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货币大历史:金融霸权与大国兴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钧作品图录
-
>
《藏书报》2021合订本
-
>
(精)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范硕:书法卷+绘画卷(全2卷)
-
>
(喷绘楼阁版)女主临朝:武则天的权力之路
-
>
书里掉出来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册
-
>
奇思妙想创意玩具书(精装4册)
夏与冬的奏鸣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359535
- 条形码:9787513359535 ; 978-7-5133-5953-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夏与冬的奏鸣曲 本书特色
推理作家协会奖 本格推理大奖 获奖作家
偶像,孤岛,信仰,崩坏
用文字描述颠覆与重建 让读者完成剧情与真相
夏与冬的奏鸣曲 内容简介
少女和音曾与一众追随者一起在孤岛上生活。在这里她被奉为神,岛和岛上的建筑都以她命名,信徒们还为她拍摄了一部电影,名为《春与秋的奏鸣曲》。然而好景不长,少女突然消失,信徒们黯然离岛。
二十年后众人重回小岛,另有两名局外人作为记者加入,将报道这次聚会。这场纪念之旅的平和气氛在晚餐时被彻底打破,之后冲突逐渐升级,伴随着夏日飞雪,记忆残片如海浪般袭来,*终谁能生还……
夏与冬的奏鸣曲 相关资料
0
长长的葬礼布幔。
从远处围来,又伸向遥远的前方。布幔挂在笔直向前的石阶两侧,仿佛指明了这世界的唯一通道,吸引着人们走向分辨不出远近的终点。
布幔外侧,乔木林立。浓绿的乔木枝叶肆意生长,很是繁茂。树干上停着的褐色油蝉,正奏出沙哑低沉的和声。雨过乍晴,石阶还带着晨露的湿润。低洼处残留的清水,映射着从云间洒下的阳光。那点点闪光仿佛被棱镜折射成了七彩光束,与乔木枝叶的浓绿以及水汽的蒸腾遥相呼应,刺痛了人的眼睛。
表面刻成斜方格形状的石阶小道很快就到了尽头,眼前出现一座背靠深山的大宅。大宅正门的上方中央凸起,两侧如同仙鹤的双翅向左右伸展,那气势给人感觉宅主应为地方名流。黑白布幔在此处也转向两边继续延伸,好似在仿效宅门的形状一般。
入口处的格子门正中央嵌着一枚菱形家徽,门上挂着面朝里的布帘。往里走去,用墨汁写在日本纸上的“忌中”①二字尤为刺眼。
——屋内是取下隔扇后两间合一的大房间。诵经声中,身穿丧服的宾客正静悄悄地传递着玛瑙色香炉。大家神态各异,有人面无表情地默默上香,有人一只手拭着眼角,一只手捏着线香,有人则拼命忍着不哭出声……屋内香气缭绕,仿佛几种特别的香薰交织在一起后沉淀了下来,整个灵堂笼罩在令人沉重的烟雾之中。
祭坛覆盖着白色丝绸,设了五层,上面有牌位、灯笼、烛台、菊花……正中央安放着死者遗像——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顶部悬挂着黑色缎带。照片中的面孔还很年轻,二十岁上下的模样,笑容灿烂,双唇微启,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死者或许做梦也不曾想到会有今天。
祭坛前坐着一对中年夫妇,貌似是死者的父母。只见母亲弓着背,似乎悲痛难忍,此刻正用丝绸手帕捂脸啜泣。伴随着压抑的哭声,她的双肩、背部,甚至整个身体都在微微颤抖。抑制不住的啜泣声传到后排,加重了出席葬礼者对故人的怀念。
前来吊唁的人脚步沉重且缓慢,捻动佛珠的声音让人想起冥河河滩上堆石头的情景。①昏暗烛光映射下的遗像主人虽不至于年幼到去堆石头,但人生也未免太过短暂。
死者父亲黑眼圈很重,虽然努力保持着严肃的表情,十指却紧紧抠着大腿。从翘起的指尖来看,他似乎已无法承受更大的压力。
死者母亲身边端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此刻她正不安地攥着母亲的衣襟,时不时打量一下周围,一脸茫然。女孩长着一对黄色眼眸,目光迷离惶恐。不知何时她才能明白此情此景的真正含义。
0
长长的葬礼布幔。
从远处围来,又伸向遥远的前方。布幔挂在笔直向前的石阶两侧,仿佛指明了这世界的唯一通道,吸引着人们走向分辨不出远近的终点。
布幔外侧,乔木林立。浓绿的乔木枝叶肆意生长,很是繁茂。树干上停着的褐色油蝉,正奏出沙哑低沉的和声。雨过乍晴,石阶还带着晨露的湿润。低洼处残留的清水,映射着从云间洒下的阳光。那点点闪光仿佛被棱镜折射成了七彩光束,与乔木枝叶的浓绿以及水汽的蒸腾遥相呼应,刺痛了人的眼睛。
表面刻成斜方格形状的石阶小道很快就到了尽头,眼前出现一座背靠深山的大宅。大宅正门的上方中央凸起,两侧如同仙鹤的双翅向左右伸展,那气势给人感觉宅主应为地方名流。黑白布幔在此处也转向两边继续延伸,好似在仿效宅门的形状一般。
入口处的格子门正中央嵌着一枚菱形家徽,门上挂着面朝里的布帘。往里走去,用墨汁写在日本纸上的“忌中”①二字尤为刺眼。
