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作者:李孝悌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2.9(6.7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67193
  • 条形码:9787559867193 ; 978-7-5598-671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故事感很强,跨度很广,读起来如同在看万花筒的社会文化史佳作。一开始,便被那些流窜于庙堂与江湖的神奇鬼怪吊足了胃口,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已经置身于一个活色生香的近代世界!

本书的书名取自书中所讨论的《白下琐言》的“琐言”和《客座赘语》的“赘语”,“能以祸福轮回之空谈,警劝于人,可以化导愚昧”,这是琐言赘语的意义。

文如其名,本书研究的对象多是在正统历史中被认为是荒诞不经、无足轻重的边缘事物,如崇祀、祷告鬼神、占卜算卦、叫魂祝由,它们被看作是见不得光的魑魅魍魉,只能寄生于无人问津的柴门小巷。事实真是如此吗?从明太祖将超自然力量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从而提升治理的合理性和持久度,再到举子依靠关帝灵签获得考取功名的心理支持,再到士人批判妇人不能参加龙王祈雨的习俗来表达对妇女的同情……我们看到了这些琐碎、边缘、下层的巨大潜能,情难自已地进入了“什么是文化史”“什么是城市”的深沉思索。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名历史学者李孝悌的社会文化史代表作,揭示明清以来文化、城市与思想的多个面向,展现隐藏在城市深处和历史尘埃里的生活真相。
全书内容横跨五百多年的历史,从明代洪武年开始延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涉及城市社会、思想启蒙与文化等多个议题,为了解明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提供了有趣的细节。作者运用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立足于御制文集、经世文编、戏曲民歌等材料,通过“志怪笔记”“历史掌故”“城市风貌”等主题,呈现了帝王、士人、知识分子以及下层群众的众生相,构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目录

导论 社会史、文化史研究新视野

 西方视野与中国观点

 从乡村到城市

**章 天道与治道

 明太祖统治意理中的神怪色彩

 一、问题与资料

 二、意理篇

 三、典章制度篇

 四、垂训后世

 五、洪武的神秘经验

 结论

第二章 明清的统治阶层与宗教

 正统与异端之辨

 一、明清的宗教论述

 二、罢释道

 三、遵古礼

 结论

第三章 顾起元的南京记忆

 前言

 历史传承

 小结

第四章 《白下琐言》

 19世纪的南京记事

 一、历史视野下的《白下琐言》

 二、家世背景

 三、甘熙叙事下的传奇与魑魅魍魉

 四、《白下琐言》与方志

 五、回顾《客座赘语》

 六、时代的变迁

第五章 清中叶以降开封演剧活动

 一、明清开封

 二、乾隆以降梆子戏的发展概要

 三、演剧场合

 四、俚俗的民众戏曲

 结语

第六章 建立新事业:晚清的百科全书家

 一、一个新的知识类型

 二、百科全书家的身份

 结论

第七章 胡适与白话文运动的再评估

 从清末的白话文谈起

 前言

 一、清末白话文的发展

 二、重新看胡适在中国近代白话运动史上的地位
展开全部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节选

一、问题与资料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五四”时期的“科学论述”如何遮盖住明清时期的“宗教论述”,而影响到我们对明清统治阶层的宗教观的判读。我也简要地讨论过明清士大夫对超自然力量及民间信仰的态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继续针对相关议题作更进一步的探讨,不过讨论的中心,将从士大夫对民间信仰、仪式的态度转到明朝中央政府,特别是皇帝本身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讨论的时段集中在明朝,而非明清两朝,并不意味着这两个朝代的宗教取向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而主要是因为处理的方便和篇幅的限制。

我在这里用的几种主要资料,都是由明朝政府或士大夫编纂的典章和大政纪要。我的目的是要证明,即使在具有强烈官方色彩或趋近正式官方文书的文献记载中,也可以发现大量类似笔记小说或稗官野史的神怪记叙。这种神怪的记叙出现在笔记小说中,也许可以被轻易地解释成文人狂野、荒诞的想象,但当它们重复出现在记载国家典章制度和朝政大要的文献中时,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帝国统治意理的构成部分。

在以四书五经取士的明清两朝,这个问题的意义尤其突显。一般的说法认为:制度化地以四书五经取士,意味着程朱理学成为明清两朝的主导意识形态。如果从忠孝、伦常、经世济民的基本现世取向——所谓“内圣外王”——来看,这样的说法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我们透过“五四”‘科学论述”的折射镜片,刻意地突显明清这一套统治意理的现世、人文和“理性”成分,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势必是一个片面、不完整的明清统治意理图像。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说明明朝统治意理中一个没有受到重视的面向——一套充满神秘、“非理性”色彩的天道思想。

明朝统治意理中的神怪色彩,当然有一大部分袭自盛行于汉代的“天人感应”哲学。在这一套哲学中,君主的施政和天道的奖惩密切结合在一起。董仲舒所谓“孑L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故春秋之所讥,灾异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说法,固然是对孑L子思想的极大扭曲,但这套灾异思想,为天道与治道的相互流通、呼应作了*佳的注释。

我们在下文的讨论中,可以看到这种以灾异为主干的天人感应说,在明朝统治意理中所占的分量。明朝统治意理中的神怪色彩不仅是对天人感应说的演绎,还纠杂了其他的宗教信仰。我们都知道,在天人感应的哲学体系中,天道依照阴阳五行的力量,规则而有韵律地运行。自然现象因为可以和人世现象完全对应、共鸣.所以可以为人所理解乃至操纵。李约瑟认为这套系统是经由合作的过程,而促成天人的和谐、一致。换言之,这个天道是人能够理解、言说的。

这种可以言说的哲学思想,一种可道之道,既不同于老庄哲学中恍兮惚兮、不可言说的神秘思想,也不同于以巫术/魔术为主干的古代宗教信仰。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教授对看似神怪的天人感应体系与一般所谓宗教信仰间的差异,作了精辟的分析。在他看来,汉代的天人感应思想,在操作层面固然不像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所言,可以和无限、不可知宗教信仰完全区分;但在本质上,和一般我们所言的宗教,确实是有极大的区别。

P31-33

大学问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作者简介

李孝悌,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委员,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明清社会文化史、城市史及思想史。主要著作有《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 1901—1911》《恋恋红尘》《昨日到城市》《晚明泉州的士大夫》。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