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大猷传

马大猷传

作者:张家騄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7-01
开本: B5 页数: 204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9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大猷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78996
  • 条形码:9787030378996 ; 978-7-03-037899-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大猷传 本书特色

马大猷,男,物理学家,教育家,声学家,中国现代声学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创建者之一,中共党员,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美国声学学会荣誉会士,《声学学报》主编。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建筑声学的研究,是房间声学中简正波理论,所提出的简洁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房间混响的新分析方法已成为当代建筑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并已广泛应用。 本书本着尊重历史、力求真实的原则,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演绎、不溢美,也不为长者讳来加以记述,详述了马大猷的成长历程。 我确信,一直困扰着声吸收系统测量的一些难题,非到赛宾的近似定律被更可靠的定律代替的时候才能解决。莫尔斯、亨特、白瑞内克和马大猷,他们都是本会会员,以及一些欧洲的研究人员对这个新的必要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著名声学家、美国声学学会发起人之一 孥德森教授 在哈佛的时候,我就赞赏马教授的才干,并预言在他声学领域将会胜过别人。 ——国际著名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 柏瑞内克博士 (马大猷的非线性声学研究)方向正确,思想新颖,在进行别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 ——国际声学委员会主席、美国非线性声学专家 布莱克斯托教授 马大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非线性驻波的研究,在理论上已有重要突破和建树,在实验上也有一系列新成果,学术思想很有独到之处。 ——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数学家 谷超豪院士

马大猷传 内容简介

本书简述马大猷的身世和成长历程,介绍他在留学期间所取得的很好学术成就和作为建筑声学简正波理论奠基人之一的地位。对马大猷为开拓中国现代声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做了重点论述。对他的教育思想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业绩加以阐明;还特别指出他的爱国亲民的精神与作出的重要社会贡献。本书对马大猷的重要学术成就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原理,以及相关的现代声学发展历史,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因而本书也具有现代声学科普读物的性质。

马大猷传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 身世成长 **节 祖籍广东的北京人 第二节 少年丧父慈母培育 第三节 师大附中哺育他成长 第四节 志在清华却就读北大 第二章 胸怀壮志出国留学 **节 现代声学与中国 第二节 肩负重任学习声学 第三节 良师指导精心准备 第四节 留学美国初露锋芒 第五节 转学哈佛再显身手 第三章 学有所成教育救国 **节 获得博士踏上归途 第二节 西南联大*年轻的教授 第三节 从年轻教授到工学院院长 第四节 晚婚得子共享天伦 第四章 向科学进军奠基中国现代声学 **节 短暂的默默无闻 第二节 参与制订“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第三节 中国**个专业声学实验室 第四节 “大跃进”催生语言声学 第五节 人造卫星上天次声研究肇始 第六节 人民大会堂音质设计——中国建筑声学新篇章 第七节 远程有线广播与大功率气动扬声器 第八节 为了发展声学重新登上讲台 第九节 火箭噪声、人造卫星与高声强实验室 第十节 “文化大革命”搅乱了科研秩序 第十一节 重回物理研究所现代声学得以幸存 第十二节 自由研究带来的快乐与成就 第五章 科学的春天声学的新生 **节 新时代再挑科学和教育两副重担 第二节 在科学的春天里声学所得以复苏 第三节 30年的努力中国成为声学大国 第四节 马大猷的理论在德国开花结果 第五节 批判经典理论强调物理分析 第六节 开拓新领域再攀新高峰 第七节 《声学学报》——展示中国声学成就的窗口 第八节 九十华诞四海宾朋 第九节 一点遗憾 第六章 爱国惜民仗义执言 **节 爱国救亡深植心中 第二节 教育救围支持学运 第三节 一“马”当先“脱帽加冕” 第四节 控制噪声造福社会 第五节 建言加强基础研究以利发展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马大猷大事年表 Summary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大猷传 作者简介

张家騄,1932年2月生于辽宁省锦州市,195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副博士研究生,师从马大猷院士学习电声学。20世纪80~90年代应邀先后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典隆德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劳动经济与组织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语言声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声学学会副秘书长,《应用声学》杂志副主编,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信息与系统》专刊顾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著有《汉语人机语音通信基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