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药学概论(第3版)

中医药学概论(第3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28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90.9(7.1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药学概论(第3版) 版权信息

中医药学概论(第3版)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之一,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16章,主要介绍中医皮肤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中医皮肤病学的起源与发展;皮肤疾病中医辨证体系;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医学免疫学技术、模式动物学技术在中医皮肤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皮肤疾病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伦理学知识;科研项目申请的方法、科研论文撰写规范;皮肤疾病中医“证”研究思路与方法;中药外治法、中医非药物疗法、中成药辨证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各论14章,分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荨麻疹、药疹、结缔组织病、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物理性皮肤病、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肤血管炎、色素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皮肤肿瘤。每章节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问题与思考。教材注重临床能力(临床思维、技能)的培养,引导研究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医药学概论(第3版) 目录

目录 **篇 中医学基础 **章 绪论 1 **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3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6 一、整体观念 6 二、辨证论治 8 第三节 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9 一、类比 10 二、司外揣内 10 三、以常衡变 10 四、归纳演绎 11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2 **节 阴阳学说 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 第三章 藏象 25 **节 概述 25 第二节 五脏 25 一、心 25 二、肺 27 三、脾 28 四、肝 30 五、肾 32 第三节 六腑 34 一、胆 34 二、胃 35 三、小肠 35 四、大肠 36 五、膀胱 36 六、三焦 36 第四节 奇恒之腑 36 一、脑 36 二、女子胞 37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37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37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40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0 第四章 气血津液 43 **节 气 43 一、气的概念 43 二、气的来源及生成 43 三、气的运行 44 四、气的功能 44 五、气的分类 45 第二节 血 47 一、血的概念 47 二、血的生成 47 三、血的运行 47 四、血的功能 47 第三节 津液 48 一、津液的概念 48 二、津液的代谢 48 三、津液的功能 48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49 一、气与血的关系 49 二、津液与血的关系 50 第五章 针灸学基础 51 **节 经络 51 一、经络的概念 51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51 三、经络的作用 52 四、经络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52 第二节 腧穴 54 一、腧穴的概念 54 二、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54 三、腧穴的作用 55 四、特定穴 55 五、腧穴定位方法 56 第三节 十二经脉 57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57 二、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 交接规律 58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58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58 五、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 59 第四节 奇经八脉 66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66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66 三、任督脉的分布 66 第五节 针灸方法 68 一、针法 68 二、灸法 70 第六节 拔罐法 70 一、罐的种类 71 二、罐的吸附方法 71 三、拔罐方法 71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71 五、拔罐法注意事项 71 第六章 体质 72 **节 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72 一、体质理论的形成 72 二、体质分类 74 第二节 影响体质的因素 77 一、先天因素 77 二、年龄因素 77 三、性别差异 77 四、饮食因素 78 五、劳逸因素 78 六、情志因素 78 七、地理因素 78 八、疾病针药因素 78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79 一、体质与养生 79 二、体质与病因 79 三、体质与病机 80 四、体质与辨证 80 五、体质与治疗 81 第七章 病因 83 **节 外感病因 84 一、六淫 84 二、疠气 87 第二节 内伤病因 89 一、七情内伤 89 二、饮食失宜 90 三、劳逸失度 91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91 一、痰饮 92 二、瘀血 93 第八章 发病与病机 95 **节 发病 95 一、正邪的基本概念 95 二、正邪在发病中的作用 95 三、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96 第二节 病机 97 一、邪正盛衰 97 二、阴阳失调 99 三、气血津液失常 100 第九章 诊法 103 **节 望诊 104 一、望全身 104 二、望局部 107 三、望排出物 112 四、望小儿示指络脉 113 五、望舌 114 第二节 闻诊 119 一、听声音 119 二、嗅气味 