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中国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国如何秘密统治日本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四卷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南亚区域合作研究:基于国家身份认知理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506308
- 条形码:9787519506308 ; 978-7-5195-0630-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亚区域合作研究:基于国家身份认知理论 内容简介
南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其根源在于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难以消解的障碍与问题。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和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国家身份是观察南亚区域合作中阻碍问题的关键因素。本书试图从影响国家对外行为的背景因素—国家身份入手,结合南亚地区特殊的区域权力结构,并从印度在南亚的身份地位出发,以国家身份认知为视角,分析南亚各国在区域合作上的国家行为与决策,探讨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阻力与问题。
南亚区域合作研究:基于国家身份认知理论 目录
导言(1)
**章区域主义的理论探索
**节关于区域的相关概念(20)
第二节区域主义理论的演进(25)
第三节南亚区域主义的产生(29)
第二章构建新框架: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下的国家
身份认知
**节不对称理论概述(39)
第二节国家身份认知与对外行为(42)
第三节印度国家身份与南亚国家认知(51)
第三章南亚区域合作的历史演进
**节南亚区域合作发展阶段(58)
第二节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建制(65)
第三节南亚区域合作总体成效(70)
第四章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因素
**节南亚国家间的不对称关系(76)
第二节制度供给与制度化联系程度(89)
第三节合作意识与信任基础(91)
第五章国家身份认知影响下的南亚区域合作组织
**节南盟的曲折之路(94)
第二节充满活力的环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经济合作
倡议(97)
第三节区域合作组织中国家主导力的生成模型(102)
第四节南亚区域合作组织中印度的主导性影响(107)
第六章南亚区域合作展望
**节南亚区域合作发展趋势(115)
第二节中国与南亚区域合作态势(123)
第三节共建“一带一路”与南亚区域合作(135)
结语(142)
参考文献(147)
南亚区域合作研究:基于国家身份认知理论 相关资料
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地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南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其根源在于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难以消解的障碍与问题。本书认为,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和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国家身份是观察南亚区域合作中问题的关键因素。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无论是在国家人口、领土面积、宗教影响,还是在以经济、军事、能源等为代表的国家实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使其获得在南亚的中心地位以及相应的国家身份。在此地区背景下,加之内嵌于印度国家基因中的“印度中心观”,使得南亚国家间的交往几乎是以印度为主导和核心而展开的,长此以往逐渐形塑了以印度为中心的不对称的南亚国家间关系,建构着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这种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会使南亚国家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失衡,引发区域强国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之间的不对等关注。不对等关注的内容与对象来源于行为体的国家身份,对国家身份的认知则是形成不对等关注的关键动作。在不对称权力结构关系中,行为体通过对彼此国家身份的认知,一方面使弱国感知到国家间实力差距带来的威慑力,而过度关注强国的国家行为;另一方面使强国趋于加强权力护持,而忽视弱国的国家利益,由此形成不对等关注。由于南亚一些国家都有过被印度干涉的历史记忆,它们往往过度关注和担心印度地区国家身份下的对外行为,而印度执着于其国家实力与地区身份的固持,常常忽视南亚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在国家身份认知不断刷新与形成中,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间的不对等关注也随之扩大,深刻影响着南亚区域合作的安全基础。一方面,印度忽视南亚其他国家利益而引发其不满情绪,导致南亚地区安全问题凸显;另一方面,南亚其他国家畏惧印度国家身份而被迫依赖印度以求发展,造成南亚各国安全需求不对称。双重压力下出现的南亚地区安全困境对南亚区域合作产生着根本影响。对于南亚来讲,印度的国家身份是影响南亚国家对外行为的重要因素。国家身份作为影响国家行为的背景性因素,其对于国家的对外行为具有驱动作用。身份认知与对外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在于国家身份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内在驱动。在南亚,印度的国家身份不仅对印度本身的国家行为产生着驱动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南亚其他国家的对外行为。由于区域合作是区域内国家对外行为集体作用的结果,因此,本书试图从影响国家对外行为的背景因素——国家身份入手,结合南亚地区特殊的地区权力结构,并从印度在南亚的身份地位出发,以国家身份认知为视角,分析南亚各国在区域合作上的国家行为与决策,探讨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阻力与问题。一、研究问题与意义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下,南亚各国包括印度在内对印度国家身份的认知如何影响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一)研究背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区域开始新一轮整合。区域主义再次兴起,以经济维度的合作先行带动其他维度的深化合作是新区域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然而,区别于其他地区发展区域主义的合作动机,南亚区域主义发展的原始动力来自于南亚其他国家的安全关切,这主要是由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所决定的。在这种结构下,南亚地区内部形成了两种国家身份之间的力量博弈——区域强国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为了制衡印度国家身份下的地区强权,南亚其他国家联合将印度拉到同一个合作机制当中,以约束印度的地区国家身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下简称“南盟”)便由此建立。对于成立南盟,印度已经意识到南亚其他国家的原始动机,起初态度十分冷淡,但基于国家发展的利益考量,印度需要改善与南亚邻国的关系以维护良好的国家周边环境。于是,印度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到南盟的建设之中。然而以制约为目的的合作必然会导致组织内成员力量的对立与分散。在南盟组织框架下,印度的地区国家身份不仅没有被制约,反而成为南盟脆弱性和风险性的根源。而在组织框架外,印度的国家身份则成为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间问题与矛盾的主要症结。印巴矛盾是南亚地区突出的国家间矛盾,它关系着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影响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障碍。印巴矛盾是英国殖民主义在南亚留下的“遗产”,两国在民族、宗教以及克什米尔地区等问题上存在争端。导致印巴长期处于冲突与对峙的状态,从身份认知的角度看,原因在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对彼此的国……