——屋内是取下隔扇后两间合一的大房间。诵经声中,身穿丧服的宾客正静悄悄地传递着玛瑙色香炉。大家神态各异,有人面无表情地默默上香,有人一只手拭着眼角,一只手捏着线香,有人则拼命忍着不哭出声……屋内香气缭绕,仿佛几种特别的香薰交织在一起后沉淀了下来,整个灵堂笼罩在令人沉重的烟雾之中。
祭坛覆盖着白色丝绸,设了五层,上面有牌位、灯笼、烛台、菊花……正中央安放着死者遗像——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顶部悬挂着黑色缎带。照片中的面孔还很年轻,二十岁上下的模样,笑容灿烂,双唇微启,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死者或许做梦也不曾想到会有今天。
祭坛前坐着一对中年夫妇,貌似是死者的父母。只见母亲弓着背,似乎悲痛难忍,此刻正用丝绸手帕捂脸啜泣。伴随着压抑的哭声,她的双肩、背部,甚至整个身体都在微微颤抖。抑制不住的啜泣声传到后排,加重了出席葬礼者对故人的怀念。
前来吊唁的人脚步沉重且缓慢,捻动佛珠的声音让人想起冥河河滩上堆石头的情景。①昏暗烛光映射下的遗像主人虽不至于年幼到去堆石头,但人生也未免太过短暂。
死者父亲黑眼圈很重,虽然努力保持着严肃的表情,十指却紧紧抠着大腿。从翘起的指尖来看,他似乎已无法承受更大的压力。
死者母亲身边端坐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此刻她正不安地攥着母亲的衣襟,时不时打量一下周围,一脸茫然。女孩长着一对黄色眼眸,目光迷离惶恐。不知何时她才能明白此情此景的真正含义。
烈日炎炎,远处的油蝉依旧聒噪地鸣叫着。时值盛夏,唯有这间房吹进了与季节相悖的冷风。或许是山风吧,才会如此冰冷无情。风车随风疯狂转动,转出了螺旋状的轮回棱线,仿佛故人的灵魂在缓缓升空,却无法慰藉亲人内心的悲痛。
葬礼一结束,身着白衣的遗体周围便被装饰上了白色的鲜花,有百合、菊花、女郎花和桔梗。自古以来,这些花专门装点葬礼,虽然美丽,却给灵堂平添了些许寂寥与哀愁。几位亲友在告别遗体时碰落了一些花瓣。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棺柩便被钉上了。咚、咚、咚……随着一根根钉子被敲入棺木,死者父母的表情也愈加痛苦。母亲已强忍不住呜咽,面部因悲伤而扭曲变形。身穿丧服的小女孩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幕,眼眸里满是纯真。
不知何时,石阶小路已干。送葬队伍在一盏灯笼的指引下整齐有序地前行。草鞋、木屐和皮鞋踩踏出的嘈杂脚步声打破了森林里世外桃源般的寂静。将世界分出内外的布幔此刻纵横交错,犹如莫比乌斯环一般扭在了一起。
死者的黑白遗像被高高举起,正对着前方。照片中的他唇角上扬,目中含笑,皓齿微露,仿佛在歌颂已确定无疑的美好未来。此时母亲正靠着父亲的肩头,在檐下目送送葬队伍离开。那个黄色眼眸的小女孩则一脸不安地抱着牌位,低头走在棺柩的前方。
这是通向墓地的唯一道路。大家都低着头默默前行,面无表情,好似戴着能面①一般。
只有花篮中的鲜花在风中摇曳生姿,与送葬队伍的庄严肃穆形成鲜明的对比。
夏与冬的奏鸣曲 作者简介
【作者】麻耶雄嵩 Maya Yutaka
日本推理作家。一九六九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上野市,在京都大学就读时参加了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一九九一年发表长篇小说《有翼之暗》,正式出道。二〇一一年的作品《独眼少女》成为推理作家协会奖和本格推理大奖双料冠军,二〇一五年凭借《再见神明》再次获得本格推理大奖。
麻耶的作品特点鲜明,人物略显神经质,故事充满颠覆性,甚至会给读者带来崩坏感。他以这种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大批读者,作品不断引发讨论。另有代表作《夏与冬的奏鸣曲》《贵族侦探》等。
吴春燕 译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翻译作品有《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白井》、《营缮师怪异谭》、《铃芽之旅》、《塔与重力》等。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孤独感
¥12.9¥3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精神内耗
¥12.9¥30 -
孩子、家庭和外部世界
¥17.8¥56 -
北魏政治史(二)
¥26.2¥70 -
北魏政治史(四)
¥24.4¥65 -
北魏政治史(八)
¥20.8¥55
七色阳光绘本故事;神秘的信函
¥9.5¥19.8国学精粹珍藏版;草根谭(全四卷)
¥58.1¥168.0(精装)聊斋志异 选
¥28.8¥58.0国学精粹珍藏版:四书五经(全四册)
¥67.7¥278.0故事大王-珍藏版
¥9.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