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文献回顾
**章 言语运动控制概述
1.1 一般性运动控制及言语运动控制
1.1.1 运动控制的原理
1.1.2 纯反馈控制
1.1.3 反馈误差学习
1.2 言语运动控制中感觉反馈的作用
1.2.1 在线运动控制中感觉反馈的作用
1.2.2 长时程校准和调整过程中感觉反馈的作用
1.3 听觉反馈控制的研究现状
1.3.1 听觉反馈控制的行为认知机制
1.3.2 听觉反馈控制的电生理机制
1.3.3 听觉反馈控制的脑激活机制
1.4 前馈控制的研究现状
1.4.1 前馈控制的行为认知机制
1.4.2 前馈控制的电生理机制
1.4.3 前馈控制的脑激活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言语运动控制的影响因素
2.1 个体差异视角下的言语运动控制研究
2.1.1 发声变异性与言语运动控制的关系
2.1.2 言语运动控制的年龄差异
2.1.3 听觉反馈控制的性别差异
2.2 言语障碍的运动控制缺陷
2.2.1 言语失用症与前馈控制缺陷
2.2.2 帕金森病与前馈控制缺陷
2.2.3 口吃与前馈和反馈控制觖陷
2.3 任务情境调控言语运动控制的方式
2.3.1 不同注意负荷条件下的听觉反馈控制
2.3.2 可预期性提高前馈控制的权重
2.3.3 听觉反馈可靠性影响言语运动调整
2.4 训练经历塑造言语运动控制的机制
2.4.1 声调语言和音乐训练经验提高音高控制稳定性
2.4.2 感知能力训练促进言语运动学习和在线运动控制
2.4.3 工作记忆训练提高听觉运动整合的神经效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言语运动控制基础理论及其神经基础
3.1 早期言语运动控制理论模型
3.2 DIVA模型及其神经基础
3.2.1 DIVA模型的控制机制
3.2.2 DIVA模型的神经基础
3.2.3 DIVA模型的学习过程
3.3 SFC模型及其神经基础
3.3.1 SFC模型的控制机制
3.3.2 SFC模型的神经基础
3.3.3 SFC模型的学习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期双语者的言语运动控制机制
4.1 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4.1.1 关键期的概念与生物机制
4.1.2 二语学习关键期的神经生理学证据
4.1.3 二语言语运动控制的年龄效应
4.2 言语感知和言语产生能力
4.2.1 母语者言语感知和言语产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4.2.2 晚期双语者二语感知和二语产生能力的不足
4.3 一语和二语言语运动控制的潜在差异
4.3.1 前馈控制和听觉反馈控制的相对权重
4.3.2 前馈控制和听觉反馈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第五章 双语前馈和反馈控制系统的权重——来自噪声掩蔽的证据
5.1 研究背景
5.1.1 言语运动控制的术语和基本规律
5.1.2 双语者的言语运动控制
5.1.3 语音音强的前馈和反馈控制
5.1.4 实验假设及预期结果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材料和设计
5.2.3 设备和程序
5.2.4 二语流利度测试
5.3 研究结果
5.3.1 反应时和错误率分析
5.3.2 平均音强分析
5.3.3 二语流利度与朗姆巴德效应的相关分析
5.4 讨论与后续研究
5.4.1 一语和二语的前馈控制系统权重
5.4.2 一语和二语的听觉反馈控制系统权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语在线听觉反馈控制的认知机制——来自音强控制的证据
6.1 研究背景
6.1.1 一语和二语产生的听觉反馈控制
6.1.2 在线语音音强控制过程中听觉反馈的作用
6.1.3 言语感知与在线听觉反馈控制的关系
6.1.4 实验假设及预期结果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试
6.2.2 材料和设计
6.2.3 设备和程序
6.2.4 声学记录和分析
6.2.5 一语和二语流利度测试
6.2.6 二语感知测试
6.3 研究结果
6.3.1 反应时、错误率和音长分析
6.3.2 峰值音强分析
6.3.3 音强曲线分析
6.3.4 流利度相关分析
6.3.5 二语感知测试分析
6.4 讨论与后续研究
6.4.1 晚期双语者在线听觉反馈控制的认知机制
6.4.2 言语流利度及言语感知能力与听觉反馈控制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双语在线听觉反馈控制的神经机制——来自音高控制的证据
7.1 研究背景
7.1.1 音高反馈控制的认知神经机制
7.1.2 晚期双语者的音高反馈控制
7.1.3 实验假设及预期结果
7.2 研究方法
7.2.1 被试
7.2.2 材料和设计
7.2.3 设备和程序
7.2.4 声学记录和分析
7.2.5 EEG记录和分析
7.3 研究结果
7.3.1 始潜伏期分析
7.3.2 补偿性反应幅度分析
7.3.3 峰值潜伏期分析
7.3.4 P1-N1-P2波幅分析
7.3.5 P1-N1-P2潜伏期分析
7.4 讨论与后续研究
7.4.1 一语和二语产生中音高反馈控制的行为差异
7.4.2 一语和二语产生中音高反馈控制的ERP差异
7.4.3 一语和二语产生中音高反馈控制的相似机制
7.4.4 双语经验和声调背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双语前馈控制更新的认知机制——来自共振峰控制的证据
8.1 研究背景
8.1.1 长时程言语运动调整与个体差异
8.1.2 语言特异性因素对前馈控制更新的影响
8.1.3 领域一般性因素对前馈控制更新的影响
8.1.4 实验假设及预期结果
8.2 研究方法
8.2.1 被试
8.2.2 材料和设计
8.2.3 设备和程序
8.2.4 声学记录和分析
8.2.5 语言特异性和领域一般性能力测量
8.3 研究结果
8.3.1 标准化F1值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
8.3.2 言语运动调整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
8.4 讨论与后续研究
8.4.1 语言特异性因素与前馈控制更新的关系
8.4.2 领域一般性因素与前馈控制更新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未来展望
第九章 言语运动控制领域前沿性理论进展
9.1 DIVA模型的前沿性理论进展
9.1.1 GODIVA揭示多音节发声运动机制
9.1.2 SimpleDIVA简化发声运动的数据拟合
9.1.3 DIVA的整合模型阐释言语产生和学习
9.2 SFC模型的前沿性理论进展
9.2.1 HSFC模型区分高低层级的反馈环路
9.2.2 FACTS模型增加高阶的任务反馈控制
9.3 言语运动控制过程的新见解
9.3.1 运动计划和运动编码阶段的控制过程
9.3.2 外周听觉系统在言语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9.4 理论领域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言语运动控制领域前沿性实证研究进展
10.1 脑机制预测言语运动控制的个体差异
10.1.1 脑功能指标预测言语运动控制的个体差异
10.1.2 脑结构指标预测言语运动控制的个体差异
10.2 前沿性技术探索言语运动控制的脑机制
10.2.1 持续性日爆发式刺激干预言语运动控制障碍
10.2.2 神经振荡揭示感觉运动整合的脑网络变化
10.2.3 sEEG技术探索从词汇到运动的直接传导
10.3 创新性视角挖掘言语运动控制的认知机制
10.3.1 扰动范式的变式探索前馈学习的时间进程
10.3.2 命名任务的变式揭示感觉运动系统的联系
10.3.3 DIVA的EEG变式验证言语运动控制脑机制
10.3.4 AI驱动言语运动控制领域革新
10.4 实证领域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术语表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