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营销管理
-
>
茶叶里的全球贸易史(精装)
-
>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
-
>
麦肯锡图表工作法
-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
>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新型研发机构 四链融合的生动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5634535
- 条形码:9787115634535 ; 978-7-115-63453-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型研发机构 四链融合的生动实践 本书特色
聚焦科技创新需求——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的“指南”,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支撑和指导
火炬中心组织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和监测机制,为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开展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新型研发机构 四链融合的生动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的支持下形成的理论成果,也是基于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现实发展所形成的实践成果。本书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什么会出现—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是什么—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如何—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有哪些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如何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为主线,在理论层面,深入分析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阶段历程、诞生的必然原因等,并系统研究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定位与功能等;在实践层面,系统分析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态势,描绘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群体画像,并分析典型新型研发机构的案例;同时,对国外典型创新型研发组织进行案例分析,力求为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在政策层面,介绍关于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评价指标的方法论及工具,并提出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部门、科技管理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参考,也可供新型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对科技创新发展有浓厚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新型研发机构 四链融合的生动实践 目录
第 一节 科技创新的规律演进 2
1. 科研范式中线性模式和应用模式共存 2
2. 科研组织向融合化、开放化演进 4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作用机理 7
1. 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科技资源 7
2. 推动科研与产业一体化循环 9
3. 促进人才跨界自由流动 10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现实意义 12
1. 促进“四链”融合发展,打造新型创新组织 12
2. 均衡区域科创资源,推动技术流通扩散 14
3. 强化需求导向科研,提升创新活动效率 15
4. 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核心技术供给 16
第二章 方兴未艾:新型研发机构在中国应运而生 19
第 一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与演变 20
1. 创生萌芽期: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21 世纪初 20
2. 探索建设期:21 世纪初-2012 年 22
3. 蓬勃发展期:2013 年至今 24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诞生的必然原因 26
1. 企业创新有需求 26
2. 科研积累有基础 28
3. 科研机构有动力 29
4. 科研人才有意愿 30
5. 地方政府有支持 32
第三章 铢分毫析:新型研发机构界定 35
第 一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内涵与外延 36
1. 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 36
2. 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 39
3. 新型研发机构的外延 42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定位与基本功能 44
1. 主要定位 44
2. 基本功能 47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分类 51
1. 按照法人类型分类 51
2. 按照功能使命分类 53
3. 按照组建方式分类 56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发展的启示 59
第 一节 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萌芽与发展 60
1. 组织萌芽 60
2. 发展历程 61
第二节 国外典型创新型研发组织案例 63
1.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63
2.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66
3.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69
4. 英国弹射中心 71
第三节 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发展分析 74
1. 主要身份类型 74
2. 组织发展特征 76
3. 绩效评价 78
第四节 国外创新型研发组织相关启示 82
1. 发展的保障:明确法定身份 82
2. 发展的重点:促进多方协同 83
3. 发展的关键:实现自我造血 84
4. 发展的根本:构建创新生态 85
5. 发展的有效引导:绩效评价 86
第五章 分毫析厘:国内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87
第 一节 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基本情况概览 88
1. 规模数量持续增长 88
2. 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89
3. 产业领域分布广泛 94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人员及研发情况简析 95
1. 人员结构以研发人员为主 95
2. 研发投入和平台条件状况较好 98
3. 科研活动活跃、科研产出丰富 100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经营发展情况简析 104
1. 经营支撑条件良好 104
2. 经营收入整体稳定 105
3. 盈利能力差异较大 107
第四节 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活动简析 108
1. 企业研发服务业务稳步开展 108
2.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推进 110
3. 创业孵化服务实现有效拓展 112
第五节 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内涵进一步凸显 113
1. 投入主体多元化 114
2. 管理制度现代化 115
3. 运行机制市场化 115
4. 用人机制灵活化 117
5. 创新生态体系化 117
第六章 示范引领: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案例 119
第 一节 探索先行者: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120
1. 开创新型研发机构“四不像”模式 120
2. 构建层次分明的研究院组织架构 122
3. 形成开放链接和服务产业的内驱力 123
4. 实现自我造血与创新赋能协同 125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126
1. 一院 一公司 127
2. 创新体系 创新生态 128
3. 改革举措 129
第三节 全球化协同创新组织: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132
1. 推动研发、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协同 133
2.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助推器” 135
3. 构建“有核无边”的协同创新体系 137
第四节 光电子创新微生态组织:陕西光电子先导院 138
1.“国有搭台,民营唱戏”的协同组织模式 138
2. 公共平台 专项基金 专业服务 139
3. 运行机制高度市场化 140
第七章 轨物范世: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研究 143
第 一节 国内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的必要性 144
1. 有利于政府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体系化管理 144
2. 有利于新型研发机构精准定位、精进发展 145
