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美丽与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767025
- 条形码:9787521767025 ; 978-7-5217-670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美丽与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本书特色
1.轰动海内外文坛,战争文学在21世纪的新高峰 作者皮特·恩格伦曾任瑞典文学院秘书。做过战地记者,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理解战争,而作为作家,他的美学追求与人文关怀使他的文字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被称为“当代讲述战争至为杰出的一位作家”。 在海外,这部书获得英国著名作家杰夫·戴尔、历史畅销书《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等作家,历史学者、各大媒体的赞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30国争相出版,更获得了各大书籍网站读者高分荐读。 在国内,莫言、阎连科、余华、苏童、韩少功、贾平凹、章诒和、梁鸿、陈晓明、陈思和……中国文坛作家、学者盛赞推荐,轰动文坛,甚至被视为一个新的写作方向。 2.二十三段触动人心的故事,一部“伟大的小说” 书中交错展示23个主要人物的真实经历,在战后,他们被人们称为“迷惘的一代”,但这里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不再是史书中冷冰冰的数字,他们的生命力推动着书中的每一个句子。 作者像在制作一部电影,把发生在西线战壕、巴尔干半岛、东非、青岛等地的故事剪辑起来,一幕幕毫无冗余,却又准确地唤回战场上硝烟的气味、被子弹射中的疼痛感,使战争的现场历历在目。 狂热、哀愁、伤痛、希望、无助、迷茫……激烈的情绪被压缩在冷静的文字里,然后在意想不到之处陡然释放,每个细节都变得滚烫,使人在震撼之下久久失语,令这部书被誉为“伟大的小说”。 3.每一个“小人物”都值得被注视,而注视的尽头是泪水……开拓战争个人史的书写新维度。 已经有太多英雄人物的传奇,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角度来切入一场把一代人逼入绝望的巨变:以普通小人物的角度。在这里你会看到,普通人的一生未必不如“大人物”的精彩,他们真诚朴素的语言也不输诗人。在这本书中,历史是柔软的,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幻想、希望、人性或者生命,都在熠熠生辉。 切入战争的核心,以体验的、感性的角度,重新认识一场改变了世界的巨变,补充常见的战争史中缺失的维度。 与《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联动,谱写20世界两大残酷战争中千百万普通人的命运悲歌。
美丽与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瑞典作家、历史学家皮特·恩格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通过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的战时经历,再现了那些更接近历史真相的“一战”故事。战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期待过战争。许多人死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许多人在分食苦果,他们有过希望、愤怒、同情、悲哀,*后变成了故纸堆中的数字——他们是谁?他们不是操控战争的人,而是更了解战争是什么感觉的普通人。他们是亢奋或消沉的士兵、对战争游戏抱有幻想的探险家、成为医疗组织司机的知识女性、后方的主妇与儿童、作家、冷眼观察军政人物的公务员;他们战斗于西线战壕、巴尔干半岛、东非、青岛等地;他们之中有的成为英雄,有的死伤,有的陷入疯狂。“死亡是那么寂静……”他们的声音不曾进入公众的听觉,只是在死神敲门时急切地写着日记或书信,而皮特·恩格伦找回他们被遮蔽、被遗忘的声音,还原**世界大战中的每一天。这一次,“真实”的战争体验将如雪崩一般轰鸣而来。
美丽与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目录
美丽与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相关资料
恩格伦的作品很细致。做为一位历史学家,他有着令人惊叹的技能。但另一面的恩格伦,是一位散文作家,精心细致,贴近人心,是位厉害的说书人。
──西班牙《bi读》(Qué Leer)
这些人的生活既可怕又激动人心,在恩格伦用一个个微小时刻所累计的细节里,他们的生命无比鲜活。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恩格伦以鲜活的历史、非常规的战争视角,塑造了上个世纪……他发现了那些精彩人物背后的故事。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这本不凡的书就像伟大的小说,将美丽和哀愁呈现得既普遍又具体。数百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怪诞、感人、难以承受且惊人的事件……恩格伦将原本隐匿在历史和地理中的个体经验释放出来,将细节营造得像交响乐。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莫言(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认为真实的战争不在关于战争的历史和教科书里,而在亲历过、目睹过战争的小人物的记忆里。在他们的记忆里我们可以知道硝烟刺鼻的气味、耳膜被炮弹震破的宁静、看到敌人被自己射中的感受、看到战友死去的感受以及许多单凭想像无法得到的细节。而这一切,是奠定战争文学大厦的基础。皮特·恩格伦这部《美丽与哀愁》就是关于那次战争中的个体记忆集合,也是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里人性的复杂呈现。
阎连科(作家,卡夫卡文学奖得主) 《美丽与哀愁》的浩瀚与细腻令人惊讶,但对我而言,是这部巨著告诉了我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开张和铺排:它让个人的针线,穿越人类战争的缝隙,使得每个弱小的个体和家庭的惆怅、牺牲与光辉,都有了世界性和人类史的意义。毫无疑问,它作为文本的独特存在,将成为我今后写作中的一个新的去向和范例。
金宇澄(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皮特·恩格伦对“真实”有惊人的掌控力,他布下一个细密的罗网,笼罩了日常对话和私信的所有趣味,同时也笼罩了读者。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累积着无数的记忆,《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呈现和释放了这些能量和魅力,这是困难的写作,令人肃然起敬。
贾平凹(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战争其实并不只是大人物的事情,而是千百万小人物的命运悲歌。战争中有美丽的人性,也有哀愁的人性。
皮特·恩格伦是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最杰出的一位作家。
──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研究战争四十年来,我从来没有读过像这样一本了不起的书。
──杰拉德·德格鲁特(Gerard J. DeGroot,圣安德鲁大学历史学教授)
一次又一次,他仅借着少数几个简单鲜明的字眼,就能够召唤出当时的氛围。我热爱所有的细节……令人深感振奋。
──玛格丽特·福斯特(Margaret Forster,英国历史学家、作家)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个人体验,进行了广泛而丰富的拼贴。
——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保卫斯大林格勒》作者)
美丽与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作者简介
[瑞典]皮特·恩格伦,1957年生于瑞典布登。作家、历史学家、乌普萨拉大学教授,著有十多部作品,被译成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 2002年,入选瑞典学院(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机构)院士,2009年至2015年5月31日,担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 他曾经长期在巴尔干地 区、阿富汗、伊朗从事战地记者工作——他不是在书斋,而是在战地获得了更真实的战争体验——他针对波尔塔瓦会战所写的突破性著作单在瑞典就售出超过25万册。他善于以个体的感受、情绪体现战争的复杂性,被称为“当代讲述战术、杀戮、战争心理至为杰出的一位作家”“高超的说书人”。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5¥42.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1¥76 -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8.8¥18 -
敦煌学概论
¥14.9¥34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7¥68.8 -
罗马史纲
¥13.2¥35 -
现代欧洲200年
¥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