121 第三节 问诊 122 一、问诊方法 122 二、问诊内容 122 三、问现在症状 124 第四节 切诊 129 一、脉诊 129 二、按诊 133 第十章 辨证 135 **节 八纲辨证 135 一、表里辨证 135 二、寒热辨证 137 三、虚实辨证 138 四、阴阳辨证 140 五、八纲辨证之间的相互关系 141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4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42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43 三、脾与胃病辨证 144 四、肝与胆病辨证 14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47 六、脏腑兼病辨证 149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150 一、气病辨证 151 二、血病辨证 152 三、气血同病辨证 153 四、津液病辨证 154 第十一章 预防康复及治则 157 **节 预防与康复 157 一、预防 157 二、康复 158 第二节 治则 160 一、治病求本 160 二、扶正祛邪 161 三、调整阴阳 162 四、三因制宜 163 附表 常见病辨证论治(据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 165 第二篇 中药学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75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储存 180 **节 中药的产地 180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181 一、植物药的采集 181 二、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集 182 第三节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182 一、饮片常见的变质现象 182 二、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 183 三、饮片的储存方法 183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185 **节 炮制目的 185 第二节 炮制方法 187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191 **节 四气 191 一、四气的含义 191 二、四气的确定 191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191 第二节 五味 192 一、五味的含义 192 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93 三、五味的临床意义 193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94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194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194 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94 第四节 归经 195 一、归经的含义 195 二、归经的确定 195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 195 第五节 毒性 196 一、毒性的含义 196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 197 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97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 199 **节 中药的配伍 199 一、配伍内容 199 二、应用原则 200 第二节 用药禁忌 200 一、配伍禁忌 200 二、妊娠用药禁忌 201 三、服药饮食禁忌 201 四、证候用药禁忌 202 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 202 一、药物方面 202 二、应用方面 202 三、患者方面 202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 203 一、汤剂常规煎法 203 二、汤剂特殊煎法 203 三、服药方法 203 第六章 解表药 205 **节 发散风寒药 205 麻黄/ 205 桂枝/ 206 紫苏叶/ 207 生姜/ 207 荆芥/ 208 防风/ 209 羌活/ 209 白芷/ 210 细辛/ 210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211 薄荷/ 211 牛蒡子/ 212 蝉蜕/ 212 桑叶/ 213 菊花/ 214 葛根/ 215 柴胡/ 215 升麻/ 216 香薷/ 217 藁本/ 217 苍耳子/ 217 辛夷/ 217 蔓荆子/ 217 淡豆豉/ 217 浮萍/ 217 木贼/ 217 第七章 清热药 218 **节 清热泻火药 218 石膏/ 219 知母/ 220 栀子/ 220 芦根/ 221 天花粉/ 222 淡竹叶/ 222 夏枯草/ 223 决明子/ 223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224 黄芩/ 224 黄连/ 225 黄柏/ 226 龙胆/ 227 苦参/ 227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228 金银花/ 228 连翘/ 229 大青叶/ 230 板蓝根/ 230 蒲公英/ 230 鱼腥草/ 231 穿心莲/ 231 野菊花/ 232 射干/ 232 山豆根/ 233 绵马贯众/ 233 白头翁/ 234 马齿苋/ 234 大血藤/ 234 败酱草/ 235 重楼/ 235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236 生地黄/ 236 玄参/ 237 牡丹皮/ 237 赤芍/ 238 紫草/ 239 水牛角/ 239 第五节 清虚热药 240 青蒿/ 240 地骨皮/ 241 秦皮/ 241 白鲜皮/ 241 熊胆粉/ 241 青黛/ 241 白花蛇舌草/ 241 紫花地丁/ 241 鸦胆子/ 241 土茯苓/ 241 半边莲/ 241 银柴胡/ 242 胡黄连/ 242 白薇/ 242 第八章 泻下药 243 **节 攻下药 243 大黄/ 243 芒硝/ 245 芦荟/ 245 第二节 润下药 246 火麻仁/ 246 郁李仁/ 246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247 甘遂/ 247 牵牛子/ 248 番泻叶/ 248 芫花/ 248 京大戟/ 248 巴豆霜/ 248 商陆/ 248 千金子/ 248 第九章 祛风湿药 250 **节 祛风湿散寒药 250 *活/ 250 蕲蛇/ 251 木瓜/ 251 川乌/ 252 威灵仙/ 253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254 秦艽/ 254 防己/ 254 桑枝/ 255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255 桑寄生/ 256 五加皮/ 256 乌梢蛇/ 257 伸筋草/ 257 海风藤/ 257 徐长卿/ 257 穿山龙/ 257 雷公藤/ 258 豨莶草/ 258 络石藤/ 258 丝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