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

包邮 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刘宏钊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12-01
开本: 其他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90.0(7.5折) 定价  ¥1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086288
  • 条形码:9787513086288 ; 978-7-5130-8628-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生态扶贫的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法治维度,深入探讨了我国生态扶贫的核心理念与理论体系,详细解析了生态扶贫法治化的正当性基础及法律需求;在考察和总结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显著成效、典型经验及脱贫后的返贫风险基础上,全面检视了生态扶贫法律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法律制度构建及优化的进路,以更好地推动脱贫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进而为生态扶贫转向生态振兴、迈向生态富民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 前言

前言
2021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大的脱贫攻坚战”。2023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本书为了弥补时效性这一缺憾,且及时回应“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深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的形成逻辑和实践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扶贫的返贫风险防范及其制度选择,以及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扶贫转向生态振兴,迈向生态富民的逻辑理路及其法治需求的前瞻性问题。

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 目录

目录
**章导论
**节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既有研究的梳理与评述
一、国外研究的梳理与评述
二、国内研究的梳理与评述
第二章生态扶贫的理论阐释及制度基础
**节生态扶贫及其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生态贫困
二、生态反贫困
三、绿色减贫
四、生态扶贫
第二节生态扶贫实施的理论基础
一、“两山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精准扶贫理论
第三节生态扶贫的法律关系及法治需求
一、生态扶贫的法律关系解析
二、生态扶贫法治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
三、生态扶贫法治化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西部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节贵州省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贵州省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概况
二、贵州省生态扶贫的思路和途径
三、贵州省生态扶贫的模式、成效及经验
第二节云南省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云南省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概况
二、云南省生态扶贫的思路和途径
三、云南省生态扶贫的模式、成效及经验
第三节四川省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四川省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概况
二、四川省生态扶贫的思路和途径
三、四川省生态扶贫的模式、成效及经验
第四节重庆市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重庆市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概况
二、重庆市生态扶贫的思路和途径
三、重庆市生态扶贫的模式、成效及经验
第五节陕西省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陕西省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概况
二、陕西省生态扶贫的思路和途径
三、陕西省生态扶贫的模式、成效及经验
第六节甘肃省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甘肃省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概况
二、甘肃省生态扶贫的思路和途径
三、甘肃省生态扶贫的模式、成效及经验
第七节青海省生态扶贫的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青海省生态环境与贫困的概况
二、青海省生态扶贫的思路和途径
三、青海省生态扶贫的模式、成效及经验
第八节五个自治区的生态扶贫实践模式及典型经验
一、生态扶贫的实践及成效
二、生态扶贫的典型经验
第四章生态扶贫的法律制度形成及检视
**节生态扶贫的政策演进及其制度逻辑
一、生态扶贫的准备阶段(1994—2000年)
二、生态扶贫的发展与实施阶段(2001—2020年)
三、生态扶贫成果的巩固拓展阶段(2021年至今)
第二节生态扶贫的返贫风险及其制度防范
一、“后扶贫时代”下生态扶贫的返贫风险类型及挑战
二、生态扶贫的返贫风险防控制度选择
第三节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的现状检视
一、法律、行政法规中关于生态扶贫的规定
二、中央政策性文件及国务院部门规章中关于生态扶贫的规定
三、西部地区有关生态扶贫的规定
第四节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的缺陷及不足
一、生态扶贫的立法供给不足
二、生态扶贫的法治实施体系不够健全
三、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扶贫的机制欠缺
四、环境保护与扶贫的制度衔接不畅
五、贫困主体的生态意识和法治素养不高
第五章西部生态扶贫的法律制度构建及优化
**节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的理念重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关键
五、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公平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二节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扶贫的法治规范体系
二、生态扶贫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生态补偿制度体系
四、一体化的生态反贫困制度体系
五、生态扶贫考核与监督制度体系
第三节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的实现机制
一、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扶贫的保障机制
二、自然资源资产收益扶持机制
三、环保与扶贫的制度衔接与整合机制
四、贫困主体的法治素养提升机制
五、生态扶贫的资金保障机制
第六章西部生态扶贫转向的逻辑理路
**节生态扶贫转向生态振兴、生态富民的逻辑理路
一、生态扶贫的价值转向:共同富裕
二、生态扶贫转向生态振兴、生态富民的逻辑
第二节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的制度衔接
一、生态振兴的内涵解读
二、生态扶贫转向生态振兴的现实基础
三、生态扶贫转向生态振兴的政策取向
四、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的法治保障
第三节生态振兴与生态富民的制度因应
一、生态富民的内涵解读
二、生态振兴与生态富民的关系
三、生态振兴迈向生态富民的挑战
四、生态振兴迈向生态富民的实现基础
五、陕西省商洛市生态富民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六、生态富民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构想
参考文献
附录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后记

展开全部

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

刘宏钊,法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资源法学、行政法学及法社会学。 现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西部开发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无废城市”建设咨询服务专家,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咨询专家,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人民法院审判咨询专家,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案件质量评审专家等。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的法律规制研究》;主持并完成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一般项目《西部生态扶贫法律制度研究》等省部级课题4项。在《中国科技论坛》《科技管理研究》《中国园林》等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6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