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

包邮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本类榜单:考试销量榜
中 图 价:¥9.2(3.8折) 定价  ¥2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3201831
  • 条形码:9787523201831 ; 978-7-5232-0183-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 本书特色

《中公版·202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中学》浓缩了综合素质(中学)及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的常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抓住考试重点和难点,直击核心考点。具体来说本书有如下特色:
一、紧扣考情,突出重点。本书以考情为依据,总结了考试的高频考点,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抓住重点。
二、体系健全,直击考点。本书设置了“记忆口诀”和“中公院长叮嘱”等栏目,为考生呈现考查方向及命题趋势,力求帮助考生巩固相关知识要点。
三、考点精炼,便于记忆。本书针对考生需求,用颜色及手写字体标注重点,精练地讲述了每个考点,方便考生记忆。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中学》分为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内容包括职业理念、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能力、文化素养。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 目录

目录
科目一综合素质
**章职业理念2
第二章法律法规9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37
第四章基本能力39
第五章文化素养44
附录主观题作答指导58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60
第二章中学课程70
第三章中学教学73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79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91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97
第七章中学德育99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06
附录1辨析题作答指导112
附录2材料分析题作答指导113
附录3简答题必背114

展开全部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院长笔记 相关资料

科目一综合素质
一、考试题型分布
题型 题量 每题分值 总分 合计
单项选择题 29 2 58 150
材料分析题 3 14 42
写作题 1 50 50
二、试卷结构
模块 分值比例 题型
职业理念 15%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法律法规 10%
教师职业道德 15%
文化素养 12%
基本能力 48%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2022下·材料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科目一综合素质
一、考试题型分布
题型 题量 每题分值 总分 合计
单项选择题 29 2 58 150
材料分析题 3 14 42
写作题 1 50 50
二、试卷结构
模块 分值比例 题型
职业理念 15%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法律法规 10%
教师职业道德 15%
文化素养 12%
基本能力 48%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2022下·材料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内容 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都受教育、每个人都得到发展【做题关键词:对学生一视同仁、教育公正】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3下/
2022上·单选】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做题关键词:开设兴趣班】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做题关键词:分层施教】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022上/
2021上·单选】 激发求知欲、保护好奇心、鼓励新的观点【做题关键词:举办创新大赛、激发学生想象力】
中公院长叮嘱
“运用教育观分析教师的行为”的材料分析题,要结合“素质教育”与“教学观”两个知识点作答。
二、教学观
(续表)
内容 内涵
内容 内涵
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021下·单选】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做题关键词:教师单一讲授缺少互动;学生自主讨论】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做题关键词:只注重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过程【做题关键词:关注学生解题过程;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做题关键词:只关注成绩,忽视学生情绪;快乐学习】
中公院长叮嘱
通过“做题关键词”去理解教学观的内涵。注意区分“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关注人”。
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做题关键词:只注重双基目标,忽略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各科课时保持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选择性(设置选修课程)。【做题关键词:均衡为比例均衡,不可更换为平均】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做题关键词: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特点是繁难偏旧】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评价的激励功能;主体多元化;指标多元化;标准差异化;方法多样化;过程动态化。【做题关键词:教师只注重自己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只看重某一科成绩或者只看重结果】
中公院长叮嘱
1.单选题备考。
2.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评、互评;家长、学生、老师多主体参与;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既评价学生的成绩,也评价学生的品德、特长;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量化评价、质性评价;
评价过程的动态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
第二节学生观
学生观的内涵【2022上/2021上·材料分析】
知识点 具体内容
学生是发展的人【2022下·单选】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023下/2023上·单选】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做题关键词:表扬激励学生、挖掘潜能;不能认为学习不好以后也没发展】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2021上·单选】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做题关键词: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优点,因材施教】
学生是具有
独立意义的人【2021下·单选】 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做题关键词:尊重学生、不能用教师的权威压迫学生】
中公院长叮嘱
材料分析题的考查要点:
学生是发展的人——材料中会体现学生犯错、学生有缺点,教师不放弃。
学生是独特的人——材料中会体现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教师因材施教。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材料中会体现学生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不施压。
第三节教师观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2023下/2023上/2021下·材料分析】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2023上/2021下/2021上·单选】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做题关键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做题关键词:查阅资料,自制课程小册子,开发与设计新课】【2022下/2021下·单选】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做题关键词:参加学术研究、发表论文、进行行动研究】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做题关键词:老师鼓励、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区活动等】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学生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做题关键词:尊重学生个人的特点;发现学生的优点】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做题关键词: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探究新的想法和意见】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做题关键词:经常自我反思,寻找更为合适的方法;自我提问“自己是否做错”】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做题关键词:主动分享教学经验,“传帮带”新老师、互相观摩、课程研讨】
中公院长叮嘱
“用教师观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材料分析题,撰写答案时,要将教师行为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两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作答。
二、教师劳动的特征
(续表)
特征 表现
特征 表现
复杂性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方式的复杂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创造性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延续性 指时间的连续性
【做题关键词:强调时间连续,白天教学,晚间批改作业】
广延性 指空间的广延性
【做题关键词:强调空间拓展,从学校到家里,进行家访】
长期性【2023下·单选】 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后效性;教育影响具有长效性
【做题关键词: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感谢启蒙教师等】
间接性 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做题关键词: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而非物件】
主体性 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鲜活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 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做题关键词:教师怎么做,一段时间过后,学生也有相似的行为】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中公院长叮嘱
1.单选题备考,给出一个例子,要求判断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个特征。
2.注意复杂性和创造性之间的区别。
三、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培养与培训
(1)职前培养:主要指职前师范教育。
(2)职后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等。
2.教育反思【2022上·单选】
(1)内省反思:内省反思是指教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
(2)交流反思:交流反思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
3.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开展的直接服务于学校教育工作的研究活动。
4.终身学习
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续表)
阶段 内容 特点
阶段 内容 特点
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 职前关注 师范生身份,无实际教学经验,只关注自己
关注生存 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关注“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
【做题关键词:关注人际关系】
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 关注情境 关注学生的成绩,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做题关键词:关注学生群体成绩、学习,教师自身的教学也是针对学生群体,而非个体】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做题关键词:关注学生个体,教师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斯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 预备生涯阶段 主要包括新任教师和重新任职的教师。特征如下:理想主义、有活力、富有创意、容易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等。
专家生涯阶段【2021上·单选】 该阶段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同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多方面的信息来源。
退缩生涯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三个小的阶段:初期退缩、持续退缩和深度退缩。
①初期退缩的教师很少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他们的学生也表现平平;
②持续退缩的教师会表现出倦怠感和埋怨心理,“逆反”心理较强,或者独来独往,或者行为极端,或者喋喋不休;
③深度退缩的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无能为力,有时甚至还伤害到学生,但是这些教师并不认为自己有这些缺点,而且还有较强烈的自我保护、防范心理。
更新生涯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教师一开始出现厌烦征兆时,就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所以这一阶段可以看到预备生涯阶段朝气蓬勃的状态。他们致力于追求专业成长,吸收新的教学知识。
退出生涯阶段 教师到了退休年龄或由于其他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这些教师或安度晚年,或追求其他的职业生涯。
叶澜等人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 非关注阶段 这是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
【做题关键词:该阶段对于教师的理解来自外界环境、身边人的讨论、社会中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