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及照料需求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844664
- 条形码:9787522844664 ; 978-7-5228-4466-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及照料需求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利用1998年以来的大型全国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特征老年人在临终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躯体活动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各项健康指标的变化过程,揭示了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不同特征老年人群生理衰退轨迹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还分析了老年人失能率改变所引发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变化趋势,探讨了当前失能老年人群的家庭和社会照护安排。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及照料需求 目录
**章 中国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趋势/1 一 研究背景/1 二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衰退轨迹及影响因素/2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7 四 高龄老年人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自理能力/10 五 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过程中的年龄和队列效应/13 六 老年人群生活自理能力的内部差异/18 七 结论/19第二章 中国老年人临终阶段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轨迹/22 一 研究背景/22 二 文献综述/25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31 四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轨迹/36 五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轨迹的相关因素/44 六 结论/45第三章 社会经济因素对高龄老年人临终阶段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的影响/48 一 研究背景/48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49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52 四 老年人的存活时间和生活自理能力/55 五 临终阶段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趋势/57 六 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的影响/59 七 结论/64第四章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队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66 一 研究背景/66 二 理论框架与文献回顾/67 三 研究设计/69 四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变化轨迹/71 五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队列差异影响因素分析/73 六 结论与建议/77第五章 高龄老人认知能力的衰退轨迹/80 一 研究背景/80 二 认知能力的衰退过程及相关因素/81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85 四 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及其队列差异/90 五 后天因素对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过程的影响/94 六 讨论和结论/96第六章 中国老年人临终阶段的失能状况和照料安排/98 一 研究背景/98 二 文献综述/100 三 研究设计/105 四 老年人临终阶段的失能状况/106 五 不同失能状态老年人的临终照料/111 六 结论/118第七章 中国老年人临终照料负担、照料资源与照料模式/120 一 研究背景/120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22 三 研究设计/126 四 老年人临终照料负担、照料资源和照料模式/129 五 老年人临终照料负担类型及群体差异/141 六 照料负担和照料资源对临终照料模式的影响/144 七 结论/153第八章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老年人的失能风险和照料时间/156 一 研究背景/156 二 文献综述/157 三 数据选择/162 四 数据调整/165 五 老年人的失能状况/169 六 老年人的失能持续时间/171 七 结论/173第九章 长期照护制度中的失能评估工具分析/176 一 研究背景/176 二 失能评估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178 三 长期照护评估工具的发展过程/180 四 多层次、模块化的长期照护评估工具/185 五 中国长期照护制度中的评估标准分析/187 六 结论/190第十章 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制度分析/193 一 研究背景/193 二 不同给付模式的运行机制/194 三 不同主体特征状况对给付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198 四 典型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给付模式选择/201 五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实践中的给付模式/203 六 对策: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给付模式选择/208第十一章 中国的长期照护体系及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情况分析/211 一 研究背景/211 二 实施过程的比较分析/213 三 上海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31 四 结论/239结语/241后记/243**章 中国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趋势/1 一 研究背景/1 二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衰退轨迹及影响因素/2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7 四 高龄老年人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自理能力/10 五 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过程中的年龄和队列效应/13 六 老年人群生活自理能力的内部差异/18 七 结论/19第二章 中国老年人临终阶段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轨迹/22 一 研究背景/22 二 文献综述/25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31 四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轨迹/36 五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轨迹的相关因素/44 六 结论/45第三章 社会经济因素对高龄老年人临终阶段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的影响/48 一 研究背景/48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49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52 四 老年人的存活时间和生活自理能力/55 五 临终阶段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趋势/57 六 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的影响/59 七 结论/64第四章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队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66 一 研究背景/66 二 理论框架与文献回顾/67 三 研究设计/69 四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变化轨迹/71 五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队列差异影响因素分析/73 六 结论与建议/77第五章 高龄老人认知能力的衰退轨迹/80 一 研究背景/80 二 认知能力的衰退过程及相关因素/81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85 四 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及其队列差异/90 五 后天因素对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过程的影响/94 六 讨论和结论/96第六章 中国老年人临终阶段的失能状况和照料安排/98 一 研究背景/98 二 文献综述/100 三 研究设计/105 四 老年人临终阶段的失能状况/106 五 不同失能状态老年人的临终照料/111 六 结论/118第七章 中国老年人临终照料负担、照料资源与照料模式/120 一 研究背景/120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22 三 研究设计/126 四 老年人临终照料负担、照料资源和照料模式/129 五 老年人临终照料负担类型及群体差异/141 六 照料负担和照料资源对临终照料模式的影响/144 七 结论/153第八章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老年人的失能风险和照料时间/156 一 研究背景/156 二 文献综述/157 三 数据选择/162 四 数据调整/165 五 老年人的失能状况/169 六 老年人的失能持续时间/171 七 结论/173第九章 长期照护制度中的失能评估工具分析/176 一 研究背景/176 二 失能评估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178 三 长期照护评估工具的发展过程/180 四 多层次、模块化的长期照护评估工具/185 五 中国长期照护制度中的评估标准分析/187 六 结论/190第十章 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制度分析/193 一 研究背景/193 二 不同给付模式的运行机制/194 三 不同主体特征状况对给付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198 四 典型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给付模式选择/201 五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实践中的给付模式/203 六 对策: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给付模式选择/208第十一章 中国的长期照护体系及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情况分析/211 一 研究背景/211 二 实施过程的比较分析/213 三 上海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31 四 结论/239结语/241后记/243
展开全部
中国老年人活动能力及照料需求 作者简介
张文娟,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健康中国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老年健康、养老服务及社会政策等领域研究。曾主持7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50逾篇,出版学术著作五部。现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老龄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书友推荐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4¥28.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2¥10.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本类畅销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蚂蚁社会
¥44.5¥78 -
声教所及:对纪晓岚新疆行脚的民俗回访
¥12.2¥35 -
美国监狱:美国资本和权力的游戏
¥18.4¥58 -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
¥55.9¥99.8
浏览历史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第44册(精装)
¥2850.0¥3800.0《商君书》译注
¥57.0¥80.0科技世界-英国少儿插画百科
¥8.2¥20.0在钢铁中铸入灵魂-玩转机器人
¥9.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