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地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南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其根源在于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难以消解的障碍与问题。本书认为,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和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国家身份是观察南亚区域合作中问题的关键因素。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无论是在国家人口、领土面积、宗教影响,还是在以经济、军事、能源等为代表的国家实力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使其获得在南亚的中心地位以及相应的国家身份。在此地区背景下,加之内嵌于印度国家基因中的“印度中心观”,使得南亚国家间的交往几乎是以印度为主导和核心而展开的,长此以往逐渐形塑了以印度为中心的不对称的南亚国家间关系,建构着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这种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会使南亚国家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失衡,引发区域强国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之间的不对等关注。不对等关注的内容与对象来源于行为体的国家身份,对国家身份的认知则是形成不对等关注的关键动作。在不对称权力结构关系中,行为体通过对彼此国家身份的认知,一方面使弱国感知到国家间实力差距带来的威慑力,而过度关注强国的国家行为;另一方面使强国趋于加强权力护持,而忽视弱国的国家利益,由此形成不对等关注。由于南亚一些国家都有过被印度干涉的历史记忆,它们往往过度关注和担心印度地区国家身份下的对外行为,而印度执着于其国家实力与地区身份的固持,常常忽视南亚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在国家身份认知不断刷新与形成中,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间的不对等关注也随之扩大,深刻影响着南亚区域合作的安全基础。一方面,印度忽视南亚其他国家利益而引发其不满情绪,导致南亚地区安全问题凸显;另一方面,南亚其他国家畏惧印度国家身份而被迫依赖印度以求发展,造成南亚各国安全需求不对称。双重压力下出现的南亚地区安全困境对南亚区域合作产生着根本影响。对于南亚来讲,印度的国家身份是影响南亚国家对外行为的重要因素。国家身份作为影响国家行为的背景性因素,其对于国家的对外行为具有驱动作用。身份认知与对外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在于国家身份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内在驱动。在南亚,印度的国家身份不仅对印度本身的国家行为产生着驱动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南亚其他国家的对外行为。由于区域合作是区域内国家对外行为集体作用的结果,因此,本书试图从影响国家对外行为的背景因素——国家身份入手,结合南亚地区特殊的地区权力结构,并从印度在南亚的身份地位出发,以国家身份认知为视角,分析南亚各国在区域合作上的国家行为与决策,探讨南亚区域合作发展中的阻力与问题。一、研究问题与意义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下,南亚各国包括印度在内对印度国家身份的认知如何影响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一)研究背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区域开始新一轮整合。区域主义再次兴起,以经济维度的合作先行带动其他维度的深化合作是新区域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然而,区别于其他地区发展区域主义的合作动机,南亚区域主义发展的原始动力来自于南亚其他国家的安全关切,这主要是由南亚不对称区域权力结构所决定的。在这种结构下,南亚地区内部形成了两种国家身份之间的力量博弈——区域强国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为了制衡印度国家身份下的地区强权,南亚其他国家联合将印度拉到同一个合作机制当中,以约束印度的地区国家身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下简称“南盟”)便由此建立。对于成立南盟,印度已经意识到南亚其他国家的原始动机,起初态度十分冷淡,但基于国家发展的利益考量,印度需要改善与南亚邻国的关系以维护良好的国家周边环境。于是,印度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到南盟的建设之中。然而以制约为目的的合作必然会导致组织内成员力量的对立与分散。在南盟组织框架下,印度的地区国家身份不仅没有被制约,反而成为南盟脆弱性和风险性的根源。而在组织框架外,印度的国家身份则成为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间问题与矛盾的主要症结。印巴矛盾是南亚地区突出的国家间矛盾,它关系着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影响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障碍。印巴矛盾是英国殖民主义在南亚留下的“遗产”,两国在民族、宗教以及克什米尔地区等问题上存在争端。导致印巴长期处于冲突与对峙的状态,从身份认知的角度看,原因在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对彼此的国……
南亚区域合作研究:基于国家身份认知理论 作者简介
邱实,法学博士(国际关系专业)学位,现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全球化与南亚国际关系、“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治理等相关研究。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经济网络构建研究》、教育b国际司区域与国别研究课题《联合国改革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论文发表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亚东南亚研究》《国际研究参考》等期刊。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8.7¥24.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龙与鹰-中美政治的文化比较
¥10.1¥28 -
陌生人的需要
¥13.5¥45 -
西方妇女史
¥60.9¥74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39.9¥58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 -
地理与世界霸权
¥27.9¥56
佩珀尔幻象
¥40.0¥65.0三岛由纪夫:潮骚
¥26.8¥59.9离觞
¥18.7¥52.0天乌乌——杨鸿年合唱精品(活页)
¥24.1¥30.0跟着徐渭泼墨花卉
¥72.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