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4年版)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4年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784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38.6(7.0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4年版) 版权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4年版) 本书特色

1.紧跟新修订,掌握新准则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出发点,深入解读1项基本准则、41项具体准则的纵向规定,融汇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多种规定与要求,体现新旧条文的修订变化与重点事项,有效帮助读者厘清重要条文、构建知识体系、全面把握企业会计准则,严格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出准确、合理、规范的会计处理。 2.精解经典案例,实务操作范本本书精选了近400多个实务案例,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的条文规定,呈现会计处理的具体操作过程,生动诠释了企业会计准则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的展示与可落地执行的操作方法,直奔实务。 3.图文结合,一目了然本书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核心知识点,梳理关键要点,清晰准确地揭示了逻辑节点、会计分录,把体系庞大、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及相关要求分解成条理清晰的结构导图,并呈现业务处理、会计操作的具体过程,让读者易懂、学透、会用! 4.权威编委会倾力打造,兼顾专业性&实战性本书集合了众多会计专家、知名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打造出一本极具专业性的指导读本。讲解有深度,拓展有广度,以专业的知识水平与视角解读会计理论,并结合多年的培训实战经验,为读者搭建起准则与实务工作的桥梁,保证读者对准则实务应用的掌握。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4年版) 内容简介

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的基本依据,学好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从业人员做好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条件。为了帮助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学好、用好企业会计准则,特编写本书。 本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对1项基本准则、40项具体准则进行了全面、深入、详尽的解读。本书以逻辑结构图的形式阐述了具体准则的逻辑节点与逻辑流程,以案例解析的形式将笼统、抽象的文字规定转化为清晰、具体的实务操作指导,从而全面提升读者的会计实务操作水平。 本书是一本全景式讲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专业图书,是广大会计从业人员学准则、用准则的案头工具书。本书既可以帮助会计从业人员解决日常实务工作中的各种疑难与困惑,也可作为会计理论工作者、会计及相关专业学生掌握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具体规定的参考用书。

企业会计准则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2024年版) 目录

目录 第 1章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1.1 总则 1 1.1.1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1 1.1.2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1 1.1.3 会计基本假设 1 1.1.4 会计基础 3 1.1.5 会计要素 4 1.1.6 记账方法 4 1.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1.2.1 可靠性 4 1.2.2 相关性 5 1.2.3 可理解性 5 1.2.4 可比性 5 1.2.5 实质重于形式 6 1.2.6 重要性 6 1.2.7 谨慎性 6 1.2.8 及时性 6 1.3 资产 6 1.3.1 资产的定义 6 1.3.2 资产的确认条件 7 1.3.3 资产的列报 7 1.4 负债 7 1.4.1 负债的定义 7 1.4.2 负债的确认条件 7 1.4.3 负债的列报 8 1.5 所有者权益 8 1.5.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8 1.5.2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8 1.5.3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9 1.5.4 所有者权益的列报 9 1.6 收入 9 1.6.1 收入的定义 9 1.6.2 收入的确认条件 9 1.6.3 收入的列报 10 1.7 费用 10 1.7.1 费用的定义 10 1.7.2 费用的确认条件 10 1.7.3 费用的列报 10 1.8 利润 10 1.8.1 利润的定义 10 1.8.2 利润的确认条件 11 1.8.3 利润的构成与列报 11 1.9 会计计量 11 1.9.1 会计计量属性 11 1.9.2 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 12 1.10 财务会计报告 12 1.10.1 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 12 1.10.2 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12 第 2章 存 货 2.1 存货的确认 15 2.1.1 存货的定义 15 2.1.2 存货的范围 15 2.1.3 存货的确认条件 15 2.2 取得存货时的计量 15 2.2.1 存货的计量原则 15 2.2.2 存货的采购成本 16 2.2.3 加工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16 2.2.4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17 2.2.5 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 18 2.3 发出存货的计量 18 2.3.1 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18 2.3.2 已售存货成本的结转 19 2.3.3 周转材料的处理 19 2.4 期末存货的计量 20 2.4.1 可变现净值的定义及特征 20 2.4.2 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21 2.4.3 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情形 22 2.4.4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22 2.4.5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23 2.4.6 存货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 24 2.5 披露 24 第3章 长期股权投资 3.1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25 3.2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 26 3.2.1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6 3.2.2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29 3.2.3 特殊情况的会计处理 30 3.3 后续计量之成本法 32 3.3.1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33 3.3.2 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及投资损益的确认 34 3.4 后续计量之权益法 34 3.4.1 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34 3.4.2 权益法的核算 36 3.5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43 3.5.