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李希凡文集

李希凡文集

作者:李希凡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2014-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595
中 图 价:¥45.0(6.0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李希凡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306383
  • 条形码:9787547306383 ; 978-7-5473-0638-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李希凡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李希凡先生八十余年多彩人生的自述传和心灵史。作为被毛泽东钦点的“小人物”,一系列的偶然与必然构成的身不由己,真实地展现了那个荒诞岁月中的人生沉浮,也折射出当代中国某些不可磨灭的历史潮流的发展印迹,实为当代红学史甚至党史存留了一份不可多得的鲜活资料,堪为那段特定历史之存照。

李希凡文集 目录

**章 儿时记忆
一、家事种种
二、邻里乡亲
三、荷塘与河沿
第二章 求生苦旅
一、从“小康”坠人困顿
二、在华宝西服店学徒
三、重回校园
四、在白纸坊印刷厂做徒工
五、流落石家庄
第三章 曙光在前
一、命运的转折
二、青岛的新家
三、特殊条件下的“启蒙教育”
四、我的读书生活
第四章 革命熔炉
一、参军入伍进华大
二、“大碴筐儿”――思想改造
三、共产党送我上大学
四、“荣归”山大
五、我的“三反五反运动”
六、批评吕荧先生文艺学教学事件
七、我的“浪漫”爱情
第五章 “名扬天下”
一、毕业前后的徘徊和思考
二、读研与结婚
三、两篇文章的出炉
四、一举成名天下知
五、开启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
六、“鲜花”和受奖,不期而至
第六章 “多事之秋”
一、1955年初的“繁忙”
二、莫斯科、华沙与北欧之旅
三、报纸改版和两场争论
四、“反右斗争”前后
第七章 激情岁月
一、沸腾的1958年
二、十七年革命文学的繁荣
三、关于《三国演义》与历史剧的争论及其他
四、风暴前夕的“反修”
第八章 “文革”年代
一、“前哨战”与戏曲现代戏会演
二、通州西集尹家河二队“四清”工作组
三、在《海瑞罢官》的政治风波中
四、进“牛棚”与下干校
五、评《红》、校《红》与四届人大
第九章 艺术人生
一、1976年的中国“大地震”
二、粉碎“四人帮”与再下干校学鲁迅
三、告别编辑生涯,闯进艺术“殿堂”
四、“老有所为”——关于《中华艺术通史》的编撰和《传神文笔足千秋》的写作
附录
李希凡驳《“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
李希凡再驳王学典:拿出1954年历史文献中的“证据”来
“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关于蓝翎《四十年间半部书》一文的辩正
“三十年不言”,一言匕首见——驳穆欣
后记
展开全部

