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医家论金匮(第二辑)(民国医家临证论丛)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867693
- 条形码:9787547867693 ; 978-7-5478-6769-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民国医家论金匮(第二辑)(民国医家临证论丛)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期刊论文近两百篇,根据篇目内容有所合并调整,按《金匮》原著22篇分门别类,每篇先列《金匮》原文以便查阅,继之期刊论文各家争鸣,再对该篇所涉病证作按。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医学界人士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认知、理解及运用,其心得对现代临床有借鉴价值。
民国医家论金匮(第二辑)(民国医家临证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为“民国医家临证论丛”系列图书的一种。本分册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搜集整理对象,将其中所涉对《金匮要略》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及适当筛选,筛选秉承学术性、时代性、指导性的原则,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医学界人士对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认识、理解及运用,对于现今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价值。本书为《民国医家论金匮》第二辑,主要包含了民国医家对《金匮要略》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水气病脉证并治》《黄疸病脉证并治》《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
民国医家论金匮(第二辑)(民国医家临证论丛) 目录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1金匮新义 祝味菊 3金匮杂记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10《金匮要略》新论 姜春华讲述 王绍整记录 11金匮广义 严鸿志 17金匮释义(一) 李超甫口释 叶博泉、朱裘焕笔记 19金匮释义(二) 李超甫主讲 张浚晃锡棠笔记 22金匮释义(三) 李超甫主讲 张浚晃锡棠笔记 23金匮释义(四) 李超甫 24金匮释义(五) 李超甫 26金匮释义(六) 李超甫 28《次仲金匮要略》择录 谭次仲 29肝病传脾论(《金匮参衡》之一) 陈无咎 30《金匮》云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之研究 魏宗岱 32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1金匮新义 祝味菊 3金匮杂记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10《金匮要略》新论 姜春华讲述 王绍整记录 11金匮广义 严鸿志 17金匮释义(一) 李超甫口释 叶博泉、朱裘焕笔记 19金匮释义(二) 李超甫主讲 张浚晃锡棠笔记 22金匮释义(三) 李超甫主讲 张浚晃锡棠笔记 23金匮释义(四) 李超甫 24金匮释义(五) 李超甫 26金匮释义(六) 李超甫 28《次仲金匮要略》择录 谭次仲 29肝病传脾论(《金匮参衡》之一) 陈无咎 30《金匮》云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之研究 魏宗岱 32《金匮》云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魏宗岱 34《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衍删之商榷 宋鞠舫 35读《金匮》人禀五常节后 邓炽华 李佩珍 39读《金匮》诸病在脏条之研究 杨乔夫 41演讲《金匮》入腑入脏两节 吴玉纯 42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45金匮新义 祝味菊 48金匮杂记(一) 秦伯未 56金匮杂记(二) 秦伯未 56金匮杂记(三)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57《金匮要略》新论(一) 姜春华讲述 王绍整记录 58《金匮要略》新论(二) 姜春华 单培根 62论《金匮》痉病三方 单培根 66《次仲金匮要略》择录 谭次仲 69读《金匮》杂记 顾振呼 71驳陈修园《金匮浅注》 沈筱卿 75驳唐容川《金匮补正》 沈筱卿 76《金匮》论之唐注概说 曹立诚 77痉湿暍三种应列太阳篇论 沈德修 78痉湿暍证皆太阳病论 徐召南 79《金匮》痉病篇之研究 任济康 80《金匮》痉病之检讨 英 华 81痉厥湿暍证之我见 赵子刚 85读《金匮》痉证论书后 彭承中 86补《金匮》柔痉之治法 王祥瑞 87对于《金匮》治痓病用葛根汤大承气汤之疑点 俞培元 88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91金匮新义 祝味菊 94金匮杂记(一) 秦伯未 99金匮杂记(二)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99《金匮要略》新论 姜春华 单培根 100金匮新义(百合病篇) 余无言 102《金匮》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议 李近圣 106百合病辨惑 樊天徒 107百合病变怪莫名其认证何的请详说之 陈惠言 113百合病与脑膜炎之比例观 程次明 