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家精要-管 子

大家精要-管 子

作者:池万兴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16开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14.4(3.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大家精要-管 子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391990
  • 条形码:9787561391990 ; 978-7-5613-919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家精要-管 子 内容简介

  管子(?~前645),春秋时期政治家。致力于“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活动,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1个霸主。在齐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经济上,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打破了井田制的限制.采取“案田而税”的政策,提高人们开发土地的积极性;鼓励贸易,重视商业;主张由国家铸造和管理货币,建立国营商业机构,以调节盈缺,增加政府收入。社会管理上,将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民,不许混杂。军事上,采取“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方法,将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人事制度上.采用“量能而授官”原则选择与提拔人才。管子思想集中体现在《管子》中,《大家精要:管子》乃管子后学著作汇编,是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大家精要-管 子大家精要-管 子 前言

 桓、管君臣之间的磨合(代序)
  历史上有明君方有贤相,有昏君就会有忠臣。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明君,而管仲也成为历史上贤相的典型代表。两千多年来,人们滓津乐道桓、管之间的君臣遇合,认为管仲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实现其大济苍生的壮志,关键就在于齐桓公知人善任。没有齐桓公的重用,就不会有管仲的青史留名。实际上,这样看问题,过于表面化、肤浅化、简单化了。桓公知人善任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管仲确实具有过人的才华与胆识,更具有坚忍不拔、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和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的优秀品质。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与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管仲的成功,齐桓公的作用自然不应忽视,但这只是客观条件。这一客观条件对于齐桓公当时的众多大臣们都是同样的,可是只有管仲成功了,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可见,管仲的成功更主要的是由于他自身的主观条件与主观努力。这里我们无意探讨管仲成功的主观原因,而是想重新探求桓、管之间君臣艰难的磨合过程。不难看出,君臣之间风云际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中我们自然会受到不少启迪。这正是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目的之所在。
  齐桓公和管仲之间的君臣磨合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起初,在治国方略上二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歧。随着君臣之间的相互了解,彼此适应,才逐渐地达到政见相同、配合默契、言听计从的君臣风云际会*为理想的遇合境界。大致而言,管仲相齐,桓、管君臣建立霸业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桓公即位后前四年(前685~前682)。这四年桓公与管仲之间政见不同,齐桓公急功近利,急于对外用兵,为争霸受挫时期。管仲初涉政坛,面对齐国大乱后的动荡局面,主张先修内政,富国强兵,亲邻国,然后团结诸侯择乱而征。对此,《管子·大匡》有比较详细的记述:齐桓公初年,即欲“小修兵革”,管仲以为不可,力谏道:“百姓病,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齐国之社稷未定,公未始于人而始于兵,外不亲于诸侯,内不亲于民。”桓公应允,但“政未能行也”。“二年,桓公弥乱,又告管仲日:‘欲缮兵。’管仲又日:‘不可。’公不听,果为兵。”“明年,公怒告管仲日:‘欲伐宋。’管仲日:‘不可。臣闻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公不听,果伐宋。诸侯兴兵而救宋,大败齐师。公怒,归告管仲日:‘请修兵革。吾士不练,吾兵不实,诸侯故敢救吾仇。内修兵革。’管仲日:‘不可。齐国危矣。内夺民用,土劝于勇,乱之本也。外犯诸侯,民多怨也。为义之士不入齐国。安得无危?’鲍叔日:‘公必用夷吾之言。’公不听,乃令四封之内修兵。”桓公为加强军备,增加税收,招揽勇士,按勇武程度授予官禄,结果在朝廷中为争夺禄位而互相残杀的事不断发生。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管仲并未发挥重要作用,齐国朝政依然比较混乱,君臣之间尚未达到配合默契的程度。
