世的地方)。我们将在荷兰、英国、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的各地停留。死亡就意味着文森特的故事终结了吗?不,绝对不是!很多人笃信文森特的生命仍在他的素描和油画之中延续着。
文森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他喜欢在乡间长时间地漫步,在陌生的村镇中穿梭,直到某一刻,他决定离开――前往另一个村子、另一个城镇、另一个国家。文森特凭借脚步、马车、船只,尤其是蒸汽火车,穿行了数千千米。在那个时代,蒸汽火车是极其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文森特出生的时候(1853年),欧洲的铁路还不完善,等到他成年,铁路早已四通八达。虽然当时火车的速度不超过每小时50千米,但已经相当快了!
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 目录
梵高的年龄 生活的城市(年份) 页码
0 津德尔特镇(1853—1864) 6
11 泽芬贝亨市(1864—1866) 10
13 蒂尔堡市(1866—1868)?  ? 11
16 海牙(1869—1873)? ? 12
20 伦敦(1873—1875)? ? 23
22 巴黎(1875—1876)? ? 31
23 英国(1876)? ? 33
24 多德雷赫特市(1877)? ? 35
24 阿姆斯特丹(1877—1878)?  39
25 ? 博里纳日(比利时,1878—1880) 47
27 布鲁塞尔(1880—1881)? ? 52
27 埃滕镇(1881)? ? 55
28 海牙(1881—1883)? ? 60
30 德伦特省(1883)? ? 69
30 纽南村(1883—1885)? ? 75
32 安特卫普(1885—1886)? ? 83
33 巴黎(1876—1888) ? ? 87
35 阿尔勒(1883—1885)? ? 106
36 圣雷米(1883—1885)? ? 125
37 奥维尔(1883—1885)? ? 137
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 相关资料
文森特留下的照片很少。这是唯一一张画家时期文森特的照片,拍摄地为阿尼埃尔,巴黎附近的一座村庄。每到周日,那里的塞纳河边就会坐着许多人。看着镜头的男人是文森特的朋友埃米尔·伯纳德,可惜,我们只能看到文森特的背影,看不到他的正脸。文森特不喜欢摄影,也许因为这样他才不喜欢拍照。他认为人像摄影是“死”的,而绘画人像充满生命力。用他的话说,绘画人像来自“画家的灵魂深处”,而机器是没有灵魂的。
后来,埃米尔以一种不同于照片和绘画的形式――语言,为他的朋友文森特创作了一幅肖像。埃米尔的描述如下:文森特有着一头红色短发,留着乱糟糟的山羊胡子,他的个子虽然不高,但胜在结实;他总是一个劲儿地抽着烟斗,也总是在画画;他的眼神凌厉,时刻在思索着;他的想法很有意思,梦想也很远大;侃侃而谈的时候,他就会挥动双手;文森特的缺点是很容易在谈话过程中与人发生争执,只要有人跟他的意见不一致,他就会生气。埃米尔认为文森特就是这样的性格。
画展
文森特终于在巴黎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就在他经常去的那家铃鼓咖啡馆(Le Tambourin)。他还和咖啡馆的老板娘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里(Agostina Segatori)开始约会。文森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在他为她画的肖像画中,你可以看到阿戈斯蒂娜的模样。她坐在铃鼓形状的桌边,椅子也是铃鼓的形状。仔细看,你会发现墙上挂着日本版画。老板娘准许文森特在墙上挂这些版画,他还在铃鼓咖啡馆展出了一系列花卉作品,希望有人能买下他的画。可是,文森特和阿戈斯蒂娜后来闹翻了,还没等他把画收走,整个咖啡馆连同他的画一起就都被转卖了。
巴黎
(1886-1888)
在巴黎
文森特一早就抵达了巴黎。他托人转交给提奥一张字条,约好二人12点在卢浮宫见。不过,我们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如约会面。随后的大约两年里,文森特都和提奥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所以那段时间他们没有信件往来。这实在可惜,因为在巴黎的这段时期,文森特的作品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要是能知道他当时在做什么、想什么,跟提奥聊了什么,见了哪些著名的画家,一定很有意思!
与提奥同住
文森特和提奥同住在蒙马特街区。文森特以前也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只不过当时他痴迷《圣经》,无暇出游。这一次,他开始了探险。蒙马特位于巴黎郊区的一座山上,山的一边有着许多的菜园和风车,另一边却随着巴黎城的不断扩大而建起了鳞次栉比的房屋和许多其他建筑。很多艺术家都住在这片区域。在蒙马特,除了颜料店和画廊,咖啡店和餐厅也随处可见。因此,这里有了许多可以入画的有趣主题。
文森特和提奥的公寓位于四楼,有一间很大的起居室和一间卧室。兄弟俩请了一位管家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文森特睡在走廊一处狭小的空间里。这间公寓最大的优点是能看到巴黎的景色,文森特曾多次以此作画。提奥曾说,他们的公寓视野开阔,从这里看到的天空不比站在海边沙丘上看到的景色逊色。
科尔蒙的画室
许多国外的艺术家都希望能在巴黎名画家的画室里学艺,文森特也不例外。他选择了费尔南·科尔蒙(Fernand Cormon)的画室,科尔蒙的画室里每天都有许多画家作画,大画家科尔蒙本人则每周来一次,给其他画家传授些技巧或提些建议。文森特坚持了三四个月,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了。他待不下去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并没能学到很多东西,他更愿意在提奥的家中作画。那是文森特最后一次参与一门课程。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独自一人的时候才能画得更好。“这可能是我的问题。”文森特坦言。
不过,文森特在科尔蒙的画室有非常重要的收获――朋友。他在那里遇到了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埃米尔·伯纳德(Emile Bernard)和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他们会相约在蒙马特的咖啡厅或餐厅整夜探讨艺术,他们为彼此画肖像,并互相交换作品。对未来,他们满怀雄心壮志。文森特很渴望与他们一起作画,要是真有一个地方能让他们一起作画就好了!
