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从文化区到民族生境: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之路

从文化区到民族生境: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之路

作者:何治民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3-01
开本: 24cm 页数: 217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1.0(6.7折) 定价  ¥10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从文化区到民族生境: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之路 版权信息

从文化区到民族生境: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以“物我二分”“物我兼利”“物我合一”三个代表性观点,将西方生态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文化与自然环境二元对立阶段、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有联系的阶段、人类文化与所处自然环境合二为一的阶段。 生态人类学被引入中国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体系。无论是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定方面,还是在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挖掘整理方面,乃至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研究成果。“民族生境”概念的提出,将民族文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西方生态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在建构生态人类学中国话语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文化区到民族生境: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之路 目录

**章 绪论 **节 物我关系的表达:人类学理论流变 一、物我二分:文化与环境二元观 二、物我兼利:文化生态共同体观 三、物我合一:生境人类学文化观 第二节 中国生态人类学 一、中国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发展 二、从共时态的学科步入历时态的学科 三、从“小社区”的学科到“大社会”的学科 四、从逻辑的学科到经验的学科 五、从描述性的学科到行动的学科 结语 第二章 对立还是互动:文化定义的评述 **节 对立论:文化与自然二元对立 一、文化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本质特征 二、早期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三、现代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 小结 第二节 决定论:自然环境决定文化 一、早期政治学的地理环境论 二、拉采尔与德国人文地理学派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小结 第三节 或然论:自然环境可能影响文化 一、维达尔·白兰士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 二、维达尔·白兰士学派的其他学者 三、历史年鉴学派:环境只是影响人类社会的一种可能 小结 第四节 交互论:文化与环境相互作用 一、古典经济学:自然环境与经济现象关系的初探 二、经济地理学:地理环境与经济的交互关系 三、交互关系:迪特里希的人地关系论 第三章 文化区 **节 德奥传播学派的文化区理论 一、区域研究的方法 二、拉采尔“生存空间”与文化传播理论 三、德奥文化传播学派的发展 第二节 法国社会学派的实证研究 一、社会学派的实证研究传统 二、社会学派的“社会事实”观念 三、莫斯的社会形态学 第三节 美国历史学派文化区理论 一、博厄斯的“文化形态”学观点 二、威斯勒“文化丛”与“文化区”概念 三、克鲁伯“文化整体”观 四、“文化模式”及研究的转向 第四章 文化对生态的适应:文化生态学 **节 斯图尔德与文化生态学 一、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学术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贡献 小结 第二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与文化系统论 一、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 三、格尔茨与文化系统论 四、拉帕波特与新功能主义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唯物主义 一、新进化论:走向“科学”的人类学 二、学科定位: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 三、研究视角:主位还是客位 四、文化唯物主义:技术——环境决定论 小结 第五章 生态人类学的新发展 **节 “老三论”“新三论”与动态适应 一、“老三论”与“新三论” 二、自组织的适应性 第二节 过程研究与新结构主义 一、利奇与“动态平衡”论 二、弗里德曼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三、巴斯与生态位理论 四、英戈尔德的栖居视角(dwelling perspective) 第三节 文化分类体系与民族生态学 一、认知人类学与分类体系 二、美国式民族生态学 三、苏/俄式民族生态学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人类学 一、工业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出现 二、环境人类学及其研究范式 三、环境人类学的发展 第六章 生态人类学与中国学派 **节 中国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的发展 一、人类学传入中国 二、经济文化类型 三、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 第二节 “民族生境”论 一、民族生境的提出 二、民族生境的内涵 三、对文化与文化事实的再认识 四、自然生境与民族文化建构 五、社会生境与民族文化的建构 第三节 民族生境理论的运用与学术价值 一、弥合人与自然的人为分裂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与新兴分支学科的兴起 **节 我国生态人类学*新研究动态 一、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地方性生态知识的研究 三、生态文明的研究 四、生态安全的研究 五、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 六、关于生态扶贫与连片贫困区的研究 七、关于生态移民的研究 八、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九、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十、关于民族走廊的研究 第二节 人类学分支学科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经济人类学 二、旅游人类学 三、影视人类学 四、地理人类学 五、历史人类学 六、医疗人类学 七、体育人类学 八、教育人类学 小结 第三节 人类学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形成以人类学为母体的分支学科群 二、从生态人类学迈向生境人类学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