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历史教育:主体在“知”“识”之间叙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732062
- 条形码:9787520732062 ; 978-7-5207-3206-2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历史教育:主体在“知”“识”之间叙事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从教3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章汇编,辑选了作者认为有价值的各类文章约70余篇,共分为八辑,内容丰富,既有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探讨,也有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思考。本书是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历史教育:主体在“知”“识”之间叙事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作者从教3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章汇编,辑选了作者认为有价值的各类文章约70余篇。书稿分为八辑:**辑,教育经纬,涉及教育史、教育与课程理论诸方面。第二辑,教学目标,涉及历史教学的目标指向与目标达成等方面。第三辑,教学内容,讨论教科书的内容研读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第四辑,教学策略,基于主体性教学目标,探询课堂教学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关注历史教学的课堂机理。第五辑,学业评价,探讨历史学业评价的指标、结构与技艺。第六辑,教学批评,呈现作者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兼顾对他人的课堂教学点评。第七辑,教师模样,从自我反思、跨科思维、他人观察三个维度勾勒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第八辑,业界风景,聚焦业内知名主流刊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举办的全国历史教育研讨会,呈现历史教育专家的思想与实践。
历史教育:主体在“知”“识”之间叙事 目录
**辑 教育经纬
两宋迄前清:“苏派教育”行走的历史启迪
近代江苏教育对苏派教育的照应和馈赠
生活教育论:一个值得反思的话题
刘百川的乡教溪流
主体性教育:演绎与实证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
开设价值观课程:人文社会学科教改新探索
调查报告:七八年级的学生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念
——小样本分析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构想
自主学习:回归学习常理的教学优化
在本土知识的视野里探讨农村的学习型学校建设
远离教育的功利与浮躁
——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考察报告
第二辑 教学目标
“课程”醒来:历史课程的定义、定性与定位
主体性目标引领下的中学历史知识教学
——20世纪90年代的自我建构
关注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生活
探寻中学历史教育的精神根柢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园地开始
略论历史教学的目标在于构建人的主体性
简述初中历史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达成
试论中国文化史的教学走向
第三辑 教学内容
试述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
重组历史教材 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历史
——有关历史学习的本体论思考
释普高统编历史教材的“统”
叙事的喜悦是新教科书的生命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的叙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独特价值与实施意义
科技史里的价值观目标和价值观目标下的科技史
——以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史的叙写为例
历史课程之“中华文化”的内容要求
给学生有温度的多面相的教学材料
——在江苏省扬州中学举办的名师工作室论坛上的讲演
时空隧道里的风景区
——来到历史教学内容面前
试述文艺史的教学图式
历史教育:主体在“知”“识”之间叙事 相关资料
江苏的官学兴盛于北宋庆历年间,并在文治政策的影响下持续发展,不过其教学内容基本随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变化。明朝以文教控制和八股取士构建了政府主导的教育体制。教育目标和内容整齐划一,应试教育炙热和思想专制,成为明朝官学教育的显著特征。各类学校都按朝廷要求,设置统一课目,施用统编教科书,执行明太祖制定的《学官考课法》。在各级官学中,生员要接受严格的考试,成绩分等且与科考资格挂钩,与教师的进退挂钩,罚训导、罚俸钱直至黜退。清前期,官学系统完备,官学教育与科举制度完全结合到一起,官学实际上已成为科举的附庸,而且教育内容的专制性也显而易见。生员学习科目众多,据《清稗类钞·著述类》辑录,清代“钦定”士子习读书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共约150种,还有时文和“圣谕”。生员的主要任务是考课,有月课、季考、岁试、科试,生员根据学业优劣按“六等黜陟法”升降。为了应试,官学教育很注重方法和技巧训练,苏州府学“科举制度之才能,其技术性在全国为最高”,它的科考功名又在江苏冠绝一时。江苏各地学宫所立卧碑文的规定,足可道破官学教育为朝廷“养士”的本真: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粮……主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