色彩
在巴黎,文森特第一次见到了法国画家的作画方式,他们使用的色彩与他惯用的色彩大相径庭。文森特过去使用的是荷兰艺术家所偏爱的深色色调,这种情况在巴黎发生了转变。文森特开始使用越来越多的颜色,画风也由暗转明。他也开始使用扫刷、点彩的技法,并灵活地运用薄涂和厚涂的方式。为了节省昂贵的颜料,他还利用不同颜色的羊毛球提前判断色彩的和谐程度。文森特在巴黎作画的主题比在荷兰、比利时两地更加丰富,他不再寻找穷人做模特,而是开始画各种五彩缤纷的花朵。花朵比模特便宜多了,需要画人像的时候,他也有办法:对着一面镜子,画镜中的自己。在巴黎期间,他创作了超过25幅自画像。如果将这些自画像一一排列,你就能发现他的作品变化惊人。
照片
文森特留下的照片很少。这是唯一一张画家时期文森特的照片,拍摄地为阿尼埃尔,巴黎附近的一座村庄。每到周日,那里的塞纳河边就会坐着许多人。看着镜头的男人是文森特的朋友埃米尔·伯纳德,可惜,我们只能看到文森特的背影,看不到他的正脸。文森特不喜欢摄影,也许因为这样他才不喜欢拍照。他认为人像摄影是“死”的,而绘画人像充满生命力。用他的话说,绘画人像来自“画家的灵魂深处”,而机器是没有灵魂的。
后来,埃米尔以一种不同于照片和绘画的形式――语言,为他的朋友文森特创作了一幅肖像。埃米尔的描述如下:文森特有着一头红色短发,留着乱糟糟的山羊胡子,他的个子虽然不高,但胜在结实;他总是一个劲儿地抽着烟斗,也总是在画画;他的眼神凌厉,时刻在思索着;他的想法很有意思,梦想也很远大;侃侃而谈的时候,他就会挥动双手;文森特的缺点是很容易在谈话过程中与人发生争执,只要有人跟他的意见不一致,他就会生气。埃米尔认为文森特就是这样的性格。
画展
文森特终于在巴黎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就在他经常去的那家铃鼓咖啡馆(Le Tambourin)。他还和咖啡馆的老板娘阿戈斯蒂娜·塞加托里(Agostina Segatori)开始约会。文森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在他为她画的肖像画中,你可以看到阿戈斯蒂娜的模样。她坐在铃鼓形状的桌边,椅子也是铃鼓的形状。仔细看,你会发现墙上挂着日本版画。老板娘准许文森特在墙上挂这些版画,他还在铃鼓咖啡馆展出了一系列花卉作品,希望有人能买下他的画。可是,文森特和阿戈斯蒂娜后来闹翻了,还没等他把画收走,整个咖啡馆连同他的画一起就都被转卖了。
文森特还在大碗汤木屋餐厅(Grand Bouillon Restaurant du Chalet)展出了一些画作。这是一次群展,除了文森特之外,还有其他画家的作品。文森特对这次展览十分满意,不是因为他卖出了作品,而是因为高更来看了展览。高更刚去过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在那里创作了多幅作品,高更邀请文森特去看看他的画作,于是,文森特便带着提奥一起去了。提奥当场就购买了高更的好几幅画,并放在画廊出售。文森特也对高更的作品很感兴趣,还很敬佩他,因为高更已经见识过他梦寐以求的梦想之地。他们决定互相交换作品,高更选择了文森特的两幅花卉——向日葵。
再别巴黎
对提奥来说,和文森特住在一起也有麻烦,因为文森特跟谁都能吵起来。终于,谁都不愿意再来他们家了,提奥忍不住给妹妹维勒米恩写信抱怨。有时候,提奥宁愿出去住,他在信中说自己感觉像是有两个不同的文森特:有时,文森特是他深爱的、擅长绘画的大哥;有时,他刻薄又自私,就像一个陌生人。对文森特来说,巴黎的生活也越来越煎熬了,他越来越讨厌这座繁忙的都市。没有画廊愿意卖他的画,餐厅的红酒很倒胃口,牛排又肥又腻。他向往梦想之地:有着绚丽版画的日本。但日本远隔重洋,权衡之后,文森特决定去法国的南部。听人说,那里的光线和色彩比巴黎更美。于是,和提奥共同生活两年之后,文森特重新开始了他的旅程。他把在巴黎期间创作的200多幅作品全部留给了提奥。一个寒冷的星期天清晨,文森特坐上火车,要去寻找心中的“日本”——尽管它就在法国。
追逐星星和向日葵的人:给孩子的梵高传 作者简介
尼恩克·德内坎普(Nienke Denekamp)
记者,作家。著有《高更地图集》等书。
勒内·范·布莱克(René van Blerk)
梵高博物馆资-深策展人。著名艺术史学家。
绘者:
吉尔特·格拉塔马(Geert Gratama)
儿童书籍插画师,平面设计师。1958年出生,在吕伐登长大,并在阿姆斯特丹的格里特·里特费尔德学院学习。曾为40余本儿童书籍绘制插画。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6.1¥39.8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19.6¥58 -
友妖经
¥19.4¥68 -
看名画的眼睛【I】(八品)
¥30.6¥58 -
禅密造像艺术精华:两宋至明清时期
¥23.4¥60 -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23.5¥75 -
漫画艺术史-从史前到文艺复兴
¥17.5¥55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内蒙古卷
¥192.5¥350.0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124.6¥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