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经典课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576085
- 条形码:9787545576085 ; 978-7-5455-760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文化经典课 本书特色
★探索中华文化的源头,更好地理解中华思想的独特性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教育,使得中国人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这种内在的文化认同,正是中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的思想根基。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中华文化经典作品,从古圣先贤的智慧中为现实生活寻找精神原料。
★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并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
本书作者郭继承教授在力争保证学术基础的前提下,做到了易读性、可读性与可理解性的统一。全书大致梳理了自尧舜禹时代到明末清初中华大地上曾出现的经典作品、各家思想及关键人物,不仅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佛家的《六祖坛经》,还有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较为系统地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脉络,适合国学入门级读者阅读。
★解读经典不拘泥于文本,重在古为今用、指导现实人生
作者对经典的解读并没有采用文白对照、逐篇、逐段、逐字去解读的形式,而是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选取经典中*符合当下人们需要的篇目、段落进行解读,用经典中的思想来为人们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与方法,用古人的智慧指导今人的生活。
★写给广大青年读者的传统文化课,人人都能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本书不仅是一本传统文化通识课,也是写给当下人的人生指南。书中直击当代青年人的痛点、盲点,涉及职场、婚姻、教育、交友等诸多问题,以朴实真切的语言助力人们解开心灵困惑,重塑思维,精进人生,使每个人都能受益。
中华文化经典课 内容简介
《尚书》告诉我们人生有五福六极,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易经》告诉我们否极泰来,但为何否卦排在泰卦之后?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德”?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喜乐人生?
中华民族作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诸多典范,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中华文化对于人们如何提升自己的修为、如何全方位提升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有极为丰富的论述和阐发。
郭继承老师精选中国历史上*具代表性的 20 余部文化经典,通过对《尚书》《易经》《论语》《史记》《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经典的解读,以及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荀子、司马迁、韩愈、朱熹、王阳明、顾炎武等数十位先贤哲人的伟大思想的分析与阐释,结合当下时代问题和自己的人生思考,总结国学经典如何提升人的修为,帮助读者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在复杂的社会中精进自己,提升人生的境界。
中华文化经典课 目录
前言 让人民看懂,让人民受益//001
**讲 鸿蒙之初
神农氏尝百草:成就自我的**路径 /002
舜从修身到治国:从小人物到大人物 /009
大禹治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早启示 /016
第二讲 《尚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关于人性*精彩的解读 /022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成大事者的必修课 /028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从天意到民意的转换 /033
“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洪范九畴中的人生哲理 /038
第三讲 《易经》
符号系统:学习《易经》的敲门砖 /050
乾卦为何排**:有大成就者成长的秘密 /056
坤卦:如何成为优秀的辅佐者? /062
从“泰”到“否”:为何泰卦之后是否卦? /068
谦卦:“谦”字包含哪些智慧? /073
从“随”到“蛊”:如何冲出包围规律? /079
从“剥”到“大畜”:怎样在逆境中奋起? /083
从“损”到“益”:有付出,才有收获 /088
从“革”到“鼎”:大变革之后,如何恢复元气? /093
从“震”到“艮”:居安思危,才能长长久久 /098
从“既济”到“未济”:要认清事物发展的趋势 /102
第四讲 《易传》
“一阴一阳之谓道”:如何让一切和谐? /1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就自我的法宝 /118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成就自我的基石 /123
“圣人之大宝曰位”:在天地间找准自己的位置 /127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无须费尽心机,种好因就好 /131
“唯变所适”:时刻准备接受“变”的考验 /135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做人做事要遵循规律 /139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天下大同会实现吗? /142
“形而上者谓之道”:探究万事万物背后的规则 /146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大人”的境界 /149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我们该有的人生态度 /153
“《易》无思也,无为也”:揭开《易经》的奥秘 /156
第五讲 《黄帝内经》
懂得中医病理学说,更好地理解生命奥秘 /162
“德全不危”:养生的积极意义 /170
四季养生:适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则 /177
第六讲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186
在矛盾对立的世界里,我们何以立身处世? /192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树立辩证翻转的思维 /195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为何很难领会大道? /199
“道法自然”:老子说出了做人做事的大原则 /20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生的加法与减法 /205
“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真的主张愚民吗? /209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为何这么说? /212
“以百姓之心为心”:治理社会要重视人民的感觉 /216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法网与人网 /220
“不敢为天下先”:正确理解老子的“三宝” /223
“曲则全,枉则直”:怎样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22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大事者需从细处着眼 /230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领导者处下的智慧 /234
“上善若水”:水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德”? /23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才能认识世界 /240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的社会治理思想 /243
“小国寡民”:这真的是退步的历史观吗? /248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为功之本在于守道 /251
第七讲 《庄子》
庄子的境界:心无挂碍,才能拥抱自由 /256
鲲鹏之志:怎样打破自己的天花板去看世界? /259
庄周梦蝶:不被物象拘束,达到精神自由之境 /266
“缘督以为经”:修身养性——庄子的养生智慧 /271
自事其心:在不安的世界中,如何安定地活? /278
畸人传奇:充实德行,养成个人的魅力 /286
真人真知:“真人”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293
不治而治:庄子的管理学 /299
坎井之蛙:有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307
机械与机心:我们应该怎样读经典? /313
第八讲 《论语》
一生颠沛流离的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320
如何正确理解《论语》的核心概念“仁”? /327
