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公路车宝典(ZINN的公路车维修与保养秘籍)
-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
>
基于个性化设计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
>
花样百出:贵州少数民族图案填色
-
>
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中国高等技术教育的苏化(1949—1961)以北京地区为中心
-
>
铁路机车概要.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
-
>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
梯度增强层的原位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498481
- 条形码:9787502498481 ; 978-7-5024-984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梯度增强层的原位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 内容简介
本书对钢铁基复合材料表面梯度增强层制备方法和工艺优缺点等做了简明阐述,系统地介绍了表面梯度增强层的原位反应制备方法和组织性能。第1章概述国内外表面梯度增强层的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原位反应的选材、工艺流程及表征手段;第3章从热力学与动力学两个方面分析增强层的形成;第4章阐述原位生产增强层的组织演变及形成机制;第5章用压痕法研究增强层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第6章论述TaC和WC增强层的磨损性能。
梯度增强层的原位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 目录
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表面梯度增强层的研究进展1.3 表面梯度增强层的制备现状1.3.1 激光熔覆法1.3.2 离心铸造法1.3.3 等离子喷涂1.3.4 粉末冶金法1.3.5物理化学气相沉积法1.4 碳化铌、碳化钽作为增强体的研究现状1.4.1 TaC增强层的制备、形成机制和性能的研究进展1.4.2 NbC增强层的制备、形成机制和性能的研究进展1.5 存在问题与展望1.6 研究内容和目的2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2.1 实验材料及制备2.1.1 实验材料2.1.2 增强层的制备2.1.3 反应温度的确定2.2 组织形貌的表征和物相结构的分析2.2.1 组织形貌与物相分析2.2.2 碳化物体积分数的测量2.3 力学性能测试2.3.1 硬度2.3.2 弹性模量2.3.3 界面结合性能2.3.4 残余应力测试2.3.5 磨粒磨损的测试2.4 实验技术路线3. 铁基表面TaC、NbC增强层形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3.1 铁基表面TaC、NbC增强层的热力学计算3.1.1 Fe-C-Ta和Fe-C-Nb体系的研究3.1.2 热力学势函数计算体系吉布斯自由能3.1.3 Fe-C-Ta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相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函数3.1.4 Fe-C-Nb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及相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函数3.2 铁基表面TaC、NbC增强层形成的动力学分析3.2.1 TaC增强层生长的动力学计算3.2.2 NbC增强层生长的动力学计算3.3 本章小结4. 原位生成TaC、NbC增强层的组织演变及形成机制4.1 原位生成TaC增强层的组织演变及界面研究4.1.1 TaC-Fe梯度复合增强层的组织形貌与物相分析4.1.2 高体积分数微纳米结构TaC增强层的组织形貌与物相分析4.1.3 高体积分数微纳米结构TaC增强层的界面特性研究4.2 原位生成NbC增强层的组织结构4.2.1 NbC-Fe梯度复合增强层的组织形貌与物相分析4.2.2 高体积分数微纳米结构NbC增强层的组织结构及物相分析4.3 TaC、NbC增强层的形成过程和机制研究4.3.1 Nb和Ta在铁基表面形成碳化物增强层时的差异4.3.2 Fe-C-Ta 和Fe-C-Nb两种体系所得增强层形成机制4.4 薄板基体-原位反应法生成TaC和NbC增强层的优势4.5 本章小结5. 压痕法研究增强层的力学性能和断裂特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
新编实用化工产品丛书胶黏剂:配方.工艺及设备/新编实用化工产品丛书
¥31.2¥48 -
化学反应工程(陈建峰)(第五版)
¥59.7¥69 -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教程-(第2版)
¥50.5¥90 -
石墨烯基燃烧催化材料及应用
¥74.3¥118 -
化工原理(上)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李薇)(第三版)
¥40.1¥46 -
化工过程分析与综合(第二版)
¥22.1¥49
浏览历史
二分法会计/岑湛标
¥25.9¥30.0罗马与剑:战士和武器如何塑造罗马历史
¥83.2¥128.0妇科心得
¥8.3¥10.0两个素食者的创意厨房
¥19.8¥29.8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