江苏的书院主要兴办于南宋,发展历程较为曲折,且徘徊于科举考试与学术研习之间,呈现“官”“民”杂糅的驳杂色彩。书院教育兴起之时,以讲授理学为主,对四书五经的阐释与宣讲所导致的高深,以及官学发展所带来的“入官学,应科举,求仕禄”的利诱,直接削弱了书院的社会基础,宋元之际及其元代,书院呈现阶段性衰退。直至明朝成化初年,沉寂了一百多年的书院才逐渐兴复,并在嘉靖时走向兴盛。但嘉靖至天启年间,又出现过四次禁毁书院的浩劫。清朝到康熙年间才对书院解禁,书院在乾嘉年间重新发展起来。
书院有相当一部分近似于官学。统治者通过赐田以掌握书院经济,通过赐书以掌握书院的教育内容,通过选派山长(书院主持者)、教师以掌握书院的领导权,甚至对书院采取直接支持并过问的态度。除注重学术义理的讲会式书院,多数书院是直接面对科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与州县学校的旨趣无异。宋代,讲授理学的书院尚是兼顾“举业”,明后期,诸多讲会式书院也不再以讲学为主,竞相与州县学校合作组织学生学习举业,书院几乎名存实亡。
江苏的官学兴盛于北宋庆历年间,并在文治政策的影响下持续发展,不过其教学内容基本随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变化。明朝以文教控制和八股取士构建了政府主导的教育体制。教育目标和内容整齐划一,应试教育炙热和思想专制,成为明朝官学教育的显著特征。各类学校都按朝廷要求,设置统一课目,施用统编教科书,执行明太祖制定的《学官考课法》。在各级官学中,生员要接受严格的考试,成绩分等且与科考资格挂钩,与教师的进退挂钩,罚训导、罚俸钱直至黜退。清前期,官学系统完备,官学教育与科举制度完全结合到一起,官学实际上已成为科举的附庸,而且教育内容的专制性也显而易见。生员学习科目众多,据《清稗类钞·著述类》辑录,清代“钦定”士子习读书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共约150种,还有时文和“圣谕”。生员的主要任务是考课,有月课、季考、岁试、科试,生员根据学业优劣按“六等黜陟法”升降。为了应试,官学教育很注重方法和技巧训练,苏州府学“科举制度之才能,其技术性在全国为最高”,它的科考功名又在江苏冠绝一时。江苏各地学宫所立卧碑文的规定,足可道破官学教育为朝廷“养士”的本真: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粮……主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
江苏的书院主要兴办于南宋,发展历程较为曲折,且徘徊于科举考试与学术研习之间,呈现“官”“民”杂糅的驳杂色彩。书院教育兴起之时,以讲授理学为主,对四书五经的阐释与宣讲所导致的高深,以及官学发展所带来的“入官学,应科举,求仕禄”的利诱,直接削弱了书院的社会基础,宋元之际及其元代,书院呈现阶段性衰退。直至明朝成化初年,沉寂了一百多年的书院才逐渐兴复,并在嘉靖时走向兴盛。但嘉靖至天启年间,又出现过四次禁毁书院的浩劫。清朝到康熙年间才对书院解禁,书院在乾嘉年间重新发展起来。
书院有相当一部分近似于官学。统治者通过赐田以掌握书院经济,通过赐书以掌握书院的教育内容,通过选派山长(书院主持者)、教师以掌握书院的领导权,甚至对书院采取直接支持并过问的态度。除注重学术义理的讲会式书院,多数书院是直接面对科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与州县学校的旨趣无异。宋代,讲授理学的书院尚是兼顾“举业”,明后期,诸多讲会式书院也不再以讲学为主,竞相与州县学校合作组织学生学习举业,书院几乎名存实亡。
然而,书院终究不同于官学,特别是讲会式书院。作为讲会式书院之突出代表的东林书院,始创于北宋理学家杨时。明朝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重建后,“远近明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因抱道忤时而隐居林野的士大夫“闻风向附”,东林书院“学舍至不能容”。据《东林会约》,书院承接程朱理学,密切关注社会政治,把讲学活动与救治时弊结合起来。东林书院发展成为江南教育、学术和议政中心,成为深度卷入社会政治的“清议”之地。清代乾嘉年间,江宁钟山书院、惜阴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扬州梅花书院、安定书院等为数不多的讲会式书院,是江苏书院的精品。它们以“博习经史词章”的学术研究为主,不以制义(八股文)为重。它们由一批经学大师主持,大张汉学旗帜,既与专习帖括时文的书院有别,也与高谈宋明理学的书院异趣。《钟山书院规约》可证:先励志,务立品,勤学业,穷经学,通史学,论古文源流,论诗赋派别,论制义得失。这些书院如柳诒徵在《江苏书院志初稿》中所说“多名师,其所造就者尤有可称”。
历史教育:主体在“知”“识”之间叙事 作者简介
束鹏芳,江苏省大港中学教师,江苏省第八批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荣获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专家委员等称号。受聘担任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
国培计划专家库入库专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特聘研究生论文质量监测专家,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理事。著有《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新编历史教学论》等著作。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75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36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互联网+”竞赛基础训练教程
¥28.4¥49.9 -
中国人的教养
¥11.3¥38 -
梦山书系:一线带班
¥22.7¥35 -
学术方法
¥9.1¥30
民政工作文选
¥16.4¥48.0(精)中国当代美术全集(花鸟卷1)
¥114.0¥380.0御笔写经-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编-16
¥494.0¥760.0真名士,自风流——汤一介引读〈世说新语〉
¥26.0¥52.0花花手绘首尔游学:给喜欢韩国的你
¥21.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