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包邮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02-01
开本: 32开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3.2(6.4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740722
  • 条形码:9787520740722 ; 978-7-5207-4072-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本书特色

自然界的星云、闪电的示意图形,还有人体的大脑、心脏、DNA的形态,与一些艺术作品,如毕加索和马蒂斯的画等相比,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契合了自然的科学规律才成为经典。这种对自然的艺术鉴赏态度,恰恰印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认识。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内容简介

作者提出我们不仅需要科学素养,更需要艺术气质的观点。科学与艺术都表现了美与创造力,二者之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本书用图片和生动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这些惊人的发现。书中将自然界的星云、闪电的示意图,还有人体的大脑、心脏、DNA的形态,与一些艺术作品,如毕加索和马蒂斯的画、石窟壁画等进行了对比,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作者认为,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契合了自然的科学规律才成为经典。这种对自然的艺术鉴赏,不同于西方以人为主的哲学认识,却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认识相得益彰。本书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富有哲理性,可读性强。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目录

论题一:自然在各种分辨率下都具有内在美

论题二:自然符合科学规律

论题三至五:自然界喜爱数学关系,而且我们生来就能够识别,这种认知赋予人类进化的优势

论题六:人的审美创造从自然中得到灵感

论题七:一切形式的创造都包括美

论题八:科学家在直觉上偏向美

展开全部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相关资料

美(Beauty)
人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义美。对我们来说,美的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是:美是一种愉悦的、令人内心满足的审美体验,源自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它们与整体相互协调的状态。这种审美体验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欣赏。这种欣赏是自然而然、发自本能的,没有秘而不宣的动机或目的;它让我们感到自己在知识和经验方面变得更加丰富,而无需获得那些可以明确表述或具体描述的特定信息或技能。因此,这种反应是抽象的,但它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科学(Science)
科学是通过运用科学方法获得的知识体系,该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和得出答案等四个步骤。这种知识具有进化性、可证伪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它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并能够进行可以被检验的预测。提问权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基础,尽管两者都不允许仅仅为了提问而提问;在使用科学方法时,在对现有知识提出问题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
创造力(Creativity)
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使个体能够产生以前从未有过且具有质的创新的作品或想法;它需要智力、环境和媒介的相互作用,所有这些都要以独特且前所未有的方式加以运用。
进化(Evolution)
我们在这里仅讨论遵循达尔文自然选择原则的生物进化。在这种进化之前,我们的星球(以及其他地方)还有化学进化;而在化学进化之前,宇宙中的天体演化导致了我们在太空中可感知的各种物体与结构的形成。天体物理学演化是物质演变的结果,这里我们指的是基本粒子和元素的形成。如果接受宇宙大约在100亿至150亿年前由大爆炸形成的理论,那么,这些基本粒子和元素一定是在大爆炸后不久(最初几分钟内)就已经产生。
自然(Nature)
我们认为,自然是物理、天体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演化的结果,这一过程包含了整个宇宙,并受物理学、化学和数学定律的支配。尽管从理论上讲,人类可以被认为与任何其他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在使用“自然”一词时,我们将排除人类干预产生的产品。这是因为人类是唯一一个获得特殊能力来改变(甚至摧毁)周遭事物的物种,而且其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看起来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一场战斗。此外,人类自身的生存依赖于其利用自然规律的方式及程度,并正是这种理解赋予了人类这种力量(方便起见,我们使用“man”一词指代人类;但它不应被视为男性优越主义的标志)。

美(Beauty)

人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定义美。对我们来说,美的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是:美是一种愉悦的、令人内心满足的审美体验,源自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它们与整体相互协调的状态。这种审美体验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欣赏。这种欣赏是自然而然、发自本能的,没有秘而不宣的动机或目的;它让我们感到自己在知识和经验方面变得更加丰富,而无需获得那些可以明确表述或具体描述的特定信息或技能。因此,这种反应是抽象的,但它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科学(Science)

科学是通过运用科学方法获得的知识体系,该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和得出答案等四个步骤。这种知识具有进化性、可证伪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它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并能够进行可以被检验的预测。提问权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的基础,尽管两者都不允许仅仅为了提问而提问;在使用科学方法时,在对现有知识提出问题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

创造力(Creativity)

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使个体能够产生以前从未有过且具有质的创新的作品或想法;它需要智力、环境和媒介的相互作用,所有这些都要以独特且前所未有的方式加以运用。

进化(Evolution)

我们在这里仅讨论遵循达尔文自然选择原则的生物进化。在这种进化之前,我们的星球(以及其他地方)还有化学进化;而在化学进化之前,宇宙中的天体演化导致了我们在太空中可感知的各种物体与结构的形成。天体物理学演化是物质演变的结果,这里我们指的是基本粒子和元素的形成。如果接受宇宙大约在100亿至150亿年前由大爆炸形成的理论,那么,这些基本粒子和元素一定是在大爆炸后不久(最初几分钟内)就已经产生。

自然(Nature)

我们认为,自然是物理、天体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演化的结果,这一过程包含了整个宇宙,并受物理学、化学和数学定律的支配。尽管从理论上讲,人类可以被认为与任何其他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在使用“自然”一词时,我们将排除人类干预产生的产品。这是因为人类是唯一一个获得特殊能力来改变(甚至摧毁)周遭事物的物种,而且其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看起来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一场战斗。此外,人类自身的生存依赖于其利用自然规律的方式及程度,并正是这种理解赋予了人类这种力量(方便起见,我们使用“man”一词指代人类;但它不应被视为男性优越主义的标志)。

那么,是什么让那些观赏大自然的人心中产生如此多的美呢?是秩序。大自然在时间画布上描绘的美与人类创造的美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共同之处仍然是秩序。自然通过遵循我们所说的“自然法则”,如物理、化学和数学的科学定律来创造秩序。美源于简单而普遍的科学定律,正如科学定律源于美一样。我们对科学定律的感知和认识只是我们感知美的能力的表现。这正是美和科学之间的最根本关系: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自然界两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表现形式。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人们凭直觉识别的图式具有美感。这些图式遵循数学定律。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可见光谱,例如彩虹或棱镜折射产生的光谱,由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组成。在逐渐增加的波长范围内,从红色到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再到紫色。这是大自然最美丽的图式之一,也是我们感知颜色由暖及冷的顺序。红色和黄色被普遍认定为暖色,而蓝色和紫色则被认为是冷色。蜜蜂以同样顺序将温度与花朵颜色联系在一起。色彩构成中的和谐与不和谐的观念——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基于颜色在可见光谱中的相对位置。

科学与艺术:美的两面 作者简介

普什帕(Pushpa Mittra Bhargava),印度最著名科学家之一,也是一位作家、思想家,印度现代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缔造者。 昌德纳(Chandana Chakrabarti),专栏作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