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43 3.5.2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48 3.6 披露 48 3.6.1 准则规定 48 3.6.2 准则解释 49 第4章 投资性房地产 4.1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 50 4.1.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范围 50 4.1.2 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条件 52 4.2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 52 4.2.1 初始计量 52 4.2.2 后续支出计量 53 4.2.3 后续计量 55 4.3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58 4.3.1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解释 58 4.3.2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基本准则 58 4.3.3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具体应用 59 4.4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63 4.4.1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遵循的基本准则 63 4.4.2 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应用 63 4.5 披露 64 第5章 固定资产 5.1 固定资产概述 66 5.1.1 固定资产的定义 66 5.1.2 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67 5.1.3 单项固定资产 67 5.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67 5.2.1 外购固定资产 67 5.2.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69 5.2.3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69 5.2.4 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 69 5.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70 5.3.1 固定资产折旧 70 5.3.2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73 5.4 固定资产的处置 74 5.4.1 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74 5.4.2 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75 5.5 披露 75 第6章 生物资产 6.1 生物资产概述 76 6.1.1 生物资产概念 76 6.1.2 生物资产的特征 77 6.1.3 关于非生物资产的特殊规定 78 6.2 生物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78 6.2.1 确认的基本原则 78 6.2.2 初始计量原则 79 6.2.3 生物资产相关的后续支出 84 6.3 后续计量 85 6.3.1 折旧 85 6.3.2 计提减值 86 6.4 收获与处置 88 6.4.1 基本原则 88 6.4.2 具体运用 88 6.5 披露 95 第7章 无形资产 7.1 无形资产概述 96 7.1.1 无形资产的定义 96 7.1.2 无形资产的确认 97 7.1.3 无形资产的特征 97 7.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98 7.2.1 无形资产的分类 98 7.2.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99 7.3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06 7.3.1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107 7.3.2 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 108 7.4 无形资产的处置 110 7.4.1 出售 110 7.4.2 对外出租 110 7.4.3 对外捐赠 111 7.4.4 报废 113 7.5 披露 113 第8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8.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114 8.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115 8.2.1 确认和计量原则 115 8.2.2 商业实质 120 8.2.3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121 8.3 披露 126 第9章 资产减值 9.1 资产减值基础 127 9.2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128 9.2.1 资产减值情形的判定 128 9.2.2 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128 9.3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130 9.3.1 基本原则及方法 130 9.3.2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应考虑的因素 130 9.4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134 9.4.1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原则 134 9.4.2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会计处理 134 9.5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135 9.5.1 资产组的概念 135 9.5.2 资产组的认定 135 9.5.3 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 137 9.6 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142 9.6.1 资产减值测试 142 9.6.2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与会计处理 142 9.7 披露 144 第 10章 职工薪酬 10.1 职工薪酬的概念及分类 146 10.1.1 职工薪酬的概念 146 10.1.2 职工薪酬的分类 147 10.1.3 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149 10.2 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149 10.2.1 货币性短期薪酬 149 10.2.2 带薪缺勤 152 10.2.3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154 