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自然资源碳汇技术方法体系

自然资源碳汇技术方法体系

作者:张连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6-01
开本: B5 页数: 254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96.0(7.5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自然资源碳汇技术方法体系 版权信息

自然资源碳汇技术方法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所获部分成果的总结,在全面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严密的方法、全新的模式,阐述了针对自然资源各要素开展野外调查、监测,进行自然资源碳汇成果评估的系统性工作,特别是在以流域为单元的工作尺度上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为全面翔实评估区域自然资源碳汇强度提供了参考。

自然资源碳汇技术方法体系 目录

目录前言第1章 全球变暖及其对策11.1 全球变暖与社会发展11.1.1 IPCC**次评估报告11.1.2 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21.1.3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31.1.4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41.1.5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61.1.6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81.2 碳市场减排机制121.2.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131.2.2 中国碳市场141.3 碳汇负排放效应161.3.1 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自然机制161.3.2 碳汇效应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171.3.3 提升碳汇能力的途径20参考文献21第2章 自然资源系统中碳的计量252.1 自然资源碳计量的概念和意义252.1.1 自然资源碳计量的概念252.1.2 自然资源碳计量的意义262.2 自然资源碳计量的方法与技术272.2.1 遥感技术272.2.2 生态学模型292.2.3 不同自然资源类型的碳计量方法302.3 国内外自然资源碳计量332.3.1 北美332.3.2 欧洲342.3.3 中国35参考文献35第3章 自然资源碳汇413.1 自然资源碳汇相关术语423.2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与地质碳汇研究的主要特点513.2.1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垂向碳通量513.2.2 陆地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碳汇的*立核算513.2.3 地质碳汇的时间敏感性与碳水耦合523.3 自然资源碳汇的要素耦合533.3.1 植被-微生物-土壤互作533.3.2 植被-土壤-岩石互作543.3.3 植被-水-岩石互作543.4 自然资源碳汇的过程约束553.4.1 土壤侵蚀过程553.4.2 岩石风化过程563.4.3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573.5 自然资源碳汇工作展望573.5.1 加强多数据融合,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573.5.2 加强人-地耦合的多过程碳循环模型研发,开展长时序的模型模拟583.5.3 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多尺度自然资源碳汇的调查评估工作59参考文献59第4章 区域自然资源碳汇调查监测评价654.1 样点预布设654.1.1 样点预布设工作底图654.1.2 样点预布设操作步骤654.2 林地调查点664.2.1 调查点布设664.2.2 调查因子674.2.3 现场调查684.2.4 森林资源碳储量的估算714.2.5 无人机调查构建生物量评估基础指标—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744.2.6 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834.2.7 森林生物量碳汇估算864.2.8 森林土壤碳密度模型制图874.2.9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汇估算904.2.10 森林生物量碳汇潜力估算924.3 灌丛调查点954.3.1 灌丛样地的调查指标954.3.2 灌丛样地的调查方法954.3.3 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计算984.3.4 碳储量评估方法994.4 草地调查点1004.4.1 调查点布设1004.4.2 调查因子1024.4.3 现场调查1024.4.4 草地资源碳储量的估算1074.4.5 草地资源碳汇现状的估算1074.4.6 草地资源碳汇潜力的估算1084.5 耕地调查点1104.5.1 样点布设1104.5.2 调查因子1124.5.3 现场调查1134.5.4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计算114参考文献114第5章 流域自然资源碳汇调查监测1945.1 林灌生态系统1945.1.1 调查点的布设原则1945.1.2 调查因子1945.1.3 调查方法1955.1.4 溶蚀试验1975.2 草地生态系统1975.2.1 调查点的布设原则1975.2.2 调查因子1975.2.3 调查方法1985.2.4 溶蚀试验2005.3 农田生态系统2005.3.1 调查点的布设原则2005.3.2 调查因子2015.3.3 调查方法2015.3.4 溶蚀试验2025.4 水文生态系统2025.4.1 调查点的布设原则2025.4.2 调查因子2035.4.3 调查方法2035.4.4 流域碳汇通量的计算2045.5 地质碳汇2045.5.1 调查点的布设原则2045.5.2 调查因子2045.5.3 调查方法2055.5.4 样品采集与检测分析205第6章 长期观测点建设2156.1 长观点的布设原则2156.2 监测指标及方法2156.2.1 林灌、草地、农田生态系统2156.2.2 水文系统216第7章 样品分析与保存2207.1 样品的制备2207.2 样品的干燥2207.3 样品的粉碎2207.3.1 植物样品2207.3.2 土壤样品2207.4 样品的保存2217.5 植物及土壤样品总碳、全氮含量分析2217.5.1 总碳测量方法2217.5.2 测定仪器与材料2227.5.3 测定步骤2227.6 土壤机械组成2237.7 土壤pH测定2247.8 同位素分析2247.8.1 水样同位素2247.8.2 土壤样品δ13C检测方法227参考文献228附录229附录A (资料性附录)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估算方法229附录B (资料性附录)溶蚀试验方法与计算230附录C (资料性附录)沉积物碳沉积速率及来源计算231附录D (资料性附录)流域岩溶碳汇通量计算233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