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水稻分子育种技术指南

水稻分子育种技术指南

作者:钱前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01-01
开本: 其他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101.1(7.9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水稻分子育种技术指南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30390
  • 条形码:9787030330390 ; 978-7-03-033039-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水稻分子育种技术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水稻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鉴定、遗传资源评价、经典(分子)遗传分析法等系列基本操作技术;水稻杂交法、常规育种方法、分子育种方法、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变迁。展示水稻功能基因组和功能基因/标记的*新进展。阐述表型和基因(P-G,phenotype-genotype)在分子水平的有机结合及P-G应用技术。反映水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建设方面获得的成果。全书共分4个部分12章,各章节前后呼应,又独立成章,是一本涵盖水稻遗传育种*新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的参考书。

水稻分子育种技术指南 目录

目录序前言A特定检定**章 水稻抗病性 3**节 稻瘟病抗性 3一、稻瘟病症状 3二、稻瘟病抗性鉴定 4三、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析和鉴定技术 7第二节 白叶枯病抗性 19一、白叶枯病症状 19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20三、低世代抗病个体的分子鉴定 21第三节 水稻纹枯病抗性 25一、水稻纹枯病症状 25二、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 26主要参考文献 28第二章 水稻抗虫性 30**节 水稻褐飞虱 30一、褐飞虱的形态特征 30二、褐飞虱为害症状 30三、褐飞虱抗性鉴定 31四、褐飞虱生物型 33五、水稻褐飞虱抗性机制 34六、水稻抗褐飞虱遗传 36七、水稻抗褐飞虱分子育种 40第二节 水稻白背飞虱 43一、白背飞虱的形态特征 43二、白背飞虱为害症状 43三、白背飞虱抗性鉴定 44四、水稻白背飞虱抗性机制 46五、水稻抗白背飞虱遗传 48六、抗白背飞虱水稻育种和材料创制 50第三节 水稻灰飞虱 51一、灰飞虱的形态特征 51二、灰飞虱为害症状 52三、灰飞虱抗性鉴定 52四、灰飞虱生物型与水稻抗性机制 54五、水稻抗灰飞虱基因定位 55六、抗灰飞虱水稻育种 55第四节 稻瘿蚊抗性 56一、稻瘿蚊的形态特征 56二、稻瘿蚊为害症状 56三、稻瘿蚊的抗性鉴定 57四、稻瘿蚊的生物型与水稻抗虫机制 58五、水稻抗稻瘿蚊基因的定位 59六、抗稻瘿蚊水稻分子育种 61第五节 稻纵卷叶螟 61一、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 61二、稻纵卷叶螟为害症状 62三、稻纵卷叶螟抗性鉴定 63四、水稻稻纵卷叶螟抗性机制 63五、水稻稻纵卷叶螟抗性遗传 65六、水稻稻纵卷叶螟抗性资源与育种 66第六节 水稻二化螟 67一、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 67二、水稻二化螟为害症状 67三、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 68四、水稻二化螟抗性机制 70五、水稻二化螟抗性遗传 71六、抗二化螟水稻育种 71第七节 水稻三化螟 72一、水稻三化螟的形态特征 72二、水稻三化螟为害症状 73三、水稻三化螟抗性鉴定 73四、水稻三化螟的两段养虫法 74五、水稻三化螟抗性机制 75六、抗三化螟水稻的分子育种 76第八节 稻水象甲 77一、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 77二、稻水象甲为害症状 78三、稻水象甲抗性鉴定 78四、抗稻水象甲水稻种质应用 80主要参考文献 80第三章 稻谷、稻米品质和成分的判定及其测定技术 90**节 稻谷和稻米的类型分类 90第二节 稻谷和稻米质量评价测定技术 91第三节 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 93一、稻米碾磨品质测定 93二、稻米外观品质测定 97第四节 稻米成分测定技术 99一、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99二、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108第五节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测定 120一、稻米的黏度及弹性测定 121二、稻米糊化温度测定 124三、稻米胶稠度的测定 126主要参考文献 128第四章 水稻形态特性与生态特性 131**节 水稻植株形态结构 131一、根系的形态结构 131二、叶片的形态结构 131三、茎的形态结构 132四、稻穗的形态结构 133五、稻谷的形态结构 134六、籼稻、粳稻的区别 134第二节 水稻生态特性调查方法 136一、水稻产量调查 136二、水稻生长状态的调查 140三、水稻植株形态调查 143四、水稻品种特性和特征的调查 148五、直播关联特性调查 150主要参考文献 151第五章 水稻耐逆性 152**节 水稻耐盐性和耐盐性鉴定方法 152一、水稻盐害特征 152二、水稻盐害鉴定的原理及方法 153三、水稻耐盐种质资源 159四、已知的水稻耐盐基因和 QTL 160第二节 水稻耐旱性和耐旱性鉴定方法 161一、水稻旱害特征 161二、水稻旱害鉴定的原理及方法 