10.3 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155 10.3.1 设定提存计划 156 10.3.2 设定受益计划的相关规定与对应解读 157 10.4 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159 10.4.1 辞退福利的规定与解读 159 10.4.2 辞退福利的应用举例 161 10.5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162 10.5.1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中设定提存计划 163 10.5.2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中设定受益计划 164 10.6 披露 165 10.7 衔接规定 166 第 11章 企业年金基金 11.1 企业年金基金概述 167 11.1.1 企业年金与企业年金基金 167 11.1.2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各方当事人 168 11.1.3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 169 11.2 企业年金基金缴费 170 11.2.1 企业年金基金缴费及其流程 170 11.2.2 企业年金基金收到缴费时的账务处理 171 11.3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 172 11.3.1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和范围 172 11.3.2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账务处理 173 11.4 企业年金基金收入 176 11.4.1 企业年金基金收入的构成 176 11.4.2 企业年金基金收入的账务处理 176 11.5 企业年金基金费用 177 11.5.1 企业年金基金费用的构成 177 11.5.2 企业年金基金费用的账务处理 178 11.6 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 180 11.6.1 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其账务处理 180 11.6.2 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净收益及其账务处理 181 第 12章 股份支付 12.1 股份支付的适用范围及相关概念 183 12.1.1 股份支付的适用范围 183 12.1.2 相关概念 184 12.2 可行权条件 184 12.2.1 可行权条件的概念及分类 184 12.2.2 可行权条件的修改 185 12.3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86 12.3.1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86 12.3.2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187 12.3.3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原则 187 12.4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188 12.5 披露 195 第 13章 债务重组 13.1 债务重组基础 197 13.1.1 债务重组概念 197 13.1.2 关于债权和债务的范围 198 13.1.3 关于债务重组的范围 198 13.1.4 债务重组的方式 198 13.1.5 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 199 13.2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案例分析 199 13.2.1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199 13.2.2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201 13.2.3 债务重组的案例分析 203 13.3 披露 208 第 14章 或有事项 14.1 或有事项概述 209 14.1.1 或有事项的定义 209 14.1.2 或有事项的基本特征 209 14.2 确认和计量 210 14.2.1 或有事项的确认 210 14.2.2 预计负债的计量 211 14.2.3 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 213 14.2.4 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214 14.3 披露 214 第 15章 收 入 15.1 收入的定义及核算范围 215 15.1.1 收入的定义 215 15.1.2 收入的核算范围 215 15.1.3 收入的确认标准与流程 216 15.2 收入的确认 217 15.2.1 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217 15.2.2 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223 15.2.3 确定交易价格 225 15.2.4 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233 15.2.5 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236 15.3 合同成本 243 15.3.1 合同履约成本 243 15.3.2 合同取得成本 244 15.3.3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摊销 244 15.3.4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 244 15.4 关于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244 15.4.1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 244 15.4.2 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 247 15.4.3 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 247 15.4.4 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 250 15.4.5 授予知识产权许可 253 15.4.6 售后回购 255 15.4.7 客户未行使的权利 256 15.4.8 无需退回的初始费 258 第 16章 政府补助 16.1 政府补助概述 261 16.1.1 政府补助的定义 261 16.1.2 政府补助的特征 261 16.1.3 政府补助的分类 262 16.2 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 262 16.2.1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263 16.2.2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265 16.2.3 政府补助的退回 267 16.2.4 特定业务的会计处理 269 16.3 政府补助的列报 273 16.3.1 列报项目 273 16.3.2 披露信息 273 第 17章 借款费用 17.1 借款费用的定义及范畴 274 17.1.1 定义 274 17.1.2 范畴 274 17.2 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75 17.2.1 借款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 275 17.2.