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空间治理:村落空间变迁类型及治理优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086134
- 条形码:9787513086134 ; 978-7-5130-8613-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空间治理:村落空间变迁类型及治理优化 内容简介
转型期,中国社会由“乡土中国”转向“城乡中国”。在村落空间变迁过程中,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原有治理体系发生改变。 本书突出由空间到治理的分析过程,提出以空间治理理解空间变迁与基层治理的新视角。本书通过理想类型的构建,将空间变迁后的空间形态划分为空间重组型、空间集中型和空间改造型,这三种空间变迁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基层空间形态。本书主要从权力结构、治理策略、治理关系三个方面,研究不同空间形态的治理模式,并以此揭示基层治理网络中的治理主体、治理过程和联结关系。
空间治理:村落空间变迁类型及治理优化 目录
目录
**章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文献评述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评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空间
二、乡村治理
三、治理网络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扩展个案法与类型学比较
二、个案介绍:空间类型的表达
三、章节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路径
**节 空间的社会转向:从“生产空间”到“空间生产”
一、经典社会学的空间思想:空间社会化
二、现代社会学的空间理论:社会关系空间化
三、空间的结构性:结构主义的空间关系
第二节 空间与治理:“空间—治理网络”的分析路径
一、乡村空间的权力运作
二、乡村空间的联结关系
三、乡村空间的治理网络
四、“空间—治理网络”分析路径的建构
第三章 空间重组型社区的空间形态与网格化治理
**节 空间重组型社区的空间形态
一、“农民上楼”的空间转变
二、空间形态差异与新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空间重组型社区的空间特征
一、生活空间的立体化和交织性
二、生产空间的现代化和非农化
三、公共空间的稀缺性和私人化
第三节 空间重组与网格化治理
一、权力结构:主体重组与治理权威重塑
二、治理策略:网格化治理和“楼宇自治”
三、治理关系:“微共同体”与情感关系联结
第四节 思考和小结
第四章 空间集中型村庄的空间形态与合作治理
**节 空间集中型村庄的空间形态
一、集中居住与新乡土空间
二、集中居住与美丽乡村的“典型村”
第二节 空间集中型村庄的空间特征
一、“半熟人社会”与闲暇生活空间的消失
二、资本下乡与生产空间产业化
三、空间规划与“正式”公共空间兴起
第三节 空间集中与主体合作治理
一、权力结构:“能人治村”与村企合作治理
二、治理策略:治理主体下沉与空间治理技术
三、治理关系:文化共同体重建与公共文化联结
第四节 思考与小结
第五章 空间改造型村庄的空间形态与流动治理
**节 空间改造型村庄的空间形态
一、空间改造与村庄治理重心转移
二、空间流动与农民“带地”进城
第二节 空间改造型村庄的空间特征
一、空间消费与生活空间改造
二、土地流转与生产空间易地化
三、娱乐空间与非正式公共空间崛起
第三节 空间改造与流动治理
一、权力结构:主体改造与“新乡贤治村”
二、治理策略:网络空间运用与治理权力再生产
三、治理关系:流动共同体再造与网络空间联结
第四节 思考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节 空间治理:理解空间变迁与基层治理的一个新视角
一、空间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内涵特征
二、空间治理与权力运作:变迁主体的行动逻辑
三、空间治理与变迁动力:行政与自治的动力
第二节 空间正义与空间调适
一、空间正义:空间生产与空间使用的平衡
二、空间调适:空间形态与治理模式的适合
参考文献
**章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文献评述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评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空间
二、乡村治理
三、治理网络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扩展个案法与类型学比较
二、个案介绍:空间类型的表达
三、章节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路径
**节 空间的社会转向:从“生产空间”到“空间生产”
一、经典社会学的空间思想:空间社会化
二、现代社会学的空间理论:社会关系空间化
三、空间的结构性:结构主义的空间关系
第二节 空间与治理:“空间—治理网络”的分析路径
一、乡村空间的权力运作
二、乡村空间的联结关系
三、乡村空间的治理网络
四、“空间—治理网络”分析路径的建构
第三章 空间重组型社区的空间形态与网格化治理
**节 空间重组型社区的空间形态
一、“农民上楼”的空间转变
二、空间形态差异与新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空间重组型社区的空间特征
一、生活空间的立体化和交织性
二、生产空间的现代化和非农化
三、公共空间的稀缺性和私人化
第三节 空间重组与网格化治理
一、权力结构:主体重组与治理权威重塑
二、治理策略:网格化治理和“楼宇自治”
三、治理关系:“微共同体”与情感关系联结
第四节 思考和小结
第四章 空间集中型村庄的空间形态与合作治理
**节 空间集中型村庄的空间形态
一、集中居住与新乡土空间
二、集中居住与美丽乡村的“典型村”
第二节 空间集中型村庄的空间特征
一、“半熟人社会”与闲暇生活空间的消失
二、资本下乡与生产空间产业化
三、空间规划与“正式”公共空间兴起
第三节 空间集中与主体合作治理
一、权力结构:“能人治村”与村企合作治理
二、治理策略:治理主体下沉与空间治理技术
三、治理关系:文化共同体重建与公共文化联结
第四节 思考与小结
第五章 空间改造型村庄的空间形态与流动治理
**节 空间改造型村庄的空间形态
一、空间改造与村庄治理重心转移
二、空间流动与农民“带地”进城
第二节 空间改造型村庄的空间特征
一、空间消费与生活空间改造
二、土地流转与生产空间易地化
三、娱乐空间与非正式公共空间崛起
第三节 空间改造与流动治理
一、权力结构:主体改造与“新乡贤治村”
二、治理策略:网络空间运用与治理权力再生产
三、治理关系:流动共同体再造与网络空间联结
第四节 思考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节 空间治理:理解空间变迁与基层治理的一个新视角
一、空间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内涵特征
二、空间治理与权力运作:变迁主体的行动逻辑
三、空间治理与变迁动力:行政与自治的动力
第二节 空间正义与空间调适
一、空间正义:空间生产与空间使用的平衡
二、空间调适:空间形态与治理模式的适合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空间治理:村落空间变迁类型及治理优化 作者简介
丁波,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师。研究领域: 乡村空间变迁、基层治理。主持相关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围绕乡村空间治理研究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广西民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并有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书友推荐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4.4¥10.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6.3¥21.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9.3¥55.0
本类畅销
-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15.7¥36 -
乡土中国
¥11.2¥19 -
厌女(增订本)
¥34.3¥66 -
贪婪的七宗罪
¥19.9¥59 -
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
¥28.6¥38 -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3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