  第二阶段,桓公五年到七年(前681~前619),治理整顿,稳定局势,准备争霸时期。桓公虽然急欲有所作为,但无数次的失败与碰壁教育了他,使他逐渐地冷静下来。尤其是在曹刿结盟中,桓公不但受到羞辱,而且差点送了性命,这才“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大匡》),也从此对管仲“不听”建议到逐渐重用。君臣之间才逐渐地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共谋大业。对此,《大匡》中有一段记述:桓公“五年,宋伐杞,桓公谓管仲与鲍叔日”,但这段记述中,纪年较乱。先言“五年,宋伐杞”,又说“明年,狄人伐邢”。接着又说“明年,狄人伐卫”,“明年,桓公问管仲”。如果这里记述不错的话,那么,“狄人伐卫”应在桓公七年。
  此外,由这段记述也可以看出,桓公七年(前679)之前管仲并未专政,而是管仲、鲍叔还有隰朋、宾胥无共同辅政。但明显的是,桓公对管仲逐步信任有加。大致也是在这一时期,齐桓公频繁地交会诸侯,齐国在诸侯间的地位明显提高,这为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桓、管君臣之间的彼此了解也进一步加深,桓公由不听管仲之劝到逐渐地接受管仲的意见,态度进一步转变。管仲认为,为了能够顺利地治理国政,实施其富国强兵、争霸诸侯的一系列政治措施,必须首先树立自己在齐国的威望,进一步巩同自己在朝廷上的崇高地位,使自己在朝廷上享有除国君以外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以便令行禁止,所以他竟然公开地向齐桓公要名要利要地位。《韩非子·难一》记载:“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管仲日:‘臣有宠矣,然而臣卑。’公日:‘使子列高、国之上。’管仲日:‘臣贵矣,然而臣贫。’公日:‘使之有三归之家。’管仲日:‘臣富矣,然而臣疏。’于是立以为仲父。”《说苑·尊贤》对此也有形象的记述:“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日:‘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日:‘何故?’管仲对日:‘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之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日:‘何故?’对日:‘疏不能治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高”“国”,即高子、国子,是当时周天子所委任的负有监国之任的世袭上卿,每年春秋两次朝见周天子,回复王命。齐桓公使管仲居于高、国之上,由此可见他对管仲的信任程度以及其为相之尊。当然,管仲要贵是为了“临贵”,要富是为了“使富”,要名是为了“制亲”,正如霄略所说:“管仲非贪,以便治也。”管仲有了可以“临贵”“使富”“制亲”的身份和地位之后,齐国基本上形成了君主制下的宰相统领百官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宰相制度的开端,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对后世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从此之后,管仲位高权重,上承君命,下通群臣,为百官之长。这为他建立万世的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阶段,管仲在内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在政治上:主张加强君权,君主拥有生、杀、富、贵、贫、贱六柄。为了保证君权的有效实施与顺利执行,他建立了一套由中央和地方二级组成的完整的官僚政治体制。在这套体系中,中央设立二相五官,地方则行国、鄙二轨制。同时他又充分考虑到“民”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决策原则。从而使齐国由原来的宗法贵族政体过渡到比较开明的君主官僚政体。