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 277 17.2.3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停止 286 17.3 披露 287 第 18章 所得税会计 18.1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288 18.1.1 资产的计税基础 288 18.1.2 负债的计税基础 293 18.1.3 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 295 18.2 暂时性差异 296 18.2.1 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296 18.2.2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96 18.3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297 18.3.1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297 18.3.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298 18.4 所得税费用 298 18.5 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300 18.6 所得税的列报 301 第 19章 外币折算 19.1 记账本位币 302 19.1.1 外币交易的定义 302 19.1.2 记账本位币的定义 302 19.1.3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303 19.1.4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303 19.1.5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304 19.2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304 19.2.1 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 304 19.2.2 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 304 19.2.3 分账制记账方法 306 19.3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306 19.3.1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原则 306 19.3.2 恶性通货膨胀下境外经营报表折算 307 19.3.3 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核算 307 19.4 披露 307 第 20章 企业合并 20.1 企业合并概述 308 20.1.1 企业合并的界定 308 20.1.2 企业合并的方式 308 20.1.3 企业合并类型的划分 309 20.1.4 合并日或购买日的确定 309 20.2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310 20.2.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定义 310 20.2.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310 20.3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312 20.3.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定义 312 20.3.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312 20.4 不同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316 20.4.1 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316 20.4.2 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会计处理 317 20.5 披露 317 20.5.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披露 317 20.5.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披露 318 20.6 业务合并 318 第 21章 租 赁 21.1 租赁基础 319 21.2 租赁的分类 322 21.2.1 分类 322 21.2.2 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 323 21.3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325 21.3.1 确认和初始计量 325 21.3.2 后续计量 328 21.3.3 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的会计处理 330 21.3.4 租赁变更的会计处理 331 21.3.5 其他有关事项的会计处理 332 21.3.6 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 333 21.4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333 21.4.1 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333 21.4.2 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 345 21.5 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347 21.6 租赁的列报和披露 350 21.6.1 承租人的列报和披露 350 21.6.2 出租人的列报和披露 351 第 22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2.1 金融工具概述 353 22.2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终止确认 355 22.2.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条件 355 22.2.2 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356 22.2.3 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357 22.3 金融工具的分类 358 22.3.1 金融资产的分类 358 22.3.2 金融负债的分类 365 22.4 嵌入衍生工具 366 22.4.1 嵌入衍生工具的定义 366 22.4.2 混合合同 367 22.5 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368 22.5.1 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定义 368 22.5.2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369 22.6 金融工具的计量 370 22.6.1 初始计量 370 22.6.2 后续计量 371 22.6.3 合同变化 389 22.6.4 与权益投资相关的合同 389 22.7 金融工具减值 389 22.7.1 计提金融工具减值准备 390 22.7.2 金融资产信用减值的客观信息 390 22.7.3 预期信用损失 398 22.7.4 信用损失 409 22.7.5 损失准备确认方法 409 22.7.6 判断事项 411 22.7.7 其他规定 412 22.8 利得和损失 412 22.8.