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公路车宝典(ZINN的公路车维修与保养秘籍)
-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
>
基于个性化设计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
>
花样百出:贵州少数民族图案填色
-
>
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中国高等技术教育的苏化(1949—1961)以北京地区为中心
-
>
铁路机车概要.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
-
>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
碳中和之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155054
- 条形码:9787511155054 ; 978-7-5111-550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碳中和之路 内容简介
《碳中和之路》对碳中和的发展、内涵、机理、意义等各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以往研究中较为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概念进行精确定义,形成对碳中和及相关概念的系统性的完整综述。同时对中国碳中和的实际操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中国碳中和行动的各方面的优势和困难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在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层面针对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该书不仅包含了对能源和技术方面的分析,还将碳金融等投资工具纳入碳中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创新性地将国际新流行的ESG投资理念融入碳中和的体系。目前,国外资本市场已将气候变化广泛纳入ESG投资范畴,中国企业也正在积极践行ESG投资,让ESG理念成为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碳中和之路》可作为碳中和学习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碳中和之路 目录
1 碳中和的基本概念
1.1 碳中和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定义
1.1.1 碳排放和气候变化
1.1.2 碳中和的定义和内涵
1.1.3 与碳中和相关的国际气候谈判
1.1.4 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
1.2 影响碳中和的主要因素
1.2.1 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及产业结构
1.2.2 减排新技术因素
1.2.3 政策和市场因素
1.3 碳中和的重大意义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促进资源循环节约
1.3.3 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1.3.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4 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挑战
1.4.1 碳减排时间紧迫
1.4.2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难度大
1.4.3 能源结构转型挑战多
2 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及实现路径
2.1 碳排放影响因素及碳减排机理
2.1.1 碳排放影响因素
2.1.2 我国碳减排机理
2.2 碳中和的目标和原则
2.2.1 全球碳中和整体目标
2.2.2 中国碳中和目标
2.2.3 碳中和的基本原则
2.3 碳中和实现路径
2.3.1 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路径
2.3.2 行业实现碳中和路径
2.3.3 个人参与碳中和路径
2.4 碳中和重点方向
2.4.1 清洁能源的发展
2.4.2 传统化石能源转型
2.4.3 能源消费全面实现电能替代
2.4.4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5 碳中和关键技术
2.5.1 清洁发电技术
2.5.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2.5.3 负排放技术
2.5.4 先进输电技术
2.5.5 大规模储能技术
3 碳金融
3.1 碳金融的产生背景及相关理论
3.1.1 碳金融的产生背景
3.1.2 碳金融的相关概念
3.1.3 碳交易的理论基础
3.2 主要碳金融产品
3.2.1 碳资产
3.2.2 碳金融产品
3.3 碳交易价格及影响因素分析
3.3.1 供给因素
3.3.2 需求因素
……
4 ESG与碳中和
5 个人如何参与碳中和
6 碳中和综合效益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1.1 碳中和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定义
1.1.1 碳排放和气候变化
1.1.2 碳中和的定义和内涵
1.1.3 与碳中和相关的国际气候谈判
1.1.4 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
1.2 影响碳中和的主要因素
1.2.1 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及产业结构
1.2.2 减排新技术因素
1.2.3 政策和市场因素
1.3 碳中和的重大意义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促进资源循环节约
1.3.3 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1.3.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4 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挑战
1.4.1 碳减排时间紧迫
1.4.2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难度大
1.4.3 能源结构转型挑战多
2 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及实现路径
2.1 碳排放影响因素及碳减排机理
2.1.1 碳排放影响因素
2.1.2 我国碳减排机理
2.2 碳中和的目标和原则
2.2.1 全球碳中和整体目标
2.2.2 中国碳中和目标
2.2.3 碳中和的基本原则
2.3 碳中和实现路径
2.3.1 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路径
2.3.2 行业实现碳中和路径
2.3.3 个人参与碳中和路径
2.4 碳中和重点方向
2.4.1 清洁能源的发展
2.4.2 传统化石能源转型
2.4.3 能源消费全面实现电能替代
2.4.4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5 碳中和关键技术
2.5.1 清洁发电技术
2.5.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2.5.3 负排放技术
2.5.4 先进输电技术
2.5.5 大规模储能技术
3 碳金融
3.1 碳金融的产生背景及相关理论
3.1.1 碳金融的产生背景
3.1.2 碳金融的相关概念
3.1.3 碳交易的理论基础
3.2 主要碳金融产品
3.2.1 碳资产
3.2.2 碳金融产品
3.3 碳交易价格及影响因素分析
3.3.1 供给因素
3.3.2 需求因素
……
4 ESG与碳中和
5 个人如何参与碳中和
6 碳中和综合效益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环境风险评估与智慧管理
¥22.4¥39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孤独感
¥12.9¥3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精神内耗
¥12.9¥30 -
孩子、家庭和外部世界
¥17.8¥56 -
北魏政治史(二)
¥26.2¥70 -
北魏政治史(四)
¥24.4¥65
浏览历史
汽车维护与保养
¥14.4¥49.8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82.5¥150.0物狂
¥17.2¥35.0美味江南(大字版)
¥18.5¥25.0咪啦哆成长记习惯:加油!我是最棒的 美绘注音版 全10册
¥5.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