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脉经》入门导读

《脉经》入门导读

作者:宋健主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8-01
开本: 26cm 页数: 314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1(7.3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脉经》入门导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446869
  • 条形码:9787521446869 ; 978-7-5214-468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脉经》入门导读 本书特色

《脉经》为晋代医家王叔和所著,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脉学专著。全书共10卷(97篇),内容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二十四脉,脉法,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证的脉证治疗等。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脉学精华撰集而成。*早见于《隋书·经籍志》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以后历代多有刊印出版,是中医入门必读经典著作。 本书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沉、滑、数等24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详细的描述,确立标准,统一规范;并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如《脉法赞》《四时经》,以及扁鹊、华佗等古代名医论脉之作,在《脉经》中收集、保存下来,是研究中医古典脉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本次《脉经》整理编写,以现存*接近宋版的明·佚名氏影刻南宋何大任本(公元1981年日本《东洋善本医学丛书》内影印收录的静嘉堂藏本)为底本,参校本有《脉经校释》《脉经校注》《脉经语译》《医经病源诊法名著集成》《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针灸甲乙经》《千金方》等。底本中繁体字、异体字经改为简化字,方位词左、右改为下、上。如“右新撰”,径改为“上新撰”。 本书编写体例,依据底本首做题解,次录经文,再加注释,*后是语译和导读。题解部分对于本段经文的题目进行简单解释,包括题目的含义、本段经文基本内容以及临床意义;原文部分对于各个版本有出入但无伤大雅的原文,则以底本为准;在注解的过程中,对部分经文进行了适当勘定,对生僻疑难的字词,均进行了注音、训诂及解释,以阐明字词音调及含义,注释过程中力求论据充足,据理不确或无以为解者,不妄加注说;语译部分按照现代汉语文字习惯,结合中医学专业特点,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将经文原文翻译成为现代白话文;*后的导读部分,简名扼要地说明本段经文的重要意义,阐发经文要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以供读者参考学习。 由于编者知识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请读者不吝赐教。

《脉经》入门导读 内容简介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共10卷。是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 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脉经》卷一载医论15篇,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之脉,分八组排列比较。以下各篇,脉理与脉法互阐,备述诊脉时间、诊脉部位、辨阴阳脉大法及疾病将瘥、难愈之脉候。卷2~3共有医论9篇,论“关前”“关后”“关上”三关及人迎、神门、气口等部位脉象变化、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所主病证及其治疗;奇经八脉之脉象主病;脏腑平脉、病脉及死脉。卷4医论8篇,凡举三部九候脉证与40余种杂病脉候。并论四时相反脉证、百病死生之脉。卷5收扁鹊、张仲景、华佗有关诊法医论5篇。卷6为五脏六腑病证,共11篇。卷7~9分49篇讨论脉证、治疗,包括伤寒、杂病、妇儿病证。卷十为《手检图三十一部》。

《脉经》入门导读 目录

脉经序 校订序 卷一 脉形状指下秘诀 (二十四种) 平脉早晏法第二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持脉轻重法第六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平虚实第十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迟疾短长杂病法第十三 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 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 卷二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卷三 肝胆部 心小肠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肠部第四 肾膀胱部第五 卷四 辨三部九候脉证 平杂病脉第二 诊五脏六腑气 证候第三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诊损至脉第五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 卷五 张仲景论脉 扁鹊阴阳脉法第二 扁鹊脉法第三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 卷六 肝足厥阴经病证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 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卷七 病不可发汗证 病可发汗证第二 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病不可吐证第四 病可吐证第五 病不可下证第六 病可下证第七 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 病可温证第九 病不可灸证第十 病可灸证第十一 病不可刺证第十二 病可刺证第十三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病可水证第十五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病可火证第十七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 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 热病十逆死日证第二十一 热病五脏气 死日证第二十二 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 热病损脉死日证第二十四 卷八 平卒尸厥脉证 平湿暍脉证第二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脉证第三 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 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 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第十 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平五脏积聚脉证第十二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痰饮脉证第十五 平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第十六 卷九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 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 平带下 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平咽中如有炙脔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平妇人病生死证第八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卷十 手检图三十一部 脉经后序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