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社科】党员手册

包邮 【社科】党员手册

作者:金钊 编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16开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7.8(3.7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社科】党员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145061
  • 条形码:9787505145061 ; 978-7-5051-450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社科】党员手册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为帮助广大党员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本书从党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党员如何以实际行动融入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要求,有助于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在实际工作中校准航向、把握标准。

【社科】党员手册 目录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的基本精神 002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00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历史地位 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
历史性变革 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00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00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00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
略安排 006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 007
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
工作的重大部署 007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008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 008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010
【疑难解答】 013
【思考题】 015第二编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 018
马克思主义 018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019
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 020
列宁主义 022
思想 022
思想的科学体系 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023
邓小平理论 023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0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02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025 
科学发展观 026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02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02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科学体系 0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精髓 02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理论品格 0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029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030
【疑难解答】 030
【思考题】 033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03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03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 037 
“两个先锋队”的关系 038 
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和人民群
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 038 
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 039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建立的 04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要求的忠实代表 0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
向的忠实代表 04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的忠实代表 04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领导核心 044
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
队的主要标准 046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046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047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047
【疑难解答】 048
【思考题】 051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
党的使命 054
党的纲领 054
党的纲领 054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
长期的历史过程 05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05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05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058
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 058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059
坚持纲领和纲领
的辩证统一 061
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062
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基本经验 063
改革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
主要经验 063
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064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064
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 065
改革开放40年的宝贵经验 06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06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0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0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0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0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
客观依据 069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069
“四个伟大”的形成 070
进行伟大斗争 071
建设伟大工程 071
推进伟大事业 071
实现伟大梦想 0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072
“两个一百年”目标 07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074
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的新目标 07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0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07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07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07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7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079
建设美丽中国 080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080
走和平发展道路 080
“一带一路”建设 08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08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8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083
【疑难解答】 083
【思考题】 088
第五编
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
党的全面领导 090
全面从严治党 090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0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 092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092
党的政治领导 093
党的思想领导 093
党的组织领导 094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094
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095
党的政治建设 096
党的思想建设 097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097
党的组织建设 097
党员队伍建设 098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098
党支部工作的基本原则 099
党支部的组织设置 100
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100
党的作风建设 101
党的纪律建设 102
党的制度建设 102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02
党的先进性建设 103
党的纯洁性建设 104
党的执政经验 105
执政党建设新指导思想 106
求真务实 107
“ 三个解放出来” 108
“三大规律” 108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08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111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 11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112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112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12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13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 113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114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11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的意见》 115
【疑难解答】 115
【思考题】 119第六编
党员的标准和条件党员标准 122
申请入党的条件 122
党员的基本条件 122
党员的义务 122
党员的权利 123
申请入党的年龄界限 124
申请入党的国籍界限 124
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124
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 125
愿意在党的一个组织内积极工作 125
执行党的决议 125
按期交纳党费 125 
在需要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126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共产主义
奋斗终身 126
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126
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126
【疑难解答】 127
【思考题】 128第七编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0
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130
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31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
针、政策 131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32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
多做贡献 132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
的法律法规 132
坚决与违犯党纪国法和损害人民
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133
党员的请求权 133
党员的申诉权 134
党员的控告权 134
党员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34
党员的表决权 135
【疑难解答】 136
【思考题】 137第八编
申请入党
入党动机 140
正确的入党动机 140
正确入党动机的内涵 140
端正入党动机 140
端正入党动机的主要途径 141
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142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实际
行动争取入党 142
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 143
入党需要履行的手续 143
必须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144
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144
必须填写入党志愿书 144
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作
出决议 145
必须经上级党组织批准 145
【疑难解答】 146
【思考题】 148第九编
预备党员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50
举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应注意的问题 150
入党宣誓仪式 150
入党要有预备期 151
预备党员预备期的算法 151 
预备党员参加民主评议 151
预备党员不能作入党积极分子的
培养联系人 152
预备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152 
预备党员能担任党委各部门的工作人
员,不能担任负责人 152
预备党员不能当党小组长 152
预备党员不宜讲党课 152
预备党员参与发展党员的政治
审查工作 152 
预备党员不能担任党内领导职务 153
预备党员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 153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应主动向所在党
组织提出转正申请 153
预备党员不能提前转正 153
预备党员转正要办的手续 153
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书 154
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时,本人
不能缺席 154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发现其新的问
题,预备期满时又尚未查清的处理 154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其直系亲属犯
了罪的处理 154
预备党员因病长期治疗或病休,其转
正问题的处理 155
预备党员待分配工作期间,其转正问
题的处理 155
预备党员停薪留职期间,其转正问题
的处理 155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调动工作,其转
正问题的处理 156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受到行政纪律处
分,其转正问题的处理 156
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延长 156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只能延长一次 157
