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古释名辑证/刘青松辑证

古释名辑证/刘青松辑证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4-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7
本类榜单:古籍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古释名辑证/刘青松辑证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55570
  • 条形码:9787101155570 ; 978-7-101-15557-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古释名辑证/刘青松辑证 本书特色

☆古释名资料的重要价值
中国训诂学的发展始终与古代学术思想息息相关。先秦时期,“名”与“实”的问题成为思想家关注的焦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的“正名”思想除了在政治学、逻辑学层面具有重大意义外,也推动了训诂的滥觞。所谓“正名”,就是要使得“名”(语言文字)与“实”(客观世界)相符,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名”进行充分的解释与阐发,这一过程就是“释名”。先秦两汉经典中保存着大量的“释名”资料,这些资料多以“声训”的形式,传达出音义必然相关的观念,从而成为词源学的起点。 ☆声训是对语言规律和社会风俗的反映
声训是一种训诂方式,通过声同或声近来解释词语,考究命名的所以然,它体现的是古人对声义关系的探求。先秦两汉的声训中,既有符合语言客观规律的语言声训,也有以声音为手段阐释义理和民俗的义理声训、民俗声训;前者揭示了大量语言事实,具有词源学上的重要意义;后者虽然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但也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更重要的是,声训中所蕴含的“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和“音近义通”的语言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揭示了语言引申孳乳过程中的理据性,指导了后世尤其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训诂实践。 ☆先秦两汉释名材料的首次全面梳理
除了流传下来的《释名》《白虎通》外,先秦两汉的“释名”资料皆散落在各种典籍中。本书辑录了大量散见于先秦两汉文献汇中的“释名”资料,并进行重新组织和疏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现成的研究资料。我们从中不仅可以见到古人在语言学方面的积极探索,拓宽词源研究的范围,也可以分析当时人的思想,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

古释名辑证/刘青松辑证 内容简介

声训是一种训诂方式,通过声同或声近来解释词语,考究命名的所以然,它体现的是古人对声义关系的探求。先秦两汉时期,声训盛行,经典中保留了大量的声训材料。其中的语言学声训,符合语言规律,揭示了大量的语言事实;而其中的义理声训和民俗声训虽然不符合语源学原理,但它们以声音为手段,阐述义理和民俗,内容涉及典章制度、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等等,客观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时段的文化。除了流传下来的《释名》《白虎通》外,这些资料皆散落在各种典籍中。本书作者对先秦两汉除《释名》之外的释名资料加以系统整理,并进行疏证。透过这些资料可以发现,几乎没有毫无根据的声训,这对语言学理论(任意性)是重要的补充。

古释名辑证/刘青松辑证 目录

前言
凡例
卷一
释天(上)
释天(下)
释地第二
释山第三
释水第四
释草木第五
释禽虫第六
释形体第七
卷二
释亲属第八
释长幼第九
释饮食第十
释用器第十一
释言语第十二
释衣服第十三
释首饰第十四
释宫室第十五
卷三
释道路第十六
释州国第十七
释爵秩第十八
释律吕第十九
释乐器第二十
释诏令第二十一
释兵戈第二十二
释车旗第二十三
卷四
释礼教第二十四
释书契第二十五
释典艺第二十六
释古史第二十七
释丧制第二十八
释祭祀第二十九
参考文献
笔画索引
展开全部

古释名辑证/刘青松辑证 作者简介

刘青松,男,汉族,河北献县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语言文字学的教学与科研。在《中国文字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经学》《河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主持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白虎通〉义理声训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白虎通义〉校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释名〉笺疏》。著有《〈白虎通〉义理声训研究》,辑校有《坳堂诗文集》《河间七子诗文征》《新辑泊居剩稿》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