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412 22.8.2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 412 22.8.3 其他规定 413 22.8.4 股利收入 413 第 23章 金融资产转移 23.1 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415 23.1.1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定义 415 23.1.2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415 23.2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流程 415 23.3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426 23.3.1 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 426 23.3.2 继续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 430 23.3.3 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 431 23.3.4 向转入方提供非现金担保物 438 第 24章 套期会计 24.1 套期会计概述 440 24.1.1 套期的定义 440 24.1.2 套期的分类 440 24.1.3 套期会计方法 441 24.2 套期工具 441 24.2.1 套期工具的定义与范围 441 24.2.2 指定套期工具 442 24.3 被套期项目 443 24.3.1 符合条件的被套期项目 443 24.3.2 确定被套期项目的注意事项 444 24.3.3 项目组成部分作为被套期项目的规定和要求 444 24.3.4 汇总风险敞口作为被套期项目的规定和要求 446 24.3.5 项目组成部分与项目总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 446 24.3.6 被套期项目的组合 447 24.4 套期关系评估与套期会计 448 24.4.1 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 448 24.4.2 套期有效性的定义与要求 448 24.4.3 套期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448 24.4.4 套期关系再平衡 449 24.4.5 套期关系的终止 450 24.5 套期保值的确认与计量 451 24.5.1 公允价值套期 451 24.5.2 现金流量套期 452 24.5.3 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 454 24.5.4 套期关系再平衡 456 24.5.5 一组项目套期 457 24.5.6 期权时间价值的会计处理 459 24.6 关于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 选择权 463 24.6.1 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 463 24.6.2 相关会计处理 463 第 25章 保险合同 25.1 保险合同概述 466 25.1.1 保险合同定义 466 25.1.2 保险合同适用范围 466 25.2 保险合同识别、合并和分拆 467 25.3 保险合同分组 467 25.4 保险合同计量 468 25.4.1 一般规定 468 25.4.2 具有直接参与分红特征的保险合同组计量 470 25.4.3 亏损保险合同组计量 470 25.4.4 保险合同组计量的简化处理规定 471 25.4.5 分出的再保险合同组的确认和计量 472 25.5 保险合同的修改和终止确认 473 25.6 列报 473 25.6.1 资产负债表列报 473 25.6.2 利润表列报 474 25.6.3 附注中披露项目 474 25.7 衔接规定 475 第 26章 石油天然气开采 26.1 石油天然气开采概述 476 26.1.1 核算范围 476 26.1.2 油气资产概述 477 26.2 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 477 26.2.1 初始计量 477 26.2.2 矿区权益的折耗 478 26.2.3 矿区权益的减值 478 26.2.4 矿区权益的处置 478 26.3 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 482 26.3.1 基本原则 482 26.3.2 会计处理 482 26.4 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 484 26.5 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 484 26.5.1 定义及核算范围 484 26.5.2 井及相关设备的折耗计提 484 26.5.3 其他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适用准则 485 26.6 油气资产的确认及计量 485 26.6.1 油气资产的相关定义 485 26.6.2 油气资产的折耗方法 485 26.6.3 油气资产减值处理 486 26.7 弃置义务 486 26.8 披露 487 第 27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7.1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488 27.1.1 会计政策概述 488 27.1.2 会计政策变更 489 27.1.3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490 27.1.4 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494 27.2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494 27.2.1 会计估计与会计估计变更 494 27.2.2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 划分 495 27.2.3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496 27.2.4 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497 27.3 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497 27.3.1 前期差错概述 497 27.3.2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498 27.3.3 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 500 第 28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8.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502 28.1.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502 28.1.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503 28.1.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类 503 28.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504 28.2.1 基本处理原则 504 28.2.2 具体会计处理 505 28.3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511 28.4 披露 512 第 29章 财务报表列报 29.1 财务报表概览 513 29.1.1 财务报表的定义及分类 513 29.1.2 财务报表的分类 513 29.1.3 适用范围 514 29.2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514 29.2.1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 514 29.2.2 以持续经营为列报基础 514 29.2.3 以权责发生制为编制基础 515 29.2.4 遵循重要性原则 515 29.2.5 保证列报的一致性 516 29.2.6 保证披露金额准确 516 29.2.7 遵循可比性原则 516 29.2.8 财务报表表首的列报要求 517 29.2.9 报告期间 517 29.3 资产负债表列报 517 29.3.1 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及内容 517 29.3.2 资产负债表项目列报分类 518 29.3.3 资产负债表列报格式 520 29.4 利润表列报 528 29.4.1 利润表的定义及项目列报原则和具体适用 528 29.4.2 利润表列报总要求 531 29.4.3 利润表项目列报 531 29.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 536 29.