延长预备期后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的情况 157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不是党的纪律处分 158
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后
还能入党 158
预备党员预备期未满可以取消其预备
党员的资格 158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工作调动比较频
繁,其转正问题的办理 158
预备党员去世后,其转正手续的办理 159
预备党员入党手续不完备、入党材料
不全或填写混乱等情况的处理 159
【疑难解答】 160
【思考题】 160第十编
党员与党内选举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62
党内选举中享有与不享有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的党员 162
党员当选为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
委员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
党龄要求 162
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条件 163
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不限于从本级组织的党员中产生 163
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不限于从本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中产生 164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提名委员候选人时,
不限于从本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中产生 164
不是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党员不能
被提名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64
党员在党内选举中可以放弃被选举
的权利 164
对党员放弃被选举权的请求未获批
准,当选以后仍拒不到任的处理 164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代表大会时,
上级党组织不能指定某些党员作代表
候选人 165
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
已调离原选举单位后的代表资格 165
代表选出后,因特殊原因推迟召开
党员代表大会时,视情况决定是否
需要重新选举代表 165
预备党员列席党员代表大会 165
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进
行选举时,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
或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166
党内选举可以投弃权票 166
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 166
投不赞成票可以另选他人 166
选举人可以投自己的票 167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时,可以不计入应到会人数的情况 167
非正式职工中的党员被提名为党代
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67
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临时工、
轮换工党员被提名为该党组织
的委员候选人 168
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
的党员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
代表候选人 168
持临时组织关系(党员证明信)的
党员,在现所在单位不能被提名为
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68
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
职务处分的党员被提名为党代表大
会的代表候选人 168
党员有重大问题尚未审查清楚,不能被
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 169
没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不能被
提名为该党组织的委员候选人 169
离职学习的党员能否被提名为委员
候选人 169
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党员被提名为委
员候选人 169【疑难解答】 170
【思考题】 171第十一编
党员的组织关系和组织生活
党员组织关系 174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174
党员证明信 174
复转军人党员转递组织关系 175
大中专毕业生党员转递组织关系 175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转递组织关系 175
援外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 176
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 176
党员丢失组织关系或
党员证明信的处理 176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
过期的处理 177
党员超过规定期限未接转组织关系
造成的后果 177
党员不辞而别的处理 177
党的组织生活 178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 178
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 179
党员必须接受党内外的监督 179
党员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 180
党员之间开展谈心活动 180
几种特殊情况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的问题 180
因故未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表达自
己意见的方式 181
党员保留自己意见 182
党员应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82
党员不得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 183
流动党员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联系
的方式 183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 184
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 184
流动中的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 184
《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 184
流动党员要使用好《流动党员
活动证》 185
不能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的党员 185
对工作调动中只有党员组织关系
介绍信而没有入党志愿书等
入党材料的党员的处理 185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86
【疑难解答】 186
【思考题】 187
第十二编
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90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90
共产党员应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 191
党员应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
民主集中制 191
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的时代特征 192
党员应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93
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94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94
机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95
事业单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96
街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96
在“窗口行业”工作的党员发挥先
锋模范作用 197
实施关闭、破产企业中的党员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197
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发挥先锋模
范作用 199
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以任何形式、
名目私自经商办企业 199
共产党员要敢于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200
学校、科研单位的党员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201
党员应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的关系 201
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起表率作用 202
党员外出期间应自觉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 203
共产党员不允许信仰宗教 203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204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集体上访、闹事活动 204
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 206
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206
【疑难解答】 207
【思考题】 209第十三编
党员的党籍、党龄和党费
党籍 212
自杀党员的党籍处理 212
受刑事处罚党员的党籍处理 212
党龄 213
党龄的计算 213
特殊情况党龄的计算 214
党费 214
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 215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 215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交纳党费 215
农村党员交纳党费 215
没有收入或生活困难的党员交纳党费 216
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交纳党费 216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交纳党费 216
流动党员交纳党费 216
预备党员交纳党费 216
党员增加工资收入后交纳党费 217 
党员自愿一次交纳1000元以上党费 217
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 217
【疑难解答】 218
【思考题】 218
第十四编
党员与党的纪律
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220
党员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20
党员要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221
党员必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221
党员必须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
小集团活动 222
党员应该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
党交给的任务 222
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 223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23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224
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225
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 227 
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 229 
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229
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 231
纪律处分的种类 231
警告处分 231
严重警告处分 232
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232
留党察看处分 232
开除党籍处分 233
同时给予党内和行政处分 233
党员受处分的时间算法 233
对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不再给
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233
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的党员,支部
大会在表决是否恢复党员权利时,
本人没有表决权 233
受留党察看处分时间未满的党员,
视情况决定能否提前恢复党员权利 234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病故的处理 234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表现不好的
党籍处理 234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了党的
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 234
党员受其他处分后改为留党察看处
分,其处分时间的计算 235
受党纪处分后的党员表现好,视情
况决定能否取消处分 235 
支部大会讨论给予党员纪律处分时,
党员本人的申辩 236
单位被撤销的党员申诉案件的处理 236
受党纪处分的党员的行政领导职务 236
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
的处理办法 236
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
可以越级上诉 237
党员犯罪不需要等开除党籍才去追
究刑事责任 237
党员受处分的依据 238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238
【疑难解答】 239
【思考题】 239
展开全部

【社科】党员手册 相关资料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的基本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未来的征程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的基本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未来的征程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变化对党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出台更多重大举措,推出更多有力措施,作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这不仅体现在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还要解决好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理想和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个伟大斗争就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 在经济建设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文化建设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建设上,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


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的重大部署 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社科】党员手册 作者简介

金 钊,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副教授,全国思想政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北京市大钊学社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党史党建教学与研究。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全国核心期刊《思想研究》《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理论前沿》等发表多篇论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发表专著、合著、主编《读懂邓小平》、《邓小平精神:当代中华魂》、《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与李君如主编)、《解读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与邢贲思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新体系》(与李忠杰主编)、《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读本》共计20余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