163三、水稻抗旱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70第三节 水稻耐热性和耐热性鉴定方法 171一、高温对水稻的危害 171二、水稻耐热性鉴定的原理及方法 172三、水稻耐热性种质资源 176四、水稻耐高温 QTL定位 177第四节 水稻耐冷性和耐冷性鉴定方法 178一、水稻冷害特征及类型 178二、水稻耐冷性鉴定评价方法 180三、耐冷水稻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183第五节 水稻耐储藏性和耐储藏性鉴定方法 184一、稻米耐储藏性研究的意义 184二、稻米老化机理研究进展 185三、水稻种子耐储性的鉴定方法 186四、水稻耐储藏种质资源及遗传研究 190第六节 水稻耐穗发芽研究及其鉴定方法 192一、水稻穗发芽的因素 192二、水稻耐穗发芽鉴定的原理及方法 194三、抗穗发芽的育种途径与方法 195四、穗发芽基因克隆 196主要参考文献 197B基本操作第六章 稻种资源的分类、收集与保存法 205**节 稻种资源的分类 205一、稻属种的分类 205二、野生稻的分类 207三、原产中国的3种野生稻 209四、栽培稻的籼粳分类及共鉴别方法 210五、三种主要栽培稻的分类体系 215第二节 稻种资源的考察与收集 217一、考察与收集的技术和物质储备 218二、稻种资源考察和收集概况 223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保存 227一、水稻种质入库前的处理 228二、水稻种质的保存 236三、水稻种质的分子库 240主要参考文献 266第七章 杂交法 276**节 人工杂交的方法 276一、水稻开花的特征 276二、抽穗时期的调节 277三、父、母本的准备 278四、去雄 278五、套袋 280六、花粉的获得 281七、授粉 282八、杂交种的收获 283第二节 杂交方式 284一、单交或成对杂交 284二、复交 (复式杂交或多元杂交) 284三、多父本授粉 285四、回交 285第三节 杂交种的应用 285一、育种改良 285二、构建基因定位群体 286主要参考文献 287第八章 组织培养、转基因法 289**节 水稻组织培养技术 289一、水稻组织培养技术概述 289二、水稻组织培养培养基及其配制 293三、水稻不同外植体的固体培养操作 298四、水稻愈伤组织细胞的液体悬浮培养 301五、水稻原生质体制备和培养 303第二节 水稻转基因操作技术 305一、水稻转基因操作技术概述 305二、基因枪介导法转化水稻技术 309三、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操作技术 314四、转基因植株的 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 317五、转基因植株的 PCR分子检测 319六、转基因水稻植株的Southernblot检测分析 320主要参考文献 322第九章 遗传分析方法 324**节 **遗传分析方法 324一、分离分析法 324二、*立分配分析法 325三、连锁与交换遗传分析法 326第二节 分子标记分析方法 330一、分子标记的种类 330二、分子标记构建遗传图谱 332第三节 CTAB法提取全基因组DNA 335一、CTAB提取缓冲液母液的配制 335二、DNA的抽提 335三、DNA的定量 336四、电泳检测DNA 336第四节 PCR技术 337一、PCR反应特点 337二、标准PCR方法 338三、PCR的关键因素 339四、PCR常见问题及相应措施 343第五节 原位杂交技术 343一、植物材料的固定、包埋和制片 344二、RNA探针的地高辛标记 347第六节 序列分析技术 351一、测序DNA模板的纯度与用量 352二、质粒和PCR产物测序 352三、测序产物纯化 353四、测序结果判断 353第七节 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 354一、基因定位的步骤 355二、基因互补 359三、图位克隆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 359主要参考文献 361第十章 统计分析方法与软件 363**节 生物统计一般知识 363一、统计假设测验 363二、t测验 365三、χ2测验 366四、方差分析 370五、相关分析 377六、线性回归分析 379七、常用生物统计分析软件 380第二节 遗传率的估算 382一、遗传率的概念 382二、遗传率的估算原理 383三、遗传率的估测方法 384四、育种值的估算 391五、**数量遗传学统计分析软件 392第三节 选择响应的估算 392一、有关选择响应的概念 392二、选择响应与选择差 393三、选择强度 393四、选择响应的估算 394第四节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396一、单标记分析 396二、双标记分析 401三、多标记分析 404四、关联分析 409五、QTL定位软件 410第五节 分子设计育种 411主要参考文献 413C育种方法第十一章 水稻育种方法 417**节 杂交育种 417一、系谱法 417二、混合选择法 419三、衍生系统法 420四、单粒传法 422五、集团选择法和改良混合选择法 423第二节 回交育种 424一、回交的通用程序 424二、显性单基因的导入 424三、隐性单基因的导入 426四、数量性状基因的导入 427五、多个目标性状基因的导入 427第三节 诱变育种 431一、水稻突变的诱导方法 431二、水稻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 433第四节 **优势利用 435一、三系法 435二、两系法 437第五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438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学基础 439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本程序 440主要参考文献 446D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变迁第十二章 水稻育种技术的演变和育种技术的新发展 451**节 水稻品种的改良和品种更替 451一、水稻育种的重要性 451二、水稻品种矮秆良种化引导我国水稻单产的**次飞跃 451三、杂交稻的**优势利用实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