“学而时习之”:《论语》的文眼 /332
“君子务本”:每个人成就的根基 /335
“巧言令色,鲜矣仁”:什么是真正的修为? /339
“君子不器”:只有突破局限,才能不断成长 /342
“朝闻道,夕死可矣”:价值观决定人生的选择 /346
“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文明形态的生存之道 /349
“见贤思齐”:正确看待自己的嫉妒之心 /352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表达言论的边界 /355
“不迁怒,不贰过”:做到这六个字就是贤人 /358
“鸟兽不可与同群”: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361
君子有三戒、三畏:修身之道与“怕”的哲学 /365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不要误解孔子的话 /369
“以德报怨”:圣人之言,不可断章取义 /373
“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的修行之路 /378
“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们远吗? /382
第九讲 《孟子》
孟子生平及思想学说 /388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 /392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功名利禄从何而来? /396
“何必曰利”:孟子怎样看利益和仁义的关系? /399
“不失其赤子之心”:守住本心,方成大事 /406
“人有不为也”: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409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动物的区别 /412
“仁民而爱物”:中国人的境界与格局 /416
“君子有三乐”:怎样拥有喜乐人生? /419
“德、慧、术、知”:成功者bi bei的四要素 /422
第十讲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生的终极追求 /428
“知止而后有定”:开发人类智慧的捷径 /431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切勿本末倒置 /434
“明明德于天下”:如何实现“内圣外王”? /437
“苟日新,日日新”:正确理解修身的含义 /441
“听讼,吾犹人也”:如何真正减少诉讼? /445
“絜矩之道”: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 /448
“君子必慎其独也”:要慎什么样的“独”? /451
“德者,本也”:人人都适用的生财之道 /454
“财散则民聚”:企业与国家的管理之道 /457
第十一讲 《中庸》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62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代教育的真谛 /465
“喜怒哀乐之未发”:掌控情绪才能掌控人生 /468
“君子素其位而行”:安住在当下是一个人的大修为 /470
“大德者必受命”:什么样的人能发展得好? /473
“知、仁、勇三者”:通达之人bi bei的三种素质 /476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如何更好地学习? /479
“诚者,物之终始”:成就一番事业的不二法门 /482
“尊德性而道问学”:明哲保身,方可进退自如 /485
第十二讲 《孝经》
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孝道? /490
什么是“大孝”和“小孝”? /493
第十三讲 《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中国人的大战争观 /498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制胜 /503
第十四讲 《荀子》
荀子生平考略 /508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的人性论 /512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天命观 /516
“学不可以已”:什么是真正的“成人”? /520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让智慧透出天窗 /527
第十五讲 《韩非子》
韩非子生平考略 /534
显学:洞察世事,看透人性 /538
韩非子:一个讲寓言故事的高手 /543
第十六讲 《管子》
管子思想综述 /556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者缺一不可 /561
分清本末,抓住要害:管子为何能打赢贸易战? /566
心与九窍:窥见“天机”的核心秘密 /574
第十七讲 《列子》
列子思想综述 /582
歧路亡羊:走失的道心如何追回? /587
杞人忧天:溯本求源,解读“忧”之深意 /594
心一而已:至信之人可以感动天地 /602
迷罔之疾:怎样看待那些与众不同的人? /608
力命之争:努力与命运,究竟哪个更重要? /616
第十八讲 《墨子》
墨子思想综述 /624
《墨子》经典的十三句,透视人性 /630
第十九讲 《史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640
秦始皇:千古一帝 /646
汉高祖:大英雄,真本色 /652
第二十讲 《世说新语》
魏晋玄学综述 /664
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668
第二十一讲 《六祖坛经》
中国禅宗的发展和历史渊源 /676
惠能听闻《金刚经》而求法 /682
惠能东山寺磨炼 /687
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690
惠能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697
十五年隐藏山林,得法获宝命悬一线 /704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708
智慧何来,佛法何在? /713
当下净土,何必西方? /720
无念、无住与禅宗的秘密 /727
盘腿才是打坐吗? /732
不认字的和尚,何以解《涅槃》? /737
转法华,还是被法华转? /742
第二十二讲 禅 宗
临济义玄:为何他三次问话,三次被打? /750
玄奘禅师: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留学生 /756
马祖道一禅师:打坐就能成佛吗? /764
怀海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769
道济禅师:“酒肉穿肠过”的历史真相 /772
虚云禅师:把一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佛学 /775
第二十三讲 韩 愈
韩愈与大颠:儒家遇到佛家 /782
《原道》:千古文脉一道统 /787
第二十四讲 朱 熹
朱熹的主要思想 /794
天光云影:朱熹的证悟之路 /799
从知解到心悟:朱熹的思想精髓 /803
第二十五讲 陆九渊
陆九渊的生平事迹及主要思想 /808
鹅湖之会:心学与理学的碰撞 /813
第二十六讲 王阳明
出生:云中送儿来 /820
少年:圣贤之志 /823
新婚之夜:与道士晤谈 /826
从格竹病倒到龙场悟道 /830
致良知:成圣成贤的路径 /837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841
心外无物:世界是我们心灵的投射 /845
事上磨炼:在“格物”上用功 /851
人如金子:有大小也有纯度,人人皆可成就 /854
“四句教”:道尽“心学”的秘密 /858
王学的流弊 /861
第二十七讲 唐宋诗词
永恒的家国:中国文学史上的典范 /870
亲情:极致的表达 /877
爱情:永恒的话题 /882
亲近自然:人类的精神原乡 /888
修道调心:不断超越的心灵世界 /894
第二十八讲 《了凡四训》
中国人是怎样看待命运的? /900
认识命运背后的逻辑 /904
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917
改过之要,先具三心 /927
积累善行的十种方式 /933
谦虚大度,造福由我 /937
第二十九讲 明末四大学者
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 /942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945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52
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 /960
方以智: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先驱 /965
后记 在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970
展开全部
中华文化经典课 作者简介
郭继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中国思想史) 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市委讲师团主讲老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主讲老师,弘正学堂学术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包括:中国思想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政教育等。先后出版《觉悟人生: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国学智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经典十三讲》《直面人生的困惑》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