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类心灵
-
>
考研数学专题练1200题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
-
>
神农架叠层石:10多亿年前远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上中下)
-
>
声音简史
-
>
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864807
- 条形码:9787547864807 ; 978-7-5478-6480-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地回答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究竟由什么要素构成,其形成机制和驱动力是什么,为何某些城市比其他城市更具创新性,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成败的关键原因何在,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更高效地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这些真知灼见无疑对关注科技创新的各级决策者、规划师、专业人士和企业家们都十分宝贵。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系统表述和解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和过程。从概念化和理论化的解读,到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系统拆解为其功能特征与构成要素、发展机制、支撑环境、多样化路径和空间分布,再到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实际案例。所有章节均配有数据分析,并与现有研究相对比。本书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理论探索的开拓性尝试,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理论研究和认识统一具有较高的学术贡献和理论价值。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论与实践 目录
**节 知识经济孕育科技创新城市001
一、科技变革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 002
二、城市功能转型衍生科技创新城市 004
第二节 全球化催生全球科技创新中心005
一、全球化促进全球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005
二、从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到全球创新网络 006
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创新网络中的节点城市007
第三节 国家科技实力的核心依托007
一、全球科技创新活动分布的不平衡性 008
二、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009
三、中国孕育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历史机遇和
潜力 011
四、中国城市正加速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013
参考文献016
第二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特征与构成要素017
**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与内涵017
一、概念源起 017
二、内涵界定 020
第二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功能 022
一、科学研究功能 022
二、技术创新功能 023
三、产业驱动功能 023
四、文化引领功能 024
第三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 025
一、功能支配性 025
二、结构层次性 026
三、空间集聚性 026
四、产业高端性 027
五、文化包容性 028
第四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构成要素028
一、核心要素:人才 030
二、主体要素:企业、大学与政府031
三、环境要素:文化、资本、设施及服务 033
四、创新要素之间的系统关系 034
第五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测度与评价036
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测度 036
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 038
参考文献 042
第三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核心要素045
**节 人才与科技创新活动045
一、人才及其个体与群体特征 046
二、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类型 047
第二节 人才集聚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049
一、人才集聚的形成及效应 050
二、人才集聚效应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 051
三、人才流动与集聚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能级提升 053
第三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人才结构特征054
一、科技化 055
二、国际化 056
三、年轻化 058
第四节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跨国科技合作 060
一、全球人才流动的历程与趋势 061
二、全球人才流动网络的演化特征 062
三、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与国际合作 065
参考文献066
第四章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驱动要素068
**节 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知识源头 068
一、人才培养摇篮 070
二、卓越人才集聚高地 073
三、科学研究重镇 077
四、创新创业基地 082
第二节 创新引擎企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发动机085
一、创新投入的主体力量 086
二、创新产出的主要贡献者 089
三、创新集群的引领者 092
第三节 奋发有为的政府: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规制保障 094
一、科技创新的直接投入者 094
二、创新发展蓝图的规划者 099
三、创新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者 100
四、企业发展壮大的扶持者 102
参考文献 104
第五章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支撑要素105
**节 创新文化105
一、城市创新的文化基因 106
二、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 108
三、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 112
第二节 风险资本 113
一、风险投资的基本类型 114
二、风险投资的主要功能 114
三、风险投资的全球分布 116
第三节 创新基础设施 121
一、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 121
二、科技基础设施的空间集聚 123
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 125
第四节 专业性服务 126
一、生产性服务的中间功能 127
二、科技中介服务及其功能 128
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129
参考文献 130
第六章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 133
**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驱动力差异 133
一、政府驱动主导型 134
二、大学驱动主导型 137
三、企业(市场)驱动主导型 140
第二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机构来源差异 141
一、内生型 142
二、外源型 143
三、混合型 149
第三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类型差异 150
一、高技术产业型 150
二、传统产业型 152
三、综合产业型 153
第四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三维模式 154
参考文献 156
第七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与网络结构 159
**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与空间衍生路径159
一、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与类型 159
二、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与空间衍生路径 163
第二节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 165
一、三足鼎立的全球创新版图 168
二、美国领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70
三、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强势崛起 171
第三节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网络结构173
一、国际科技合作塑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网络 173
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际知识网络呈现多核心层级结构 179
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际技术合作初显网络化特征 185
参考文献 187
第八章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国际案例189
**节 硅谷:企业驱动 内生机构 多元化高新产业 189
一、动力转换:从大学和政府驱动到企业驱动 190
二、创业文化和风险资本催生内生型新创企业持续繁荣 197
三、多样化的高技术产业齐头并进 202
第二节纽约:政府驱动 混合机构 单维高技术产业 207
一、政府驱动城市转型,大学及科研机构引领技术发展 208
二、内生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与大企业及研发机构协同发展 211
三、以服务业支撑的全球制药与生物科技创新中心 213
第三节 伦敦:政府驱动 混合机构 传统产业科技化 219
一、政府对提升科技创新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220
二、本土创新机构与跨国企业构成混合创新主体 222
三、新兴技术及服务与传统产业结合形成特色创新产业 226
第四节东京:政府驱动 高度内生型机构 传统产业 230
一、政府是驱动东京城市功能转型的主导力量 231
二、本土企业是东京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 237
三、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40
参考文献246
第九章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中国实践 248
**节 北京:政府驱动 内生创新机构 高技术服务业 248
一、政府主导的发展驱动力 249
二、内生型为主的创新机构 254
三、高技术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类型 258
第二节 上海:政府驱动 混合创新机构 多元化产业 262
一、源于政府的发展驱动力 262
二、从外源型到混合型的创新机构 268
三、传统产业主导的多元化产业类型 272
第三节 深圳:企业驱动 内生创新机构 单一高新技术产业 277
一、企业驱动的动力模式 277
二、内生型创新机构 282
三、单一高新技术产业型 285
参考文献 291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杜德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育B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B战略研究基地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杜德斌工作室首席专家。长期从事科技创新战略与地缘安全战略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B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和重点研究课题6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著作20多部,研究成果多次获教育B和上海市优秀研究成果奖,包括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
-
假设的世界:一切不能想当然
¥19.1¥45 -
科学与现代性:整体科学理论
¥18.2¥33 -
自然写作读本-B卷
¥26.8¥68 -
西方科学史第2版
¥26.8¥68 -
科学百科彩图馆
¥17.1¥39.8 -
国学与科学
¥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