第二节 国内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现状 146
1. 国内各地认定备案情况研究 146
2. 国内各地认定备案指标研究 147
第三节 国内开展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备案的设计建议 149
1. 总体考虑 149
2. 原则遵循 150
3. 主要方案 150
第八章 圭端臬正: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5
第 一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的必要性 156
1. 提升机构发展质量 156
2. 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157
3. 引导社会加大支持 157
第二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现状 158
1. 评价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158
2. 评价工作开展导向 160
3. 评价工作提升方向 162
第三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指标分析 164
1. 评价指标结构 164
2. 评价指标特点 168
第四节 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69
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考虑 169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171
3. 综合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173
第九章 精准施策: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政策现状与诉求 183
第 一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现状 184
1. 国家层面:统筹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 184
2. 地方层面:初步形成新型研发机构政策体系 190
第二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靶点 197
1. 功能定位不准 197
2. 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198
3. 人才吸引力不强 200
第三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诉求 201
1. 建立体系化政策制度,引导发展 201
2. 完善相关规范性标准,打造样板 202
3. 强化针对性政策支持,弥补缺位 202
第十章 继往开来: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建议研究 205
第 一节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战略使命 206
1. 打造新兴战略科技力量,取得重大创新突破 206
2.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208
3. 提高科技创新协同效率,引领组织机制创新 209
4. 促进“四链”深度融合,打造科技创新生态 210
第二节 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核心关键 212
1. 赋予新型研发机构战略科技力量定位 212
2.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形成梯队发展格局 213
3. 引导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214
4.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引领改革创新示范 214
第三节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建议 215
1. 探索明晰新型研发机构的法律身份 215
2. 国家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评价 216
3. 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与示范 216
4. 强化新型研发机构精准化政策支持 217
参考文献 218
新型研发机构 四链融合的生动实践 作者简介
米磊:博士,“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二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领团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科学家团队创业。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科协“2022年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先锋”、 清科创业“2023年中国最佳早期投资家(第1名)”等荣誉。 王赫然:博士,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管理与政策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重要参与人参与多项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2》《硬科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报告2018》《2016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研究报告》《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的探索与实践》等作品。 赵瑞瑞:高级经济师,陕西省科技专家,陕西省技术转移转化领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现任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硬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文章10余篇,牵头编纂《中国硬科技产业投资发展白皮书(2018)》《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光子时代:光子产业发展白皮书》,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重要参与人参与省市级课题15项,参与国家部委课题6项,研究成果被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重要部门采纳。 陈力: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参与科技创新政策与战略研究课题9项,近5年发表论文10篇,参与撰写《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汇编2020》《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向2035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的探索与实践》等作品。米磊:博士,“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二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领团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科学家团队创业。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科协“2022年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先锋”、 清科创业“2023年中国最佳早期投资家(第1名)”等荣誉。 王赫然:博士,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管理与政策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重要参与人参与多项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2》《硬科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报告2018》《2016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研究报告》《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的探索与实践》等作品。 赵瑞瑞:高级经济师,陕西省科技专家,陕西省技术转移转化领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西安市科技专家。现任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硬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的研究,发表文章10余篇,牵头编纂《中国硬科技产业投资发展白皮书(2018)》《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光子时代:光子产业发展白皮书》,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重要参与人参与省市级课题15项,参与国家部委课题6项,研究成果被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重要部门采纳。 陈力: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参与科技创新政策与战略研究课题9项,近5年发表论文10篇,参与撰写《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汇编2020》《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1》《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202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向2035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的探索与实践》等作品。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2.4¥40.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