李希凡文集 节选

    **章 儿时记忆
     一、家事种种
     我出生在原河北通县(现为北京市通州区)武定庵胡同的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据姐姐们说,我出生的那年,极冷,母亲生我的时候,屋里的炉火虽然烧得很旺,我还是被冻得直翻白眼,是大姐把我装在棉裤裆里暖过来的。或者正是因为我生在“寒冬腊月”,才至今仍是耐寒而怯热。那是1927年的12月,这在中国可是不平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蒋介石叛变革命,到处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而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也在血泊中站起,“八一起义”,“秋收起义”,拿起枪杆子开始新的革命斗争。这大时代的形势,究竟给这京边子的小县城带来过什么影响,我还不甚知晓,也没听到姐姐哥哥们谈论过,但在我家,这时却是从小康走向困顿的开始。
     父亲李炳文,自号颠甫,祖上绍兴师爷出身,但自爷爷这一脉,就脱离了州府衙门,另谋生路,父亲是独子,一生以没有赶上考清朝末榜秀才为遗憾。他有一位名师姓唐,家里有一张照片,是他和老师、师兄、师妹的合影,他有旧学渊源,又靠自学英文,曾做过北洋大学校长的英文秘书和北京甘石桥邮政分局局长,我出生前,他已因参加全国邮电工人大罢工,被英国老板逼迫从张家口邮局告老还乡好几年,其实当时他只有36岁。姐姐们说,他辞职回家一时找不到工作,曾开办过英文补习班,但只办了两期,就因没有生源而作罢。于是,他又生奇想,尝试着办点“实业”。从他的“退休养老金”中取出了一二百元,买了十窝蜜蜂和一百只鸡。十个蜂箱摆在前院西墙根;鸡养在后院院墙砖盖的鸡窝里。鸡白天放出窝,就在后院找食吃。这院子本来一向只有妈妈一个人高声讲话,现在可算是百鸡齐鸣,万蜂嗡嗡了。晨起,那只高过群鸡几头的大雄鸡昂声一唱,立即有周边的响应,就是那些母鸡的咕咕声,也搅得这小院主人们不能安睡了。前院当然是另一番景象,当时正是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我家前院虽然不大,却种有桃杏桑榆各一株,更有一丛白芍,每年也自有一番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象,更何况那一年又有自家的十窝蜂,这后院的几十株枣花开放时,蜂蝶飞舞,更是热闹非凡了。
     不过,与此相比照,我们引为骄傲的后院(枣园),早已从去年被秋实累弯枝的姿态恢复到“默默地铁似的刺向”了天空,而且假借春意盎然的生机,又萌生出嫩绿的枣叶和嫩黄的枣花,招惹着成群结队的蜂蝶采粉。只可惜这半空中的清香美丽,并不能掩盖那臭气熏人的遍地鸡粪……妈妈为这两项“试办实业”,不知和爸爸吵了多少次,终究没有阻挠住爸爸的“执著”。只是这小院(也包括枣园坚硬的土地)在妈妈素习洁净的手下,连杂草都很难生根,现在让“实业”搞得如此不堪,父亲自己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姐姐哥哥们都在上学,白天谁也管不上。晚上回来,姐姐们要帮助妈妈做饭,又各自有功课要做,爸爸自己又从不洒扫庭除,只有苦了假日中的两个哥哥了。那些鸡粪有湿有干,有的在平地,有的在树干,只能用小铁铲才能除掉。两位姐姐想去帮忙,父亲还不让去,每次都把两个小伙子搞得精疲力竭。可以说,父亲的这两项“办实业”尝试,在家里很不受欢迎,只有我整天跟着他后面转,那却只能给他添麻烦了,而我又是一个直接受害者。那只高大的雄鸡,本是后来买的。它**天一唱天下白,就提前一个钟头把全家都吵醒了。爸爸起来放鸡,我光着屁股就跟着他跑出来了,大雄鸡被单独关在鸡笼大概憋了一肚子气,跳出笼来就向我的后背啄了两口,啄得我疼痛难忍,放声大哭,被送到潞河医院急诊,后来又化脓发烧,看了20多天,才平复。至于被蜜蜂蜇,那就是除去妈妈,姐姐哥哥们也包括爸爸本人,都未能幸免。因为蜂箱在前院,工蜂们穿梭般地奔忙,碰头撞脸,谁也难免被蜇一下,我则成了经常被蜇的对象。
