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庆后:有一种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苏轼全传(特装版)
-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
>
水浒人物之最
-
>
爱因斯坦(藏文)
-
>
张之洞督鄂纪年
-
>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理想国译丛067: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017937
- 条形码:9787509017937 ; 978-7-5090-179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理想国译丛067: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本书特色
聆听被忽视的声音,全面思考巴以困局路在何方。在犹太人的苦难广为人知的今天,巴勒斯坦人的命运亟待关注。 1、一本难得一见的稀缺之作。从被忽视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视角,重新审视巴以困局的起源与演变。被哈佛大学学者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2、由巴勒斯坦公共知识分子、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和平运动先驱亲述,展现巴勒斯坦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为之所做的不懈努力。在犹太人的苦难广为人知的今天,关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命运。 3、是传奇的个人史、起伏的家族史,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在几代人的记忆传承中,巴勒斯坦由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滑落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悲情的历史引人深思。 4、凸显巴以冲突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微妙心态,真实再现一个和平主义者所面对的荒谬、艰难处境,直击局势的错综复杂。关注平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命运。 5、梁文道撰写导读,令读者轻松获得背景知识,进入阅读状态。知名译者何雨珈倾情献译,译笔纯熟流畅,生动再现原著风貌。 萨里·努赛贝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也是他动人的个人经历。他极为正直地展现着真挚有益的政治愿景。在中东冲突中很难找到“中间立场”,但他开辟了一个反思和对话的空间,平衡了历史的狡猾与个人带有讽刺意味的冒险和抱负。在面对复杂处境时,他展现了充满希望、慷慨正义的景象,使这本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本。 ——霍米·K. 巴巴,哈佛大学人文学科高级顾问 《故国曾在》是一部敏锐、伤感、幽默的回忆录,它重新审视巴以问题的悲剧,也描绘了巴勒斯坦社会的生动图景。 ——阿摩司·奥兹,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恶棍与受难者,爱国者与傻瓜,战争与和平,背叛与腐败,当然也少不了一段浪漫往事……这本书戏剧般展现了巴勒斯坦近几十年的历史。 ——阿摩司·埃隆,《纽约书评》*可怕的悲剧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其他人的故事,忘记了对其他人的好奇,以及对其他人可能经历过的悲剧的了解……萨里·努赛贝就有这样的好奇心。 ——梁文道 这是有史以来对巴以冲突*好的个人记叙之一。 ——伊桑·布朗纳,《纽约时报》太精彩了……强烈推荐给想了解巴勒斯坦民主困境的人。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slate杂志 一个令人钦佩的人写的一本令人钦佩的书。 ——莱昂·维塞尔蒂尔,《纽约时报书评》《故国曾在》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对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对双方的博弈进行了精妙的分析……这个复杂的人——精明、理想主义、务实、梦想家、和平战士——非常值得了解。 ——查尔斯·马修斯,《旧金山纪事报》引人入胜……《故国曾在》聚焦受困的希望,进行了一项伟大的研究。 ——罗伯特·马利,《华盛顿邮报》在一场妥协常常被视为叛国的冲突中,努赛贝为了公平与和平而斗争。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书,它内容宏大、令人钦佩,而且非常有趣。 ——杰弗里·戈德堡,《洛杉矶时报》
理想国译丛067: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内容简介
人类*可怕的悲剧之一,就是过度沉迷于自己的悲剧而忘记对其他人的好奇,忘记去了解其他人经历过的悲剧;尤其是面对仇敌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呢? 本书的作者萨里·努赛贝正是一个葆有这种好奇心的人。 萨里·努赛贝出身于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记忆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种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与数次中东战争,这一地区成为暴力与割裂的代名词。巴以冲突是如何源起与演变的?为何国际社会多次斡旋都无果而终?巴勒斯坦的年轻人如何看待国家的未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萨里讲述自己与家族的爱憎沉浮,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艰难求存;他的人生也是巴勒斯坦历史的缩影。从一心治学到游走于巴以政权之间促成和谈,他的经历颇为戏剧性,曾被巴勒斯坦人斥为“叛徒”,又被以色列当局抓入监狱。 中东冲突很难找到“中间立场”,萨里可谓在夹缝中生存,但他始终坚持和平与共情。在犹太人的苦难已经广为人知的今天,探索巴勒斯坦人的视角或许可以令我们对中东问题,甚至是更为宏大复杂的问题,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认知。
理想国译丛067: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目录
理想国译丛067:故国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作者简介
萨里·努赛贝(Sari Nusseibeh),,巴勒斯坦哲学家,出身于耶路撒冷最古老的阿拉伯家族之一,父亲和外祖父都是杰出政治家。他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曾任耶路撒冷圣城大学校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耶路撒冷首席代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研究所研究员。作为巴勒斯坦温和派代表人物,他一直呼吁使用“非暴力的和平方式”解决巴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