  在经济上:**,实行“四民分业”,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民,让他们分别居住,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职业要求和提供职业保障。第二,管仲将国家所控制的因战争和内乱而荒芜了的大片土地,按照井田的规划形式均分给农民,然后又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即根据土质的好坏来确定纳税的等级。并将陆、阜、陵、墐、井、田、畴等各种土地,较为公平地分给农业人口耕种。这种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与对国家的负担挂起钩来,相对要合理一些,从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与生产积极性。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使齐国的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巨大的发展。第三,提倡“毋夺民时”,政府不在农忙时节征发劳役,以保障农业生产适时进行。禁止乱砍滥伐,保护自然资源。第四,提倡“养桑麻,育六畜”,“通货积财”,积极发展工商业的政策,鼓励跨国经商,对外来客商实行“关市几而不征”的政策。其结果不但达到了民富国强,消除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加强了社会的稳定性,而且牢固地奠定了称霸诸侯的经济基础。第五,实行“官山海”的盐铁专卖,扩大政府财政收入。第六,铸造钱币,适当调整物价。
  在军事上:管仲创立了“作内政而寄君令”的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体制,并采取了以兵器械具赎罪的措施,从而使齐国的军源与军赋得到了*大的保障。每年的春秋两季实施军训,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对此,《国语·齐语》说:“春以蔓振旅,秋以狝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旅。”这样,齐国便拥有三支劲旅,并凭借这三支战斗力很强的劲旅,南征北讨,所向披靡。
  在外交上:管仲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亲邻国、征淫乱的外交策略,并以“尊王攘夷”为旗帜,号令天下,这样便借周天子的名义提高了齐桓公的威望。同时,又联合中原各诸侯国,击败了北方少数民族,保卫了中原地区的安全。对此,《国语·齐语》中说:“(管子日)审吾疆场,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然后以四邻之国作为基地向四周辐射,择淫乱者而征之,以达到称霸诸侯的目的。
  在人才选拔上:实行尊贤尚功政策和“三选”制度,各级官员必须定期向上举荐人才;国君亲自对人才进行面试;对被选用者定期进行业绩考核,选优汰劣,决定任免升降。这样,大批贤士得到重用,为齐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三阶段,桓公七年(前679)之后,为齐桓公与管仲齐心协力,四面出击,主盟定霸,称霸诸侯时期。《管子·小匡》说,齐桓公“三岁治定,四岁教成,五岁出兵”,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齐国国富民强,国力大振,并于桓公五年起开始盟会诸侯。北杏之会虽然未得到周王室的认可,诸侯并未真心亲附,但是,北杏之会以后,随着齐国灭遂、收鲁、服宋,以及郑、卫等国的入盟,齐桓公的盟主地位便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与认可,齐国的霸主地位逐步确立。桓公七年,齐国与宋、陈、卫、郑等诸侯又一次会盟于鄄,桓公独自主持盟会,从而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左传》称此次盟会为“齐始伯也”。《史记》也将这次盟会看作齐桓公称霸的开始。齐桓公八年(前678),齐国、宋国、卫国共同讨伐郑国,郑服。桓公八年冬,齐桓公、鲁庄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工以及许、滑、滕等国的君主,共同会盟于宋国的幽地。这次参加盟会的诸侯众多,人心也*齐,从而显示了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日益巩固。
  从桓公七年到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去世的三十余年间,尽管楚国不断企图向北扩张势力,但一直被齐国扼制,齐国在中原一带的霸主地位十分巩固。在此期间,齐桓公九次用兵于戎狄,从而建立了所谓“攘狄”的赫赫功业;扼制了楚国向北扩张的企图;团结诸侯,共同尊周,匡扶王室;代天子讨伐不顺:平定王室内部的叛乱;为周王室解除边患;率领诸侯共同维护宗法秩序;稳定诸侯各国的统治,从而完成了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司马迁在《史记·齐世家》中引述齐桓公的话说:“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又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可以说,没有管仲,便没有齐桓公的霸业。
  管仲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而管仲之所以在历史上长久地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主要是《管子》这部书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管仲不等于《管子》,《管子》亦非管仲所著,但管仲因《管子》而产生深刻影响则是毋庸置疑的。