     天有不测风云,到了秋天,通州城乡都发生了鸡瘟,我家的鸡成片倒毙在枣园里,爸爸和哥哥只能抬着箩筐,连死带活的,都深埋在东城墙根下。祸不单行,没多久,我家的蜜蜂,由于蜂王走失,“举国逃逸”,如《聊斋志异》里的《莲花公主》所写,走得十分离奇。我朦朦胧胧记得,这是离我家一里远的烧酒胡同一家养蜂户,不知用一种什么方法把我家的蜂王引去,于是,十窝蜂都追随而去,留下空巢,另投新主。当时父亲还去了烧酒胡同看望过这些弃主的无情小虫,尽管它们的新主人,并没有准备好那么多蜂箱,背叛的蜂群,还不能完全归巢,或嗡嗡绕飞,或伏在箱上,却决不肯再回“故国”。两天后,十箱蜂都已走净。鸡死蜂飞,李家小院顿时显得空前的寂静。哥哥姐姐们虽然都心烦那些鸡,但大家的同情,却都在爸爸的一边。父亲很有几天不愿回家,回家也是坐在堂屋喝闷酒,抽烦烟。母亲自然也因为损失了几百元在生闷气。
     据说在生我以前,这个小家很和睦,而父亲自邮局“告老还乡”后,爸妈的争吵就多了起来。妈妈是很不情愿父亲辞职的,因为“告老还乡”虽有一笔还算丰厚的退休金,却没有了长年稳定的工薪收入,这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后果堪忧。父母的争吵,总由妈妈挑起,她嘴头厉害是出了名的。父亲一般不大出声,但情急时也会大吼起来。姐姐哥哥们没人敢劝,怕挨妈妈的骂,我是爸爸的宠儿,偏向父亲,总是对妈妈的态度不满,也敢于冲着妈妈喊一嗓子“不要吵了”!那可就不是挨两句骂,而是屁股上要着几巴掌了。
     父亲大概也厌烦家庭的争吵,终于不得不去天津屈就一个“缮写”公文的职位,月薪四五十元。他去天津后,也并不让大哥再上中学,而把他带走送进天津的军医学校。记得那时的河北省会是在天津,省主席叫于学忠(似是张学良旧属。20多年后,1954年在新中国,我首次当选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时,曾在二届一次大会上看到他发言)。父亲、大哥走了以后,少了两个人的嚼口,每月父亲又有二三十元寄家,家里似乎宽裕了很多。
     妈妈就是通州郊区人,幼失父兄,姥姥改嫁,她生活在北关外祖家,17岁(实际年龄可能只有15岁)与父亲结婚,原不识字,父亲曾带她去北京工作,教她识字,并有了杨舜华的芳名。她自幼就个性倔犟,正直,勤俭,好客,孝顺祖父。生大姐后就回通州伺候祖父,抚养女儿,独自理家。我是她第11个孩子,11个孩子只活了五个,大姐长我十四五岁。真不知妈妈是怎样熬过来的。祖父逝世后,只有我的姑妈(父亲唯一的胞姐)陪过她几年,帮她带孩子,做针线活儿。姑妈生性温柔和顺,一切听弟媳妇的。二姐就是姑妈带大的,性情都有点像她。妈妈从年轻媳妇时,就把家理得井井有条。李家媳妇厉害,邻里有名,没人敢欺侮她。对孩子她奉行“笤帚教育”,只是大姐曾是爷爷的心肝,自幼娇生惯养,从没见妈妈打过她,有时骂她两句,大姐也要赌气不吃饭的。妈妈的心尖儿,自然是大哥。可是大哥小学毕业(15岁)就被爸爸带到天津军医学校去了,妈妈本不同意,认为大哥年纪太小。爸爸说,他自己也是十几岁就去社会闯荡了,现在是上学,没啥问题。妈虽厉害,自知在儿子前途问题上拗不过父亲,只得含泪送行了。那几天二姐就警告二哥和我:老实点,别惹妈生气,找打。只有我家狗儿虎子不懂事,它是一只极伶俐的狗,是大哥从小抱来的,一向追随大哥左右,那几天它似乎窥察到这“亲密伙伴”就要离家,更是窜前跑后,跟着大哥转,惹得妈妈打了它几棍子。二姐,二哥,是家里的“小菜碟儿”,我虽是小儿子,却因是“淘气包”、“闯祸精”,可能也由于是父亲的“爱子”,那段时间更多了挨几顿笤帚疙瘩的“优待”。父亲和大哥走后,家里清静多了,两位姐姐和二哥白天上学,家里只有妈妈和我。本来爸爸教我识字、写字,这一下可放野马了。就连虎子也不愿白天待在家里挨骂。
     那时的家虽然已由小康陷入困顿,但父亲又有了工作,母亲勤俭理家,总还能撑持下去。她又是一个爱脸面的主妇,每逢过年,总要拾掇得像个样子。不管父亲是否在家,孩子们都要穿身新衣服。记忆里,过年时我那套新衣服就很像样儿:蓝布棉袍,上罩黑缎子小马褂,红缨小帽,黑礼服呢小棉鞋。其实,我那时并不真喜欢这样的“盛装”,因为它对我这个一出去就会滚成土猴的“小挨刀的”来说,无疑是一条“捆仙绳”,无论是弄脏了还是撕破了,都会遭母亲一顿臭骂和好打,远不如我那身从二哥那里“继承”来的短装和实纳帮鞋穿得惬意和安心。不过,那个时期,总算是我儿时的“黄金时代”!
     P1-4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