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定义 536 29.5.2 所有者权益表列报的基本原则 536 29.5.3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报格式及说明 537 29.6 附注 539 29.6.1 财务报表附注的定义 539 29.6.2 附注应当披露的内容及顺序 539 29.6.3 一般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格式 541 第30章 现金流量表 30.1 现金流量表概述 562 30.1.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562 30.1.2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与结构 562 30.1.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565 30.2 现金流量表编制 567 30.3 披露 575 第31章 中期财务报告 31.1 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576 31.1.1 中期财务报告的定义 576 31.1.2 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 576 31.2 确认和计量 576 31.2.1 会计政策 576 31.2.2 会计估计 577 31.2.3 重要性 577 31.2.4 会计计量 578 31.2.5 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579 31.2.6 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580 31.3 合并财务报表 581 31.4 比较财务报表 582 31.5 附注 582 第32章 合并财务报表 32.1 合并财务报表基础 585 32.1.1 合并财务报表的定义及解释 585 32.1.2 合并范围的确定 586 32.1.3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593 32.1.4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594 32.1.5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595 32.1.6 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的处理 596 32.2 合并日财务报表的编制 597 32.2.1 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 调整 597 32.2.2 合并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597 32.3 购买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604 32.3.1 合并资产负债表 604 32.3.2 合并利润表 612 32.3.3 合并现金流量表 616 32.3.4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19 32.3.5 案例分析 620 32.4 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 640 32.4.1 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 640 32.4.2 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 641 32.4.3 因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增资而稀释母公司拥有的股权比例 642 32.4.4 其他特殊交易 643 第33章 每股收益 33.1 基本每股收益 645 33.1.1 分子的确定 645 33.1.2 分母的确定 645 33.2 稀释每股收益 646 33.2.1 基本计算原则 646 33.2.2 可转换公司债券 647 33.2.3 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648 33.2.4 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 649 33.2.5 多项潜在普通股 650 33.2.6 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 652 33.3 每股收益的列报 653 33.3.1 重新计算 653 33.3.2 列报 654 第34章 分部报告 34.1 分部报告概述 656 34.1.1 分部报告的定义 656 34.1.2 编制分部报告的意义 656 34.2 报告分部的确定 657 34.2.1 业务分部 657 34.2.2 地区分部 658 34.2.3 分部合并的条件 660 34.2.4 报告分部的确定 661 34.3 分部信息的披露 663 34.3.1 分部信息披露的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 663 34.3.2 主要报告形式下分部信息的披露 664 34.3.3 分部信息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或企业财务报表总额信息的衔接 665 34.3.4 次要报告形式下分部信息的披露 666 34.3.5 其他披露要求 666 第35章 关联方披露 35.1 关联方披露的基本规定 668 35.1.1 关联方的认定 668 35.1.2 相关概念 669 35.2 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669 35.2.1 关联方关系认定的一般原则 669 35.2.2 关联方关系界定的例外情况 672 35.3 关联方交易 673 35.3.1 关联方交易的定义 673 35.3.2 关联方交易的类型 673 35.4 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 674 第36章 金融工具列报 36.1 金融工具列报概述 676 36.1.1 金融工具列报的含义 676 36.1.2 金融工具列报的目的 676 36.1.3 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适用范围 676 36.2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679 36.2.1 金融工具的分类 679 36.2.2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679 36.2.3 金融工具的列示 691 36.3 特殊金融工具 692 36.3.1 可回售工具 692 36.3.2 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 693 36.3.3 特殊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其他条件 693 36.3.4 特殊金融工具在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 694 36.4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之间的重分类 694 36.5 收益和库存股 695 36.5.1 发行方对利息、股利、利得或损失的处理 695 36.5.2 库存股 695 36.5.3 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 696 36.6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抵销列示 696 36.6.1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抵销列示的 条件 696 36.6.2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不得抵销的 情形 697 36.6.3 总互抵协议 697 36.7 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列报 697 36.7.1 一般性规定 697 36.7.2 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及相关披露 