大家精要-管 子 目录

桓、管君臣之间的磨合(代序)

第1章 礼乐征伐出诸侯
一、太公建国
二、礼崩乐坏
三、齐僖公小霸中原
四、荒淫无耻的齐襄公

第2章 管仲之谋(上)
一、管仲家世与早年经历
二、争国射钩
三、从囚徒到相国
四、庙堂陈谋
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六、朝王定宋
七、灭遂盟鲁
八、征服宋国

第3章 管仲之谋(下)
九、称霸诸侯
十、北伐山戎
十一、存邢救卫
十二、与楚相争
十三、葵丘会盟
十四、病榻论相
十五、身死国乱
十六、管仲与《管子》

第4章 法天象地
一、尊天事神
二、无私无亲的天
三、天道自然
四、道为万物之源
五、天地之大理

第5章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一、复修太公之法
二、三国五鄙
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四、强国与尊君
五、整肃吏治
六、举贤授能

第6章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一、农业是财富之源
二、相地而衰征
三、“富上而足下”的分配制度
四、予之为取,政之宝也
五、以商战臣服他国
六、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七、俭奢并存的消费理念

第7章 遍知天下而无敌
一、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
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
三、治军有术
四、遍知天下而无敌
五、出奇制胜

第8章 法立令行
一、法者至道,治国根本
二、礼法兼重,德法并举
三、置法出令,令尊于君
四、以法制断,执法必严

第9章 先秦诸子对管仲的评价

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大家精要-管 子 节选

《大家精要:管子》:
  春秋伊始,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列国纷争,各国皆在中原展开角逐。中国从“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西周大一统演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天下分裂。你想称王,他欲图霸,郑、齐、楚、鲁、卫、宋互相纷争。列国之间征战不休,战争连绵不断,致使流血漂橹,生灵涂炭。各国的政治家们都想在这乱世中一展雄图,成为诸侯中的领军人物,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号施令,使天下受命于己。于是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相继登场,演出了一幕幕生动鲜活的历史剧。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齐桓公与他的重要谋臣——管仲闪亮登场了。一、太公建国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管子》一书也是齐文化的代表作之一,要讲管仲与《管子》,还得从齐国建国说起。
  周武王灭商以后,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疆域辽阔的广大领土,实行了分封制。天下的臣民土地都属于周天子所有,天子按照远近亲疏的差别和开国时的功劳大小,把王畿(京都)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大大小小的同姓诸侯和有功的异姓诸侯。如周公和召公就分别被分封在鲁国与燕国,而异姓的开国功臣姜太公就被分封在齐国。
  姜太公吕尚,又称太公望,字子牙。他的祖先曾经辅佐大禹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夏朝被封于吕地,因此姓吕。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还是做生意,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约在公元前1123年(帝辛三十一年),他八十岁时,遇见了西伯侯姬昌。姬昌认定他是当代难得的贤才,便礼聘他为专管军事的“师”;又因为吕尚是自己祖父生前日夜想望的人,便尊称他为“太公望”。姬昌死,儿子姬发继位为西伯侯,尊吕尚为“师尚父”。姬发立十一年,在吕尚的辅佐下,消灭了殷纣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即位为周武王。为了镇压东方的薄姑(今山东博兴)、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莱(今山东高密、昌乐)、纪(今山东寿光)等夷国,开拓山东疆域,吕尚被分封在齐地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主。
  营丘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方圆不过百里,世居居民主要是夷人,土地贫瘠,农田荒芜,人烟稀少。太公刚到营丘,东夷族的菜人就起兵反抗,争夺营丘。太公依靠自己的文治武功很快平息了莱人的反抗。鉴于殷纣王讨伐东夷引起夷人反抗与不满,他在政治上采取了恩威并用、富国安民和发展生产的政策和简其礼、从其俗、举贤尚功的策略;经济上推行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的方针,因地制宜,逐步推行井田制,坚持轻徭薄赋,鼓励生产,使农业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在加强农业的同时,又重视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近海的便利条件。大力开发渔业与盐业,不仅稳定了齐国的政局,也振兴了齐国的经济。随着社会生活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人口随之增加,齐国在列国中声威大震。周围的少数民族看到齐国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物产丰富,便纷纷归附。到周成王时,姜太公还健在。成王少时发生了诸侯叛乱事件。成王依靠周公平定了叛乱,便让召康公授权太公,东至大海、西到黄河、南至穆陵(今山东临朐县南)、北至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的广大地区均由太公控制,并授予他征伐大权。从此,齐国在姜太公的治理下,成为泱泱大国,也逐渐成为诸侯中的强国。姜太公因年老在营丘去世,据说死时有一百多岁。后人有诗一首,赞太公日:“茹贫食苦一身轻,跋涉流离尽半生。帝佐王师侯伯主,禄山福海老人星。”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