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7-01
开本: 26cm 页数: 365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球科学概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242769
  • 条形码:9787308242769 ; 978-7-308-2427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球科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为固体地球科学、表层地球科学、地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科学。内容包括:宇宙环境与地球的诞生、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及其意义、地球物质组成、大气基本特征、海洋的物理与化学过程、海底构造与矿产、大陆地貌与演变、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地球观测系统、地学大数据发展与变革等。

地球科学概论 目录

**章 绪论 **节 地球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地球科学的特点 第三节 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上篇 固体地球科学 第二章 宇宙环境与地球的诞生 **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起源 第三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第三章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及其意义 **节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第二节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第三节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及物理状态 第四节 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地球物质组成 **节 矿物概述 第二节 矿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矿物分类和重要矿物简介 第四节 矿物的识别和利用 第五节 岩石概述 第六节 火成岩 第七节 沉积岩 第八节 变质岩 第五章 生命演化与地质年代 **节 化石与生命演化 第二节 地质年代 第六章 地球运作的方式:板块构造 **节 大陆漂移学说 第二节 海底扩张学说 第三节 板块构造学说 第七章 造山作用与地壳变形 **节 造山作用 第二节 应力、应变与变形 第三节 褶皱与断裂 第四节 地壳变形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八章 动态地球的活动:地震与火山作用 **节 地震活动 第二节 火山活动 第九章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 **节 概述 第二节 金属矿产资源 第三节 非金属矿产资源 第十章 能源 **节 石油与天然气 第二节 煤 第三节 核能 第四节 地热资源 中篇 表层地球科学 第十一章 大气基本特征 **节 大气组成成分 第二节 温度和热力过程 第三节 水汽和水循环过程 第四节 大气中的力和大气环流 第五节 大气污染 第十二章 海洋的物理与化学过程 **节 海洋的物理过程 第二节 海洋的化学过程 第十三章 海底构造与矿产 **节 大陆边缘 第二节 深海盆地 第三节 岩浆活动与海山 第四节 洋中脊 第五节 海底矿产 第十四章 大陆地貌与演变 **节 河流作用与河流地貌 第二节 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 第三节 风力作用与风成地貌 第四节 构造作用与构造地貌 第五节 地貌演变 第十五章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节 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节 内动力作用相关自然灾害 第三节 重力作用相关自然灾害 第四节 外动力作用相关自然灾害 第五节 减轻自然灾害 第十六章 地球系统中的全球变化 **节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 第三节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 下篇 地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科学 第十七章 地球观测系统 **节 地球观测系统概述 第二节 大气观测系统 第三节 海洋观测系统 第四节 陆地观测系统 第五节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第十八章 地学大数据发展与变革 **节 地学大数据的起源与演化 第二节 地学研究范式革命 第三节 地学大数据研究方法 第四节 地学大数据发展方向 第十九章 地学大数据应用示范 **节 地学大数据平台技术体系 第二节 地学大数据平台 第三节 地学大数据应用展望 第二十章 地球系统科学 **节 地球系统 第二节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问题引领下的地球系统科学 第四节 数据驱动下的地球系统科学 第二十一章 宜居地球 **节 生命宜居的基本宇宙化学条件 第二节 深地——认识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控制过程 第三节 深海——认识维系地球宜居的要素 第四节 深空——认识宜居地球内外动力互馈 第五节 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宜居性 第六节 技术创新、科学攻坚——满足地球宜居需求 附录 杭州地区地质观察简介
展开全部

地球科学概论 作者简介

陈汉林,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yu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主任,教yu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2年至今),第六、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曾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和浙江大学理学部副主任。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yu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等多项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活跃在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主讲地球科学概论、板块构造学等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二等奖。致力于陆内变形与盆山构造研究,在陆内变形过程与机制、盆山格局与演化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在Geolog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总引13441次;作为主要成员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 杨树锋,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yu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讲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进展等课程,获得国jia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花岗岩成因机制、造山带的构造演化、造山带与盆地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研究成果,出版《成对花岗岩带和板块构造》和Early Permian Tarim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in Southwest China等系列专著,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教yu部自然科学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