699 36.7.3 利润表中的列示及相关披露 702 36.7.4 套期会计相关披露 703 36.7.5 公允价值披露 706 36.8 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披露 707 36.8.1 定性和定量信息 707 36.8.2 信用风险披露 711 36.8.3 流动性风险披露 725 36.8.4 市场风险披露 727 36.9 金融资产转移的披露 729 36.9.1 金融资产转移信息披露的一般 要求 729 36.9.2 已转移但未整体终止确认的金融 资产的信息披露 731 36.9.3 已整体终止确认但转出方继续涉入已转移金融资产的信息披露 732 第37章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37.1 首次执行会计准则概述 734 37.2 首次执行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734 37.2.1 首次执行日的新旧会计科目余额 对照表和期初资产负债表 734 37.2.2 首次执行日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有关项目 735 37.2.3 首次执行日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有关项目 738 37.3 首次执行日会计列报 739 37.3.1 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 报表 740 37.3.2 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 报表附注 740 第38章 公允价值计量 38.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741 38.2 资产或负债 741 38.2.1 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741 38.2.2 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741 38.3 有序交易和市场 742 38.3.1 有序交易 742 38.3.2 主要市场和*有利市场 742 38.4 市场参与者 743 38.4.1 公允价值计量条件 743 38.4.2 市场参与者定义 743 38.5 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744 38.5.1 初始计量 744 38.5.2 公允价值通常与其交易价格不相等的情况 744 38.5.3 相关资产或负债且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不相等时的利得损失处理 745 38.6 估值技术 745 38.6.1 估值技术 745 38.6.2 估值技术方法 745 38.6.3 变更估值技术的情况 746 38.7 公允价值层次 746 38.8 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746 38.8.1 非金融资产的计量 746 38.8.2 非金融资产*佳用途的影响因素 746 38.8.3 估值前提的确定 747 38.9 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747 38.10 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748 38.11 公允价值披露 748 38.11.1 公允价值披露要求 748 38.11.2 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附注披露要求 748 38.11.3 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附注披露要求 749 第39章 合营安排 39.1 合营安排概述 750 39.1.1 合营安排的定义 750 39.1.2 合营安排参与方 750 39.2 合营安排的认定和分类 750 39.2.1 合营安排的认定 750 39.2.2 合营安排的分类 751 39.3 共同经营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752 39.3.1 共同经营合营方利益份额的确定 752 39.3.2 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损益的 确认 752 39.3.3 共同经营购买资产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确认 752 39.3.4 对共同经营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损益的确认 752 39.4 合营企业参与方的会计处理 752 第40章 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40.1 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概述 753 40.2 重大判断和假设的披露 753 40.3 在子公司中权益的披露 754 40.3.1 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一般 要求 754 40.3.2 使用企业集团资产和清偿企业集团债务存在重大限制的企业的附注披露要求 754 40.3.3 存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的企业的附注披露要求 755 40.3.4 对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拥有份额发生变化时企业的附注披露要求 755 40.3.5 作为投资性主体的企业对未纳入合并报表的投资企业的一般披露要求 755 40.3.6 作为投资性主体的企业对未纳入合并报表的投资企业的风险披露要求 755 40.4 在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权益的 披露 756 40.4.1 存在重要的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的企业应当披露的信息 756 40.4.2 重要的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补充信息披露 756 40.4.3 企业在单个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不重要时的信息披露 756 40.4.4 限制性信息披露 756 40.4.5 超额亏损的份额确认 757 40.4.6 未确认承诺及或有负债的披露 757 40.5 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757 40.5.1 对于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的信息的披露 757 40.5.2 披露对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提供财务支持或其他支持的意图 757 40.5.3 企业是投资性主体的,对受其控制但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的处理 757 第41章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41.1 概述 758 41.2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定义与分类 759 41.2.1 持有待售类别的定义 759 41.2.2 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 760 41.3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 计量 765 41.3.1 取得日的计量 765 41.3.2 持有待售类别的初始计量和后续 计量 766 41.3.3 减值准备的转回 775 41.3.4 不再满足划分条件时的处理 776 41.4 终止经营 776 41.5 列报 779 41.5.1 资产负债表列报 779 41.5.2 利润表列报 781 41.5.3 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783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