115《金匮》百合病之研究 李健颐 116《金匮》狐惑病之研究 李健颐 118狐惑病今释 王合三 120再论狐惑病 钱公玄 121与钱先生再谈狐惑病 王合三 122阴阳毒考 周自强 123《金匮》阴阳毒解 冯心甸 126《金匮》阴阳毒的新释 邢锡波 127《金匮》阴阳毒与今时疫异同论 卫鹤俦 129《金匮》阴阳毒二方之质疑 周岐隐 130《金匮》“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解 张鸿生 131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134金匮新义 祝味菊 135金匮杂记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138牝疟、牡疟辨 曹颖甫 139《金匮》谓瘅疟但热无寒,又云温疟者身无寒但热,二证究有何区别 胡继瑗 139疟脉自弦饮脉亦弦说 徐召南 140辨《金匮》弦数弦迟脉 孙景渊 14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144金匮新义 祝味菊 147金匮杂记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149金匮释义(《汉医心典》片段)(一) 李甫超 151金匮释义(《汉医心典》片段)(二) 李甫超 151论《金匮》之中风本言外因而所叙各证皆是内因之误 张寿颐 152《金匮》治中风三方解 时逸人 154《金匮》中风病之研究 李健颐 155《金匮》中风病之真际 朱承汉 157《金匮》中风论解 包天白 160读《金匮》中风篇小识 一 鸣 163读《金匮》中风篇一二四节三条之研究 翟冷仙 165《金匮》云正气引邪㖞僻不遂,正气何以引邪解 任古愚 167《金匮》侯氏黑散论 包识生 168《金匮要略》侯氏黑散服法之质疑 林瑾庵 169侯氏黑散矾石填塞空窍辩 梁翰芬 170问黄汗与历节二证甚为复杂而有异同,试将其证之同处异处与用药之差别详分而明述之 刘 恕 171问黄汗与历节二证之异同 古瑞昌 17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175金匮杂记(一) 秦伯未 177金匮杂记(二)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178《次仲金匮要略》择录 谭次仲 181金匮新义(血痹篇) 余无言 184《金匮》血痹病脉证并治解 时逸人 187《金匮》虚劳之研究 程门雪述 田先平录 189《金匮》虚劳不与咳嗽同篇而与血痹同篇其意何在 冯里安 194《金匮》虚劳不与咳嗽同篇而与血痹同篇其意何在 冯青田 195《金匮》虚痨病方论 钱公玄 195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论 李仲恒 199缓中补虚的大黄! 虫丸有没有疑问 潘北辰 201劳病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释义 徐少楠 205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207金匮杂记(一) 秦伯未 210金匮杂记(二)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210读《金匮》杂记 顾振呼 213《金匮》肺痿肺痈病脉证并治篇解 时逸人 214《金匮》肺痿肺痈释义 沈济苍 221咳嗽证《金匮》一列于肺痿肺痈篇一列于痰饮篇论 诸文萱 222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225金匮杂记(一) 秦伯未 226金匮杂记(二)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226奔豚解 钱公玄 227《金匮》奔豚病方论 钱公玄 229奔豚之研究 何奎垣 230甘澜水说 黄眉孙 231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233金匮杂记(一) 秦伯未 235金匮杂记(二)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235读《金匮》杂记 顾惟一 236《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方论 钱公玄 238乌头赤石脂丸之乌头系乌梅之讹,除《药征》及《续药征》,一般作者所言有没有其他理论或事实可以证明其不谬 潘北辰 240胸痹寒疝合论 杨德仙 244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247金匮杂记(一) 秦伯未 250金匮杂记(二)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251读《金匮》杂记 顾惟一 253《金匮》宿食条解 刘民叔 254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60金匮杂记 秦伯未著述 秦又安校订 262《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方论 钱公玄 263《金匮》积聚病中之肝著肾著病解 黄文东 264《金匮》肝著之蠡见 王培槐 266论《金匮》小肠有热者必痔 孙连茹 266
展开全部
民国医家论金匮(第二辑)(民国医家临证论丛) 作者简介
贾杨,男,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医文献杂志》主编。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智库分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任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 毕丽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跟随朱南孙教授、蔡小荪教授、黄素英主任等妇科专家抄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